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常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很多九年級的學生都覺得化學這門課很陌生,其實通過總結知識點,可以幫助我們熟悉課本的知識。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九年級化學常考知識點歸納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九年級化學常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九年級化學常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溶液

1.溶液的定義: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徵

(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組成、性質完全相同。

(2)穩定性:是指外界條件不變(溫度、壓強等),溶劑的量不變時,溶液長期放置不會分層也不會析出固體或氣體。

二、、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概念: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裏,不能溶解某種絨織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裏,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意義在於指明“一定溫度”和“一定量的溶劑”,且可以相互轉化: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三、、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線

1.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解裏的溶解度。

2.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

(2)溫度

3.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①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 ②溶解度曲線上的每一個點表示溶質在某一溫度下的溶解度。此時,溶液必定是飽和溶液。

③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物質在該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該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線的下方的'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線上方的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過飽和溶液,也就是說,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質。

(2)溶解度曲線變化的規律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硝酸鉀;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表現在曲線的“坡度”比較“平緩”,如氯化鈉;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在曲線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九年級化學必備知識點

一、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例如水、二氧化碳、氫氣、氧氣等物質

2、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金屬、稀有氣體、金剛

石、石墨等物質

3、物質構成的描述:物質由××分子(或原子)構成。例如:鐵由鐵原子構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質:⑴質量、體積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運動且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 例:水的揮發、品紅的擴散;

⑶分子間存在間隔。同一物質氣態時分子間隔最大,固體時分子間隔最小 ;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就是分子間的間隔受熱時增大,遇冷時變小的緣故。

⑷同種物質間分子的性質相同,不同物質間分子的性質不同。

2、分子的構成:分子由原子構成。

分子構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構成。

例如: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②一個××分子由幾個××原子和幾個××原子構成。

例如: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和二個氫原子構成

3、含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例:氫分子是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4、從分子和原子角度來區別下列幾組概念

⑴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種類不變。

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

⑵純淨物與混合物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純淨物由同種分子構成;混合物由不同種分子構成。 ⑶單質與化合物

單質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三、原子

1、含義: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氫原子、氧原子是電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與原子的比較

3、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爲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級化學知識歸納

一、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六大營養素: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

1、蛋白質:①作用:促進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 ②存在:肉類、魚類、乳類、蛋類、豆類等; ③CO中毒機理:CO與血紅蛋白結合,造成人體缺氧。

2、糖類:①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②主要存在植物種子或塊莖中(如稻、麥、薯類、甘蔗); ③作用:放出能量,供機體活動和維持恆定體溫的需要。

3、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

4、維生素: ①作用:調節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 ②存在:水果、蔬菜、動物肝臟、魚類、奶製品等。 ③缺乏會引起夜盲症、壞血癥等。

二、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1、人體中含量較多的元素有11種,最多的是氧,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

2、C、H、O、N以水、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形式存在,其他元素以無機鹽形式存在;

3、鈣可使骨骼和牙齒堅硬;缺鈣會得佝僂病、發育不良、骨質疏鬆等病。

4、K+、Na+可維持人體內水分和體液有恆定的PH,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三、有機合成材料

1、有機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含CO、CO2、H2CO3、碳酸鹽)

2、無機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CO、CO2、H2CO3、碳酸鹽)

3、天然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膠等。

4、三大合成材料:塑料(熱固性和熱塑性)、合成纖維(滌倫、錦倫、腈倫)、合成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