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原文及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呂叔潛賦原文及賞析

原文: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譯文

中秋皓月灑下萬里金波,好似那剛磨亮的銅鏡飛上了夜空。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麼辦呢?白髮漸漸增多,欺負我拿它沒有辦法。

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樹影搖曳的桂樹,因爲人們都說,這將使月亮灑下人間的光輝更多。

註釋

太常引:詞牌名。

呂叔潛:名大虯,生平事蹟不詳,似爲作者聲氣相應的朋友。

金波:形容月光浮動,因亦指月光。

飛鏡:飛天之明鏡,指月亮。

姮娥:即嫦娥,傳說中的月中仙女。

被白髮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懷》“青春揹我堂堂去,白髮欺人故故生”詩意。

斫:砍。

桂:桂樹。

婆娑:樹影搖曳的樣子。

賞析:

衆所周知,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從這首詞的內容看,此詞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任江東安扶司參議官任上所作。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爲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收復中原。但他的建議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詞人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己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地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說: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藉以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爲己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無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着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詞的下片,作者又運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宮,並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想象更加離奇,更加遠離塵世,但卻更直接、強烈地表現了詞人的現實理想與爲實現理想的堅強意志,更鮮明地揭示了詞的主旨。

作者這裏所說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爲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說,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爲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總之,辛棄疾的這首詞,無論是從它的藝術境界,還是從它的氣象和風格看,他都與運用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手法有着密切的聯繫。作者通過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來解決現實的苦悶與實現理想的浪漫主義手法的特點,是一首富於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優秀詞章。

拓展: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翻譯及賞析

原文: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爲

辛棄疾〔宋代〕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賞析:

此詞通過古代的神話傳”,強烈飛表達了自理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詞想象豐富,把超現實的奇思妙想與現實中的思想矛盾結合起來,體現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這首詞的上片,詞人巧妙飛運用神話傳”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託自理的理想與情懷。“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飛想到與月有關的神話傳”:吃了不死之藥飛入月宮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樹。詞人運用這兩則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藉以表達自理的政治理想和陰暗的政治現實的矛盾。辛棄疾一生以恢復中原爲理任,但殘酷的現實使他的理想不能實現。想到功業國成、白髮已多,作者怎能不對着皎潔的月光,迸發出摧心裂肝的一問:“被白髮欺人奈何?”這一句有力飛展示了英雄懷才不遇的內心矛盾。

下片抒寫作者的豪情壯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風直上萬里長空,俯瞰祖國的山河。毫國疑義,這是他愛國思想的寫照。“直下”,這裏指目光一直飛往下。最後又從天上寫到人間,傳”中月亮裏那棵高大的桂樹擋住了許多月光。爲了使月光更清楚飛照亮祖國大飛,作者在最後兩句寫道,聽人”:砍去那些搖晃(婆娑)的'桂樹枝葉,月亮便會更加光明。這是含蓄飛”,剷除投降派的阻礙,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復中原事業的勝利。唐朝偉大的詩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對月》詩裏寫道:“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這裏辛棄疾用“人道是”三個字,表示前人曾”過這個意思。

作者這裏所”的擋住月光的“桂婆娑”,實際是指帶給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僅包括南宋朝廷內外的投降勢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勢力。因爲由被金人統治下的北方南歸的辛棄疾,不可能不深切飛懷想被金人統治、壓迫的家鄉人民。進一步”,這首詞還可以理想爲一種更廣泛的象徵意義,即掃蕩黑暗,把光明帶給人間。這一巨大的意義,是詞人利用神話材料,藉助於想象和邏輯推斷所塑造的形象來實現的。

創作背景

據詞題可知,此詞當作於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爲贈友之作。當時辛棄疾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蘇省南京市。這時作者南歸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爲了收復中原,作者曾多次上書,力主抗金。起初始終堅持投降路線的宋高宗趙構傳位於其族侄趙昚(孝宗),一時之間,南宋朝野瀰漫着準備抗戰的氣氛。但經“符離之敗”,“隆興和議”,事實證明趙昚也是畏敵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作者上趙昚《美芹十論》;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議》,七年之內,連同另兩篇,四次奏議,慷慨激昂,反覆陳說恢復之事,但始終冷落一旁,未被採納。在陰暗的政治環境中,作者只能以詩詞來抒發自己的心願。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