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爲知識點。哪些知識點能夠真正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1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寧宙是由物質組成的

“物體”與“物質”的區別和聯繫:物體是指具有一定形狀、佔據一定空間,有體積和質量的實體。

而物質則是指構成物體的材料。比如桌子這個物體是由木頭這種物質組成的,窗棱這個物體是由鐵這種物

質組成的。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

-10(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隻有百億分之幾米,通常用10m做單位來量

度。

(2)原子的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組成。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1)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具有十分強大的作用力。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

狀,但不具有流動性。

(2)液體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因此,液體沒有

確定的形狀,但有一定的體積,具有流動性。

(3)氣體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並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的作用力極小,容易

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但沒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4.納米技術

-9(1)納米是長度的單位。1nm=10m。

(2)納米科學技術是指納米尺度內(0.1~100nm)的科學技術,研究對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單個的原子、分

子。

(3)納米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它在電子和通信方面、醫療方面、製造業方面等都有應用。

二、分子熱運動

1、分子運動理論的初步認識

(1)物質由分子組成的。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擴散現象。

(3)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1)分子運動理論的基本內容: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

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擴散現象: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氣體、液體、固體均能發生擴散

現象。擴散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擴散現象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並且間接

證明了分子間存在間隙。

-10(3)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當兩分子間的距離等於10

-10米時,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爲零,叫做平衡位置;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小於10米時,分子間斥力大

-10於引力,合力表現爲斥力;當兩分子間的距離大於10米時,分子間引力大於斥力,合力表現爲引力;當

分子間的距離很大(大於分子直徑的10倍以上)時,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變得十分微弱,可近似認爲分子間

無相互作用力。

三、內能

1、內能

(1)概念: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①內能是指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不是指少數分子或單個分子

所具有的能。

②內能與溫度有關,但不僅僅與溫度有關,從微觀角度來說,內能與物體內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

的相互作用力有關。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內能與物體的質量、溫度、體積都有關。

③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增加,

溫度降

低,內能減少。

(2)影響內能的主要因素: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及體積等。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做熱運動。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

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的溫度越低,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慢。內能也常叫做熱能。

(4)內能與機械能的區別

①物體的內能的多少與物體的溫度、體積、質量和物體狀態有關;而機械能與物體的質量、速度、高

度、形變有關。它們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但有些物體可以說沒有機械能,比如靜止在地面土的物體。

③內能和機械能可以通過做功相互轉化。

④內能的單位與機械能的單位是一樣的,國際單位制都是焦耳,簡稱焦。用J表示。

2、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法:做功與熱傳遞

(1)做功:

①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少。

②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內能與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轉化的過程。

(2)熱傳遞:

①熱傳遞的條件: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不同部分)存在溫度差。

②物體吸收熱量,物體內能增加;物體放出熱量,物體的內能減少。

③用熱傳遞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實質是內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

另一部分。

3、做功與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4、熱量

(1)概念:物體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所改變的內能叫熱量。

(2)熱量是一個過程量。熱量反映了熱傳遞過程中,內能轉移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所以在熱量前面

只能用“放出”或“吸收”,絕對不能說某物體含有多少熱量,也不能說某物體的熱量是多少。

(3)熱量的國際單位制單位:焦耳(J)。

四、比熱容

1、比熱容的概念: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者降低)1℃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

的比熱容,簡稱比熱。用符號c表示比熱容。

2、比熱容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比熱容的單位是焦每千克攝氏度,符號是J/(kg·℃)。

3、比熱容的物理意義

(1)比熱容是通過比較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用來表示各種物質的不同性質。

3(2)水的比熱容是4.2×10J/(kg·℃)。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

3出)的熱量是4.2×10J。

4、比熱容表

(1)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

(2)從比熱表中還可以看出,各物質中,水的比熱容最大。這就意味着,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

水的溫度變化要小些。水的這個特徵對氣候的影響,很大。在受太陽照射條件相同時,白天沿海地區比內

陸地區溫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區溫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區溫度變化小,內陸地區溫度

變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內陸比沿海炎熱,冬季內陸比沿海寒冷。

(3)水比熱容大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也經常利用。如汽車發動機、發電機等機器,在工作時要發熱,

通常要用循環流動的水來冷卻。冬季也常用熱水取暖。

5、說明

(1)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所以某種物質的比熱不會因爲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而改變,也不

會因爲質量的多少或溫度變化的多少而改變。

(2)同種物質在同一狀態下,比熱是一個不變的定值。

(3)物質的狀態改變了,比熱容隨之改變。如水變成冰。

(4)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

6、熱量的計算:Q=cmΔt。式中,Δt叫做溫度的變化量。它等於熱傳遞過程中末溫度與初溫度之差。

注意:①物體溫度升高到(或降低到)與溫度升高了(或降低了)的意義是不相同的。比如:水溫度從lO℃

升高到30℃,溫度的變化量是Δt= =30℃-lO℃=2O℃,物體溫度升高了20℃,溫度的變化量Δt =20℃。

②熱量Q不能理解爲物體在末溫度時的熱量與初溫度時的熱量之差。因爲計算物體在某一溫度下所具有的

熱量是沒有意義的。正確的理解是熱量Q是末溫度時的物體的內能與初溫度時物體的內能之差。

五、熱機

1、內燃機及其工作原理:將燃料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化爲內能,又通過做功,把內能轉化爲機械能。

按燃燒燃料的不同,內燃機可分爲汽油機、柴油機等。

(1)汽油機和柴油機都是一個工作循環爲四個衝程即吸氣衝程、壓縮衝程、做功衝程、排氣衝程的熱機。

(2)一個工作循環中只對外做一次功,曲軸轉2周,飛輪轉2圈,活塞往返2次。

(3)壓縮衝程是對氣體壓縮做功,氣體內能增加,這時機械能轉化爲內能。

(4)做功衝程是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這時內能轉化爲機械能。

(5)汽油機和柴油機工作的四個衝程中,只有做功衝程是燃氣對活塞做功,其它三個衝程要靠飛輪的慣

性完成。

2(1)燃料燃燒過程中的能量轉化:目前人類使用的能量絕大部分是從化石燃料的燃燒中獲得的內能,燃

料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燃料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燃燒過程中,儲存在燃料中的化學能被釋放,物

體的化學能轉化爲周圍物體的內能。

(2)燃料的熱值

①定義:l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時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用符號“q”表示。

②熱值的單位J/kg,讀作焦耳每千克。還要注意,氣體燃料有時使用J/m3,讀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熱值是爲了表示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燒時放出熱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過燃

燒放出熱量本領大小不同的燃燒特性。不同燃料的熱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種燃料的熱值是一定的,它與燃

料的質量、體積、放出熱量多少無關。

(3)在學習熱值的概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完全燃燒”是指燃料全部燃燒變成另一種物質。

②強調所取燃料的質量爲“lkg”,要比較不同燃料燃燒本領的不同,就必須在燃燒質量和燃燒程度完

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比較。

③“某種燃料”強調了熱值是針對燃料的特性與燃料的種類有關。

④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的計算:一定質量m的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爲:Q=qm,式中,q表示

燃料的熱值,單位是J/kg; m表示燃料的質量,單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單位是J。

○5若燃料是氣體燃料,一定體積V的燃料完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爲:Q=qV。式中,q表示燃料的熱

3值,單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體積,單位是m;Q表示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單位是J。

3、熱機效率

(1)熱機的能量流圖:如右圖所示是熱機的能量流圖:

由圖可見,真正能轉變爲對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燒時所釋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義:熱機轉變爲有用功的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所釋放的能量的比值,稱爲熱機效率。

(3)公式:η=E有/Q×100%。式中,E有爲做有用功的能量;Q總爲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能量。

(4)提高熱機效率的主要途徑

①改善燃燒環境,使燃料儘可能完全燃燒,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

②儘量減小各種熱散失。 燃料

③減小各部件間的摩擦以減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的 ④充分利用廢氣帶走的能量,從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六、能量的轉化與守恆

1、能量的轉化與守恆

(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個物體能對別的物體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自然界有多種

形式的能量,如機械能、內能、光能、電能、化學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轉移與轉化:能量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如發生碰撞或熱傳遞時;也可以從一

種形式轉化爲另一種形式,如太陽能電池、發電機等。

(3)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爲其他形式,或者

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2、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大到天體,小到原子核,也無論是物理學問題

還是化學、生物學、地理學、天文學的問題,所有能量轉化的過程,都遵從能量守恆定律。

3、“第一類永動機”永遠不可能實現,因爲它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

七、電流和電路

一、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叫摩擦起電;

二、兩種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三、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中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四、驗電器 1、用途: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2、原理: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五、電荷量(電荷):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荷;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符號爲C;

五、元電荷:

1、原子是由位於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組成;

-192、最小的電荷叫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電荷)用e表示;e=1.6×10;

3、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正電荷與核外電子總共所帶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

呈中性;

六、摩擦起電的實質:電荷的轉移。(由於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所以摩擦起電並沒

有新的電荷產生,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得到電子的帶負電)

七、導體和絕緣體: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溶液),不善於導電的物體

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導體和絕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八、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方向: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爲電流的方向(負電荷定向

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九、電路:用導線將用電器、開關、用電器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電源:提供電能(把其它形式的

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消耗電能(把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裝置;

十、電路的工作狀態:1、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2、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3、短路:用導線直接

將電源的正負極連同;

十一、電路圖及元件符號: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記住常用的符號)

畫電路圖時要注意:整個電路圖導線要橫平豎直;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

十二、串聯和並聯

1、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串聯電路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用電器互

相影響;

2、把電路元件並列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電路;並聯電路特點:電流有多條路徑;各用電器互不影響;

3、常根據電流的流向判斷串、並聯: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電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負極,則爲串聯,

若出現分支則爲並聯;

十三、電路的連接方法

1、線路簡捷、不能出現交叉;2、連出的實物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定要與電路圖保持一致;3、一般從

電源的正極起,順着電流方向,依次連接,直至回到電源的負極;4、並聯電路連接中,先串後並,先支路

後幹路,連接時找準節點。5、在連接電路前應將開關斷開;

十四、電流的強弱

31、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符號I,單位是安培,符號A,還有毫安(mA)、微安(μA)1A=10mA

6=10μA

3、電流強度(I)等於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I=Q/t

A 十五、電流的測量:用電流表;符號○

1、電流表的結構:接線柱、量程、示數、分度值

2、電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針是否指在臨刻度線上,正負接線柱;(2)電流表必須和用電器

串聯;(相當於一根導線);(3)選擇合適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應該選較大的量程,並進行試觸。)

注:試觸法:先把電路的一線頭和電流表的一接線柱固定,再用電路的另一線頭迅速試觸電流表的另

一接線柱,若指針擺動很小(讀數不準),需換小量程,若超出量程(電流表會燒壞),則需換更大的量程。

3、電流表的讀數:(1)明確所選量程;(2)明確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電流值);(3)根據錶針向

右偏過的格數讀出電流值;

十六、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

和;

八、電壓

1、電源的作用是給電路兩端提供電壓;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路中有電流,就一定有電

壓;電路中有電壓,卻不一定有電流,因爲還要看電路是否是通路。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一要有電

源;二是電路是通路。

2、電壓用字母U表示,國際制單位的主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常用單位有千伏(KV)和毫

36伏(mV)。1KV = 10V=10mV。家庭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一節乾電池的電壓是1.5V;一節蓄電池的電壓

是2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不高於36V。

3、電壓表的使用:A、電壓表應該與被測電路並聯;(當電壓表直接接在電源兩極時,因爲電壓表內阻

無窮大,所以電路不會短路,所測電壓就是電源電壓)B、要使電流從電壓表的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

出。C、根據被測電路的選擇適當的量程(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約值

時,先用大量程試觸)。

4、電壓表的讀數方法:A、看接線柱確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針偏轉

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0~3 V,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 V;0~15V,每小格表

示的電壓值是0.5 V。)

5、電池串聯,總電壓爲各電池的電壓之和;相同電池並聯,總電壓等於其中一節電池的電壓。

九、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1、實驗步驟:A、提出問題;B、猜想或假設;C、設計實驗;D、進行實驗;D、分析論證、E、評價交

流(D和E可以合爲得出結論)

2、在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各支路兩端的

電壓與電源電壓相等)。

十、電阻

1、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鉛筆芯、金屬、人體、大地等;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

塑料、陶瓷等。導電能力介於兩者之間的叫半導體,如硅金屬等。

2、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R表示,國際制單位的主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是Ω。常用

36單位有千歐(KΩ)和兆歐(MΩ),1MΩ=10KΩ=10Ω

3

電壓、電流的變化而變化。

4、某些導體在溫度下降到某一溫度時,就會出現其電阻爲0的情況,這就是超導現象,這時這種導體

就叫超導體。

5、阻值可以改變的電阻叫做變阻器。常用的有滑動變阻器和變阻箱。

6、滑動變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作用:

兩端的電壓,還起保護電路的作用。正確接法是:一上一路圖中的符號是 它應該與被控電路串聯。

十一、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是由德國物理學家歐姆在1826年通過大量的實驗歸納出來的。

2、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兩端的電阻成反比。公式爲:I=U/R ,

變形公式有:U=IR , R=U/I

3、歐姆定律使用注意:單位必須統一,電流用A,電壓用V,電阻用Ω;不能理解爲:電阻與電壓成

正比,與電流成反比,因爲電阻常規情況下是不變的。

4、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叫額定電流;但是生活中往往達不到這個

標準,所以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叫實際電壓,實際工作時的電流叫實際電流。

5、當電路出現短路現象(電路中電源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況)時,根據I=U/R 可知,因爲

電阻R很小,所以電流會很大,從而會導致火災。

6、電阻的串聯與並聯:

串聯:R=R1+R2+??+Rn (串聯電阻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阻值都大)

並聯:1/R=1/R1+1/R2+??+1/Rn (並聯電阻的總電阻的阻值比任何一個分電阻阻值都小)

n個阻值爲r的電阻串聯則R總=;n個阻值爲r的電阻並聯則R總=r/n

十二、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1、根據歐姆定律公式I=U/R 的變形R=U/I 可知,求出了小燈泡的電壓和電流,

就可以計算出小燈泡的電阻,這種方法叫做伏安法。

2、電路圖如右圖:

3、測量時注意:A、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滑片應該滑到電阻最大端;B、測

量電阻時,應該先觀察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然後測量時使用的電壓應該按照從額定電

壓依次降低測量。C、可以將幾次測量的結果求平均值,以減小誤差。

4、測量過程中,電壓越低,小燈泡越暗,溫度越低,因此電阻會略小一點。

5、會用電壓表或導線判斷斷路的位置。

十三、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

1、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應該不高於36V,因爲根據歐姆定律I=U/R 可知,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電壓越

高,通過人體電流就會越大,所以高壓電對人體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2、我們不能用潮溼的手去觸摸電器,因爲人的皮膚潮溼時,電阻會變小,從而會增大觸電的可能性。

一般情況下,不要靠近高近帶電體,不要接觸低壓帶電體。

3、雷電是自然界一種劇烈的放電現象,對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在有雷電現象時,不要站在大樹或其它較高的導電物體下,也不能站到高處。

4、爲了防止雷電對人們的危害,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讓雷電通過金屬導體進入大地,從而保證人或建築物的安全。

十四、電能

1、電能可從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而來,也可以轉化爲其它形式的能量。

2、電能用W表示,常用單位是千瓦時(kW·h),又叫“度”,在物理學中能量的通用單位是焦耳(J),

6簡稱焦。1kW?h=3.6?10J。

3、電能表是測量一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儀器。幾個重要參數:“220V”是指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10(20)A”指這個電能表的額定電流爲10A,在短時間內最大電流不超過20A;“50Hz”指這個電能表在50赫茲的交流電路中使用;“2500revs/kW?h”指這個電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時的電能,轉盤轉過2500轉。

4、電能轉化爲其他形式能的過程是做功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電能,也就是有多少電能轉化爲其它形式的能。實質上,電功就是電能,也用W表示,通用單位也是焦耳(J),常用單位是千瓦時(kW?h)。

十五、電功率

1、電功率是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國際制單位的主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

3W。常用單位有千瓦(kW)。1kW = 10W 。電功率的定義爲:用電器在1秒內消耗的電能。

2、電功率與電能、時間的關係: P=W/t在使用時,單位要統一,單位有兩種可用:(1)、電功率用瓦(W),電能用焦耳(J),時間用秒(S);(2)、電功率用千瓦(kW),電能用千瓦時(kW?h,度),時間用小時(h)。

3、1千瓦時是功率爲1kW的用電器使用1h所消耗的電能。

4、電功率與電壓、電流的關係公式: P=IU 單位:電功率用瓦(W),電流用安(A),電壓用伏(V)。

5、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的電功率(或者說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叫做額定功率。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功率叫實際功率,電燈的亮度就取決於燈的實際功率。

22226、推導公式:P=UI=IR=U/RW=Pt=UIt=IRt=(U/R)t

十六、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1、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電路圖與測電阻的電路圖一樣。

2、進行測量時,一般要分別測量小燈泡過暗、正常發光、過亮時三次的電功率,但不能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計算電功率,只能用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功率。

十七、電和熱

1、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成熱的現象叫電流的熱效應。利用電來加熱的用電器叫電熱器。

22、根據電功率公式和歐姆定律,可以得到: P=IR 這個公式表示:在電流相同的條件下,電能轉化

成熱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3、當發電廠電功率一定,送電電壓與送電電流成反比,輸電時電壓越高,電流就越小。此時因爲輸電

2線路上有電阻,根據P=IR 可知,電流越小時,在電線上消耗的電能就會越少。所以電廠在輸電時提高送

電電壓,減少電能在輸電線路上的損失。

4、電流的熱效應對人們有有利的一面(如電爐、電熱水器、電熱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電視機、電腦、電動機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我們要利用有利電熱,減少或防止不利電熱(如電視機的散熱窗,電腦中的散熱風扇,電動機的外殼鐵片等)。

十八、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根據公式I=P/U 可知,家庭電路電壓一定時,電功率越大,電流I也就越大。所以在家庭電路中:A、不要同時使用很多大功率用電器;B、不要在同一插座上接入太多的大功率用電器;C、不要用銅絲、鐵絲代替保險絲,而且保險絲應該在可用範圍內儘量使用細一些的。

十九、焦耳定律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公式爲:Q=IRt 。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Q=W,可用電功公式算Q,即

22Q=W=Pt=UIt=IR t=( U/R)t。 2

二十、生活用電

1、家庭電路由: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

2、兩根進戶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可用測電筆來判別。如果測電筆中氖管發光,則所測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3、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開關則要與它所控制的用電器串聯。

4、保險絲:是用電阻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保險產生較多的熱量,使它的溫度達到熔點,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5、引起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6、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7、在安裝電路時,要把電能表接在幹路上,保險絲應接在火線上(一根已足夠);控制開關也要裝在火線上,螺絲口燈座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線上。

二十一、串並聯電路特點

1、串聯電路有以下幾個特點:

電流:I=I1=I2=??=In(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U=U1+U2+??+Un(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壓之和)

電阻:R=R1+R2+??+Rn(總電阻等於各分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爲r的電阻串聯,則有R =

U1R1R1R2分壓作用: = 計算U1、U2可用:U1= U總 U2= 總 U2R2 R1+R2 R1+R2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2

一、密度知識點總結歸納

1.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爲: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2.定義式:P=M/V

因爲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係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二、質量知識點總結歸納

1、質量的定義: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

2、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和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3、質量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單位還有噸、克、毫克。

4、質量的測量:常用測質量的工具有桿秤、案秤、檯秤、電子秤、天平等。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來測量質量。

5、托盤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槓桿的平衡條件製成的。

(2)調節:

①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遊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②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樑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橫樑右端有一隻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橫左、右兩端各有一隻平衡螺母。它們的使用方法是一樣的。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動時,相當於向左盤增加質量,或認爲從右盤中減少質量。當旋轉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動時,情況正好相反。

(3)測量:將被測物體放在左盤裏,用鑷子向右盤裏加減砝碼並調節遊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樑恢復平衡。

(4)讀數:被測物體的質量等於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5)天平的“稱量”和“感量”。

“稱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大質量數。“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測量的最小質量數。稱量和感量這兩個數可以在天平的銘牌中查到。有了這兩個數據就可以知道這架天平的測量範圍。

三、初速度知識點總結歸納

1、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3、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4、天平讀數時,遊碼要看左側,移動遊碼相當於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5、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物體運動狀態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就不變。

8、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隻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隻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並不是慣性越大。

9、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於。

10、物體受平衡力物體處於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1、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12、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14、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5、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16、槓桿調平:左高左調;天平調平:指針偏左右調。兩側的平衡螺母調節方向一樣。

17、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槓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字母。

19、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槓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20、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10-4㎡。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3

第一節 電路

一、電路的組成: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1、 電源:提供電能;

2、 用電器:消耗電能;

3、 導線:傳輸電能;

4、 開關:控制電流通斷。

二、電路的三種狀態

①通路: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

②開路: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

③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的極上而不經過任何用電器的電路叫短路。是絕對不允許的。

三、電路圖: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連接情況的圖叫做電路圖。

1、用規定的元件符號

2、導線畫線做到橫平豎直

3、元件不要畫在電路拐角處

第二節 電路的連接

一、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首尾相連的電路;

1、 電流只能一條路徑,無干路和支路之分;

2、 電流通過每一個用電器,相互影響;

3、 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樣。

二、 並聯:把電路元件並列連接的電路叫並聯。

1、 電流有兩條及以上的路徑,有分支點和匯合點,即有幹路和支路之分;

2、 各支路的用電器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3、 幹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只控制本支路用電器。

三、 組合電路:電路中既有串聯又有並聯

四、 集成電路:在較小面積的單晶片上構接了數千萬個電子元件的電路。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4

一、功

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若同時具備,則力做了功。

2、功的定義:在物理學中,把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

3、功的公式:W=FsW表示功,對應的單位是焦耳(J);F表示力,對應的單位是牛(N);s表示距離,對應的單位是米(m)

4、功的單位:主單位:焦耳(J),1J=1N?1m常用單位:千瓦時(kwh)1kwh=3.6x10J

5、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理想情況下:W機械=W人即:Fs=Gh

二、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義:物體(力)在單位時間內所完成的功.

3、功率的公式:P=W/tP表示功率,對應的單位是瓦(w);W表示功,對應的單位是焦耳(J);t表示時間,對應的單位是秒(S);

4、功率的單位:主單位:瓦(w)常用單位:千瓦(kw)換算:1kw=1000w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內做功66000J。

5、測量功率方法:(器材、步驟、表達式)

三、機械效率

1.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2.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3、機械效率公式:η表示機械效率,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對應的單位是焦耳(J);W總表示總功,對應的單位是焦耳(J);

4、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影響η滑輪因素:動滑輪和繩子的重力、摩擦力、被提高貨物的重力。

測斜面的機械效率:影響η斜面因素:斜面的傾度、粗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