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彼岸花》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彼岸花》讀後感

《彼岸花》讀後感1

爲什麼會讀這本網絡作家的小說呢?我一直以來做事都不會強求,隨緣的是最自在的。這本書就是隨緣而遇的,是書名吸引了我,傳說這是愛的靈魂之花,書也不負其名,感觸良多。

作者是安妮寶貝,這是一個細膩絕望到令人心疼的女子,在煙影裏窺視着幸福到頹廢的疼痛,絲絲入骨,溫柔得讓人難過,和她筆下的喬一樣讓人熟悉着,認識着,就落淚了。

喬是一個寫文字的女人,略帶點神精質,總在這個世界上尋找着一些可能並不存在的東西。她寫了一本小說,說的是關於一個叫南生的女子的故事,南生愛上了自己父親的情婦的兒子和平,和平卻不願負載這份過於沉重的愛,南生選擇了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來結束兩人的這種關係。喬在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可以稱作男友的森,森在最後告訴喬:你要的是彼岸的花朵,盛開在不可觸及的別處。

《彼岸花》是安妮寶貝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喬和南生都是剛出道不久,帶着濃厚學生味。書中以他們爲主線,輾轉於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等城市,生活、工作、愛情,複雜多變,他們的命運也一樣。沒有大家之作的氣勢和邏輯,故事簡單的講述着幾座城,一些人,還有那幾段剪不斷的情,卻足以讓我流淚,爲喬,爲南生,也爲森,他們那麼真實,那麼真實地演示着我們的悲傷,卻還要執拗地遮住傷疤,他們逃避着,無法面對現實的悲劇,於是註定了,另一場悲劇的上演。我不願去面對最後安妮寶貝給的結局,我在她筆尖的另一頭默默祈禱一個圓滿相愛,可時空的電波連不上我們的心,我只能默哀着。

我始終想不明白安妮寶貝是什麼心情給喬和南生這樣的'結局的,作品就像作家的孩子,父母心的感受作家是可以體會的。I後來,看了一些書後,《紅樓夢》看過一遍後,我才真切感受到愛到深處是傷害!安妮寶貝是愛着喬的,南生也被愛着,我不再執着一個結局,有時人生就是一本錯題集,沒錯就沒回憶的青澀美好了。多年後,再回首今天,一個感嘆另一個女子的憂傷的女孩,那時,我的生命裏會有南生的無奈嗎?

《彼岸花》讀後感2

看完天津作家馮哲的長篇小說《彼岸花開》後,人們會發現既像又不像,因爲它是一部當代禁毒題材作品。禁毒戰線,歷來閃爍神祕的色彩。懸念迭起,禁毒戰線風起雲涌;引人入勝,鬥智鬥勇扣人心絃。

竊以爲,這就是《彼岸花開》的看點之所在。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就是財富,天津作家馮哲曾經就是一名檢察官,有生活的積澱,作品中無論是法律知識還是禁毒戒毒知識,都恰到好處地融入小說的故事情節,因此,看《彼岸花開》可以長知識和學問。新世紀的犯罪嫌疑人,不僅擁有高智商,而且擁有高科技。序幕拉開,檢察機關與毒梟便展開了扣人心絃的較量。檢察官們面對撲朔迷離的案情,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縝密推理,悉心求證,用他們有勇有謀的雙手,解開如麻的疑團,剝開被假象層層包裹的“竹筍”。

檢察官們以他們有血有肉的思想性格,在默默無聞中奉獻青春,在忍受親人誤解中燃燒生命,用可歌可泣的大智大勇,塑造出可親可愛的`英雄羣像。

《彼岸花開》再現了當代生活的質感,迴響了時代的濤聲。一個身爲房地產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女孩送給負責辦理一宗吸毒案件的檢察官劉晨一幅畫,看似閒來之筆,卻使案情雲遮霧罩;檢察官楊曉林是一個“謎”,使故事起伏跌宕;劉晨與“我”同涉愛河卻被一張無形之網制約,兩情繾綣及其有緣無份的結局,使讀者扼腕嘆息。小說語言貼近生活、貼近時代,不乏諧語趣言,使讀者耳目愉悅……種種神來之思、諸多根植社會非模式化人物情節,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深刻思考。天津作家馮哲將他的大作《彼岸花開》電子版發我,我上月下旬拜讀完,感覺是一部與衆不同的戒毒題材佳作,很想寫下自己讀後的感受,卻苦於沒有時間。國慶長假,在處理公司內部事務的間隙,擠時間寫下上述文字,總算了卻一樁心願。願作家馮哲佳作迭出,爲讀者奉獻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彼岸花》讀後感3

怎麼說,我是在不知不覺中讀完這本書的。所謂不知不覺,就是一種溺於文字情感之中一種沉醉的狀態,一種忘乎自我的沉迷,因爲作者那些超然的語言,以及,刻畫的情節和畫面。

安妮寶貝的文筆有一種魔力,讓人陷入其製造的幻覺陷阱而欲罷不能地深陷其中,感受一種個性化的美感和蒼涼。她在書中說“人的寂寞,有時候很難用語言表達”,我想這也許是作者本身的內心獨白。人說作家都是孤獨的,安妮寶貝用各種文字譜寫一首首心靈之歌,倒影這座城市下寂寞的靈魂,用眼淚串起來的故事,讓人看到的豈止是心碎?正如她所寫到的:“最慘痛的傷口,總是難以拿來示人,只能找個陰暗的角落躲起來。”

這本書中充滿了某種吸引力,到處是城市生活的碎片,孤獨、仇恨、暗喜、沉迷,各種人類與生俱來無法抗拒的感受,潛藏在這些紙醉金迷的文字畫面中。“爲什麼所有人都要混雜在一起盲目地往前奔走?”這種略帶忌俗的態度註定作者用另一種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或許這本書的基調沉悶了點,陰鬱了點,喬、小至、森、南生等這些人物更是充滿了些許悲情灰暗的顏色,用內心窺視的世界總是有着讓人清醒的暗示,無論從哪個角度悲劇人物總是存在着的。或許作者也給了我們同樣的暗示:每個人都有殘缺,所以更要愛自己。

這是一種好似生活在絕望中的憧憬。帶點蒼茫感,憂鬱得讓人窒息,卻拼命尋找生活的出口……

下雨天的`城市就如同一個容器,人們在其中過着所謂的生活,生活滴在頭上,順流而下,在腳邊進行了流失,這是城市擁有的無情。年華易盡,回首過去,容顏卻早已無存。“城市的寂寞如同深海。墜入深海,沒有聲音。”

這是一本需要感知的書。

這份感知如同彼岸花,盛開在不可觸及的別處。而我,也寧可把讀後的餘味留於心中,從水中觀望彼岸花,讓不可觸及成爲一種可碰觸的美,就算是幻境

——至少已經擁有了。

《彼岸花》讀後感4

看書名,就知道是網絡寫手。

《彼岸花》的封面,是蜿蜒向前的柏油馬路,通向茫然的遠方。不知從何處開始,也不知從何處結束,茫然着、迷茫着、痛苦着,伸向遠方。

這是一本長篇小說。因爲喜歡安妮寶貝毒藥一般的文字,所以借了來看。

大約用了2天的時間,我看完了。看完後,心裏沉重的像壓了一座大山。這是讀其他的書不曾有過的感受。

在她的書中,人生是不完美的,是缺陷,是病態。

比如,一個女人愛上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明確告訴這個女人,不願和她糾纏。因爲和她在一起,就會讓他想到自己痛苦的罪惡的少年及過去的`經歷。可這個女人不行,敢懷上了這個男人的孩子,又去打掉。東窗事發,被學校開初,開始寫小說,認識了某雜誌的編輯,又輕易的同居了。在編輯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雜誌社的工作。編輯求婚,她也答應了。可轉眼間,她又倔強地去找那個不能和他結合的男人。三番五次地找,最後一次,因爲男人不同意娶她。她竟然去市場買了一把匕首。在男人不注意的時候,狠狠地插入了男人的腹中。頓時,鮮血注滿了她的手指。

就是這樣的悲劇,在她的書中反覆的出現。

主人公,不是單親家庭長大,就是父母雙亡,不是自由撰稿人就是攝影者,不是獨自去深山老林旅遊就是關在房中,光着腳丫寫作。

可以說在她的筆下,白領都是些異數。我無法猜想,上海、北京的白領過着這樣的生活。

雖然生存是殘酷的,也是快樂的。在她的筆下,人生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她的文字是毒藥。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喜歡她的文字,是因爲好奇與震驚。但現在看了畢飛宇的《玉米》知道,換個寫法也是可以的。只要把東西寫活了,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