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隆中對知識點總結

隆中對是九年級語文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比較難把握,所以學生要做好知識點總結。小編爲大家力薦了九年級語文隆中對知識點歸納,給大家作爲參考,歡迎閱讀!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基礎知識點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樂yuè毅 徐庶shù 詣yì 因屏bǐng人

猖蹶jué 沔miǎn 吳會kuài 殆dài

存恤xù 胄zhòu 簞dān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 謂爲信然 謂:說。

(2) 將軍宜枉駕顧之 顧:拜訪。

(3) 由是先主遂詣亮 詣:拜訪。

(4) 度德量力 度:估計。

(5) 君謂計將安出 出:產生。

(6) 挾天子而令諸侯 挾:挾持、控制。

(?) 將軍既帝室之胄 胄:後代。

(8) 將軍豈有意乎? 豈:是否。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 欲信大義於天下 信通伸 解釋爲伸張

(2) 自董卓已來 已通以 解釋爲表示時間的界限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2)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時人莫之許也。

當時的人都不認同這種說法。

(2) 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現在曹操已經擁有上百萬的人馬,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可和他爭勝。

(3)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老百姓誰敢不備酒備飯來迎接將軍呢?

三、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是晉朝的史學家。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重點知識點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簡述諸葛亮的爲人。

第二部分(第2段):寫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寫劉備三顧草廬,着重寫諸葛亮的隆中對策。

第四部分(第6段):寫劉備對諸葛亮的倚重和信賴。

三、精講課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見。"五個字,表現了劉備對諸葛亮怎樣的態度?劉備的話有哪幾層意思?

明確:五個宇表明了劉備求賢若渴的態度,又表現了諸葛亮對進退出處大節十分慎重,必得賢明知遇的君主然後才肯出山的態度。這一段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用了"劉玄德三顧草廬","對隆中三分決策"兩個回目來寫。"三顧草廬"一回,寫得曲折起伏有聲有色,而本文是歷史著作,只用了五個字就把過程交待清楚,文字極其簡煉。劉備此時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態度謙虛誠懇,語氣委婉有致,措辭簡明得體。分三層意思:(1)概述當前政治形勢,站在漢王朝的立場,對曹操等人表示了強烈的憤恨,對漢王朝的命運表示深切關注。(2)申述自己的抱負和處境,儼然以興復漢室、剪除奸惡爲己任。(3)表明幾次相訪的意圖,詢問諸葛亮除奸興漢的大計。這番表白,恰合諸葛亮的抱負,於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對策"。

2.思考:諸葛亮的對策爲什麼要先從形勢談起?他又是怎樣有理有據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軍事力量,爲劉備作出除奸興漢的決策的?

明確:先從形勢談起,是對劉備說話時對形勢的說明而發,同時分析形勢也是爲下文確定策略提供根據。

諸葛亮的應對可分兩層來分析:

前一層是對時局以及曹操、孫權、荊、益二州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地理形勢等的分析及對策。

(1)論曹操:曹操是"興復漢室"的主要障礙,是劉備的頭號敵人,也是諸葛亮出山後直至逝世前堅持討伐的惟一目標(包括以後的曹魏政權)。對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紹作反襯,突出了曹操的謀略出衆,能以少勝多,轉弱爲強;次寫曹操軍事力量的雄厚("百萬之衆");再次寫曹操政治地位優越("挾天子以令諸侯"),然後得出結論:"此誠不可與爭鋒。"這裏所說"不可與爭鋒",是指劉備的力量暫時還不能勝過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機而動,不要誤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鋒。

(2)論孫權:孫權是劉備另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也是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爲外援的惟一對象。孫吳方面政權鞏固("已歷三世"--孫堅、孫策、孫權),地理條件優越("據有江東","國險"),人心歸附("民附","賢能爲之用"),由此得出結論:"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

(3)論荊、益二州:曹操既不可爭,孫權又不可圖,爲劉備計,出路究竟何在呢?於是諸葛亮就着眼於另外兩個地盤:荊州和益州。荊州是劉備目前棲身的地方,劉備在患難之際投奔劉表,受到上賓的禮遇,所以諸葛亮在分析了荊州的地理形勢、物資條件,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證明完全正確,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荊州,以後曹、孫、劉三方爲爭奪荊州,發生過多次糾紛和戰爭),而其主又無能之後,用委婉的語氣表達了荊州可取,失良機("此殆天......豈有意乎?")的結論。最後分析益州。益州和荊州不同,荊州是四通八達的軍事要地,易於攻敵,也易於受敵;益州是天府之國,是最理想的根據地。所以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物產豐饒,是"天府之土",並舉漢的始祖劉邦的史實作證,又指出劉璋昏庸懦弱,與張魯不和,且不知存恤國力民力,因此政權不穩,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這裏,結論--是建立帝業的理想根據地,又有可乘之機--雖未明確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後一層是諸葛亮爲劉備制定的建國方針政策,以及伐曹進軍的路線。

諸葛亮先分析了劉備現有的優越條件:政治上有號召力("帝王之胄"),社會上有威望("信義著於四海"),又虛心求賢,人才薈集。再指出應如何準備創造新的條件:①建立根據地("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積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關係("西和諸戎,南和夷越"),解除後顧之憂;③聯合孫權("外結好孫權"),爭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內修政理"),取得各階層的支持。然後提出伐曹興漢的時機和步驟。如前所述,曹操這時已很強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變",即有了可乘之機,才進行討伐。在軍事行動上,諸葛亮提出兵分兩路,像鉗子一樣夾攻敵人的高想,並用反問句強調這一行動必然會得到人民擁護(對此決策,諸葛亮身體力行,付出畢生精力)。最後,用預言的形式,作出整個對策的結論--"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圓滿地回答了"君謂計將安出"的發問。"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劉備內心的無限喜悅和讚賞,也表明了兩人的政治見解完全一致。

3.小結這一部分。

在這段對策裏,年僅26歲的諸葛亮,準確而深刻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預見到今後將會出現的鼎足三分的局面,並事先爲劉備規劃了戰略決策,以後事態的發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對策的預言。這就充分顯示了這位青年政治家、軍事家的卓越見識和非凡才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的贊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後的霸業。當然,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這樣的分析和規劃,是他密切注意時局及其他有關資料,深入觀察和研究時局的動態和發展的結果。不關心和觀察時局,胸無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這的對策的。在對策中,還可看到諸葛亮主張愛恤民力,信用賢才,革新政治,爭取同盟者,認真研究各種力量的特點及其矛盾關係,作出相應的戰略決策,這些在當時及此後都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一段不僅內容精闢,而且論證嚴密,對每種力量的分析,都是先舉出充足的論據,進行推理,然後作出明確的結論。這種說理方法和嚴密的邏輯思維,很值得學習和借鑑。

  九年級語文隆中對課後練習題

1. 解詞:

1.好爲《梁父吟》( ) 2.先主遂詣亮( )

3.因屏人曰( ) 4.欲信大義於天下( )

5.挾天子而令諸侯( ) 6.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7.帝室之胄( ) 8.簞食壺漿( )

2.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的特點

1.時人莫之許也。( )

2.君與俱來。( )

3.此用武之國。( )

4.諸葛孔明者,臥龍也。( )

5.每自比於管仲、樂毅。( )

3. 下列句中加點詞用法有以下幾種,A.通假字,B.名詞作狀語,C.詞類活用。請辨析用法。並解釋

1.自董卓已來( )

2.欲信大義於天下( )

3.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

4.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

5.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

4. 《三國志》和《 》《 》《後漢書》合稱爲“前四史”。

5. 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標是 ,最終的策略目標是 ,他主張在內政方面應遵循的方針是 ,外交方面的方針是 ,等到形勢發生變化,再兵分兩路出擊:一路是 ,另一路是 。

6.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亮躬耕隴畝,好爲《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爲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1.解釋上文中加橫線的字。

(1)躬: (2)每: (3)惟:

2.補出省略的部分。

(1)時先主屯( )新野 (2)君與( )俱來

3.填空。(4分)

(1)三個臭皮匠,頂個

(2)徐庶出曹營,

(3)“臥龍”指 ,三國故事中有一外號“鳳雛”的人是 。

4.簡答題。(4分)

(1)徐庶對劉備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諸葛亮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2)文中寫劉備去拜訪諸葛亮,“凡三往.乃見”,又寫到劉備對諸葛亮的一席話,這表明劉備是一個怎樣的人?

5.由這個故事演變而來的一個成語是 出源於三國故事的三個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