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思路有哪些

現代文閱讀是國中語文教學中較爲重要的一項環節,那麼,國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思路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爲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國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思路有哪些

  國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思路--議論文

(1)議論文閱讀的主要考點

1.對論點的辨析、判斷、提取、歸納;

2.對論據類型的診斷和分析;

3.對論證方法的辨識和理解;

4.對論證結構和行文思路的把握;

5.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含義及作用的分析;

6.對文章或語段思想內容的分析和評價;

7.依據文章內容而進行必要的遷移、滲透、積累、拓展、聯想(想像)。

(2)議論文閱讀題的難點

1.對文或段的思想內容的分析、概括;

2.對文或段的一些表現手法的理解,如語言特色、比喻底細證等;

3.結合文章內容談自己的看法或感想。

(3)議論文閱讀答題指引

1.找論點。中心論點的常見位置是在文章的開頭段或結尾段;如果是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就要對全文或全段進行整體理解,找出其中的關鍵性語句或帶有明顯情感傾向的語句,像關鍵詞“是什麼”、“應該怎樣”、“必須做到”、“要怎樣”“只有……才……”等。

2.論點的提出,一般是引用名言,如《懷疑與學問》;或擺現象、引故事,如《哨子》;或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如《談骨氣》。

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要注意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區別,在議論文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就是對比(或正反)論證,運用比喻手法來形象、通俗地說理,就是比喻論證。)回答時一般要答出用什麼論證方法(如事例、道理、對比、比喻)論證了什麼觀點。

4.不能將文章中引用來說理的名人名言當作事實論據,區別名人名言是道理論據還是事實論據的關鍵是,看引用的是“話”還是“事”,是“話”就是道理論據,是“事”就是事實論據。

5.結合議論文談看法,一要結合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二要注意語言表達的層次性和條理性。

6.關於議論文的層次,一般圍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來思考。

  國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思路--說明文

(1)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考點

1.判斷說明對象;

2.抓住事物的特徵;

3.理清說明順序;

4.正確理解文章結構特點;

5.辨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6.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及其作用。

(2)說明文閱讀的難點是:

1.要求對文中陌生的科技內容進行闡釋;

2.對答題的理由進行解說;

3.創造性地“再表述”;

4.拓展性的列舉、補寫等。

(3)說明文閱讀考試中要注意的問題是:

1.對說明文的閱讀考查注重整體把握;

2.重視對語言的品讀;

3.重視科技作品的閱讀,對作品中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領會;

4.對閱讀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捕捉。

(4)說明文閱讀答題指引

1.說明文一般全文或每一個段落都有中心句,抓住中心句,對主要內容的概括就好辦了。

2.說明文往往有固定的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明確了說明的順序,就能理清行文的思路。科技說明文主要採用的是邏輯順序,包括主次、大小、總分、從現象到本質等各種形式。

3.對說明文語言的體會,關鍵是要根據題幹要求,對評議的分寸感,從程度、範圍、性質等方面入手去辨析。常用的詞語是準確、平實;或生動、形象(擬人、比喻)。答題時要先舉例,再說作用,結合上下文,指出說明了什麼特徵?

4.對說明文要點的概括,主要是說明對象的把握、說明順序的甄別、說明方法的判斷、說明語言的簡析。

5.關於“加點的詞能否去掉,爲什麼”?文中經常出現如“約、左右、上下”等這樣的詞語,一般回答是不能去掉的,去掉了以後就絕對化了,沒有特殊性了;再根據內容作簡要的回答,去掉了以後和沒有去掉的語句對比說明;如“幾乎、差不多”這樣的詞語,一般回答“大部分是這種情況,還有極少數特殊情況除外”,再根據內容作簡要的回答。

6.說明方法及作用的試題,要先說出哪句或哪段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再舉出例子,說明作用特徵——

下定義:簡明扼要,突出某某事物的本質特點;

列數字:一目瞭然,易於明白;

作比較:將抽象的事物更加具體,使被說明的事物特點更突出;

打比方:形象生動,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分類別:從幾個方面進行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更清楚;

舉例子:爲了更好地說明事物的特點。

  國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解題思路--記敘文

(1)記敘文(含散文、小說)整體閱讀的主要考點

1.正確理解能體現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的重要詞句。

2.理解和分析記敘的材料對錶現人物和中心的作用,概括記敘的內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中心。

3.體會各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說明、描寫、抒情)、修辭手法(比喻、排比、擬人等)、表現手法(聯想、象徵、對比、襯托)、結構特色、詳略安排、語言藝術的表達作用。

4.體驗文章的思想感情,說出閱讀時的感受和體驗。

(2)記敘文閱讀答題指引

1.讀文章時必須仔細、全面,力求讀懂文章,如記敘文中的人、物、中心事件、感情等就是其特定的線索,理清了思路,就能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在概括時(特別是概括人物品質時)纔不會出現偏離本質、似是而非的現象。答題時要顧及上下句、前後文,上下搭配,前呼後應,有時要從前文中找答案,有時要從後文中找答案,不能不看具體語境而只圍繞提問去抽取片言隻語或斷章取義。

2.對分析題不能只有結論,不作分析說明。如分析詞句的表現力,只是像套用公式似的寫上“生動”“形象”等詞,而不結合具體內容來解說。在回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結合內容進行分析,如:“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殘疾人努力蹬車的形象,從而突出了他頑強的意志、努力挑戰自己的精神”,這樣回答纔算是到位了。

3.回答有關體驗題時一定要做到“切己體驗”,就是閱讀文章時要能進入文章、進入人物角色。你在閱讀時,要將自己看着就是文章中的人物,站到文章中人物的地位、身份、場景中去,產生情感換位,想“他”所想,急“他”所急,針對文章中人物的品行、道德、成績來評議和說理,歸納出幾句有深刻意義的話來,這樣才能提高體驗水平,答題才能切中題旨。

4.對感受(人生感悟)題一定要聯繫自己、家庭、社會的實際,如自己有什麼感想,自己要怎樣做,不要只說大話、空話,特別不要離開原文而亂說一通。

這類試題常常是開放性試題,答題的角度是多元的,思維是多角度的,答案也不追求惟一性和標準性,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據就行,但要注意前後的說法要一致,不能前後矛盾。

5.關於記敘的詳略 ,一般來說,詳寫的內容是爲了突出中心,略寫的語

句則與文章中心關係不大。

6.關於畫線句子作用的回答。從文章結構上來說,畫線句子在文段開頭,一般是引起下文(總領全文),爲全文定下感情基調;在中間,一般是過渡(承上啓下);在結尾,一般是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從表達方式上來說,在答出該句子所運用的表達方式後,要注意不但要指出該表達方式的一般作用,還要指出畫線句子的具體內容,將兩者結合起來回答。比如“描寫”的一般作用是“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這裏省略號的內容就一定要與畫線句子聯繫起來,纔算完整、準確。

7.對於段落之間的關係,不外乎是承遞、並列、總分這三種,作用一般爲總括、過渡、照應。結尾一段,一般是總結全文、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

8.簡明概括全文內容。讀記敘文時要理解文章記敘了什麼內容,選取了哪些材料;讀散文要領會文中人或物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讀小說要了解小說中人物的思想性格,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答題的一般思路是:誰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結果怎樣?

關於段的內容概括,與概括全文內容的方法大致相同,一般要抓住寫什麼事,抒什麼情?或寫什麼景,抒什麼情?概括時要做到準確、精練,言簡意賅。

概括題題目中如有“不超過多少字”、“用文中原句回答”等限制,則應注意不能“犯規”,否則會丟分。

9.散文中表現手法作用的回答,基本思路是:

聯想:聯想起什麼?帶來感情的愉快或是煩惱。

象徵(以物喻人):寫物或景,其實是寫人格、人品。

對比:拿什麼與什麼對比,突出了什麼?

襯托(反襯):一種是以物襯托,一種是以景襯托。聯繫上下文,回答突出了什麼?渲染了什麼?

10.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法,一般是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等。

11.小說的情節有三個環節: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情節的敘述一般是以時間的發展或空間的變換爲順序和線索,找出表示時間或空間的詞語一般也就抓住了線索。故事情節的高潮是指人物命運或事情進展發生前後根本轉變的關鍵的事情。

12.細節描寫一般可從細小的情節、語言、動作、服飾等方面去尋找,它相對完整獨立,對人物性格有獨特鮮明的表現作用。

13.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人物活動的時間或背景,推動情節的發展,渲染人物活動的什麼氣氛,襯托人物的什麼性格、命運或心理。

14.人物性格(形象)的歸納,要從整體上思考,抓住典型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儘量用並列的短語或成語。如:勤勞善良、勇敢、心靈手巧、天真活潑、溫柔美麗、心狠毒辣、卑鄙無恥等。(根據實際對人物的描寫來答)

15.加點字詞或句子含義的回答,要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思考,隨文釋義,注意把自己的主觀感受與作品的實際結合起來,說的通就可以。句子含義要抓住關鍵詞語、精彩句子,蘊涵的什麼思想感情,突出人物的什麼性格,對錶現主題有什麼作用來組織語言,要言之成理。

16.對於文章要點的概括,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摘引文中現成的語句,二是選取文中重要詞語組合成符合要求的答案,三是根據要求自行組織語言來概括。在概括時,要注意做到總覽全文,避免拘泥於個別字句,犯以偏概全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