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回顧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經歷,我們收穫到了很多經驗,寫一份教學總結,好好地把它記錄下來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效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1

上學期,我參加了全鄉、學校高效課堂教學聽課活動,在區教學視導我校時參加了聽課,通過這些活動,自己受益匪淺,現在將自己參加這些活動的收穫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的優點

1、引入新課能做到簡潔,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張可發老師講《香菱學詩》用紅樓夢歌曲引入,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入了學習情境中。

2、重視字詞的教學及詞語的辨析,自己在上課中對於字詞僅僅做到了讀或寫這兩個層次,很少有對詞義或辨析的訓練。語文的真諦應該就是字詞句段篇,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字斟句酌,細心品味這纔是語文學習的要義。

3、在教學環節設計中,對學生要求明確,注重方法指導。

4、重視朗讀,以讀代析。講課老師在課堂上對讀都非常重視,不再是一節課僅在上課之初讀課文一遍,然後就是整節整節的課文分析。另外對學生朗讀前的要求到位,不是簡單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等等一句話後就安排學生開始讀書。而是根據學生不同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

二、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1、一節課中教學任務安排得太多,教學環節比較複雜,,面面俱到,每一個環節都是蜻蜓點水,講解不深不透,不能深入貫徹教研室提出的:小容量、慢節奏、深挖掘的方針,今後教學中要以這九字方針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每節課安排學習內容要少“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立足於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力求在一些重點內容上深入挖掘,給學生以深刻的記憶。積少成多,在一個一個量的積累上以不斷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2、朗讀方法的指導不到位。究竟應該怎樣朗讀,是朗讀的技巧在先還是文本內容的選擇在先,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很關注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但卻在實際操作時感到力不從心。要麼只是簡單地提出幾種朗讀需要關注的技巧,例如語速、語調、節奏、情感等,要麼則只關注學生朗讀聲音的大小強弱等,缺乏有效的方法與要求。今後教學中要多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中的缺點,不斷提高對課堂的駑奴能力。

3、課堂評價的方式方法急需改進。“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促進師生對話的質量,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促進課堂生成,推動課堂向縱深發展。教師和學生對其他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質量越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這一過程中,教師作爲課堂教學的主要調控者,他的評價不僅直接推動着課堂教學的節奏變化,激發着學生的學習動機,也爲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做着示範。

4、語文教學要關注單元說明、課文導語、研討與練習。因爲這三點都是無數專家、教師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便於準確把握教材,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安排有效的教學活動,在平時教學中對這三者重視程度不夠。除了這三點之外也要經常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另外作爲語文教師要把整個國中語文教材讀熟,只在站在理更高的高度上來看自己的教學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小組合作效果不好。現在的小組合作學習經常是好學生一言堂,好學生灌差學生,差生根本不動腦筋,總是等着好學生把自己的答案教給他們,另外發言時也是一部分好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很多差生不參與。教學中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教學中應該更多的關注差生,讓他們也能參與一些簡單的問題,並適時鼓勵,讓他們品嚐成功的樂趣,久而久之,他們纔會在以後的學習中由一個觀衆變爲一個演員。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2

我校開展了“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充分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培養。xxxx年11月20日,七年級組在七年級辦公室進行了“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的實施與發展”研討。參加了這次的研討感受很深。結合自己對課改的認識以及在學校實踐,進行以下總結。

一、採取的措施

通過培訓學習和聽示範課,提高了認識,轉變了理念,樹立了新的教師觀、學生觀、教學觀和評價觀,基本上領會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涵義。明確了問題發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三個要素,掌握了導學案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爲中心,自主學習,展示交流,評價,全面發展。其具體形式是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組織教學,以問題爲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始終,展示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所以建立合理、和諧、民主、團結的學習小組,是開展好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證。爲此,我將我們班的51名學生從成長環境、性格差異、學習能力、語言表達、習慣素養、知識積累、表現慾望等方面進行全景式的分析評價,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習小組成員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集思廣益,爲小組命名,並確立小組口號。選出了各小組組長,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和任務。

二、具體做法

首先,學生通過導學案,溫習與本節課相關知識,瞭解新概念,自學教材進行淺層感悟。教師通過導學單中呈現的問題,爲進一步學習預先作好知識、思想、心理儲備。

其次,預習反饋,激發熱情,營造氛圍上課時教師讓學生在展示中反饋預習情況,預習中發現的疑難問題,全面掌握學生預習情況。

然後,分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實現教學目標突破與深化。

最後,在合作交流後,大組長合理的分配展示內容,帶領小組成員進行在展示交流環節要與臺下同學積極互動,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1、學生合作不夠主動,沒有人說話。

小組成員接到學習任務後,不知道先幹什麼,或對某一個問題無話可說。主要原因是有的同學在沒有認真讀書的情況下,就開始小組討論。解決辦法是,爲了能夠調動組內成員討論的積極性,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記錄表。記錄發呆或走神、做小動作、牴觸或不參與,進行相應的減分。一週後統計結果。

2、學習合作參與度不均衡。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並能發揮出更多自主性,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但是合作學習時,不少同學在小組活動中無所事事,或做與小組活動無關的事情,學習成績好的自然成了各組的代言人,而學習困難和性格內向的學生則只是其陪襯。主要原因是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於在人前發表意見,多數時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語。有的學生由於基礎薄弱,想參與活動卻又力不從心;有的同學基礎較好,但不善於爭取機會。小組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實不到位。解決辦法是儘可能爲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差,經常失敗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同時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進步,並及時給予鼓勵,使他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還有就是對組內成員要進行合理分工,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激發各人的個人責任,使得每個成員有事可做,對自己負責的那部分任務全力以赴。讓每個成員都自己的角色,讓每個成員都體會自己工作和責任,從而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歸屬感。

3、學生合作不充分

分組活動時間有限,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學生有時會對一道問題爭論不休,往往浪費了很多交流的時間,導致後面題沒有交流時間已經到了。進行下一環節時只能匆匆結束了。解決辦法:設計的合作學習的問題不能太難,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更不能簡單化,而應該在難度適中的基礎上,應有一定的挑戰性。,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事先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學習所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前有一定的準備。

四、反思

“小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的實施與發展”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非常全新的教學理念,教師要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說的權利還給了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參與合作、交流和展示,促進了教學理念的轉變。但是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剛剛起步,學生最初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要靠規則的強制,等時間長了,就會內化成他們自己自覺的習慣,合作、互助、交流、展示變成了一種強烈的需要。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3

結合前人的教學經驗,我覺得高效課堂就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美好的未來,從自己內心到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以下反思:

一、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簡單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充分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甚至提前走進教室,與學生交流一會,也應考慮在其中。

二、課上需要嚴謹的結構和輕鬆的氛圍

1、良好的教學導入將是高效課堂的引擎。

就像一部精彩的電影,頭三分鐘,你就得抓住學生的心。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2、精彩的學習過程就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麼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麼主動。有效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體現3個基本持徵: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我們首先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在學生學習的合作性上,要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繫與信息反饋,整堂課有着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在學生學習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師的外部教導轉化爲學生的內源性動力。

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用心與自己交流。師生通過相互的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想什麼,爲什麼會這樣想,並讓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敢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使對話成爲課堂教學的常態,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形成後續的教學行爲。讓動態成爲常態,讓生成成爲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激發和提高,這要求教師有超強地駕馭課堂的能力。

3、細節的準確處理就是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教師要懂得微笑。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上課時,多給孩子一點微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教師要善於鼓勵。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讚美學生,每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讚美,這是一種天性。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往往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讚美,會給學生開闢了另一片天地。這樣做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開啓了學生的思維。

教師要注重差異。高效課堂的教學要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鼓勵和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應當實施分層次教學,把整體教學目標分解爲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和能力。

三、課後需要認真的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做法給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挑戰自己——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爲,使自己以後的教學更加完美。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學工作者堅持不斷地寫教學反思,本身也是熱愛教育事業的一種外在表現。寫教學反思能使我們教師從平時的點滴積累中掌握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按步就班地按教材、教參授課,會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高效課堂作爲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實踐模式。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4

高效課堂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這個衝鋒陷陣的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高效課堂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美好的未來,從自己內心到對數學教學有以下反思:

何謂“高效課堂”?是不是教師把該學的知識都交給了學生就算“高效課堂”?或者說,這節課學生積極參與,達標練習順利完成就算“高效課堂”?我認爲,高效的課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爲主,以探索爲核心的課堂。是在寬鬆、民主、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活躍,40分鐘內,知識得到充分內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課堂。

一、高效課堂要求教師的做法

1、轉變教學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了熱愛,真正將教學工作作爲教書育人的事業來做,才能將工作做好,才能積極地投身於教育教學改革中去。

2、優秀教學設計。優秀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在充分挖掘教材,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針對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利用多種適合的教學手段,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將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有機的、整體的、有計劃的、分步驟地編寫制定,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3、課堂角色定位。新課程改革,要求有教師爲主體轉變爲學生爲主體。教師應轉變角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主用,也就是教師的助學作用、評學作用、督學作用和同學作用。

4、充分挖掘教材。具有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教師,善於將教材內容充分挖掘,將教材內容轉變成爲教學內容,並改造成爲學生的學習內容。變“教材”爲“學材”。

5、教師精講點撥。高效課堂,不是不要教師的講解,而是需要教師精心準備的精講,要求達到“精確、精煉、精彩”。

6、抓好課前預習。高效課堂是建立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之上的課堂,變厭學爲樂學、被動學爲主動學。

7、抓好學情反饋。抓好學情反饋和反饋後的歸納總結,使教師充分了解學情,瞭解學生的難點、疑點、困惑點,從而使課堂更高效。

8、注重環節意識。高效課堂,更注重課堂教學的環節意識,要求絲絲相扣,承轉自然緊湊。導入、過渡、承轉、小結、提問、討論、訓練、講評等課堂環節,要求乾淨利索、不拖泥帶水。

9、轉變教學方式。高效課堂,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由單純的教爲教與學並重,由封閉式教學變爲開放式教學,由注入式教學變爲啓發式教學,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變爲知識和能力並重,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10、營造課堂氛圍。教師要善於營造良好的愉悅的競爭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心熱起來,讓學生的眼亮起來,讓學生的手舉起來,讓學生的嘴動起來,讓學生的臉笑起來。

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預習效果

1、動手翻。針對新的學習內容,有計劃的翻以前學過的課本,複習和新知識有緊密聯繫的舊知識,初步瞭解新舊知識的間的聯繫,爲學習新知識作好充分的鋪墊。

2、動手劃。我們在預習新課時,對新課中的重要的“法則、概念、原理、定律”以及不不懂的地方作一些標誌,比如“ ̄ ̄ ̄”“??”等;

3、動手做預習時我們勤動手,對書上的實物、直觀圖、線段圖、模型等要動手做一做,動手畫一畫,從而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4、動腦想我們在預習時要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我們要能針對新知識,提出一些有價值、有思考性的問題,並積極和老師同學進行探討;

5、動筆練即要求我們能針對新知識,自己從課後的習題中選擇一些和書上例題同等難度的或類似的習題來練一練(如書上的做一做),可是低於書上難度的基本題,甚至有的預習的好的同學可以自己編題進行練習。

三、落實合作學習

1、科學分組

合作學習強調教學各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互動,特別強調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實現生生互動的最佳方式是把學生分成一個個合作小組。

2、合理分工

合作學習的最大特點是:人人蔘與,共同完成任務。分工分別是:合作小組長——對合作小組各成員在課內進行調控,課外精心管理,維護小組學習紀律;記錄員(1名)——對合作小組各成員的討論結果或實踐過程進行記錄,記錄小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一些新的方法;檢查員(1名)——檢查合作小組各成員在活動中是否能夠各盡其責;報告員(1名)——在反饋或交流時,對本合作小組的討論結果或活動結果等進行彙報。

3、有效合作

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使學生很快掌握了合作學習的基本流程:佈置任務——老師提出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調控下共同探究,完成任務;反饋交流;老師小結。經過課內外的合作,校內外的合作,學生掌握了合作學習的方法,實現有效合作

4、積極總結評價,激發合作熱情。

爲了激發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要對小組合作的活動情況進行積極地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要評一評、比一比、賽一賽,哪一組最有創新,哪一組最守紀律,哪一組最團結,哪一組最快等等。

5、每個學習小組內四位成員輪流換崗,協調後每人一崗,崗位定期更換,責任輪流承擔。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拓展思維空間,積極動手動腦。

總之,高效課堂作爲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實踐模式。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5

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綜觀我們的課堂,不難發現,在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高效課堂教學也還有待於教師進一步反思,現結合我校正在開展的“新教師崗位練兵課”的有關案例談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在我看來,不同的教師演繹不同的風采,卻展現同樣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設計思路,靈動的課堂,精彩的互動,智慧的語言,高超的調控能力,嫺熟的教學技藝以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知識視野,數學素養,創新思想,無不衝擊着我的思想和心靈,給了我心靈深深的震撼。也讓我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高效課堂教學方面的思考。

一、以生爲本,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標要求教師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能認爲讓教材再現就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必須經過再加工重新創造,使教材“新鮮出爐”,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爲教學、爲學生服務。其次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各位教師的課都打破了常規的教學方法,設計新穎,教學內容更貼進學生的實際生活。如周禮老師執教的“折線統計圖”,可以說是“脫胎換骨”,與衆不同。我們平時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大多數教師都是利用書上的例題,重點教學生如何描點畫折線,完全是老師牽着學

生的鼻子走,學生只知道怎麼做,而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周禮老師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明白自己爲什麼要這樣做,充分感知新知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教學方法大膽地進行了創新。教學描“點”時,教師並沒有直接教學生如何描“點”,而是先讓學生比較條形和折線統計圖的方格圖有什麼不同,接着問學生爲什麼條形統計圖中的年份對着方格,而折線統計圖中的年份對着線,學生明白“點”應該畫在線上,接着讓學生思考“點”應畫在什麼地方,這個“點”應對着幾個方向?

二、以問促思,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教師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例如朱國榮老師在《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從創設學生喜歡的情境入手,通過遊覽兒童公園,讓學生觀察活動項目中的每節車廂的人數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數這個概念。接着讓學生動手操作,用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並思考每個圖形用了幾根小棒,放了幾個圖形,一共用了幾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數連加和不相同加數連加兩種加法算式,通過讓學生觀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數,連加算式可以說成幾個幾,從而爲乘法的引入墊定基礎;然後憑藉學生的已有知識,引出乘法,並讓學生說說乘法算式中的每個數字相當於加法算式中的哪個數,明確乘法的意義,最後通過練習,鞏固本課中的知識點

第二個教學環節,學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簡便寫法部分。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常活躍,展開了奇思妙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部分學生是用合併加數的方法,使原來的算式變得簡短了。這是因爲加法是學生最先學會的計算方法,也是學生最熟悉的,所以用加法來表示加法體現了大多數學生的思維狀態,也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在教學中還有的學生想到了用省略號、用語言敘述等方法表示,孩子的想法是那麼的可愛和可貴,教師要保護他們的創造火花,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只要能夠創造出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因爲從數學的角度來看,孩子創造一種方法要比學會一種方法具有更高的價值。如果長期進行這樣的訓練和鼓勵,我們留給學生的將會是他們終生受益的東西,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豐厚的回報。三、讓學生在課堂上“活動”起來,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去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讓學生參與,讓學生活動,特別是思維活動,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就是說整個教學的課堂應成爲學生活動的場所,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去動腦、動手,去創新。只有這樣做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纔會好。如惠林老師執教的“二十四時記時法”,選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各種電視節目的播出時間,以及豐富的學習活動,如猜一猜,說一說,做遊戲,表演動作,聽故事?教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愉快,教學效果好。

四、找準難點,有效突破

一節成功的課,教學重點要突出,難點要得到突破,所以教學中,課前應深鑽教材,找準本課時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選擇恰當方法。周禮老師在執教“折線統計圖”這一課時,整體把握教材,不但難點找得準,而且突破方法也非常恰當。如引導學生理解“趨勢”和“幅度”這兩個詞時,先讓學生用小棒比劃,體會增加、減少、不變,然後讓學生通過手勢的比劃,感受增加一點,增加很多,以及下降一點和下降很多。使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學生感到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

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反思總是指向教師自我的,教師既是研究的對象,又是研究的主體,教師反思的過程,是將“學會教”與“學會學”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行爲的科學性。教師將自己的教學設計思想付諸於實踐後,再不斷的反思進行調整,在教學中應經常問一問自己,哪些教學行爲及其觀念是正確的,爲什麼;哪些是不正確的,問題在哪裏,應該怎麼辦。通過反思,教師可以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爲、提升教學水平,進而對教學現象和問題形成獨立的有創造性的見解,從而提升教學活動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教學之後,我聽取了老師們給我的意見,進行了教學反思。在備課時,光靠經驗或一本教材、教參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深入鑽研、領會教材,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創造性地處理教材,駕馭課堂。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把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工作還在繼續,努力不能停止,我們不僅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反思自己,而且要把所學的方法運用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