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讀後感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飄》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飄》讀後感15篇

《飄》讀後感1

明天,是一種樂觀單位

世界名著《漂》,它裏面的故事讓我感動,郝思嘉的性格與命運讓我心動,然而最讓我觸動的是她常說的一句話。“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裏,這也許就是一個她活下去的動力和信念吧。

有些讀者也許認爲,那是她在逃避現實吧;但我認爲不是這樣的。在郝思嘉的心裏,她說這句話並不是想逃避什麼,她只是認爲,今天即將過去,所有的不好的東西都將逝去,而明天,又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把這一精神視爲樂觀,而“明天”一詞則是衡量樂觀的單位。

世界上有多少個明天,就有多少份樂觀。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對待這些總有不同的看法和行動。劉禹錫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爲其一。古人早我們幾千年就領悟了這個道理。仕途失意,親人分離,家境貧寒,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們前進的道路。

期待和嚮往明天,其實是期待和嚮往一個新的起點,這是一種蓬勃向上的正能量。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瑪格麗特的小說中,在現實中也正是如此。霍金因生病而行動不便,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動,他沒有抱怨生活,反而創造了奇蹟,寫出了《時間簡史》這本偉大的著作。當一位記者詢問他是否覺得上天不公時,他只答道:“我的頭腦還能動,我有我愛和愛我的人,我熱愛生活。”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勾踐,曾敗於吳,屈服求和,磨礪身心,日夜操勞,後臥薪嚐膽,發憤圖強,終成強國,公元前473年滅吳。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敢去相信明天,而是沒有認真地過好今天。如果認真活在了當下,未來也一定有也一定是美好的。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樂天派從12樓掉下,剛要墜向地面時,他就對在樓下心驚膽戰的朋友高喊:“瞧,現在還沒事呢。”,但是幸運的事,他被樓層伸出的物什擋住了而奇蹟般地存活了下來。面對墜樓身亡的危險,那個樂天派表現出的毫不畏懼,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面對困難,不要退縮;面對失敗,不要氣餒;面對傷痛,不要失去勇氣。一個人的成功,是有着樂觀相伴的,因爲樂觀向上,使他衝開了多少感情的磕磕絆絆,使他在最高峯高喊:“永不放棄!”一個樂觀者在每種憂患中都能看到一線閃光的希望,而悲觀者卻在每一個機會中都看到一種可怕的憂患。

一時的失意真的不算什麼,挺一挺就過去了。別害怕,只要在心裏默唸: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呵呵,我想着就是作者瑪格麗特要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吧。相信自己的明天,窮途未必是絕路,絕處也可以逢生。

《飄》讀後感2

世界名著《漂》,它裏面的故事讓我感動,郝思嘉的性格與命運讓我心動,然而最讓我觸動的是她常說的一句話。“明天又是另外一天。”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裏,這也許就是一個她活下去的動力和信念吧。

有些讀者也許認爲,那是她在逃避現實吧;但我認爲不是這樣的。在郝思嘉的心裏,她說這句話並不是想逃避什麼,她只是認爲,今天即將過去,所有的不好的東西都將逝去,而明天,又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把這一精神視爲樂觀,而“明天”一詞則是衡量樂觀的單位。

世界上有多少個明天,就有多少份樂觀。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對待這些總有不同的看法和行動。劉禹錫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爲其一。古人早我們幾千年就領悟這個道理。仕途失意,親人分離,家境貧寒,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們前進的道路。

期待和嚮往明天,其實是期待和嚮往一個新的起點,這是一種蓬勃向上的正能量。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瑪格麗特的小說中,在現實中也正是如此。霍金因生病而行動不便,只有三根手指可以動,他沒有抱怨生活,反而創造奇蹟,寫出《時間簡史》這本偉大的著作。當一位記者詢問他是否覺得上天不公時,他只答道:“我的頭腦還能動,我有我愛和愛我的人,我熱愛生活。”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勾踐,曾敗於吳,屈服求和,磨礪身心,日夜操勞,後臥薪嚐膽,發憤圖強,終成強國,公元前473年滅吳。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敢去相信明天,而是沒有認真地過好今天。如果認真活在當下,未來也一定有也一定是美好的。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樂天派從12樓掉下,剛要墜向地面時,他就對在樓下心驚膽戰的朋友高喊:“瞧,現在還沒事呢。”,但是幸運的事,他被樓層伸出的物什擋住而奇蹟般地存活下來。面對墜樓身亡的危險,那個樂天派表現出的毫不畏懼,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面對困難,不要退縮;面對失敗,不要氣餒;面對傷痛,不要失去勇氣。一個人的成功,是有着樂觀相伴的,因爲樂觀向上,使他衝開多少感情的磕磕絆絆,使他在最高峯高喊:“永不放棄!”一個樂觀者在每種憂患中都能看到一線閃光的希望,而悲觀者卻在每一個機會中都看到一種可怕的憂患。

一時的失意真的不算什麼,挺一挺就過去。別害怕,只要在心裏默唸:明天又是另外一天。呵呵,我想着就是作者瑪格麗特要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吧。相信自己的明天,窮途未必是絕路,絕處也可以逢生。

《飄》讀後感3

拿到《飄》這本書其實也是一個意外,在學校的圖書室中看到了它,覺得名字挺有意思。我看了看書上的瑪格麗特·米切爾,似乎有點耳熟,便饒有興趣的翻了幾頁。或許是和這本書有緣,莫名的喜愛就讓對它我愛不釋手。於是我便從學校借回了這本書。可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竟然深深的被書中的一個女人——思嘉·奧哈拉所震撼。

當然,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思嘉坎坷的命運,更看到了當時戰爭下人們的悲痛與生活的艱難。我曾讀到人們爭搶死亡名單,有的喜極而泣,有的痛不欲生。那一張張極端的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嘉幾人之後的日子更加痛苦,當北方佬要攻打到思嘉所在的小鎮上,她還要爲自己的“情敵”媚蘭接生,之後跟隨瑞德滿臉土灰、毫無形象的帶着剛生產的媚蘭和一個黑女孩回到自己的塔拉莊園。可是當時沒有豪華的建築,沒有金錢,甚至連最基本的吃喝住穿都不能保證了。這個時候,我看到了另外一個思嘉,儘管在戰爭沒有爆發之前她還是一個任性、自私、並不溫柔的大小姐,但是如今這個在我眼中並不如其他小說中完美的女主角現在竟然意外的堅強。她挑起了家庭吃喝的重擔,照顧着媚蘭、僕人、以及已經癡呆的父親。我知道,那時她最愛的母親卻因爲霍亂死了。精神以及物質上的打擊讓我這個旁觀者看着也極爲心痛。那種絕望甚至已經從思嘉的心裏,經文字蔓延到了我的情緒中——思嘉需要用自己的力量用盡所有的方法保全一家人的吃喝還有不受到戰爭的迫害。她不是戰士,卻同樣要殺出一條血路。

迫於生活的需要,思嘉不得不爲了三百元嫁給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感嘆,那時的社會真的很亂,正如這本書的名字一樣——“飄”,就彷彿在一瞬間思嘉快樂的生活被戰爭打亂,所有美好破碎了下來,隨風飄去,所有人被迫面對殘酷的現實。如再沉浸在自己的過去,在這爾虞我詐的社會中會像戰爭中死去的人一樣,體無完膚,傷痕累累,再也無法重新對家人說:“我回來了。”

在一個個緊密相連的故事中,我被緊緊的吸引,其中有曲折的愛情故事,也有現實的生死離別。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一個女人的桀驁不馴、勇敢,一場戰爭的恐怖、對人們的摧殘。小說流露出作者對奴隸主的同情,對戰後重建的失望以及對舊制度和奴隸主往昔歲月的不勝惋惜,又通過戰中體現思嘉和瑞德只見的愛情。只不過,令我嘆息的是,思嘉最後還是深深傷害了瑞德,她還是讓瑞德因爲自己依然愛着艾希禮而絕望離去。當她明白自己愛的是瑞德時,瑞德卻已經不在她的身邊了。

可欣慰的是,思嘉依舊保持着自己獨有的那份不會被任何東西改變的積極,她說:“還是留給明天去想吧……不管怎麼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思嘉的這個堅強、對生活永不頹喪的精神,給我無盡思考。鮮明的人物,深刻的思考,應接不暇的情節,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百讀不厭。仔細再想想,總會感覺這個故事以及這名叫做思嘉·奧哈拉的女人給人太多感動。

思嘉、《飄》,讓我懂了,無論我們希不希望,第二天的陽光依舊會到來。

《飄》讀後感4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佐治亞州種植園主的女兒郝思嘉,聽說心上人衛希禮即將與別人結婚,一氣之下嫁給了自己不愛的查理。後來查理參軍,不到兩個月就在軍營裏病故了。1864年,北軍包圍亞特蘭大,郝思嘉在白瑞德船長的幫助下逃回老家。可是老家田園荒蕪,遭人洗劫,親人相繼病逝。思嘉爲了籌到農莊的地產稅,不惜勾引妹妹的未婚夫甘扶瀾,“嫁”給了300美元。她後來差點被人xx,甘扶瀾、衛希禮等人前去報仇,結果差點丟了命,多虧白瑞德相救,但甘扶瀾還是被打死了。第三次婚姻,思嘉嫁給了有錢的白瑞德。兩人雖過着奢侈無憂的生活,可她仍然忘不了衛希禮。直到女兒出生思嘉都依舊沒有忘記衛希禮。女兒死後,愛她的媚蘭也因小產死去了。媚蘭死去的那一瞬間,思嘉恍然大悟,衛希禮既不愛她,又懦弱無能,無法在社會中生存;而白瑞德才是真正愛她的人,對她百般寵愛,爲她不顧自己的生死,甚至爲了不讓她傷心,救了她的老情人……但此時,白瑞德已離她而去。郝思嘉決心要挽回瑞德,因爲此時她依然年輕美麗,更重要的是,她懂得了愛。

起初我讀這本書時,我認爲郝思嘉是個敢於追求的女子,後來看到她貪婪虛榮、爲了錢不擇手段時,我對她的好感蕩然無存。當感情與金錢利益衝突時,她毅然選擇了金錢,爲此甚至把終生幸福當兒戲。但讀到她用雙手挽回農場,用斤斤計較賺來的錢換來自己與朋友們的生存時,我眼眶溼了。或許她的“不擇手段”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都是爲了生存。確實如此,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一個弱女子根本無法養活一個大家庭,也保不住祖輩留下來的基業。她爲了自己和朋友在社會中生存,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不過正是因爲她認爲婚姻是一場交易,所以當真愛來臨時,她沒有珍惜,只顧追求那隻會給她痛苦的衛希禮,只顧得利用白瑞德的愛作爲自保和賺錢的工具。當她想要珍惜時,愛已不復存在。郝思嘉用雙手和婚姻換來了生存和財富,卻丟失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

倔強的郝思嘉是美國戰後精神的象徵。她愛土地,並像土地一樣承受苦難,飽含激情……這使我聯想到了“愛國”兩個字。《飄》中其實蘊含了美國那種自強不息、默默反抗的愛國精神。郝思嘉的愛國精神是“陰柔”的,堅定不屈。而中國的愛國精神則是“陽剛”的,體現的是像黃繼光、董存瑞那樣的勇於爲國犧牲。若是我們既擁有中國的愛國精神,又擁有美國的愛國精神,剛柔結合;在國家和諧的時候,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做社會的包袱;在國家困苦的時候,自強自愛,支持國家;在國家動亂時,試着幫助國家分憂,共同打擊惡勢力;在國家戰亂時,全力打擊敵人,做好國家的精神後盾……那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昌盛繁榮、日漸強大!若是人人都如此愛國,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來吧!讓我們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成爲一個同郝思嘉一類的愛國之人!

《飄》讀後感5

愛情,親情,友情的詮釋都讓人很是欽佩。

斯佳麗的愛情與誰瑞特.巴特勒,和阿希禮,與父親傑拉爾德,母親艾倫以及塔拉莊園的所有人的親情,與玫蘭尼共患難的友情,以及十二橡樹的從小玩到到大的摯友。

斯佳麗從未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他一直以爲錢和阿希禮纔是自己真心的歸屬,一直任性的憑心而定。爲了氣阿希禮卻嫁給了他的哥哥,不久之後的悲劇隨着丈夫的犧牲而一直延續,卻因爲巴特勒的介入使她慢慢的幸福,巴特勒爲了她不顧他人的閒言碎語,費心去討好她的姑媽,用自己真正的紳士品格贏得了他們的尊敬,她只顧着享受他所帶來的幸福,一個少女的幸福快樂,卻從來不會多想,真的瑞特.巴特勒的寵愛讓他處於至高無上的公主

地位,不去爲任何一件小事而擔憂,這種愛也讓人不禁感染,如果現實中也有這麼一個人有多好!如果他們之間有一個人能放下他們呢胡思亂想,不顧一切去爲愛情,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了,斯佳麗如果可以放下他的高傲,瑞特放下他的不自信,讓斯佳麗認清阿希禮,打破她心中那個堅不可摧的夢幻中的人,那麼結局肯定是個幸福美滿的大結局,可是瑞特對她的寵愛卻不忍傷害她分毫,只想寵着她,卻不曾想爲他們的愛情種下了毒瘤!埋下了炸彈!多少次的猶豫,

多少次的無奈,

多少次的高傲,

造成了這個痛心的結局!

失去了才知道後悔也是斯佳麗的大忌,但是美貌與智慧,勇敢,堅強與果斷又是讓人不可忽視的優點,每一次她爲玫蘭尼做的好事雖然大部分是因爲內心那個崇高的阿希禮,但是卻讓她有了一段不可磨滅的友誼。玫蘭尼的善良,內心的堅強,面對友誼和愛情的忠誠度真心被打動,怎麼會出現這麼好的人呢?確實是有,不過自己要向她學習,卻感覺有時候身上有斯佳麗的縮影。

埃倫的善良和玫蘭尼真的是如出一轍,他們有着共同的魅力,身上有種光芒!

整體的感覺,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段成長,有的人的路比較長,有的人的路比較短,但最後都會繼續走下去,不管靠的是什麼?

漫漫人生路,不論前路是啥?自己都要往前衝。

面對愛情,還是有很多困惑,愛要大聲說出來,但是想想每個人都一樣,都在等待那份屬於自己的愛情,不知道它多久會到,說實話,怕等不到,怕錯過,又不願意去追尋。走好當下路吧!該來的總會來的

潛心學習,讓思想更通透,這也是很重要的,繼續保持!珍惜自己身邊的友情與親情,用心交朋友!

美貌與智慧並重的美少女,擁有帥氣與幽默並重的男朋友,世界一大美哉事件!想想都很幸福,現實是現實,還是努力吧!

《飄》讀後感6

瑪格麗特·米切爾在她的小說《飄》中說:“冥冥中已命中註定,當一切都隨風而逝,我們還能說什麼做什麼,在現實面前,夢想總那麼脆弱無力。錯過的都已錯過,失去的都已失去,生命中還有許多未知的苦難和甜美,值得我們堅持等待和珍惜,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所以,我也想說,處於或迷惘或頹廢中的我們,醒過來吧,青春年少的我們,何必執着地問:“路在何方”呢?

記得以前,朋友之間經常會進行一些關於幻想的對話。談論最多的是“如果有來生,你最想變成什麼?”我的答案往往大同小異。我想變成雲,因爲它去留無意,漫觀雲捲雲舒,令人淡定愜意;我想變成風,因爲它無拘無束,微風的吹拂讓人心馳神往。可時至今日,如果你再問我同樣的問題,我竟然不知所措。是我變了嗎?還是生活無情地將我欺騙,讓我失去了靈魂?

不知年少的你是否與我有着同樣的經歷與體會?熟悉的突然變成陌生,周圍的一切都使你狂躁,無處可逃,只好通過幻想來尋找最後的一片淨土。你有沒有試過在課堂上聽着老師不厭其煩地爲我們講解題目,看着身邊的同學奮筆疾書,你卻會突然大腦短路,放下筆,只想看看窗外那飄蕩的雲,聽聽那飛鳥的鳴叫聲,好不愜意!可卻又會突然感到糾結,只因看到一片突然掉落的嫩綠的葉子。就在這一陣恍惚中,你又回到了課堂,努力地追隨着老師講課的身影。甚至在街道上,你也會突然走神,駐足觀看這川流不息的人羣。雖然盯着人羣,而你的思緒卻不知飛向了何方。

一切的一切都令我感到陌生,我不再明白是不是經歷風雨後就一定能見到彩虹。我不知道是否真如亦舒所說的“人一定要受過傷纔會沉默專注,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傷害,對成長都有益處。”現在的我很焦慮,對此時的厭煩,對未來的恐懼及對人生的無奈包裹着我,讓我無法喘氣。路究竟在何方?我經不起等待。

直到那天,不知是什麼原因,假期素愛睡懶覺的我居然早晨5點多就醒了,閒不住就想到公園裏去晨練。那時的街道上寥寥幾個行人,整個小城依然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我呼吸着新鮮的空氣,不知不覺來到了山頂。坐在樹下,望着天空露出的魚肚白與那似有似無的絲絲陽光,心中好像有了久違的期待。呆呆地望着天空,忘卻了周圍,也忘了自已,只是等待着。我感覺到了太陽在緩緩地上升,一點兒一點兒,儘管雲霧遮擋,但依然溫暖着我。等着看着,太陽的光芒終於突破了雲層的阻撓,將那燦爛的金線灑滿神州大地,我的心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好像堵在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來了。對自已說,何必那麼較勁?人生就是這樣!就像天氣預報,雖然能夠預測得到,但又結果往往令人意想不到。所以,何必總是充滿憂慮?何不趁着自已青春尚未逝去,還沒謀殺這似水年華時,努力朝着自已所向往的方向走呢?珍惜好每個今天,纔不會成爲扼殺明天的兇手!

成長需要方向,也需要等待,方向不是由別人指點,它只在你自已的心中。縱使最後結局告訴我們一切都是徒勞,我們也依然能驕傲地大喊:“我們曾經歷過!”

《飄》讀後感7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菲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峯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女主人公的愛情觀,使我感受頗深。

思佳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

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與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着。但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

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着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爲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爲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爲了表現對愛的執着,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思佳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上與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

思佳麗的大半生又是爲愛所迷惑的。因爲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知道最後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鍾愛的艾希禮並不愛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並不是艾希禮,而是自己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艾希禮越是拒絕她,她心中的那個形象就越完善――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爲她錯誤的迷戀,才使她錯了身邊真正的幸福。這也給了我一個啓示:人要學會明辨是非,不要讓幸福從自己的指間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思佳麗的愛情世界裏沒有什麼是爲之已晚的,當她徹底的失去艾希禮,失去女兒,丈夫瑞德也已離她而去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她於是拋開心靈上的創傷與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許多人對愛情都能有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那麼許多愛情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在品讀《飄》的日子裏,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與一生的感動。

《飄》讀後感8

由瑪格麗特米切爾著作的長篇小說《飄》,反映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貴族的生活。

這部作品塑造了一位具有叛逆性格喬治亞貴族女性斯嘉麗,講述了她與朋友、家人、情人在美國南北戰爭前、內戰爆發期間、以及戰後重建時期的生活;同時也講述了斯嘉麗與白瑞德之間的愛情故事。

整個故事情節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亞特蘭大淪陷時,斯嘉麗逃往塔拉莊園的那一段。1864年8月,亞特蘭大淪陷之際,韓媚蘭臨盆在即,斯嘉麗不顧自己的安危,留下來爲其接生。在北軍進程之前,白瑞德護送斯嘉麗和韓媚蘭母子出城回塔拉莊園。途中,白瑞德參加南軍,讓斯嘉麗獨自駕着馬車護送韓媚蘭母子趕回塔拉莊園。在這段漫長的逃亡之路中,充滿了坎坷與艱辛,斯嘉麗隨時都有可能被路上突然冒出來的北軍或劫匪殘害,但憑藉着自己的智慧與勇氣以及愛爾蘭人特有的強悍品質,斯嘉麗終於戰勝了困難挺起來了,帶着媚蘭母子安全回到了塔拉莊園。這段讓人揪心的逃亡歷程讓人着實佩服斯嘉麗的偉大與不凡。

體現了斯嘉麗強悍女性本色的還有她極強的責任心。在遭到北軍洗劫之後,斯嘉麗的母親去世,父親連自己的女兒都認不出來了,兩個妹妹有重病在牀,沒有食物。此時,19歲的斯嘉麗獨自扛起了全家人的生活重擔。她心底裏有個強烈的願望,她要靠自己的.雙手重振塔拉莊園昔日風采。看到這裏,我不由的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對這位偉大的女性肅然起敬。

本篇小說最成功的地方應該是在對人物的性格特徵方面的刻畫。斯嘉麗,在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作爲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女性,能爲自己的土地爭取到最大的利益,除了聰敏、智慧、還有勇氣、毅力與責任心。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不管在什麼困境中都能生存。她不完全依賴於男人,是個積極進取且新手承諾的女性。當然,僅有有點而沒有缺點的認識不完整的,也是不存在的,本篇小說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有她身上所暴露出來的人性的缺點。她自私、虛榮和冷漠等,讓我們感覺這個人物形象很真實,雖然“不完美”,但卻很豐滿。再說白瑞德,他的男性形象被許多女性所推崇,這主要歸功於他對待感情的執着。他是個有政治主見、立場堅定的男人,但又不忘本。他表現玩世不恭,愛一個人卻智與感情,冷酷與柔情的衝突,在他身上表現爲矛盾的統一體。因此,白瑞德這個男一號的形象塑造的也相當“完美”。從這篇小說中,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的面對殘酷的現實生活,用自己的智慧與毅力去處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戰與困難,還要學會珍惜身邊的人對我們付出的感情,不要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到那時,悔之晚矣。因此,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每一分來自他人的唉,也儘量用自己愛去回報愛我們的每一個人,不要讓自己的生命留下過多的遺憾。

《飄》讀後感9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讀的書確實不多,尤其是名著、世界名著。在學校時,匆匆地讀《茶花女》、《紅與黑》等,也許是由於文學素養的淺薄,或是世界觀的差異,它們並沒有帶給我多大的震撼。暑假時,友人推薦我讀一下《飄》,當時還記得她很神祕,開玩笑地說了聲:“讀完了,你會改變你的擇偶觀呦!”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了它,很慚愧自己像老牛走路似的看書速度,卻也不敢恭維自己看得有多精。讀完後,心裏有股淡淡的惆悵感覺,朦朧中,總覺得自己身上依稀有思嘉的身影。讀完《飄》,它確實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更喚起我對過去的懊悔。同時,對書中的描述的人生、友情、愛情,我也感觸頗多。

關於人生的善與惡,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爲,畢竟我走的人生路還不及三分之一。十六歲的我,想法也許是很幼稚的。《飄》中女主人公思嘉·奧哈拉並不是傳統觀念的好女人,她有着迷人的外貌、聰慧的頭腦、堅強的內心、果敢的行爲。同時,她也驕傲、貪婪、虛榮、追求實際,甚至曾經有過爲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她渴望愛情,不顧一切世俗觀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但當感情和現實利益相沖突時,她毅然將經濟需求放在首位。如果說我佩服思嘉,那我更衷情於瑞德,因爲我也同樣的崇高自由,他的豪放不羈,他的現實,他的勇敢,都傳神地說明了他在亂世社會中成長的一個人才,是在亂世生存與發展的強者,強者應適應任何一個社會,這也成了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在經濟社會中對精神的取捨,在面對新生事物時,是適應還是迴避?思索過後,相信我們會有更多的啓發!

談到友情,雖然在《飄》中,作者並沒有極力去描寫友情,但媚蘭對朋友的這份友情仍然是讓我羨慕不已。記得桑費有句話:“朋友有三種:愛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記你的朋友。”我想媚蘭就是那種愛思嘉的朋友。她對思嘉感恩、感激,甚至爲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臨死前終於讓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朋友。在人的一生當中,誰能沒有朋友?有幾個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對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辦法——那就是真心!

讀完了整本書,我也摘出了最喜愛的兩句話:

“美貌並不能使人高尚,衣着也不能使人尊貴。”——警告貪慕虛榮的人。

“我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些碎片,把他們黏合在一起,然後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一模一樣,一樣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一一我寧願記住它最好時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後終生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一遍匆匆的略讀,並不能體味多少真諦,也許,等我再讀幾遍時,會有更多的收穫吧。

《飄》讀後感10

戰爭沒有向人們所期望的那樣,還是像個災星般的降臨了。昔日風景如畫的田園,變得滿目瘡痍,青鳥絕跡,荒涼如夢。留下的只是無盡的陌生和無助……

《飄》可謂是20世紀世界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故事發生在場面宏大的南北戰爭時期,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用細膩簡潔的手法爲我們描寫了女主人公斯佳麗·奧哈拉在戰爭中逐漸成長的歷程,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其中,斯佳麗不屈不撓、用減輕改寫人生的精神使這部小說散發着無窮的魅力,令人着迷。

身爲一個富裕種植園主的女兒,斯佳麗本身就沒有那種千金小姐的矯揉造作,而是真實、富於追求。面對戰爭,她希望回到家的自己能像小時候那樣得到母親的庇護,但擺在她面前的事實卻是母親早已去世,父親精神失常。往日風光不復存在,一切家庭的重擔頃刻間都壓在了斯佳麗身上。但她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承擔了起來。即使她在大太陽底下累得腰痠背疼,即使她纖嫩的手被棉花莢磨粗,即使大多數人都想着法兒地偷懶,也抵不住斯佳麗心懷的期望:“明年的莊稼已經成長茁壯,碧綠的田地一畝接一畝綿亙在那裏。”有堅強信念陪伴,再辛苦的勞作也將化爲慢慢地動力,再悽苦的淚水也將化作歡樂地微笑。也正是因爲如此,塔拉莊園才能夠得到恢復,又堅強的武裝起來,重新投入到戰場。

堅強,就像一把無堅不摧的刻刀,把人生路上的一切障礙都雕琢成絕美的風景,穿林而過的的風雨,也只會是這把刀變得愈發的鋒利罷了。在愛情面前,雖然斯佳麗一直誤解了用各種方法對自己百般愛護懂得瑞特,一次次傷害他,甚至所有人都認爲斯佳麗的醒悟已爲時過晚,瑞特因受傷而麻木的心不會再被喚醒,但是“她具有她的家族那種不言敗的精神,哪怕失敗就擺在眼前。如今就是這種精神,她要斷然地把頭擡起來。”這就是斯佳麗,面對一時的失意與拒絕,她沒有心灰意冷,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給自己打造了一顆堅強的心,昂起頭來繼續爭取。雖說故事在這裏戛然而止,我們無從知曉後來的結局是否圓滿,但是她用一座精神的堡壘托起了人們無限美好的遐想。試想,如果一個人連敢於下定永面挫折、衝破重重阻撓的決心都沒有,還有誰會賦予他成功的希望呢?又還會有誰會展望到他奔向成功時的喜悅呢?

戰爭,在流年中漸漸隱去。而一顆堅強的心,則會在斑斕的潮流中越發的奪目。它就像一道曙光,照耀着品味過悲涼與滄桑的生命,誘惑着他去追求明天的太陽,不甘放棄地去描繪濃墨重彩的瑰麗人生!

就像最後斯佳麗所說的:“明天,我會想出好辦法的。無論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將深深地銘記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腦海裏。

《飄》讀後感11

很早便看過電影《亂世佳人》,如今再讀《飄》,和當年電影的感觸又不一樣,當年男女主角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成功,讓很多人迷戀,既然是部影響了幾代人的經典愛情鉅著,那麼它所表達的內涵不單單是人物形象和感情,更有深層次的意義和探究。

從感情角度,女主角斯佳麗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女人,同時又是個矛盾體,從小就像一隻美麗的花蝴蝶穿梭在人羣中,吸引了很多愛慕者和追求者,但他們更多看重的是她的外在,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包容和接受她的內在,她那固執、倔強的性格害了她,對艾希禮接近盲目和瘋狂的愛讓她錯過了一個個愛他的男人。當有人說“你必須溫柔一些,文靜一些,親愛的。男人們講話時不要打斷他們,哪怕你自認爲比他們知道得多。男人不喜歡快嘴快舌的姑娘。”她不屑一顧,當真正深愛他的瑞德說“我對你的愛已經磨光了,被艾希禮威爾克磨光了,被你那愚蠢透頂的固執磨光了,想到要什麼就非弄到手不可……你以爲說一聲對不起,過去那麼多年的過錯和傷害就能補償,就能從心上抹掉……”她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對所愛過的兩個男人一個都不瞭解,到頭來兩個都失去了,假如她當初瞭解艾希禮,她絕不會愛他,假如她瞭解瑞德,她就無論如何不會失去他。她對瑞德的感情利用、漠視、折磨有點殘忍,其實以她的條件,不用折騰得那麼累,完全可以輕鬆愉快的過上讓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是她沒有,我爲她在感情上的結局感到非常遺憾。

從生存角度,斯佳麗性格中的聰明、頑強、超出常人的勇敢又挽救了她,讓她在兵荒馬亂的南北戰爭中得以生存,亂世佳人這個名字對她來說非常貼切,在那個饑荒年代,一個高傲漂亮的小姐能隨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有責任和擔當,迎難而上,永遠充滿生氣和鬥志;願意爲了家人犧牲一切,努力保住象徵家庭榮耀的莊園,揹負着常人沒有想象過的困難;爲了給心愛的人留後而去愛護情敵。

從常理角度看,一般人很難做到,如果她是個自私的人,根本不用那麼苦那麼累,揹負那麼多惡名,如果靠她的妹妹和家人,靠艾希禮和情敵,可能大家早就餓死了,她骨子裏遺傳父親的基因較多。非常欣賞她在絕望的時候說的“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tomorrow is an otherday”。這種永遠充滿希望,永不放棄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男主角瑞德是個一開始讓人討厭,後來讓人喜歡的角色。他雖然外表放浪不羈,但內心非常癡情專一。他愛斯佳麗勝過愛過的任何女人,等待她比任何女人都久的多,並且不介意她不愛自己;他寵愛她,嬌慣她,能做到她想要什麼就給她什麼,理解她曾經受過怎樣的磨難;他希望她能停止戰鬥,並願意爲她去戰鬥,當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時候,能大度的將愛轉移到女兒身上。只可惜女兒的死讓他心痛不已,對斯佳麗的愛也徹底死心,這種結局未免讓觀衆和讀者感到非常惋惜。

總是希望斯佳麗能通過自己懺悔和加倍努力挽回瑞德,讓隨風飄走的感情能飄回來。

《飄》讀後感12

哪怕一種最堅貞不渝的愛也會消磨掉。我的愛已經消磨殆盡了。——瑞德

千百年來,愛是什麼?即使是哲人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來。如果愛是有定義的,就像數學公式那樣,那麼,世間的癡男怨女就可以對號入座,而不會再有像《飄》那樣的悲劇了。

我佩服思嘉,她敢愛敢恨,更敢於追求她所追求的東西。在她所生存的那個上流社會,大多數人這樣做,所以你也必須這樣做,稍有一點不同,就會被人看成是反叛甚至是罪惡的。在那個只能是男人經商的時代,思嘉做爲一名應該在家相夫教子的女性,她用她精明的頭腦,在商業場上做出的一凡成績,可以說比任何一個男人都要出色。她也不理會別人怎麼說,如何議論她,她有她的執著!在美國的那場南北戰爭中,她不愧爲亂世佳人!

但是,在感情的世界裏,她卻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艾希禮愛着媚蘭,可他卻要等到她死之後才真正明白過來。而思嘉,就在他曖昧不明的態度下苦苦等着他。如果他能早點明白,在思嘉第一次說愛他那時,斷然拒絕她,那她就能解脫開來。像她自己所說那樣,即使痛苦,也能挺過來的。但是一切都晚了!而思嘉,如果能知道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愛上瑞德,那事情就有迴旋的餘地,就不會走到一個前後都堵住的死衚衕。

他們兩人(思嘉、艾希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明明愛着一個眼前人卻不知道,不懂得去珍惜。特別是思嘉,瑞德一次又一次給她機會,而她就像瑞德所說的,像一個頑固的小孩,固執得可愛。他愛思嘉,但他更瞭解思嘉,所以他從不說,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思嘉卻總是利用別人對她的愛來轉化成鞭子,一下下鞭打愛她的人,也從來不曾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重複去嘗試,他累了。最終,把他對她的愛消磨殆盡。她悔悟得太晚了。他的心,已死。當他女兒離開他時,他的心,就再也回不來了。他說過,他從來沒有那個耐心把破碎的東西縫好,再告訴自己這就和新的一樣,自欺欺人罷了。碎了就是碎了,再也回不去了,即使修好,上面仍然留有裂縫,再也不是原來那樣了。

是誰將思嘉從守寡的抑鬱中拽拖出來?是誰一而再再而三地縱容着思嘉的嬌縱和無理取鬧?是誰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從容淡定地擺平一切。瑞德那麼耐心地等待着思嘉長大,而思嘉卻那麼無知愚蠢地等待着希禮長大。金錢不曾讓瑞德失望,而思嘉卻讓瑞德絕望了。

我不知道,一個在最後才明白自己是深愛着那個一直深愛着她的人,而那個人卻決定永遠離開她時,那會是怎樣一種心情?無助、迷茫、痛苦、後悔亦或是心碎?無論如何,那種感覺肯定是不好受的!

《飄》讀後感13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菲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峯造極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其中,女主人公的愛情觀,使我感受頗深。

斯嘉麗,這一在美國動盪年代所誕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優秀個性散發出無窮的光芒。她勇敢堅強,樂觀向上,對生活頑強抗爭,從不屈服。她處事雷厲風行,精明能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她對愛情的執着。她所擁有天使般的臉蛋和魔鬼般的身材――用修飾中國古代美女的話那就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使得多少青年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然而她對這些毫不在乎,她對愛情瘋狂的執着。可是出於無奈,她分別嫁給了兩個自己不喜歡的人。當再一次見到她鍾愛的艾希禮時,依然像少女般瘋狂地愛着他,不顧一切的向他傾訴鍾情。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封建時代的女子對愛情忠貞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以《孔雀東南飛》爲例,一對男女要表現對愛的忠貞就要結爲連理枝,他們的愛情是與婚姻緊密相連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當他們的愛情遭受別人的破壞時,爲了表現對愛的執着,他們只有“自掛東南枝”了。然而斯嘉麗卻不一樣,在她的愛情觀中,愛情與婚姻是可以分離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上和肉體上的分離。她不在乎彼此都有的婚姻,拋開一切大膽的去愛艾希禮,爭取自己的幸福,她並未將愛情套上禮義,道德的枷鎖,她的愛情永遠是自由奔放的。這也許是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吧。愛的本質是不因表達方式的變更而變化的。

斯嘉麗的大半生又是爲愛所迷惑的。因爲迷惑而做了很多錯事。知道最後她才發現,原來她一直鍾愛的艾希禮並不愛她,也不曾象她所想的那般優秀。其實她愛的並不是艾希禮,而是自己內心的一個完美形象。艾希禮越是拒絕她,她心中的那個形象就越完善――這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而恰恰因爲她錯誤的迷戀,才使她錯了身邊真正的幸福。這也給了我一個啓示:人要學會明辨是非,不要讓幸福從自己的指間溜走。

值得欣慰的是,在斯嘉麗的愛情世界裏沒有什麼是爲之已晚的,當她徹底的失去艾希禮,失去女兒,丈夫瑞德也已離她而去之後,她才意識到原來她真正愛的人是瑞德,她於是拋開心靈上的創傷與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瑞德的心。“不管怎樣,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如果許多人對愛情都能有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那麼許多愛情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在品讀《飄》的日子裏,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動。

《飄》讀後感14

夜漸漸深了,星星偷偷地從雲彩後面跳出來,將自己僅有的那一點光芒無私地撒向大地。如果說每一本書都是一顆星,那麼在我心中最亮的那一顆星,無疑就是《飄》了。

這是一位亂世佳人的傳奇人生歷程,一部美國內戰時期著名的史詩級著作。橫看全書,這一部老南方種植園文明的沒落史,一代人的成長史和奮鬥史;而縱觀全書,則是一部令人悲慟的心理劇,用劇的方式向讀者展示女主人公在戰亂中走向成熟的過程。看《飄》,猶如在原始森林,你越是深入到他的情節中,它向你展示的內容也就越美。

對於斯嘉麗這個人,我感到十分矛盾。她一方面將愛情看得十分重,一方面又輕視愛情。她愛過兩個男人,但是這兩個人,她卻一個都沒有看透。她如果看透了艾希禮,看透了他的懦弱,斯嘉麗就不會選擇愛上他。以斯嘉麗那勇敢堅強,敢於向生活發起挑戰的個性,是絕對不會愛上一個向時代低頭,沉浸在對舊生活回憶中的人的。如果她看透了瑞德,就會明白瑞德對她一直是死心塌地,就不會辜負瑞德,也就不會失去瑞德了。

但是與這相反,在亞特蘭大,斯嘉麗卻因爲三百美元而出賣了自己的愛情,嫁給了弗蘭克,將前後二者相對比,我不經感慨到:人是多麼善變啊!一會兒爲了愛情至死不改,一會兒爲了得到三百美元而出賣自己的愛。

小說的情節正如它的名字,漂浮不定。所有人都需要面對殘酷的現實,那些活在對過去回憶中的人,都被無情的淘汰。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在一個個看似毫無關係又緊密相連的故事中,斯嘉麗一直表現出一種勇往直前,敢愛敢恨的可貴品質。對於艾希禮,開始時愛,但在看透他的本質後,果斷地放棄了;對於梅蘭,開始時恨,但在朋友們都離她遠去時,梅蘭一直在默默地幫助她,使斯嘉麗對她的態度有所改變;對於瑞德,斯嘉麗一直保持不冷不熱的態度,在經過梅蘭提醒後,才明白自己內心深處最愛的人是瑞德,儘管瑞德對她絕望了,她依然勇敢地去愛他。

從始至終,斯嘉麗一直保持着她那種積極樂觀的精神,作者放在末尾的這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也凸顯出她的這種精神。

在《飄》這本書中,瑪格麗特用斯嘉麗、梅蘭、瑞德、艾希禮這四個人物來表現南北戰爭後南方人的四種做派。這四個人物的情感糾葛,命運走向緊密相連,在經歷時代的變革後,勇者一往直前,而弱者徒留悲嘆。作者將小說中人物的各自性格、人生觀、價值觀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同作風的主人公,結局也不同,或讓人遺憾,或讓人欣慰,或讓人惋惜……

歷史的大背景下,所謂的永恆只是幻想,只有變通才是生存之道。一切都有可能風雲突變,一切繁華幸福都可能成過往雲煙。但不管怎樣,時間不會停滯,一切永遠向前——正如斯嘉麗所說:“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未來總是讓人充滿希望和力量,只有努力去奮鬥,夢想纔會實現。

《飄》讀後感1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影響人的一生。《飄》是一本好書,僅“南北戰爭”這個特殊的題材,就已經使《飄》擁有了過人的魅力。

戰爭會改變一切,不是嗎?

戰爭開始的時候,思嘉對這並不感興趣。在她的世界裏,只有永遠參加不完的野宴和舞會,只有追求者們不斷的奉承。在她的體內流着父親勇敢的愛爾蘭人血液和母親高貴的法蘭西純正血統。她以一個遼闊的農場陶樂爲家,有上百的黑奴供她差遣,這就是思嘉,一個驕傲而又與衆不同的大小姐。這美好的一切,在戰爭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母親患病而死,父親從此沉默,農場近乎荒蕪,甚至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一切的重擔都落在了十九歲的思嘉肩上。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她要養活一家九口人。這對於一個原先高牀軟枕、錦衣玉食的大小姐來說,是多麼大的落差啊!

要是換做別人,恐怕無論如何都不法接受;比如說思嘉的妹妹蘇倫,比如說思嘉暗戀的對象阿希禮。當困境來臨時,他們都選擇了逃避,選擇了怨天尤人。相反的,對於思嘉,我是不得不佩服的,佩服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捨棄以前的思想,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就是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是一位溫柔的典型貴夫人,卻又是非常能幹的女人,母親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爲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爲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覺得思嘉就像個小孩子一樣,對自己想要的東西異常執着,而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卻不屑一顧。一面在拼命地讓自己幸福,一面又不斷地把幸福推離,把愛人推向深淵。。。

思嘉是個矛盾體,可又有誰不是矛盾體呢?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來,當她面對困難時,她選擇迎接,當她面對責任時,她選擇擔負,可當她面對愛的抉擇是,起初,她選擇矇蔽自己,當她終於認清,想要面對時,卻已爲時已晚。而她,在無能爲力時,就會告訴自己,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都會好了,她在整個故事中,都是個充滿生氣、充滿鬥志的人。我最欣賞的,便是她永遠充滿了希望,充滿鬥志,永遠不會放棄,永遠不會絕望。這份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

生活就好像一座大山,山路不可能完全平坦。當從顛峯跌落時,也許會跌的頭破血流,會跌的絕望,會跌的失去生存的勇氣。但如果你要生存下去,你就必須要爬起來,迎合這巨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