我國的四大名著讀後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國的四大名著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國的四大名著讀後感

我國的四大名著讀後感1

泱泱大國五千載,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家喻戶曉。而四大名著中,最使我刻骨銘心的便是《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他所寫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但是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西遊記》中聰明伶俐的孫悟空。

孫悟空乃東勝神洲敖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經觀音菩薩點化,成爲唐僧的徒弟,與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經。一路上,他降妖除怪,立了不少大功。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孫悟空對師父可謂是忠心耿耿。如果找到了什麼好吃的食物,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師父。一路上,他保護師父,斬妖除魔。爲了救師父,他不惜冒犯天條。他憑藉着自己聰明的才智,與妖怪勾心鬥角,最終成爲妖怪們懼怕的對手。孫悟空充滿凜然正氣。一次,他來到了一個國度,那個國家遲遲不下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艱辛。爲此,他與豬八戒來到天宮,攪得天宮裏一片混亂。最終,玉帝勉強答應給那個地方下雨。從此,那個國家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時候,孫悟空也會與師父有點小摩擦。可我認爲這些事歸根結底都是唐僧的錯。就因爲孫悟空把一羣強盜殺死了,唐僧就要孫悟空走,而且這輩子再也別做他的徒弟。這時候,孫悟空只能再三懇求師父把他留下。可唐僧就是這麼狠心,孫悟空只能深情地和唐僧告別,獨自回花果山了。少了孫悟空,就少了一個保護唐僧的人。不久,唐僧被妖怪捉去,豬八戒便請孫悟空回來,救出了師父。從此,師徒倆的關係越來越融洽,兩人的.摩擦也漸漸減少了。

《西遊記》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每當讀起它,我的心裏就很快樂,很充實。同學們,能告訴我,你們最喜歡的《西遊記》人物是誰嗎?

我國的四大名著讀後感2

今年斷斷續續的又讀完了一遍《紅樓夢》,掩卷而思,真有一種“雲深不知處”之感,紅樓中那些可愛又可憐的女孩兒,牽動着古往今來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都獨具人性,千人千面,沒有絲毫的雷同首先要說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體弱多病,身世孤單,精神壓抑,加上寄人籬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己十分脆弱。黛玉初進賈府時,時時小心,事事謹慎,言談舉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別人恥笑。

第一次見到寶玉其人時,油然而生了一種親切感。而寶玉眼中的黛玉,自然與衆人眼中的不同,“這個妹妹我曾見過”。所以當發現這個“神仙似的妹妹”沒有玉時,竟摘下自己的玉,狠命摔去。

很多人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我也佩服黛玉的美麗才情,但總覺得大家閨秀就應該如寶釵般大度有氣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雞腸、尖酸刻薄。寶釵博學多識,深沉理智,端莊賢淑,然而也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實更多的是遵從母親之命,嫁給了一個不愛自己、亦不被自己所愛的丈夫。

賈母說她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大凡一個人,有也罷沒也罷,總要受得富貴耐得貧賤才好。頭裏他家這樣好,他也一點兒不驕傲,後來他家壞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樣安頓,一時待他不好,不見他有什麼煩惱。我看這孩子倒是個有福氣的。”做人就應該這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紅樓女兒們個個性格鮮明、美麗可愛,《紅樓夢》這本書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