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和小黃》讀後感~

真的欽佩作者能有如此頑皮的孩童之心,寫出完全屬於孩子的孩童之書,《小藍和小黃》讀後感~。低齡孩子看事物的角度是直觀的簡單的,利用兩個小小的色點擬人化的描寫,無論是形狀上的簡潔,還是色彩上的鮮明,都讓孩子非常容易接納與吸收,因此書中所表達的思想也非常容易爲孩子所理解。對低齡孩子的引導不同於成人,純粹的說教沒有意義,即便是圖文並茂的理論也難以被理解,恰恰是“可模仿性”才最爲簡易直接。通過小藍與小黃的故事,千變萬化,講述了很多似曾相識的道理,這些道理不會直接以結論的形式灌輸給孩子們,而是用行爲式的狀態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做爲想象力十分豐富的.孩子來說,很容易會將小藍與小黃和自己劃上等號,在今後的行爲模式中刻意的模仿小藍與小黃,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小藍和小黃》讀後感~

《小藍和小黃》是一本抽象的繪本圖書。在這本繪本圖書裏,作者完全擯棄了我們常見的具象,用一藍一黃兩個接近圓形的抽象色塊爲主角,象徵兩個孩子的形象,講述了一個關於友愛的故事。小藍是什麼?小黃又是什麼?小藍和小黃是用藍顏色和黃顏色的色紙撕出來的的圓紙片,看上去就像兩大滴滴在白紙上的油漆,一藍一黃兩個色塊!就是這兩個沒有任何表情的色塊,再加上一大堆爸爸媽媽、好朋友色塊,卻生動地演繹出了這個熱鬧又溫情的故事。託小班幼兒由於年齡較小,對於自我、他人、友情、親情、愛等社會性情感的認知是比較模糊,且我們現行的教育方法也是稍顯粗糙而呆板。在繪本圖書的海洋裏,我們看不到一點人爲的故意,看不到一點教條的灌輸,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猶如清泉的關於情感認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禮,有的只是對語言和社會領域內容的整合。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快樂、感動、發泄……小藍和小黃是一對好朋友,一起遊戲,一起上課。

一天,小藍趁媽媽出門的時候,溜出去找小黃。從家裏找到外面,找了許久,纔在一個角落裏找到了小黃。小藍和小黃驚喜地擁抱在一起,越抱越緊,結果融合在一起變成了“綠”。“綠”去了公園,鑽隧道,爬山,後來累了,就回家了。 可回到小藍家,小藍的爸爸媽媽認不出來了:“哎呀,這個‘綠’不是我們家的小藍呀。”回到小黃家,小黃的爸爸媽媽媽也認不出來了:“哎呀,這個‘綠’不是我們家的小黃呀。” “綠”很傷心,流下了藍色和黃色的眼淚,哭呀哭呀,最後全都變成了藍色和黃色的眼淚,藍眼淚集攏到一起變成了小藍,黃眼淚集攏到一起變成了小黃,兩個人高興了:“這回爸爸媽媽不會認不出來了!” 小藍和小黃先回到小藍的家,小藍的爸爸媽媽高興地擁抱小藍,又擁抱了小黃,結果變成了綠色。直到這時,爸爸媽媽才總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於是,他們一起去小黃家報告這個好消息,兩家的父母高興地擁抱在一起,也變成了“綠”。而小黃和小藍,則在外面和好朋友一直玩到吃晚飯。作者在談創作這個繪本的時候說,這本來是他與自己的兩個孩子玩的遊戲,把它創作成了繪本。孩子們在用眼睛去感受繪本的圖象時,理解了知識,體驗生活、體會生命。這本處女作讓李歐.李奧尼聲名遠揚,它不但成爲了他的代表作,還在上個世紀60年代掀起了一場視覺衝擊,更是被人們驚呼爲“圖畫書的出發點”。比如,在日本就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相當多的人,正是從李歐李奧尼纔開始觸及圖畫書這個話題的。”還不到五十年,《小藍和小黃》就成了圖畫書史上誰也繞不過去的經典之作,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說到埃及,必定要提及金字塔一樣。這是一本可以玩的書,在玩的過程中理解色彩、空間,不僅如此,你還可以從中讀出了小藍和小黃的喜怒哀樂,還在小藍和小黃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理解什麼是友誼。小藍是什麼?小黃又是什麼?沒有看過這本傳世名作的人,或許會把小藍和小黃想象成爲一對人的孩子。這個世界是五顏六色的、色彩斑斕的。可是,顏色如何變化的呢?一起來欣賞欣賞《小藍和小黃》吧!閱讀一本好書,就是爲世界做一件美好的事。閱讀是直抵心靈深處的溫暖與感動。孩子們在與那些優秀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着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童真童趣的字裏行間及優美圖片欣賞時,必定能讓孩子們開闊眼界、豐富內心、昇華境界、健全人格,讓美輪美奐的繪本開啓孩子們的閱讀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