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讀後感7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物傳記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物傳記讀後感7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1

讀《三毛人物傳記》,品味三毛的人生,我所認識的三毛,是那麼的有膽識、有魄力。再讀她的《萬水千山走遍》,不得不爲她的勇敢,她的率真,她的個性,她的不向世俗屈服折服。

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給自己做主。她的原名陳懋平,“懋”是族譜上屬她那一輩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連天,父親期望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戰爭,而給了這個孩子“和平”的大使命。後來這個孩子開始學寫字,她無論如何都學不會如何寫那個“懋”字。每次寫名字時,都自作主張把中間那個字跳掉,偏叫自己陳平。不但如此,還把“陳”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爲右耳,這麼弄下來,父親只好投降,她便給自己取了名字。年幼孩子應有的無知,在她身上竟以執着的個性對抗體現。

萬水千山走遍,她將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作爲一個女人,有着獨闖的膽魄,身邊跟着米夏這個男人,在她的筆下,感覺都沒有她那麼強悍,在她與米夏的現實中,是唐·吉訶德和他追隨者桑卻的顛倒,她像是桑卻,而米夏,竟是那唐·吉訶德的演扮者——深夜之時,當三毛在哥斯達黎加的機場向人索要錢打公用電話時,米夏坐在行李旁悠然看報紙。故事人物身份的移位,更使我佩服這個女人的魄力,同時,也希望自己有這樣的力量,然而,似乎不太可能,擁有周遊世界的夢想,而膽量,卻是遠遠不足,擔心這現實的社會,容不下我獨自漫遊。

在墨西哥的街頭巷尾,走進神父用擴音機在講話的新教堂,一對鄉下夫婦進入三毛的視線。這兩個人木一般地跪在幾乎已經擠不進門的教堂外面,面向着裏面的聖母,直直地安靜地跪着,動也不動,十幾分鍾後,他們的姿勢一如當初。那做丈夫的手,一直搭在他太太的肩上;那做太太的,一隻手繞着先生的腰。在三毛的筆下,兩個人,在聖母面前亦是永恆的夫妻。隨後,三毛一低頭,擦掉了眼淚。女人的內心,終有那感性的的一面,內心深處,不敢觸碰,不忍觸碰,怕那脆弱顯現出來,而後一發不可收拾。那時,她祈願的是聖母還給她失去的那一半,她想念她的荷西,想念那個雖有年齡差距,但讓她深愛着的男人。

感性與理性兼具,智慧與膽識融合,她明白她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即使在艱辛旅途之中,在勞累壓身的路上,她不忘完成自己的寫作,不忘自己的責任。

人物傳記讀後感2

最近看完了《居里夫人傳》,是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寫的。心裏充滿着對偉人的敬仰和崇拜,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她對事業的執着、堅毅、吃苦耐勞,對自己慳吝,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

我原以爲她這種品德和精神吸有在共產主義的社會裏纔會存在,可她在近百年以前的所作所爲,都讓我汗顏。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爲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啓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爲孩子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爲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爲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_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爲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爲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讀罷一書,心裏涌現出李清照的名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

我的努力還很不夠,我的目標還很遙遠,我的路還很長,而我的時間不多。

人物傳記讀後感3

《拿破崙傳》講述了拿破崙傳奇般的奮鬥歷程。他從一個“科西嘉小子”最終成爲震驚整個歐洲的雄獅,在人類戰爭史冊上刻下自己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統帥,並沒有因爲滑鐵盧的慘敗而被後人輕視。他的精神品質依然在歷史的星空熠熠生輝,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

誠然拿破崙的一生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輝煌的成就。在軍事上拿破崙被人們稱爲“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餘次比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役的總和還要多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崙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爲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爲傳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最後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卻第一幕呀。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設立的學校我所採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執政期間犯罪率減少;而英國的犯罪卻很猖獗…

亂世出英雄,拿破崙就是生活在這麼一個亂世,幸運的是他選擇了作一名將軍,由於他紮實的科學知識和稠密的軍事思維,使他在這麼一個亂世之中游刃有餘,是戰爭造就了拿破崙,他無需感嘆生不逢時,恰恰相反的是,他太過生逢其時。我想無論是什麼報復,什麼志向,都要先認真考察一下你所處的時代需要什麼,如果說你的興趣,你的特長能爲這個社會需要所利用,那麼你也將成爲拿破崙,但如果真的想成就霸業,變得不可戰勝,那麼記住一點吧,博覽羣書,書中自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拿破崙,一個值得敬仰,值得唾罵,值得崇拜,值得痛恨的軍事天才,一個給我啓發,激我奮進的歷史人物,今天,當我擺脫了玩物喪志的過去,開始博覽羣書時,我準備用我這稚嫩的筆,以我這淺薄的思想,認真的分析一下這個可愛又可惡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不可一世的皇帝。

人物傳記讀後感4

錢學森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給我們中國做出了很多貢獻,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更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脊樑,中國人的驕傲!

錢學森從小就出身在名望很高的錢氏家族裏。他的爸爸錢均夫小時候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去過日本留學,回國後在上海成立“勸學堂”,教授大家要投身民主革命。他的媽媽章蘭娟是杭州一位富商的女兒,她聰明過人,計算能力和記憶力非常強,擅長數學,在家裏一心輔導錢學森背誦唐詩、畫畫、寫毛筆字。錢學森出生在這樣幸福的家庭裏,爲他將來的'成纔打下了很好的的基礎。

錢學森從小就非常好學,學習成績超常,是班裏的優等生。他還有很充分的觀察力:他自己做的飛鏢飛得又遠又穩,誰的飛鏢都趕不上它,原來錢學森在做飛鏢時運用了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這可是他自己鑽研出來的!後來上了師大附中學習。

緊接着,他又考上了上海交大,而後去美國留學,拜馮·卡門爲師。經過了馮·卡門的深度栽培下,錢學森成爲了麻省理工大學的正教授。而他卻一心想着回國,將來讓祖國從黑暗走向光明。因爲美國不會放過這樣的人才,於是把錢學森扣留在美國。最後錢學森接到了美國准予他離開的通知,於是他便回到了他夢寐已久的祖國。

錢學森回國後,全力搞好導彈和航天事業。因爲錢學森的幫助,中國的第一顆仿製近程導彈、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和中國第一顆洲際導彈發射成功。錢學森在20xx年獲得“終身成就最高榮譽獎”,在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

錢學森在這一生給我們中國人帶來了無窮的寶藏,他給中國留下了璀璨的輝煌!

我覺得錢學森能成才的關鍵除了家庭,除了充分的觀察力,還有學習興趣的緣故。錢學森可不是那種憑打罵馴出來的,而是他自己本來就很好學。他好學也有師大附中的功勞,因爲師大附中沒有逼着學生死記硬背,只要求打好理解的基礎。由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你愛學習,你就肯定能得個好成績。即使你能靠硬逼而讓學習優秀,那不僅非常枯燥,而且你不會增加自己的觀點,只是將你所知道的固定答案交出,相反,如果你有學習興趣,那你肯定就會加入很多你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所以我也要從小就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長大才能爲祖國做出貢獻。

人物傳記讀後感5

《名人傳》,一本人物傳記,記敘了衆所周知的三位偉大天才的奮鬥史,名人傳讀後感--兔子(鄭婉晴)。其中雕塑家與畫家米開朗琪羅是我崇敬的一位人物。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命運坎坷,跌宕起伏,足以媲美一部人物糾葛的好萊塢大片。在羅曼羅蘭筆下,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

米開朗琪羅說過:"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由此可以看出,他對悲慘命運的不屈、不屑,甚至是主宰。僅僅這句話,使他擁有比常人更高的完美的品質,他是英雄,他使我們感到卑微與渺小。

他熱愛創造,彷彿那是他最炙熱的生命。這種由創造引起的衝動,好比一場一場劇烈的火山,爆發出源源不斷的思路。

有些人認爲他驕傲,自負。沒錯,但因爲他把藝術看得比生命重要,所以關於他的狂野、不羈、高傲都可以被淡化。留下的,只是對天才的褒獎,對生命的讚美,對藝術的追尋,讀後感《名人傳讀後感--兔子(鄭婉晴)》。這,就是他所需要的;這,就是那些遺留藝術的真諦。

米開朗琪羅是精神上的貴族,由他之言:"從事藝術的應該是貴人,而不是平民。"

我不清楚羅曼羅蘭是以怎樣一種心情去小心翼翼的描繪關於米開朗琪羅的一切,他的桀驁不馴,他的精神寄託,他不屑與世俗相爭,他看不起藝術上的平民。這樣一個人,他的思想超出了一切。

就這樣,他超脫般的存在了85年。這樣一個遲暮的老人,曾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後世有萬人景仰。但是,他卻仍是孤獨的。他的尖銳,他的鋒芒畢露。沒人願意敞開心扉,接納這個渴望溫暖的"孩子"。導致他越來越偏執,漸漸與世界失去溝通。

我寧願我是那個時代的人,給予他一點點溫暖。希望我們的天才永遠不要緊蹙眉頭。

人物傳記讀後感6

厚厚一冊書,很快就讀完了,李嘉誠的形象也由模糊而漸漸清晰,我深爲他的人生傳奇折服。這本人物傳記前1/3是講做人做事,後2/3是講做生意。 李嘉誠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大的作爲,是因爲他有着一股永不服輸的執拗勁。小小年紀的他就掌握了經商的祕訣,他對推銷工作已經有了獨特的見解。他認爲摸清市場動向,建立銷售渠道,廣交朋友,才能做好生意。

1940年李嘉誠14歲那年,正逢中國戰亂,他隨父母躲難,逃往香港,投靠舅父莊靜庵。在他還是一個八年級學生的時候,父親李雲經勞累過度,染上肺病辭世。少年李嘉誠含着眼淚去爲父親買墳地,錢卻被人騙去。哲人有言:在人生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學些什麼東西,會使人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少年李嘉誠深諳此理,他沒有沉浸在悲痛中,身爲長子,爲了養家餬口而不依賴別人,他選擇了輟學打工,獨立支撐生計。李嘉誠先在舅舅莊靜庵的中南鐘錶公司當學徒,之後又到一家塑膠廠當推銷員,一賺到錢便去買舊書學習。由於勤奮上進,業績彪炳,只兩年時間便被老闆賞識,升爲總經理。

1950年夏天,李嘉誠立志創業,向親友借了5萬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積蓄的7000元,在筲箕灣租了廠房,正式創辦“長江塑膠廠”。在他經營塑膠廠的幾年裏,歷經挫折,他都以無法想象的毅力挺了過去,令我震驚。李嘉誠在得到了一些小利後,開始過於急迫地擴張企業,產品次品量增多,資金流失嚴重,李嘉誠面臨倒閉,陷入了他人生的最低谷。後來,李嘉誠沉着冷靜地和銀行洽談,使銀行信任他,繼續爲他提供貸款;他停止生產塑料玩具,着手進軍塑料花市場,“長江”得以從死亡線上被救了回來。

李嘉誠堅韌、勇敢,從普通的堂倌開始,到推銷員,自主創業,再到塑膠花大王,締造自己的商業帝國,戴上華人首富的桂冠,乃至亞洲首富。自己打敗自己的遠遠多於被別人打敗的;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之路,有一條路不得不走,那就是成長之路。

人物傳記讀後感7

在羣山環抱之中,隱藏着一座小小的村莊。在這個小村裏,住着一羣淳樸漂亮的姑娘們。而有了一天,改變了她們的生活。兩根纖細、閃亮的鐵軌盤旋着跨過羣山,鑽過隧道,蜿蜒到了小村之中。

香雪就是那羣姑娘之中最爲害羞的一員。但每每當那列冒着白色蒸汽的鋼鐵巨龍緩緩來到小村之中,姑娘們就會草草地扒幾口晚飯,然後衝到梳妝檯前,仔細地梳妝打扮起來,而香雪總是第一個走出家門。

不過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其他姑娘們感興趣的是乘客的首飾和漂亮的乘務員,而香雪,她注意的是乘客的文具用品,她關心的是北京的大學怎麼樣招生。尤其是那個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讓她爲了換取那個鉛筆盒不惜坐火車來到下一個站點,花費了一筐雞蛋。她因此而與衆不同,因爲她的身上有着清純脫俗、積極向上的光彩。

香雪是小山村唯一的國中生。她因貧窮而被公社中學的同學所歧視,同學們處處貶低她、嘲諷她。而這種歧視而萌生了香雪走出貧窮的決心。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要去擺脫這種貧窮。這時的香雪,清純中又透出了無與倫比的剛毅。

香雪,她也是一個不願佔別人便宜、不願欠別人人情的人。在不小心登上開動的火車之後,她找到了那個鉛筆盒的擁有者,想要用雞蛋交換鉛筆盒。儘管女學生告訴香雪要把鉛筆盒送給她,並且說自己沒法把雞蛋帶回去吃,但香雪仍舊執着地把雞蛋塞到了女學生的座位底下,然後飛快地奔下了車。

而在到達下一個站點西山口時,旅客們都勸她在西山口住一晚上在回臺兒溝。熱情的“北京話”也讓香雪去找他愛人的親戚借宿一晚。但她拒絕了他們的好意,頂着黑夜一路回到了臺兒溝。

也許香雪並不是一個膽子大的人,她走着夜路回到臺兒溝可能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是香雪對山外面文明的嚮往,促使她克服困難。而香雪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後、擺脫貧窮的迫切心情,和她的自愛自尊,讓她能夠有了走出大山的勇氣和毅力。她擁有了對外面世界的幻想,也擁有了她對自己和臺兒溝未來的幻想。她不再拘泥於這個小山溝裏的村莊,而是將會走出大山,去到繁華的都市。

香雪青春的純真和質樸,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希望香雪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