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餘莉的教學總結範文

因爲上課時間較短--僅僅三次,所以這份"教學總結"並不能真正總結出關於教學方面的太多東西,志願者餘莉的教學總結。更多的,應是自己的一些主觀感受和想法,以及從短暫的教學實踐中所得到的些許經驗。當然,從我可愛的學生身上,我亦有所得,並對此心存感恩。

志願者餘莉的教學總結範文

首先,關於我所接手的課程有一些想法。

不能不說"上下五千年"是門很有創意的課程,讓學生了解歷史故事和人物以及成語典故的同時,又可鍛鍊他們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一定程度上,他們的合作能力也可得以提高。該課程的另一特色在於,學生可完全參與其中,輕鬆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是他們沉重繁忙的學習之外,一種寓教於樂的放鬆方式。想來這便是該課程的教學目的--至少於我,如此認爲。所以一直覺得,"上下五千年"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是關於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問題幾個人的看法。

學生對於該門課程是較有熱情的,挺有參與精神。但在教學過程中易出現秩序混亂的現象,如做閱讀部分的工作時,部分或個別學生易開小差,自顧自做

別的事;又如在角色扮演時,場面亦缺少應有秩序,甚至略顯混亂。在這中情形下,我自認爲學生所得並不如我們的教學初衷一樣多。至少,在做閱讀時,他們常常忘記認真聽別人的閱讀是對他人起碼的尊重。當然,造成這一現象產生的大部分原因是來自教師本身及其教學方法。孩子們天性好動、頑劣、好奇而又敏感,作爲老師,不能強制扼殺他們的天性,而是應加以引導,將所有學生的注意力和熱情吸引到課堂上,讓其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而怎樣引導,這便是教學方

法上的問題。作爲這門課的老師,我做得很不好。因爲我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讓我明白,我的方法並不如我所想的那般行之有效;我所要給予的東西,也不似我所認爲那般易於理解和接受。這是我應思考和反省的。

另一方面,學生的流動性較大,這個周來上課的學生,可能下週就不來了。個人認爲這是不太好的,至少它不利於老師對學生的輔導,更不利於對學生的瞭解以及學生對教社的瞭解,對他們的進步益處不是很大。也對教社的紀律和組織產生不好的影響。

第三,關於平民教社。

平民教社的出現,是令人感動的。其初衷,溫暖美好。不計報酬,只爲伸出一雙手,爲這些孩子提供幫助。而這些幫助,不單是應試教育下的教學輔導式的幫助,更注重的是"應試"以外的培養,如讓孩子們領略藝術的魅力,暢遊

於歷史之中,又與時事接軌,還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他們得到的鍛鍊,無論多少,都無疑是有益於他們的全面發展的。

但教社作爲一個組織,似乎還缺少一些東西,如一套系統的教學理念,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包括對學生和老師的管理)等等。或許我的理念和教社存有分歧,但倘若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我希望教社日益變得成熟,日後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後,我這名資歷尚淺的志願者老師,向爲我提供這次機會的書家和教社說一聲"謝謝",讓我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鍛鍊。也要向我可愛調皮的學生們說一聲"謝謝"。在這短暫的教學實踐,是他們讓我看到了那不泯滅的童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望來日與其同進步!

編者的話:《上下五千年》這門課是根據平民教社本學期的教學理念設計一門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在寓教於樂的教學氛圍中瞭解中華華夏五千年曆史,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此過程中增加提問和討論問題,提高大家自主思考和參與討論的能力。此門課前後共有三個老師任教(嚴,郭,餘),每個老師在任課期間,都在前面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有所探索和改進,形成現在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