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讀後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宇宙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宇宙讀後感

宇宙讀後感1

最近,我迷戀上了有關宇宙的書,就在上個星期,我從圖書館借了一本《太陽系與宇宙星座》。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有關宇宙的知識,讓我充滿了遐想。

讓我先來介紹一下銀河系吧:銀河系是一個漩渦星系,是由20xx億顆恆星及其他星際物質組成的,書上說,銀河系的直徑大概10萬光年。大家知道嗎,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大約在銀河系3萬光年的位置。有的人可能會說:“哇,銀河系實在太大了!”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雖然銀河系直徑有10萬光年,但是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中,銀河系的樣子,就好像太平洋中零星的小島一般。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恆星呢?其實恆星是由太空中的星際塵埃物質長期凝聚而成的。恆星的“青年時代”是主星序階段,也是它最漫長的黃金年代。此後,它慢慢演變成一顆紅巨星,直到爆發大量的物質被拋射回太空,留下的殘骸成爲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地球的重要,海王星、冥王星、金星、火星……都不適合我們居住,而我們唯一能居住的地球正在受我們的傷害:工廠排放煙霧,遮擋了天空的臉;隨便踩踏花草,使地球媽媽難堪;隨意捕殺動物,讓地球失去一份友好……這些都是我們人類所犯下的錯誤。有一天,我們家大掃除,我也幫着一起幹,當奶奶將拖把放進浴缸裏洗時,我說:“奶奶,你放浴缸裏洗太髒了,下面不是有條河嗎,去那邊洗吧!”奶奶邊說:“那條河裏的水太髒了,臭的來,還是在浴缸裏洗吧!”聽了奶奶的話,我便跑到走廊裏看那條河。果然!那條河一點也不清澈見底!由此看來,人們不僅危害了地球,還爲自己添加了麻煩!所以,請大家保護地球媽媽吧!

宇宙讀後感2

書,是人類智慧的源泉,而科學便是人類發現的源泉。前幾天,讀了這本《宇宙與人——大氣篇》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也讓我解除了一直困惑的一個問題——日暈和月暈是什麼?

我一直以爲日暈是太陽所放射出的一種陽光,而月暈便是月亮放射出的一種月光,其實是錯誤的,那真正的日暈和月暈又是什麼呢?這本“科學老師”就告訴了我。

天氣冷的時候,太陽或者月亮周圍有時會出現燦爛的光圈,這光圈就叫做暈,暈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高高的大氣裏有冰晶,如果太陽光或月亮光射到這些冰晶上,冰晶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把光彎曲聚集,這樣,就形成了暈,最常見的暈有個22度的弧,於是,人們把它叫做22度暈,也叫做內暈。較不常見的是46度暈,也叫做外暈,它有46度的弧,因此看起來像個圍繞太陽或月亮的較大的圈。內暈有鮮豔的色彩,而外暈通常是白色的。

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呀,真不愧是“科學老師”啊!現在,我的困惑也解除了,心裏的一塊大石頭好象也落了下來。

其實,我真正的發現,是這本“科學老師”的祕密,那就是——勤觀察,勤發現,勤思考。因爲,只有勤觀察,勤發現,勤思考才能夠了解生活中的樂趣。

這一次,我也像“科學老師”一樣,發現了一個奧祕:

那天晚上,我正準備睡覺,輕手脫掉毛衣,忽然發現毛衣有劈劈啪啪的響聲,在黑暗中還能見到閃光,我知道這是靜電,可是爲什麼會產生靜電呢?我反覆思考,反覆斟酌,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是跟電池一樣,物質都是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所組成的,這種微粒叫做原子,原子豆油正負電的粒子構成的。平時,這兩種粒子相等,正負電荷互相抵消,所以不顯出電性。當兩個物體互相摩擦,其中的一個物體裏的負電就會跑到另一個物體裏,這樣,得到這種物體的粒子帶負電就會增多,而失去負電的物體帶正電較多,這種帶電的物體就能吸引另一個物體了。勤思考真的讓每個人都能成爲科學老師呢!

宇宙讀後感3

前幾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的讀書活動,目的是想讓我們全校同學們愛讀書、多讀書。

雖然僅僅只有三天的看書時間,可是,我的收穫並不少。我看了一本叫做《宇宙之謎》的書,裏面的內容令我好奇,令我驚訝。

通過讀這本書,我知道了“宇宙”,這個無邊無際的世界是多麼的神祕,還通過這本奇妙的“魔法書”知道了,原來,宇宙之中還有別的智慧生物。

其中有一段令我至今難忘,飽受記憶的宇宙記錄:

在地球以外廣大的宇宙中是否有智慧生命的問題上,科學家們分成了兩大派。一派說,既然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是個最普通的行星,那麼有智慧的生命就應當廣泛地存在和傳播於宇宙中。另一派卻說,儘管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廣爲存在和傳播,但能使單細胞有機轉變成人的進化過程所需的特定環境出現可能性是極小的,因此在地球外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就科學的發展來看,這樣的爭論無疑是正常的、有益的,而且會推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

大家看看科學家們多麼的細心,凡事都會認真研究、討論。沒錯,俗話說的好呀,“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正因爲這樣,我們才能懂得那麼多東西,知道那麼多東西。

我們要像科學家們那樣,充滿好奇心,富有求知慾望,不僅對歷史積澱的文化知識和日益發展的科學技術具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對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未解之謎都充滿了好奇心。這是人類的心理特點,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基本因素。從地球到宇宙,從自然到歷史,從科學到藝術,在這許許多多的領域中,無不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成就,幾乎都是在探索和解答種種未知事物中創造和發展的。、

我們不僅要從科學家們身上得到啓示,而且自己留心觀察,也能夠從自己的身上得到啓示。

通過看這本書,“宇宙之謎”,已經不再神祕;通過看這一系列的書,“未解之謎”,也已經不再神祕;今天的“未解之謎”,相信也早晚會揭開謎底。

宇宙讀後感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宇宙的最後一本書》

這本書是由保羅·特普斯寫的。可能大家對這個名字有些不熟悉,不過沒有關係。聽我介紹了這本書,大家可能就把這個名字烙在了腦海裏。保羅·特普斯,一位擅長寫科幻類小說的作家。可是這本書寫了一本沒有書的世界。人人頹廢,像一具屍體一般,沒有笑容,沒有淚水,沒有抱怨。更沒有知識,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場大地震和一場大火。所有的書毀於一旦,化爲烏有。人人失去了所有,就這樣,上帝還留給地球一個天使。一個來拯救地球和宇宙的天使——一位充滿善良,自信,陽光,感恩的小男孩兒。他夾帶着宇宙中的最後一本書開始經歷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拯救人類,拯救地球,拯救全宇宙的重要使命。

讀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的那些日子,現在的日子。就在不久,我還抱怨媽媽又給我買了“小山”一樣高的書,抱怨不想看書,還想讓書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讀完這本書,一想到沒有書的日子,我就後背一股冷風吹來——害怕。害怕我變成和書中一樣的人類。就如行屍走肉一般,那樣的生活是多麼無聊、黑暗、害怕。一向不愛惜書的我竟把這本書小心翼翼地攬在懷裏,可心裏還是有種“含在嘴裏怕化、捧在手裏怕破”的感覺,似乎那就是宇宙的最後一本書。我還覺得在這個日新月異、充滿競爭的社會上你不讀書,又和書中的那些人有什麼區別?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只有讀書才能讓我們和社會共同發展,與時俱進。

借書中的一句話作結吧:假如你不讀書,明天就將會是一個沒有書的時代!

宇宙讀後感5

當讀完《宇宙的奧祕》這本書時,我感受到了宇宙的奧祕太多了。茫茫宇宙自古是最令人類產生無限遐思的地方,宇宙的龐大至今仍然讓一般人難以想象。作爲我們全部能量來源、給予我們全部生命基礎的太陽,對於我們的理解能力而言已經是龐大無比,可是它同我們如今已經觀測到的宇宙相比又不過是滄海一粟。

1718年,天文學家哈雷發現三顆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南河三和大角星的位置與希臘時代天文學家的記錄有較大的偏差並且不可能是正常的誤差,於是得出結論說恆星並非不動,只是因爲與我們的距離相當遙遠而顯得運動相當緩慢,所以看上去好像不動一樣。在19世紀,人們發現宇宙中的恆星具有不同的光譜,於是有人提出,恆星是否也發生演化。對於這個問題,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找出答案。在這期間,美國天文學家史瓦西經過系統研究,將恆星的能源和恆星的結構與恆星的演化結合了起來。弗裏德曼·霍伊爾對恆星演化給出了科學的解釋,將恆星生命週期劃分爲起源、主序星、紅巨星、矮星等幾個階段。其中恆星在主序星階段停留的時間最長,我們的太陽現在正處於這一階段。對恆星的演化過程,科學家以赫—羅圖描述。對恆星演化過程的研究是人類迄今爲止對天體問題最精確的科學研究。

宇宙科學就是一步一步地超越人們的這種踏實感的歷史,每一個新發現都伴隨着人們的驚奇和難以置信之感,幾乎每一次難題的解決,都會從相關證據中牽引出更富挑戰性的新難題。爲獲得這些知識,人類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努力,每一個成就的取得都是繼續進步的階梯,每一個難題的發現又都是對智力的挑戰……

宇宙科學的發展歷程既充滿着理性和邏輯的魅力,又爲人類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 同學們,努力吧!將來去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祕……

宇宙讀後感6

宇宙中充滿了未知,也使我充滿了好奇,《宇宙奧祕》這本書替我一一解開了迷題。

翻開書本,八大行星嫣然而來,華麗的土星,蔚藍色的地球,暖橙色的火星,海藍色的水星一一展現在眼前,彷彿身處變幻莫測、美麗神奇的宇宙中,宏偉而美麗!《宇宙奧祕》帶我認識了什麼叫星等,原來星星的明亮程度也有等次之分;讓我知道了日食、月食是如何形成的,星球是怎樣誕生的;讓我置身於我們生活的星系——銀河系,螺旋形的銀河系,象一個龐大的車輪沉嵌在銀盤中,又象一根根閃亮的白色綢帶在深藍的夜空中隨風飄蕩,滿足了我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宇宙奧祕》也介紹了中國古代人對宇宙的研究和認識,比如“渾天說”、“宣夜說”。“渾天說”認爲天就象一個球體,我們踩的地下是球的一半,地上是球的另一半,太陽、星星都圍着它轉。古代西方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地心說”、“日心說”。“日心說”是哥白尼提出的,正確地反映了太陽系的實際情況,認爲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水星等都繞着太陽公轉,月亮隨地球繞太陽公轉。

看了本書,我感覺到了科學的強大,沒有科學,就沒有文明。科學來自於一代代人對大自然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們勤于思考,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敢於挑戰權威,甚至不惜爲真理獻出生命,如布魯諾爲了宣傳“日心說”,被活活燒死在羅馬廣場上。正是因爲對宇宙的.科學認識,纔有了伽利略、牛頓等人的力學理論,纔有了今天的航天飛機、人造衛星等等,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比如鏡子爲什麼會讓我們看到自己,放大鏡爲什麼能把事物放大,植物爲什麼會有各種顏色,天空爲什麼是藍色的?……通過學習、觀察和思考,我們能發現好多習以爲常,卻又意想不到的事情,讓你充滿發現的樂趣。我們就是在一串串的“爲什麼”中學習了好多身邊的科學,認識了這個神奇的世界。

宇宙讀後感7

一千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本書是一本科幻小說,講得正是一千年以後的地球,“宇宙最後的一本書”到底是什麼呢?一起走進這本書吧!

一千年以後的地球,天空遍佈着霧霾,世間再也沒有生機,在這個世界裏,大地生靈塗炭,世界上只有灰色的水泥地和酸雨,再也沒有植物這個東西,而世界又掌控在每一關的關主手上。而且大腦探針橫行,這種東西會讓你感覺好像在伊甸這個美麗的地方,直到大腦燒壞爲止。而伊甸由普魯人控制,他們很瞧不起普通人,任何人進去都會被處死!可是世界並不是沒有希望了,而希望的種子埋在了一些人的手上,他就是主人公——憨頭,大家都知道這是笨蛋的意思。而他和五歲男孩小臉,有一百歲的老爺爺萊特和懷着一顆善良之心的普魯人拉娜雅一起踏上了拯救他妹妹的旅途。

我認爲對話是這本書的精髓。就比如說 走輸水管道的那段故事中拯救拉娜雅的那段故事,萊特爲了救被暴民圍住的她,堅定地說“我們得搭救哪位美麗的少女!”這句話聲音不高,語氣裏確充滿堅定,一個年過整百的老人竟然還有着這樣一份勇氣,令讀者頓時對他產生欽佩之情。而憨頭一行爲了治療妹妹的白血病前往伊甸的那段故事,更是令我十分難忘。妹妹吃到了第一口蘋果時說“這多麼像藍色的天空啊!”短短一句話,是多麼富有詩意啊,不禁令讀者產生無限的遐想,體會她的喜悅之情。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感嘆着普魯人對普通人的不公,而又想象着未來的樣子,書是現在很平常的東西了,未來真的連書都變成珍惜文物了?不,我們不能這樣,要多讀書,爲文學事業做貢獻。我們要愛惜地球,地球只有一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如果因爲人類的亂砍濫伐,破壞植被,大氣污染,水土流失而毀滅了地球,是多麼令人感到可恥的呀!我們現在要珍惜我們的家園,世上可沒有後悔藥賣的呀!

宇宙讀後感8

時間是什麼?時間的形狀又是什麼樣的?這是一個很終極的問題。上個世紀的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果核裏的宇宙》中給了我們答案:是梨形的。

《果核裏的宇宙》幽默而詳細地講述了從古至今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以及如今人們對宇宙研究的成果。而它的作者霍金,卻是一名身患肌肉萎縮症的殘疾人。他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因爲疾病坐上了輪椅,卻以他驚人的毅力繼續自己的研究。他在天體物理學方面有着突出的貢獻,同時他還致力於大一統模型的研究,進行文學創作,成爲了上個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時間的形狀是什麼樣的?相對於我們,時間從宇宙大爆炸開始,經過了一個暴漲階段,之後由於物質引力向中心收攏,最後到光錐的頂點結束形成了一個梨形。隨着時間流逝,光錐不斷向未來延伸,這個梨形被不斷拉長。這就是時間的形狀。

網絡上曾經流傳着這樣的謠言:霍金預言500年後地球會變成一顆紅色的星球。

這的確是霍金在《果核裏的宇宙》中提到的,但是這個結論是他的一個假設:他根據半個世紀以來的全球煤炭使用量的增長情況,估算出500年後人類的用煤情況。他通過純數學角度的計算,得出這些煤產生的熱量,足夠使地球表面紅熾。他以此呼籲人們保護地球環境。

而網絡上的流言,正是故意曲解了他的本意,如果大家都讀過他相關的書籍,也就不會被騙了。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靈魂,雖然他研究的對象是大到以秒差距、小到以普朗克爲單位的宇宙,但是他仍能同時兼顧我們的生活環境問題。要知道,像他一樣的科學家很容易走極端,對日常生活毫不在意,但是他沒有。

當一個偉大的靈魂受制於殘疾的身體,卻仍能心繫星辰大海。而有些人有着健全的身體,卻在一生中從未向塵世外瞥一眼。這就是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宇宙讀後感9

今天,你對人笑過多少次呢?有人可以對我這個問題嗤之以鼻,會覺得笑不笑有什麼關係呀?

可是如果沒讀過《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你是不會知道,樂觀的微笑對有些人來說是多麼重要。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英國科學家霍金因患盧伽雷氏症被禁錮在輪椅上達40之久,兩根手指和一個能思維的大腦是他身上唯一能活動的部件。儘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在常人的眼中他的人生早已失敗透頂,但是他不甘於命運的擺佈,他的思想能熬有道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被譽爲“宇宙之王”。我最欣賞霍金先生的一句話:“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着的親人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人的命運,不是取決於本身情況,而是取決於於一個人的心態是樂觀或消極。當今的社會只能用一詞來形容:物慾橫流。人們疲於奔命,臉上只寫了兩個字:勞累。真誠的笑,已經幾乎是現今社會的奢飾品了;職業化的笑,滿大街都是。現在的人不斷的追求着錢、權,卻讓他們的內心變得空虛,仿若行屍走肉。你在現今的社會中看到有多少人真誠微笑的呢?是服務人員,是普通工人,是機關人員,只有滿足纔會發自內心的笑。人們的心全都慾求不滿或是物價飛漲,工資太低讓人爲生活所累,所以微笑,又是一面反射人性與社會的鏡子啊!如果對方是一位老師,有了微笑,聽他講課的人一定如沐春風;如果對方是一位工人,有了微笑,他一天干活都會很有力氣;如果對方是一位服務人員,有了微笑,他接待的人一定會感受到他的快樂。微笑,一面反射人性與社會的鏡子,我們可以不讓它反射出來的虛假和疲憊,而要讓它反射出來真誠和幸福。樂觀的心態決定一切!心態即使命運。

樂觀的心態創造人生,消極的心態消耗人生。

宇宙讀後感10

剛收到書,沉甸甸的,366頁可謂長篇鉅作了吧,銀河行星的作品說實話之前還沒讀過,所以這次很用心的感受了一次作者的心路歷程,看很多人的評價似乎都不太滿意,可我卻覺得書寫得挺好,每每都有反轉,宇宙的規律也若隱若現的呈現了出來,很有趣。

首先,書裏的我——肖恩,在不同的宇宙形態間跳轉,實現不同的身份轉換,面對信子,小小月,爺爺,媽媽,元首,同伴等等,處理不同的關係,看似棘手的問題,卻用他的睿智與擔當,忘我與無私,一次次的保護了人類。這是天性使然嗎,也許只有這樣,才符合萬物輪轉的意義,一個自私貪婪的生靈是不會永遠長存於世的。

其次,不同意識形態你方唱罷我登場,智能機器人,BD人,鷂羽人……看似脆弱的生命卻最終頑強的生存了下來,而霸道殘忍的下場,終將走向滅亡。宇宙鐘擺讓意識跳轉,讓生命得以延續。兩大高級文明從最初的爭鬥,到最後的融合,不得不說,也是一種大團圓。

再次,書裏暗含了許多不同時期的歷史故事,讀書的同時,也可以對當時的歷史情況有基本的瞭解。這也算是一份額外的收穫吧。不僅有遠古的鑽木取火階段,還有後期秦朝一統天下,甚至後面的兄弟相殘爭奪王位……這一段段人類的發展史與宇宙的發展史也同步進行。

最後,我對書裏神祕的元首很感興趣~他到底是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呢,亦或是後面說的只是大家意識共同組成的,那爲什麼他會有自己的思考模式,如何指揮,決斷,很想一探究竟,希望後續會有相關介紹呢~

所謂的宇宙鐘擺的跳轉,是一種神奇的力量,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書裏也有了闡述。

“生命沒有大小輕重之分,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別,唯有活着與繁衍,纔是生命的全部價值和意義”。

生命的存在要靠希望來牽引,沒有希望,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意義。

宇宙鐘擺真的存在嗎,我在心裏也開始有了疑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過一個孩子似乎有看穿萬物的本領,知道我們存在的意義,我們的肉身只是載體,命運被註定,可如果真的這樣就失去了意義。只有不斷探索未知,拼搏努力才能讓生命閃光。書裏的鐘擺最後如何了,大家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宇宙的存在,也許就是創造一個個的出其不意。最後爆個小料,開心一笑吧~信子(小小月)不斷輪迴到小棋,努力拼搏,如願考上了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學——馬津大學~這個大學名字很熟悉吧~當然,這只是個花絮,書裏還有許多精彩的章節等待大家去探索哦。

宇宙讀後感11

暑假我看了很多本書,其中《宇宙》最有趣的。顧名思義,《宇宙》這本書講的就是有關宇宙的故事。作者是法國伊夫、奧德和阿蘭。這本書生動地給我們詮釋了宇宙中一些讓人歎爲觀止的奧祕,以前我們認爲的宇宙是從載着我們生命的一個起源,是宇宙大爆發的一個清明,但是看完宇宙這本書我有了更全新的認識,我對宇宙的燕子更加的全面。

這本書從生命的起源從銀河系的起源開始講起,講他是怎麼從一個基點到如今的400多億光年的距離?你向我們闡述了爲什麼這個銀河系裏面有這麼多的星球的原因,經過科學家的不斷研究這個地球的生命起源於35億年前。這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感嘆,生命的力量終究是這麼的偉大,經過35億年的時間才演化出我們這種人類動物。

當然,如果有人問你太陽地球,木星他們是怎麼出現的?如果你沒看過這本書的話,或許你根本不能夠回答。但是當我們看了宇宙這本書之後,你就會知道太陽系誕生於50億年前,它本身就是在太陽星雲的重力下不斷的凝聚形成的一個一個天體。當然也有很多人在質疑,爲什麼太陽系從來不會往下墜落,而是在不斷地向前行進,其實這也是由於太陽系在圍繞着銀河系轉動的原因。

所以整個宇宙其實是非常奧妙的,宇宙當中有非常非常多令人難以解釋的東西。當我們用人類的眼睛去看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人類其實非常的渺小,幾乎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總是自詡爲地球的主人,但是我們連病菌都抵抗不了。我們僅僅在地球上生活了幾千年,而地球上的細菌已經誕生了幾十億年。所以到底是我們統治了地球還是細菌讓我們以爲自己統治了地球?看了這本宇宙這本書後,讓我能夠更深層次的明白,我們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不堪一擊。所以以後請愛戴我們的地球,因爲他是生我養我,培育我的家園。

宇宙讀後感12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出發!宇宙大狂歡》。這是我非常喜愛的一本書。

我讀完這本書以後學到了星座是由許多顆恆星組合而成的。這些恆星原本沒有關係,人們爲了好看好記,才把它們聯繫起來,想象出特殊的形狀,取個有趣的名字。比如說:“雙魚座、白羊座、水瓶座、天秤座、雙子座等等。”

太空中還有許多星系,有:“河外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等。太陽屬於銀河系,宇宙除了銀河系,還有無數個河外星系。

太陽系可真大呀!裏面有八大行星,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然後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小的一顆行星是水星。站在地球上看金星,是太陽系中除了太陽和月亮之外最亮的星。火星的顏色鮮紅。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所以它看上去是藍色的。

神祕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名字都是來自古代神話。在希臘神話中,天空之神名叫烏拉諾斯,他掌管整個天空,是天空之王,天王星就是以他命名的。而在羅馬神話中,海神涅普頓是宇宙之神宙斯的哥哥,地位高貴,掌管海洋,在水中擁有無上的權利,海王星就是以他命名的。

海王星上有着太陽系裏最大的風暴,它們每秒鐘能移動300米。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上比月海高的區域就叫做月陸,它們比月海高出20xx~3000米,看上去很明亮。以前科學家觀察到月球上有很多地方都是黑乎乎的,以爲那是海洋,就取名叫月海。其實月亮上並沒有大海,黑乎乎的地方其實是月球上的平原。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星體。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號飛船在月球降落,美國飛行員阿姆斯特朗成爲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更加喜歡宇宙,真希望我長大以後能成爲一名宇航員!

宇宙讀後感13

《喬治開啓宇宙的神祕鑰匙》這本書,講了一個名叫喬治的國小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憑藉自己超人的毅力,最後取得成功的故事。

喬治是個愛幻想的小男生,很想擁有一臺電腦,但是因爲家境貧寒,他的願望一直無法實現。但在聽說有一場科學知識的演講比賽,冠軍可以獲得一臺電腦後,他在朋友們的支持下,組成了一個參賽小隊,一起爲演講比賽出謀劃策。可是喬治的物理老師嫉妒心強,一直處心積慮地進行阻撓,他的夢想之路幾經波折,三番五次被阻擋。但他並沒有氣餒,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喬治憑藉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充分的想象力,最終獲得了演講比賽的冠軍,得到了那臺夢寐以求的電腦。

一個家境貧寒的國小生能獲得科學演講比賽的冠軍,的確很不可思議。如果他受家庭經濟狀況的限制,那他壓根就不會萌生去參加演講比賽來獲取成功的想法;如果他遇到老師的阻撓就退縮,就不會有取得最後成功的可能。但喬治並沒有被現實打敗,而是儘自己的全力去爭取,他在獲得冠軍的同時,也收穫了大家的尊敬。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與他的外在條件沒有關係,而是在於他有沒有確立成功的目標,有沒有堅強的意志,以及一顆遇到任何困難都不動搖的決心。聯繫我自己,我覺得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因爲我常常在遇到困難時,不是去想怎麼克服,而是更換成功的目標,這樣的我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所以,在今後的學習中,我要向喬治學習,向着自己設立的目標,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一直走到終點。

宇宙讀後感14

《走進霍金的宇宙世界》共分四集節目,每一集節目講述一個主題。以先後次序分別爲:探索外星生命、時間旅行、揭開萬物之迷(上)、揭開萬物之迷(下)。

四集節目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第二集:時間旅行。

霍金闡釋了時間的概念,他用了非常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複雜的自然規律。比如,他用汽車給我們講述時間其實是一個四維空間。並且向我們介紹了幾種可能時間旅行方式:穿越蟲洞、繞行大質量物體、接近光速飛行。這其中,我想只有接近光速飛行可能性略大一些,然而這樣的時間旅行方式同樣難度巨大,現如今人類的科學水平還遠遠沒有達到。

其他三集節目同樣精彩,比如告訴我們外星生物的幾種可能形態,宇宙是如此產生等等。

啊!《走進霍金的宇宙世界》,真是很好看、很精彩啊!

凝視着他的雙眼,彷彿望到了宇宙深處。

崇拜他很久了,他的《時間簡史》,我已讀了十幾年,卻從未讀完過。這幾晚看紀錄片《走進霍金的宇宙世界》,重又讓我淹沒在他浩瀚如宇宙的思想和智慧中。曾幾何時,不再相信有關月亮和銀河的美麗神話,卻更相信,宇宙本身就是一個美麗傳奇。宇宙的美,在於那麼多的未知和不可思議,在於它成長的歷程。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只是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點,那點之外的空間又是什麼呢?我可以想象空間的無限,就如我們幾何學裏直線和平面的無限一樣,卻總也無法理解時間的無限。無始無終?到底是靜止還是流動?流動的話可以倒流嗎?我們所經歷的時間,只是一條無邊際的直線上的兩個點嗎?或者,是一條曲線上的兩個點?我不是瘋狂科學家,但我是否有可能,穿越蟲洞邂逅一分鐘前的自己?

謎,宇宙裏有解不完的謎,包括我們自己。我知道,我將被地球的引力牢牢束縛在這裏,也將被人與人之間的引力牢牢束縛在這裏,但我知道,他的思想和智慧就是一艘飛船,搭上就可以衝破所有的引力。但願,我能搭的更久些。

宇宙讀後感15

寒假的第一天,我向爸爸要了買書的錢就興沖沖來到書店,來到書店我眼前是無邊無際的書,書本多的數不清,我在書店溜了半天覺得<<宇宙未解之謎>>特別讓我心動我想:“心動不如行動”。我買走帶回家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覺得這本書太吸引人了。

這是一本科普小說,我喜歡這本書不僅是因爲書的封面上有奇形怪狀的圖片而是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我細細地品味着這書,認爲《宇宙未解之謎》一書不僅把目前宇宙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績和未解之謎一一再現,編者力圖以最權威的史料和最新最周密的考證分析爲依據,從科學角度出發進行合理的論述.此書還能增進我們的宇宙的全面認識和濃厚的興趣。全書由淺入深.較爲全面地介紹了目前宇宙科學研究中的已有成績和未知課題。看了此書讓你其樂融融。本書匯聚人文精髓增加我們閱讀的見聞的願望,本書中大部分的問題都有幾種想法,我們可以做一回小小科學家。《宇宙未解之謎》這本書中不光是講宇宙的問題更是讓我們瞭解重大的大人物,要說我喜歡此書的理由說也說不完。

人類的足跡已經踏上了月球,地球上的各個種族在不同的時代都曾提出過關於宇宙的學說。但科學表明,人類目前所瞭解的宇宙只是宇宙極小的這一部分,而且我們對這部分宇宙的觀測,也只是剛剛起步而已讓我們從此書中探求宇宙的祕密,打開它那神祕的面紗吧!一起行動起來吧!

心動不如行動”。我買走帶回家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覺得這本書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