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公開課教案設計

  【教材解讀】

我的老師公開課教案設計

語文教學要有語文味,就得做語文的事情,並將之做到學生心窩子裏去,不能“捨己爲人”。鄂教版七年級下冊《我的老師》一課,是蘇叔陽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劉老師對學生的潛移默化,抒發自己對劉老師的敬仰、思念之情。該課教學,要做些什麼事情纔能有語文的味道呢?

  一、教學定位

《我的老師》篇幅短小,內容淺顯,是學生學習散文特點和散文寫作之道的範本。因此,我將該文的教學定位爲“樣本”。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1.利用該文爲樣本,學習散文這種文學樣式。

《課標》第四學段要求:“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該文教學需要緊扣文中劉老師的事例,以及這些事例中蘊含着的作者寫作動機,進而歸納概括出散文“形散神聚”之特點。

2.利用該文爲樣本,學習綜合運用表達方式。

《課標》第四學段要求:“在閱讀中瞭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同時,《課標》總目標要求:“能根據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展書面語言運用的能力。”《我的老師》的寫作特色就是講敘述、描寫、抒情、議論有機地融爲了一體,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無比敬仰和深深懷念之情。

3.利用該文爲樣本,學習回憶性散文的結構形式。

《我的老師》這篇課文,採用總分總結構。開頭觸景生情,引起回憶,總起全文;中間分述作者記憶猶新的劉老師的事例;結尾抒發自己對劉老師的讚美之情。然而,總分總這種文章結構方式七年級學生已經耳熟能詳,教學中需要再現,但不能成爲此篇文章教學之重。

  二、教學內容

1.學生學習語文的敲門磚乃讀。學生用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式讀課文,乃學習語文的不二法寶。學生讀課文,要求學生要有的放矢——文章寫什麼?學生帶着問題方能走進文本,概括出文章的內容。讀懂課文內容是深入研讀語文文本的發軔。

2.遵循“文道統一”語文教學的原則。具體爲:

⑴“文以載道。我們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深入體會文本字裏行間所蘊含的感情,這感情實則乃作者寫作的目的',也就是文章的主旨——神。當學生真正領會文章之神後,反觀其神從何而生,不難知道其來源於文本中不同的材料。通過這樣的追根求源的探索,“形散神聚”、“圍繞主旨選材”等知識就明朗起來了。

⑵“載道之文”。《課標》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也就是結合文本語境進行咬文嚼字,學習文本的言語形式——表達。

①抓住課文中特殊的字進行品讀。比如第一自然段的“又”字,第二自然段描寫春天美景擬人化的動詞……體會其表達效果。

②抓住文中的描寫,藉此表達人物的精神風貌,抒發作者內心之情。

③抓住文中起畫龍點睛作用的議論句子。

④抓住文中直接抒發作者真情的句子。比如課文最後自然段,作者用了變化人稱直抒胸臆的方法,讀起來覺得親切、自然。

  三、教學注意

該篇課文的教學,不必依賴於花哨的課件,也不必要老師的過多講解,只需要老師引着學生涵詠文本,發表見解,歸納概括。

語文教學怎樣才能做到大道至簡呢?語文課堂簡潔、工整的板書就是語文的乾貨,是師生、生生、生本對話之凝聚,它具有“膨脹”和“壓縮”之審美特性。

  【教學目標】

1.用切合自己的方式讀課文,說出作者所觸之景、所見劉老師之事情,設身處地感受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描述文章的結構,歸納、概括散文之特點——形散神聚。

2.咬文嚼字,說出表達方法,用自己的話闡明表達的妙處並對其做出一定評價,初步內化。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歸納、概括散文之特點——形散神聚。

難點:闡明、評價表達之妙。

  【教學方法

問題導讀法、朗讀法、默讀法、略讀法、啓發式、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閱讀期待

1.結合單元主題“校園風”,談到學校生活,談及老師用心良苦,從而引出老師成了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的永遠的回憶,永遠的思念。

2.引出課題,板書課題,簡單介紹作者蘇叔陽。

  二、初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所觸之景、所見劉老師之事情。”

2.學生讀書,邊讀邊思考,教師督促學生讀書“圈點勾畫做批註”。

3.全班交流作者所觸之景、所見劉老師之事情。

⑴充滿勃勃生機的春天景物;(板書:春之美景)

⑵劉老師樂觀面對自己的殘疾;(板書:樂觀面對殘疾)

⑶劉老師上課依靠柺杖板書;(板書:依靠柺杖板書)

⑷劉老師上課激情飽滿;(板書:激情飽滿上課)

⑸劉老師喜歡課堂提問;(板書:喜歡課堂提問)

⑹劉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放風箏,劉老師堅持自己放風箏。(板書:喜歡放風箏)

  三、根據課文內容,抓住作者創作該文的目的,學習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感受文章總分總結構

1.作者爲什麼創作該文?全班齊讀課文最後兩自然段,讀後交流看法。

2.全班學生交流看法。

3.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如何讓文章言之有物——作者圍繞自己對老師的懷念,選擇了劉老師留在自己印象深處的事情。這些材料散雜,但每件事中都充滿着作者老師的深切思念。揭示散文特點——形散神聚。(板書:形散神聚)

4.感受文章的結構。

讀文章1、2自然段,讀後總結歸納出:“觸景生情,睹物思人,引起回憶)

對文章最後兩個自然段,讀後說出:總結全文,表達懷念之情。

感受文章的結構——總分總。

  四、研讀課文,學習文章的言語形式

1.關鍵字“又”,擬人修辭表達的精妙。

2.作者所憶劉老師的事情中的描寫表達方式及其中蘊含的感情,品評表達方式的精妙。

3.抓住文中議論性的句子體會其畫龍點睛的作用;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抒情性句子,體會何爲直抒胸臆。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複習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複習文本中所用的表達方式。

2.學文之後,談自己的理想人生,說出影響自己理想的人或老師。

  六、作業

1.仿照課文作者對劉老師的事情的描寫,用一段話描寫你印象深處的某位老師的事情。

2.抒發你對某位老師的愛慕、尊敬、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