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優秀讀後感閱讀心得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世界聞名的鉅作,在世界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挪威的森林讀後感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挪威的森林優秀讀後感閱讀心得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篇一

這兩天在看《挪威的森林》,那是十年前流行的書,好在我不是趕時髦的人,還看得頗有滋味。

看完後覺得有點無趣,作者沒有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間,所有的事情都塵埃落定,所以也少了一些可以玩味的東西。寫少年懷春的書多得是,無非時代背景不同,戀愛中遇到的問題不同,可惜孤獨症這個與衆不同的戀愛問題,作者並沒有再深刻挖掘,雖然書中交代了直子生病的原因,一是家族遺傳,二是屢受親人自殺的心理打擊,可惜我還是覺得把她寫得太正常了,孤獨症是折磨自己又折磨別人的一種心理病,經常情緒失控,讓周圍的人身心疲憊,而作者眼中的直子完全是一個乖巧懂事,溫柔體貼的女孩,可能是渡邊比較少和直子在一起的原因,所以在我看來,直子的死和輕舞飛揚,或者丁香花的死也就沒有太大的不同了,都是生病死的。

還有一點感覺,就是日本女孩和男孩交往的方式讓我有點不適,總感覺假假的,說話的內容更是不一般,動不動就講性,不過本書寫得好恐怕也在於把性這麼濫俗的事寫得美妙脫俗吧。

通篇看完,小說呈現出一種淡淡的哀傷,夾雜在青春年華中,淡得尤爲深刻。書中經常出現富含哲理的對白,特別是那個考公務員的男生,經常出語驚人,“不要同情自己”,可惜和綠子的對白沒什麼特色,而綠子的話最多,所以在我看來綠子對作者而言並不是最佳選擇。作者的比喻常令我歎爲觀止,描寫兩種不同的沉默,“好像小石子落進了無底的深井”,“好像全世界所有的細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很妙。

2.綠子“草莓蛋糕”的夢想,像是在向另一個人要求自己的存在吧。

卡夫卡與菲麗斯訂婚,毀約;再訂婚,再毀約。他的矛盾是:想要一個女人的日常的陪伴,可又懼怕這一個人向他要求自己的存在——婚姻的契約就給了配偶向自己要求存在的權利。

或者,卡夫卡根本不愛菲麗斯;或者,他懼怕的是一種抽象意義上的絕對的義務:一個人得滿足配偶的向自己要求存在的慾望。

綠子對渡邊說:“可是,我真的好寂寞,非常非常寂寞。我也知道對你不起。我什麼也沒給你,只是向你提出種種要求。隨意胡言亂語,把你呼來喚去的……”因爲沒有和渡邊建立“契約”,綠子知道自己根本沒有“權利”向渡邊要求自己的存在。

可是,即便綠子離開了那個人,即便她向渡邊表達了自己的情愛,甚至,即便渡邊和她建立了契約,綠子就擁有向渡邊要求自己存在的“權利”嗎?

在少林寺,任我行要盈盈暗示令狐沖鬥敗嶽不羣,盈盈只是“嗯”了一聲。盈盈的邏輯是:兩情相悅,貴在自然,等到自己要求,令狐沖才關注她的存在,就太沒意思了。

盈盈的邏輯更本質一些吧。

你在不在乎一個人,是你的事;那個人在不在乎你,是他(她)的事。

綠子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她對渡邊說:“不過,我也不是十分氣你。我只是覺得寂寞極了。因你對我百般親切,而我好像不能爲你做什麼。你一直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裏,雖然我咚咚咚地敲門叫渡邊,你僅僅臺臺眼,又馬上回到自己的世界。”

寂寞,只是無奈的寂寞。

在普通的關係中,我們講互動;但在最純粹的關係上,也許只能講機緣。你愛上一個人,就已經開啓了一個方向的機緣;那個人愛你,就啓動了另一個方向的機緣。如果,無論如何只是啓動了一個方向的機緣,沒有辦法。無論純粹的愛情還是友誼,都半點勉強不得。

自然,渡邊並非不愛綠子。他和綠子僅僅是錯過了機緣巧合的時機。綠子最在乎他的時候,他沉溺在井裏;他試圖最在乎綠子的時候,綠子已經試着封閉自己的心……錯過也是機緣的一種很經常的表現形式呀。

我依然覺得,雖然綠子愛極了渡邊,渡邊也打算努力在乎起綠子,但綠子最想要的渡邊做不來,渡邊一直要的綠子也給不了,他們註定只能相互陪伴,相互抱尉彼此的脆弱。

綠子袒露自己的在乎時,受了傷。

但更多的時候,這種袒露碰上的是一個尷尬:你把自己俯首在愛情的聖壇下,可戀人以爲是他(她)的魅力征服了。這比渡邊與綠子的錯過更讓人寂寞。之所以非常大喜歡黃易,就是因爲他的級數論和魅力論。這樣的人,不大懂得對純粹感情的敬畏。

再說說孤獨。孤獨首先是一個無可避免的存在:“我”用專屬於自己的眼鏡看;其次是一種被-迫:當真誠多數時候帶來的是受傷時,“我”只能遮藏或掩飾,從而造成交流的困境;再次是機緣:“我”和另一個人相遇時,我們的體驗與期望經常不一樣。

**********

寫到這個份上,忽然覺得已經太自我中心了。我的這些感受未必能是別人會有的,別人會有的感受我也未必能真正體味,甚至我的這些感受的底子是太自己的,可能已經遠遠離開了村上。

這也沒什麼,畢竟是《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在某個方向上延伸了自己的性情。這就夠了吧。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篇二

我很喜歡村上春樹的文字裏透露的那種淡淡地感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看到了,“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即有死纔有者生,這裏並不以死爲終結。雖然我們無奈的是每個人都會死,但我們要有面對生活的勇氣。

我以路人的眼光來看渡邊,,所以我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渡邊。因爲年輕,所以憂愁。他對學校這個小社會內部虛假、骯髒也是很厭惡的,但他卻也沒有去改變這一切的想法,甚至有點逆來順受的意思,因爲他很清楚這是無法改變的,這就是渡邊的無奈了。他一直在尋找,對於他自己,對於直子或者綠子,他的苦悶與孤獨,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社會的低迷狀態自然使得人頹廢,所以我能理解渡邊那時的行爲。直到最後,渡邊才知道了相對於已經失去的,更應該珍惜眼前存在的,應該停止對生者的傷害,珍惜眼前人。

其實書到最後,對於渡邊君愛不愛直子這一問題我還是搞不明白。也許那樣愛過。那麼對於綠子,渡邊是愛了?應該是了吧,因爲他對綠子說過他的世界不能沒有她。也許那只是一個輕輕的承諾,但對渡邊那樣一個沉默型的男人來講應該還是發自內心的。兩份愛,一份對那已經消失去了另一顆行星與木月相戀的直子;一份對現實生活中活脫脫的綠子。最後,玲子走了,直子死了,只剩下綠子了。那麼渡邊是會和綠子在一起的。

我以爲這本書是可以拍成電影的,我的腦海中閃過無數個由文字堆砌而成的畫面,象流雲一般從頭頂緩緩而過,勾我敘述這個瀰漫着略微的悲傷的故事。然後,我慢慢的地閉上眼睛。

  挪威的森林讀後感篇三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

每當聽到挪威的森林這首歌,唯回想起每次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如在曠野之中聽見吉他柔和而冷清的曲調,撩撥人的心絃,有風迎面吹來,捲起衣襟拂動頭髮,直從脖領、袖口和褲管吹進去,那風是涼的。

村上春樹是近年來日本最流行的作家之一。中國的媒體也竟相報道他的作品和情況。出版社則出了很多的書。幾乎每個小鎮的小書店裏都會有村上的書在,而有村上的地方必會有《挪威的森林》。雖然如此,村上的書我看過的卻只有《挪威的森林》。好像還讀過一篇叫做《遇見百分百的女孩》,但早已經忘記了。不是說我對村上的其他做品不感興趣。只是莫名其妙的只剩下這本一讀再讀的書。就像一個愛吃雞脖子的人不再關心雞的其他部分是否鮮美一樣。我是真的喜愛這本書。

初讀時是高二下半年。一個秋天的下午,沒有陽光。在同學的書桌裏翻得一本譯林的刪節版的《挪威的森林》,在自習課上小心翼翼的讀起來,片刻便墜入其中,將一切全然忘記了。我看小說很快,一口氣讀下去,直到放學後教室裏只剩下我一個人時才知道該回家吃飯了,戀戀不捨的放下已讀了大半的書,滿懷惆悵的走回家,匆匆吃過飯就又回來。一口氣讀完,合上書本,長長的嘆出一口氣,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但是這一次的閱讀並未使我將其銘記於心。由於讀得很快而又沒有大段的時間去體味,加之書是借來的,所以,《挪威的森林》只是給了我一個淒冷的印象的,很長時間沒有再看過。偶爾之間想起,默默的感嘆。真正愛上這本書是高三下學期的重讀,是0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林少華先生的全譯本。在高三那一段寂寥而壓抑的生活中,我帶着近乎冰冷的心在書中尋得了似是屬於我自己的悲傷。那種共鳴是痛苦而又不無愉悅的。好像在風中聽見吉他在低低、反覆的長吟。我深深地被那憂傷的曲調感染,似乎真正聽到了那首《挪威的森林》——從此,這本書就被我帶在身邊。常常在週末午後空蕩的教室裏抑或哪一個暗淡的黃昏,靠窗輕輕翻開書頁,將心慢慢沉浸在那濃濃地惆悵之中。

林少華先生在譯序中談到村上的比喻是獨到的一家,對此我非常贊同。他的確很會將語言以不常見的方式組合並表達出十分完美、貼切的含義。這一點在景物描寫中體現的猶爲突出。如開篇第一章對那片山野的描繪以及“渡邊”在天台上放飛螢火蟲的一幕,無不令人身臨其境。而一入其境,我必然從中感受到風。所以,村上的語言總是給我一陣陣風的氣息,是風聲伴着吉他的和旋……此外,村上語言的'節奏感也非常之好,讀來灑脫、伶俐,依舊如那風。

但是那風是冰涼的,不是刺骨的冷,卻是透心的冰涼。《挪威的森林》仍舊是以它哀婉的故事引人入勝的。主線是渡邊與直子的愛情穿插以木月、綠子、玲子、永澤、初美、敢死隊等人的生活。猶其令我感到淒涼的是渡邊那日夜煎熬着的心和他爲了愛而不斷振作和努力的執着。一個人做到如此,實在是太不容易了。渡邊是一個冷調子的人物,但我不同意林少華先生說他是一個把玩孤獨的人。村上也應該不是這樣認爲的。因爲渡邊曾經說過:“哪裏有人喜歡孤獨啊!只不過是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從全篇看去,渡邊也一直爲戰勝生活而努力着。雖然他的掙扎完全是內心和情感上的,但外在的孤獨究竟是一個表象。“孤獨”哪裏可以玩味啊!

馬克思說,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在物質的世界裏,你是遵循現世的規則,

還是尊重自己的選擇?你是追求外部的認同,還是直面內心的感覺?你是迷茫在人羣的道德,還是清醒於內心的呼喚?

幾乎毫無例外,內心的感覺當然會和規則、外部、道德相沖突,徘徊之間,你幾乎喪失對自己感覺的認同——不知道那到底是感覺還是慾望?不清楚自己到底該守還是該退?甚至不明白爲什麼內心感覺總會違揹人羣道德,爲什麼內心感覺總是夾雜着噪音出現,爲什麼內心感覺總是充滿依賴、軟弱、恍忽?人們總是相信,自己內心的真實感覺與人羣格格不入,爲社會所不容。

在覺察與批判之間,絕大數人最終還是猶猶豫豫地放棄了令人不安的內心感覺,轉而選擇了安全、光明、強大的外部規則——這就像是買了保險一樣令人安心——不管自己容不容得下自己,起碼人羣能夠容得下自己。自己容不容得下自己並不重要,關鍵是要世界能夠容得下自己。不然自己該是多麼恐慌、無助、無立錐之地,在這世界上沒有自己的位置!有時,位置就意味着生!人們一開始以爲自己最懼怕的是死,於是趨利避害,或堅決或猶豫地選擇了自以爲是“生”的方法——以爲只要放棄內心的感覺,便能贏得外部的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直子、直子姐姐、木月是同一類型的人。

直子的死卻的確讓我感受到了同渡邊一樣的無法自已的淒涼。村上將直子的死突然安排在第十一章的第一句話,着實令人毫無準備——

“直子死了以後,玲子仍給我來了幾封信。信上說那既非我的責任,也不是某人的責任,而是如同天要下雨,不是任何人能制止的。但對此我沒有回信。我能說什麼呢?況且畢竟已經無可挽回了。直子已不在這個世上,已經化爲一抨灰燼。” 我清楚的記得我如被人當頭一棒似的打呆了,內心死寂彷彿失去直子的是我而不是渡邊。我反覆讀了這段話卻始終不敢相信,如同凋謝了一個小心翼翼,精心守護的願望,支撐這個願望的柱子被毫不留情的攔腰打斷。村上的目的達到了,他將讀者變成了渡邊。直到現在讀起,一股深深的惆悵仍會堵住我的胸口,久久不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