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五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什麼樣的計劃纔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五篇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一學期我擔任一年級2班數學課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幼兒園的行爲習慣、學習習慣養成不夠好。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工作重心,要讓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準備課:數一數,比多少;位置:上、下、前後、左右;1-5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 ;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複習。

2、教材編寫特點:

(1)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爲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己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是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爲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7)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8)安排實踐活動,是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爲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方面。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

(二)能力方面。

1、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符號感和初步的數學思想。

4、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3、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等。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爲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五、教學進度。

1、準備課 4課時;

2、位置6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4、認識圖形 (一) 3課時;

5、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5課時;

6 、1—20各數的認識10課時

7、認識鐘錶3課時

8、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0課時;

9總複習 10課時

20xx年上期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

第一單元準備課

第一課時 數一數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可滲透的法制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通過數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情境演示、啓發式教學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1~10數字卡片一套。

教學設計

啓發談話,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國小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從現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裏,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以談話的形式開始。師生相互介紹,老師簡單介紹本校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消除陌生、膽怯的心理,對學校、老師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師生相互介紹。

2、在我們身邊哪裏能看到國旗?

3、教育學生:國旗是國家的標誌的象徵,要熱愛、尊重國旗。(給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的國國旗法》的相關內家)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國小生活。

3.打開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及數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

伸出兩隻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數一數

1.激發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製成多媒體課件),出現一所“美麗的鄉村國小”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國小。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

大家看一看,這裏都有一些什麼?

生1:這裏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裏有一座大樓。

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裏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 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麼?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四、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麼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比多少

教學內容:教材第6頁的內容,以及第7頁"做一做",第8頁練習一的第3、 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理解“多”“少”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教學難點:會比幾個物體的多、少。

教學用具:將第6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學生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方法:情境演示、啓發式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小朋友們愛看動畫片嗎?誰能根據我們看到的動畫課件,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呢?

2、學生講故事。

兔媽媽看到小兔們一天天長大了,就決定蓋一間大房子,小豬也來幫忙。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它們終於蓋了新房子!

你怎麼知道是小兔要蓋房子? 〔從房子上面的頭像知道的)

你觀察得真仔細!你們看水中的小魚也在爲它們加油呢!

同學們講得真好。小豬、小兔互相幫助,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

觀察動畫片,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裏的物體的個數。

2、小組交流。

(我知道有4個蘿蔔,3個蘋果;我知道有3只小豬,4只小兔;有4根木頭,4個小凳;我發現1只兔子搬1塊、沒有多餘的磚或兔子)

同學們說得很好,兔子和磚是一一對應的,這時我們就說兔子和磚同樣多。你們記住了嗎? (板書:同樣多)

看舂,動畫片裏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誰願意說說?

1只小豬吃1個蘋果,小豬和蘋果同樣多;1只小兔吃1個蘿蔔,小兔和蘿蔔同樣多;我還發現1只小豬扛1根木,還剩1根木頭)

你發現了誰多誰少嗎?(木頭多,小豬少) (板書:多 少)

很好,還可以怎麼說? (木頭比小豬多,小豬比木頭少)

同學們真聰明,剛纔同學們講的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知識。I

(板書課題:比多少)

3、同桌互相說一說。

動畫片中還有什麼與什麼同樣多?什麼比什麼少?什麼比什麼多?

三、鞏固運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① 一個同學先擺,同桌需擺得和他同樣多。

② 同桌合作,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同學們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樣擺,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或者同樣多? (數一數,寫上數。對齊擺,長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樣長的表示同樣多) 他們的方法都好,你們是怎樣擺的呢?我們應該多動腦,多思考,講究方法。

2、說說生活中1'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誰能用"同樣多""多些""少些"說說生活中的事?

(我有兩隻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樣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 同學們說了這麼多,說得這麼好,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拿出一串紅、白相間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

① 生在組內說說。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2

第一單元

(準備課)

1、通過幾個數數,初步瞭解數數的情況,學會數數的方法。

2、瞭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3、通過操作,初步瞭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4、掌握數數的方法,按一定順序指導數數。

5、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6、掌握數數的方法

7、初步瞭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不能有序地進行數數。

8、不能熟練地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去比較物體的多少。數字歌瞭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踐操作法多媒體課件

第二單元

(位置)

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覺它們的相對性。

2、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正確辨別“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對性。正確辨別“上、下”“前、後”“左、右”的位置及其相對性正確辨別“左”“右“及其相對性數學常識“菲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實際體驗法多媒體課件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

1、認、讀、寫1——5各數,認識“>”“<”和“=”,用“>”“<”和“=”正確比較1——5各數的大小。

2、自然數的基數含義和序數含義。

3、5以內數的組成。

4、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用加法計算。從一個數裏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運算用減法計算。根據數的組成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5、0可以表示什麼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

6、0加幾,仍等於幾;0減幾,仍等於幾;0加0等於0,0減0等於0;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結果還是0。

7、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8、認識符號“>”“<”和“=”,會正確地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9、會區分“幾個”和“第幾”。掌握5以內各數的組成。

10、知道加減法的含義,能正確的市場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11、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正確地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1、1——5的基數含義和寫法。

12、認識符號“>”“<”和“=”,會正確地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13、會區分“幾個”和“第幾”。掌握5以內各數的組成。

14、知道加減法的含義,能正確的市場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15、初步知道0的含義,會正確地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1、“>”和<”

記住比較大小的時候開口對準大數。

16、“幾個”和“第幾”含義的混淆。加號的來歷

“0“的來源瞭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比較法

直觀演示多媒體課件

第四單元

(認識圖形(一))

1、能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觀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4、初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6、初步建立圖形之間的關係。圓柱的判斷。趣味知識:聰明的小猴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觀察法

動手操作多媒體課件

 第五單元

(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能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正確地讀、寫這些數,並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的位置。

2、掌握6---10各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

3、進一步認識“>”“<”和“=”的含義,知道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數的加減法。

5、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

6、會用1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7、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講究衛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8、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9、正確書寫6—10,掌握6——10的計算方法。

10、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培養數感。

11、使學生會正確地口述題意並列式計算。

12、使學生能熟練掌握6——10的組成。

13、進一步提高口算6_10的加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14、使學生掌握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

15、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16、正確書寫6—10,掌握6——10的計算方法。

17、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培養數感。

18、使學生會正確地口述題意並列式計算。

19、使學生能熟練掌握6——10的組成。

20、進一步提高口算6_10的加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21、使學生掌握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

22、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趣味知識:蹺蹺板上的數學培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比較法

第六單元

(11—20各數的認識)

1、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瞭解十進制;能夠正確、迅速地讀寫11——20各數。

3、能夠熟練地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4、正確數出圖中人和物的數量。

5、掌握數的組成及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6、正確書寫11——20各數。

7、熟練地口算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8、熟練解決兩數中間間隔問題。

9、正確數出圖中人和物的數量。

10、掌握數的組成及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11、正確書寫11——20各數。

12、熟練地口算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13、熟練解決兩數中間間隔問題。

14、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趣味知識:奇妙的數字“2”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演示法

討論法多媒體課件

第七單元

(認識鐘錶)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辨析能力。

4、使學生掌握看整時的方法,學會看整時。

5、使學生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是將的良好生活習慣。

6、使學生掌握看整時的方法,學會看整時。

7、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是將的良好生活習慣。區分時針和分針鐘錶的由來養成守時、惜時的好習慣。觀察法

第八單元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在理解?理的基礎上,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通過學習數學,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正確計算9加幾。

5、理解“湊十法”。掌握用“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口算小數加大數。

6、正確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7、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8、對同一個問題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法。

9、能夠利用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10、正確計算9加幾。

11、理解“湊十法”。掌握用“想大數加小數”的方法口算小數加大數。

12、正確熟練地計算5、4、3、2加幾的題目。

1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14、對同一個問題尋求不同的解決方法。

能夠利用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實際問題。

15、數位對齊

16、進位的方法及熟練掌握。

趣味知識:聰明的高斯培養合作意識和方法,激發求知慾,體驗成功的喜悅。實際操作法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 、指導思想:

通過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樹立數學到處可見的觀念。

二、 教學內容:

1、 數一數

2、 比一比

3、 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4、 認識物體和圖形

5、 分類

6、 1120的認識

7、 認識鐘錶

8、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9、 數學樂園

10、我們的校園

三、教學內容分析:

1每一單元后面都跟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很好的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樂園很好的體現主體性原則,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4、認數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5、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6、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爲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7、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爲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教學目標:

1、 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組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 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 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 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 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 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 初步認識鐘錶,會人士證實和半時。

8、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 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610的加減法

2、20以內的進位加法。

難點:1、10以內數的組成

2、湊10法。這是學生學習20以內僅爲加法的計算方法之一,學好這部分內容將對學生計栓產生積極影響。

六、主要教學策略:

1、加強直觀教學,增強操作、觀察、時間等教學手段的應用。

2、通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方法,讓學生了解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的家法的計算方法。

3、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知識的遷移作用,降低難度,分散難點,減小教學步子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 班級情況簡析:

這學期執教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課並擔任一(1)班的班主任。兩個班共有學生98人,一(1)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一(2)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他們大多都接受過學前教育,94%來自區外。由於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其父母幾乎都是來溫打工,接受的文化教育,生活水平普遍都較低,有些家長甚至對孩子的學習無暇顧及,作爲數學老師真有點感覺人單力薄。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通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並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通過課堂觀察,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同學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個別同學數數能力、全面觀察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好、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這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是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第一單元:數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於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爲以後教學做好準備。

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

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元:比一比。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

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

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

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

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

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

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徵,建立空間觀念;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計劃 篇5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主要由“6、7的認識和加減法”、“8、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等內容構成。這些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而且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本單元內容是全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學中,可加強操作和觀察活動,高度重視學生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讓學生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10各數,會讀、會寫這些數,並會用這些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使學生掌握6—10數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的含義,知道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的大小。

4、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

5、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1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

6、使學生用1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7、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講衛生等方面的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重點

6—10的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難點

1、數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減

課時安排

約21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4課時

5、整理和複習 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