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電影觀後感3篇

看完某一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深海電影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深海電影觀後感3篇

深海電影觀後感1

昨天,我和姐姐去上海科技館觀看巨型立體球幕電影深海火山。這部電影讓我增長了許多見識。

電影的銀幕是一個半圓形的球體,座位很高,上面一層人的腳可以碰到下面一層人的頭。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地質學家去海灘度假是,偶然發現在山崖上有一種比恐龍還早的動物活化石,令他驚愕不已。20年後,這位地質學家和其他科學家一起乘坐潛水艇到三千英尺深的水下去探險。在水下,他們發現海底火山噴發時噴出的岩漿和有毒氣體足以使所有的動物都死亡,但火山噴發後,科學家們卻發現在一些熔岩凝結成的石柱上,佈滿了許許多多的管蟲,他們生機勃勃,根本沒有被沸騰的海水“烤熟”,原來,這些管蟲專吃火山噴發完後水中的微生物。科學家們再看別的'生物,一隻龍蝦漂了過來,他通體紅色,顯然,他已經被烤熟。科學家們決定到火山口裏去看看,突然,他們發現再一片山谷背後有亮光,這麼深的海水怎麼會有亮光?於是,科學家們決定去一探究竟。到了跟前才發現,這些會發光的都是遠古時代的蠕蟲,他們還發現了一些微生物的蟲巢,於是把它們帶回去研究。結果發現,蠕蟲身體裏有“dna”,而且和人類的一模一樣,讓科學家們感到頗爲驚奇。

看了這部電影,我很佩服科學家們不畏艱難、勇於探險的精神,更爲這些奇特的海底生物而感到驚奇。

深海電影觀後感2

無論如何,《深海浩劫》是一部檢驗觀衆對美國主流價值觀認同度的主旋律電影。

馬克沃爾伯格是一個,很接地氣,的演員――這個地氣自然是美國地氣。《深海浩劫》中的馬克沃爾伯格無疑是一個典型的美式個人英雄,兼具智慧、力量和冷靜,是天生的領導者。片中與其搭檔的庫爾特拉塞爾和約翰馬爾科維奇表現也在意料之中,除了凱特哈德森顯得有些雞肋――畢竟美國甜妞不可能僅靠甜去甜一輩子。但簡言之,主要演員們基本上很好地捕捉和還原了美國南方民衆的那種精氣神――即使在大部分時間裏,他們都在充當人肉背景或者躲避鑽井臺的.驚天大火。

說到火焰,《深海浩劫》的CGI視覺效果着實出衆。精心製作的場景涉及到整個鑽井平臺日常運轉的各個方面,從開採石油到泥漿流動再到板塊破裂――聽起來很無聊,但卻提供了足夠的代入感,足以引起觀衆在情感上的共鳴。而大量的爆炸場面令人冷汗直冒,細節更是鮮血淋淋。

但《深海浩劫》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過於套路的情節設計。既然是真實事件,故事的結局必然是缺少懸念的,只能在情節上下猛料。然而,過於戲劇化的劇情令人感到疲倦,不停呼喚美利堅人民心中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不值得鼓勵。情節在某些時刻顯得太假――用國旗滅火實在是令人無比惆悵。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在創作上的保守是在變相地掩蓋事實真相,利用交響樂和特寫鏡頭交織的老掉牙的英雄時刻來傳遞好萊塢的流水線情感表達,將整個事件的重心從監查和處置失當轉移成了人與自然的勇敢鬥爭,而將漏油事故對整個墨西哥灣生態造成的巨大影響一筆帶過。

作爲一部商業化的主旋律電影來說,這種處置方法沒有什麼。但終歸併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深海電影觀後感3

《深海》的中前段和最後半小時的後段,對應着一真一假一虛一實兩種敘事。

類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使用的經典結構,老虎、斑馬和廚子等角色一一對應。這是常見的“寓言故事”玩法,用比喻或借喻來完成對味呈現;如果說《少年派》最後的“謎底”,在於萬里漂流、孤舟瀚海的孤獨和求生“殺戮”的殘忍,那麼《深海》的打法,則可能更接近另一種孤獨痛苦的內心視角。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深海》理解爲《千與千尋》式的“祕境”故事。

誤入廢墟深處,有忘記姓名的琥珀川賑早見、有無臉人的.暴食和孤獨;而一回首一切似乎都不曾發生,靜悄悄彷彿沒醒也只是一場夢。當然《深海》和上述內容又都很不同,最後的恍然真相落點在孤獨,孤獨中的幫扶與救贖。暗夜深海風波濤濤、雷雨陣陣,小女孩漂流深海上,看似油膩貪財的老闆、伸給她一隻手。希望所有的抑鬱憂愁都有出口,都有能擁抱能溫暖的光。《深海》最濃郁的共情基石,或許就在於孤獨痛苦的主觀感受。參宿一直找媽媽、到深海大飯店又被以“晦氣”名義驅趕,又一度因爲能看見海精靈而被利用(當然後續反轉那是另一回事)。從優點角度來說,《深海》有巧妙的兩層故事之間的對位結構,有深海大飯店光孤陸離的場景,有反轉後對於情緒的濃郁渲染。然而這一切也都對應着某種程度上的不足,上述內容的完成度、代入感,似乎都值得商榷。隔壁追光的《楊戩》特效拉滿、場面驚豔、故事亂七八糟,《深海》也是故事上有短板,但《深海》的兩極化口碑和《楊戩》又很不同。

《楊戩》是水桶短板那一塊太短,《深海》的長板短板都比較相對、沒那麼板上釘釘,有些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