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公開課教案

教學目的:

蠟燭公開課教案

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軍民用鮮血凝成的情誼。

2、體會南斯拉夫母親的內心活動。

3、感悟本文真摯感人的人性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爲什麼以“蠟燭”爲題,有什麼深意呢?(帶着這個問題,同學們用5分鐘時間瀏覽下這篇課文,並給每段段落標上序號。)

二、介紹時代背景:(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

三、介紹作者及本文體裁:

四、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1、學生快速自讀課文,概述課文內容。

2、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五、分析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深層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1.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老婦人的片斷。學生齊讀相關片斷。

2.文中的老婦人始終未說一句話,作者通過行動描寫來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要求學生展開想像,推想文中老婦人的心理活動。

3.要求學生談談對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老婦人思想感情概括起來就是“敬愛”和“哀痛”。

六、分析文中的描寫: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

1.文章不斷對炮火(11)、老婦人的黑色圍巾(4)、老婦人的動作“跪”、“爬” (各3)、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6)等內容進行了反覆交代和描寫。

㈠.對炮火的十一次描寫

㈡.對蠟燭的六次描寫

㈢.對黑圍巾的四次交代

三次寫“爬”

三次寫“跪”

2.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反覆加以描寫?

①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突出了當時環境的危險,更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高尚品格,同時也使我們爲老婦人的行爲而感動。

②對“蠟燭”的多次描寫,說明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見證。

③對“黑圍巾”的多次描寫,表現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氣氛,突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④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士的沉痛哀悼。

七、探究思考:

這篇戰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這樣的藝術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

八、揣摩語句,體味文章豐富的意蘊:

1.“做好了墳堆後,老婦人就從她那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懷裏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爲什麼要對這支蠟燭的來歷做補充說明?

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戰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2.“老婦人對着這燭光,坐在墳邊,一動也不動,兩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圍巾。”這裏又提到圍巾的顏色,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着色,渲染了肅穆氣氛,表達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3.“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一點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燭光,“不會熄滅”、“永遠燃着”是有象徵意義的。象徵着老婦人對烈士的敬意,象徵着紅軍戰士爲了和平而獻出了生命;也象徵着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深情厚誼——這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國界,情同母子。

4.“即使是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不過擡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着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重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後,把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怎樣理解這句話?

這句話描寫了老婦人的動作。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此時她的心理是極爲複雜的,有對烈士犧牲的哀痛,也有對紅軍戰士的敬意。因爲她飽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對侵略者懷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對這些爲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獻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戰士,她深懷敬意,所以她對紅軍戰士莊嚴地“深深一鞠躬”。

5.“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爲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段文字如果寫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契柯拉耶夫的墳頭”好不好,爲什麼?

不好。原句勾畫了經戰爭破壞後的環境,勾畫了燭光的背景,“炮火燒焦了的土地”“炸彎了的鐵器”“燒死了的樹木”,控訴着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踐踏。原句再次點出這支蠟燭的非常來歷,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原句不寫老婦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說“南斯拉夫母親”和“一個蘇聯青年”,揭示這種感情的意義,是兩國軍民感情的集中表現,這種感情達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6.師生共同品味結尾“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的含義。

這兩句話謳歌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種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

九、課堂小結

“蠟燭”是光明的象徵,是奉獻的象徵,一支小小的蠟燭將穿透戰爭的陰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蠟燭》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這首頌歌將永遠迴盪在熱愛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頭。讓我們爲紅軍烈士致哀,讓我們用行動表達對南斯拉夫母親的崇敬之情吧!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期盼着世界遠離戰爭,人類遠離罪惡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