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試科目數據與學校不一致的解決方法

我們在考研考試的後,出現的科目數據與學校不一致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小編爲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考試科目數據與學校不一致的原因,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考試科目數據與學校不一致的解決方法

  考研考試科目數據與學校不一致

在填報時,發現網報系統會考試科目數據與學校公佈的不一致,怎麼辦?

發現這一問題,請及時向招生單位聯繫確認。出現這一情況,有可能是招生單位的考試科目出現錯誤,考生可在與招生單位聯繫後暫緩報名,請隨時關注網報系統,等該問題解決後,再重新填報。

  考研學好英語的三大規律

規律一:英語運用能力不等於英語考試能力

中國學生學英語的過程,是不斷參加英語考試的過程,從會考英語、大學聯考英語,四六級英語,到專四、專八英語,再到考研英語,甚至出國考試(託福、雅思、GRE等)。在此過程中,希望考生們要明白的是,英語運用能力不等於英語考試能力,一個人英語考試時總能考高分,可就是說不好英語,而有的人聽力口語能力很好,考試成績卻很一般。

這一點都不稀奇,能力強但沒有經過任何考試技能訓練,有可能得不到高分。能力不強,很有可能在短期內獲得考試的高分,盡考研英語參考書管他的英語溝通能力並沒有明顯的提高。因爲,考試的內容是相對有限而有規定的,而能力的提高是長期的數學考研事情。對於考研英語來說,無論是閱讀理解還是英語寫作,都有考試的規律性和技術性。比如,要在閱讀理解上拿高分,並不需要你完全理解文章,只要真正理解20%的內容就能解決文章80%的題目。但是要把握如何確定哪些材料屬於20%的關鍵材料,需要一定的考試訓練。

規律二:考研英語能力的提高需要考試訓練

任何一個考研高分的同學都離不開對相當數量的好題目的分析和訓練。考試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考試技能的提高和對考試內容的訓練。

考試訓練不是死記硬背,也不是搞題海戰術,這樣很容易身心疲憊。比如有的同學在訓練時做了大量的選擇題目,但每次還會在同樣的地方犯同樣的錯誤,原因很簡單,每次做錯題後,都沒有深入思考一下爲什麼。這樣的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並且沒有成就感和進步感,從而可能喪失學英語的自信。

所以,考試訓練的關鍵考研數學大綱問題是做題後的反思和總結,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纔不至於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甚至多次。

規律三:考研英語最好的備考資料——歷年真題

時下,社會上充斥着各種考試培訓機構,而我們判斷他們的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其是否對該考試的歷年真題做分析、研究,並從中總結出科學規律讓考生在一定時間內提高成績。否則,它的可信度肯定是不高的。

試題一年一個樣,但對基本知識點的考查是相對不變的。英語考試所有的重點單詞盡在歷年真題中;英語考試所有基礎重點考點盡在歷年真題中;英語考試所有的重要規律盡在歷年真題中。

  考研必知的擇校小技巧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我們在選擇考研目標院校的時候,最主要的不是看目標院校名氣是否夠大,而在於你所報考的專業在這所學校是否很強,學科建設是否受到學校的重視。

首先,硬件方面的優勢,如豐富的圖書資料,先進的科學設備等,這些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已不是特別明顯的優勢,我們完全可以藉助網絡等技術來彌補“普通高校”與“名校”的差距。其次,某些學校雖然不見得是“名校”,但在某些學科方面卻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上海大學的社會學專業,北京郵電大學的通信工程專業,徐州醫學院的麻醉學專業,以及一些民族大學的民族學專業等等。這類高校不是“985工程”的“名校”,有些甚至都不是“211工程”的高校,整體實力肯定不如那些綜合性的“985工程”“名校”,但他們的“特色”專業在行業內卻有口皆碑,不比那些“名校”差。相反,有些“名校”總體實力很強,但卻不能兼顧所有專業均衡發展,致使某些專業發展停滯,甚至都不如一些“普通高校”。再次,“名校”之所以爲“名校”是因爲這些學校有着較爲悠久的歷史,治學嚴謹,學習氛圍濃厚,但這並不意味着“普通高校”的學習氛圍不行。相反,“普通高校”因爲“普通”,危機意識更加深刻,學習的情緒更高,況且,是否願意學習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個人。

二、選擇把握大能承受的學校

從現實的角度上來說,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把握比較大的學校。如果要跨學校跨專業考研,一定要從自身能力出發,切不可好高騖遠。如果考生的專業基礎不足以挑戰專業強的名校,本校就是上佳的選擇。再者,如果考本校也有較大的難度,考生可以嘗試比本校低一個檔次的學校。這點聽起來似乎不太合理,但如果你考本校失敗(特別是熱門專業),同時被調劑到別的你不喜歡的'專業,豈不是得不償失?我們在選擇目標院校時,還需要考慮一下自身的經濟情況。讀研畢竟不能人人都是公費(或者是全額獎學金),學校提供的生活補貼也不一定完全夠用,所以,我們在考研時不僅要考慮自己能否拿到報考院校的公費名額(或者獎學金),還要考慮當地的消費水平,這樣纔不至於在以後的讀研中因爲自己的生計問題而無法專心學術,影響自己的前途。

三、選擇就業理想區域的學校

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鍾情的區域,到自己打算就業的區域去讀研,無疑爲自己留在這個區域存下了一筆不少的本錢。利用讀研的時間,多結交朋友,爲自己踏上社會搭建關係網,同時熟悉這個城市的文化,爲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想要在北京謀求發展最好報北京的學校,想要以後在上海工作就考慮上海的學校,要想在華東就選華東的學攻,要想在華中就選華中的學校。因爲畢業以後異地找工作很費力,一方面有畢業論文要寫,不可能有太多時間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經濟上不允許,不可能長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四、優先報考國家教委直屬高校

優先報考國家教委直屬高校,畢業分配限制要少得多,想去外企和各種的單位,公司單位都沒有障礙。報考屬於某些部委的學校要慎重,因爲以後畢業分配只能在這些部委內部的單位中進行,想跳出這些部委,你得付出一些的代價。而且,討厭的是,聽起來熱門的專業,在這些部委的高校中就可能就不是你想象的熱門專業,而是‘變了味’的熱門專業,專業面非常狹窄。如電子工程在北理工,北航可能就是導彈導航和雷達。好專業只不過是不好說出口的專業換上好聽的名稱,把你騙過來,發現上當了,也晚了。

五、科研院所:你不知道的優勢

與一般的高校招生單位相比,選擇科研院所有許多優勢,這些都值得我們考慮。

第一,與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錄取率高,錄取程序也更公正。“名校”之所以爲大家所認可,固然與其自身嚴謹的治學之風和科研實力分不開,但同學們的口耳相傳也不失爲一個重要因素,而這正是各個科研院所所欠缺的,因爲科研院所只進行研究生的培養。沒有自己的本科生,使得科研院所的“名氣”不大,每年報考的學生相對比較少,錄取率更高;沒有自己的本科生,也使得科研院所在招生時,錄取程序更爲公正,不會出現一般高校招生中偏愛招收本校學生的情況。

第二,科研院所的培養側重實踐,實踐經驗更易提高。與一般高校的培養模式相比,科研院所在注重理論培養的同時,更加側重實踐操作。許多科研院所在進行研究生培養時,主要以承接項目的形式來進行培養,使學生能直接參與到項目中,鍛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第三,研究生待遇高。由於科研院所培養學生的經費大多是來自於所承接的項目,所以學生在讀研期間相對於“半工半讀”,除了獲得一些生活補貼之外,導師額外還會有許多補貼。有些科研院所,如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事實上就是大唐集團的前身,在這些科研院所讀研,就相對於已經在企業中開始從事研發工作了,生活待遇和補貼自然也就比一般高校高了。

考研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我們主張根據所學專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興趣愛好、學習情況來選擇,而不是爲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套用一句經典臺詞:我們的口號是,不就最好,但求合適!“選擇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最後李老師提醒大家,從自己的實力出發,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這纔是最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