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古詩的讀後感600字

古詩是我們的民族文化中最耀眼的瑰寶,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站小編給大家收集了一些關於閱讀古詩的讀後感600字,希望你們喜歡!

關於閱讀古詩的讀後感600字

  關於閱讀古詩的讀後感600字篇一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相信大家對楊萬里寫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首古詩都非常熟悉吧。這首詩描繪的是詩人楊萬里早晨於淨慈寺送朋友林子方時所看到的西湖景色。讀過之後讓人不由得對西湖的夏季美景浮想聯翩……

六月西湖的景色與其它季節不同。看,荷葉一望無際,與天相連,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碧綠。仔細一瞧,有的荷葉上面還有幾顆晶瑩的小水珠在滾動呢。象滿天星似的荷花點綴在荷葉間競相開放,紅色的花看起來是那麼的豔,白色的花看起來又是那麼的清雅,它們互相映襯着,像仙境一樣。一陣微風吹來,荷花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芭蕾舞,有的彎着腰,還有的還在旋轉呢,真是多姿多彩。

這是多麼美的景色啊!雖然說西湖的'四季風光各有特色,但這碧綠的荷葉,紅豔豔的荷花,詩人僅用一句“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便能夠突出地體現了荷葉的多,荷花的美。這句詩可謂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這說明了在“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景色中更加顯得與衆不同的原因。直讓讀者與詩人一樣按捺不住內心的驚喜與讚歎。

楊萬里的這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以其獨特的手法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紅碧交錯、驚採豔絕的畫面:翠綠的蓮葉,蔓延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於無窮的碧綠之中;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豔麗。

一幅畫,一個夢,接天無際的荷葉,卻道不完那無盡的碧色。陽光傾斜在荷花上,那亭亭仙子便頃刻散發出動人的豔紅——輕輕地,揉進了西湖的碧波,揉進我的心中……

這首詩寫出了西湖的韻味,西湖的美麗,真是讓我心有感觸,如同身臨其境。

  關於閱讀古詩的讀後感600字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古詩以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生動地描繪了清明節在他鄉的詩人心中的苦悶。當時,天陰沉沉的,詩人在急急地趕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劇了心中的苦悶。於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詢問何處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讀完這首古詩,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景象:在煙雨瀰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着朦朦細雨,來來往往的掃墓人,他們或三五成羣,或形單影隻,前去爲故亡的親人掃墓。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在孤煙前,小橋流水,青山遠望,雨洗青草,風吹柳擺。好一個傷感的行旅,好一幅悽迷彷徨的圖畫。

詩人只用了“欲斷魂”寥寥三個字,便將掃墓人對親人的思念、對亡者哀悼的心境躍然紙上了。

“斷魂”,本是形人們悲痛欲絕的心境,意同痛斷肝腸。逝者已去,當時那種哭天搶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對親人的懷念卻是永遠難於割斷,一個“欲”字,又使掃墓人此時此刻懷念逝者的那種斷魂般的傷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灑上一杯酒,寄託哀思。環顧四周,唯見一片煙雨茫茫,不見人家與炊煙,何處沽得一壺酒?忽見一牧童騎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來。上前打聽,牧童遙指着遠方的杏花村。全詩至爲此,凝固成一幅靜止的圖面,給人留下無限遐思……

杜牧這首古詩已成了清明掃墓的千古絕唱,短短二十八個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襯托着人們對遠逝親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處,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意境深遠,寂寞空曠。

  關於閱讀古詩的讀後感600字篇三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是啊,如果你讀了許多書,之後會變得知識淵博、學富五車。走到哪裏都不怕有任何的考試。而今天,我就學習了第22課古詩兩首,可都是關於書的哦!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所寫的一首告誡自己兒子子聿的古詩。前兩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寫的是陸游與兒子子聿議論書上的東西。說的是古人做學問的時候,是全力以赴的。小時候在學習上花費的精力與心血,只有到老時纔能有所成就。而後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是陸游給子聿說的理。陸游說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有限的,如果想深入透徹地理解必須要通過自己的時間才能得到真知。在這首古詩裏,詩人深刻地闡述了知與行的關係: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

《觀書有感》也是南宋著名的詩人朱熹寫的一首說理詩。是詩人在讀書讀累時看見那清澈見底的池塘所寫下的一首騎士後人的詩。前兩句: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是寫景的。襯托了方塘的靜,頓時使方塘爲之生色。而後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作者談體會。只有有源源不斷地輸入新的水,才能使池塘更加清澈。這首古詩告訴我們在學習中只有不斷地讀書,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才能開闊心智,明晰事理;才能不斷進步,有所成就。

這兩首古詩都讓我受益終生,只有讀書才能知識淵博。正如那一句俗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