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一、活動掠影

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於20xx/7/17至7/22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我們一行九人,選擇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馬合口白族鄉中心國小爲主要活動對象。對該校教師進行培訓、交流和指導,對有關教育問題進行了訪談:留守兒童的發展狀況;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狀況等。

我們次日到達張家界,包了一輛面的,經過兩小時顛簸。這是全國百大貧困縣,也是當年賀龍元帥三把菜刀鬧革命的地方,縣城中心賀龍元帥馬上馳騁的雕塑訴說着不可磨滅的歷史,彷彿經過就能嗅到烽火歲月的煙塵。在縣城終於手機有了信號,在從市裏到這兒的車程上就沒有,是縣城的樣子,總是介於鄉村與城市之間,沒有退去的鄉土遺蹟,又永遠處於追趕模仿的潮流中。住在縣城賓館,我們早有思想準備,已經覺得很好了,舟車勞頓有個停頓的地方,便是滿足。當夜見了馬合口白族鄉中心國小的校長,矮矮白白胖胖的,說了些歡迎感謝有要求儘量滿足之類的話,寒暄客氣夾雜着成人世界的圓熟與行政味道的虛僞。當晚是一粘牀就睡死了,手機放在耳邊,竟然五個短信,一個電話都沒吵醒!異鄉的第一夜哦,酣睡穩當滿足。

第二天清早,早餐過後,校長開車把我們接到馬合口白族鄉,又是兩個小時的車程,山路彎彎,我心纏繞,窗外是綠,各式各樣,鋪天蓋地,濃淡皆宜,熟悉、親切,我是南方的孩子哦,我是一尾南方的游魚,回到這裏,如魚,得水。可是,爲什麼,我的心裏越揪越緊,眼裏幾乎要落下淚來,北京——張家界——桑植——馬合口鄉。出生確實在很多時候把有些東西決定了,命運呵…...

從現代化的城市馬路,不知何時駛進了鄉村的公路,路在蜿蜒,奇峯迭起,偶有妙峯,引人入勝,更激起對張家界的遐思神往。但是,我終是過客,旅人,是來支教、學習、擷奇攬勝的,與這裏真真正正,擲地有聲的生活是有很大距離的,是沒有利害關係的,我眼裏的風景,老鄉已是熟視無睹,或者客觀上這種“藏在深閨”的好山好水,也是一種閉塞,或者我來看山看水,不經意,自己也成爲風景了?!

到達後上午是與縣、鄉、校領導見面。在一個難以想象的簡陋的學校接待室,簡短客套,具有濃郁的農村幹部作風。然後來到住處,說是酒家,其實就是一個富裕農戶的樣子,二層,四室一大廳,再附加兩間小房,我就住在附加之一里。房間竟然貼着大紅的喜字,和有濃郁新婚氣息的對聯,屋裏是那種農村現代化的現代,不同時代的東西齊聚一室,讓我想起天津參差不齊的街道,不完全的發達。

下午是聽國小老師講課,評課,還是有啓發的。猛然發現自己那段實習經歷,自己的教育背景,還是體現了專業素養。其實人還是要倚重專業、優勢的,這一點很重要。由衷覺得還是要增加學術修養的,因爲專業,所以卓越,需要孜孜以求。

  二、教學現場

7/19是我講課的日子,我不是學課程的,但是這個團隊中的確我是講這個最合適的了,當仁不讓加上硬着頭皮上,反正是第一個講,早死早超生。前一天晚上去多媒體教室溫習了一下PPT,這得感謝趙寧寧和黃晶晶,還有王哲先,真是人和最重要啊。本來回到住處還想看看的,也是睏乏,就努力發揮吧,心裏倒是平靜,我還是認真敬業的,第二天早上6:00就醒,從容穿上套裙,梳好頭髮,把筆記、講稿順了一遍,還有時間,有點無聊,順手寫了一個講課提綱。

提前20分鐘到教室,試好課件,擴音器,老師們也陸續來了,總共就三十多人,有人遲到我也不露半點慍色,拖延了15分鐘,9:15開始上課,來聽課的老師竟然有好幾個帶着小孩,在旁邊咿咿呀呀的,我也只能默認和理解。開始還是有點緊張,自己都覺得有點澀,畢竟也是一對多的講臺啊,漸漸平靜,突然屏幕黑了,沒電了!我一怔,這意味着我精心準備的PPT不能用了,意味着我的講課必須即刻調整!確定電是停了,這樣一個不可更改的事實,那好我改變自己。於是整理了一下思緒,調整了授課內容,充實了一些文字資料,漸漸平靜下來,以前實習的經歷還是很有作用的,臉皮夠厚,膽子夠大,漸入佳境,添入了一些即興的東西,揮灑自如起來,板書也飛舞起來。中場休息了一刻鐘,繼續上課至12:00,效果不錯。我對自己的表現滿意,我已經盡力,尤其是對於突然停電的處理,可視爲一項應激危機處理,這是尤其讓我高興的,的確,有時候貌似不順,反而成爲發展超越自我的契機。

講了將近三個小時,儘管我想法設法要互動,可是事實上就是我的“一言堂”,累並充實着,下午是交流討論,中午也沒有來得及午休,趕去討論,圍成一圈,討論會是一片死寂,只有午後的知了在拼命的唱歌,沒有人發言,我是絞盡腦汁了,自謙以拋磚引玉,提問以“後發制人”,就是沒有人說話!這是一潭沒有漣漪的死水啊!一看有電了,我靈機一動,決定讓大家看PPT,接着上午沒有完成的部分,當然我不會聲勢浩大地把那近百張的課件細講,沒有必要也沒有氣力了,照應着上午的講課內容,蜻蜓點水地過了一遍,算是“溫故而知新”,也緩解一下長時間死寂的尷尬。看完課件,已經是2:48PM,我從講臺重新回到座位,氣氛有所改變,漸漸有人發言,我也積極地與他們交互,慢慢地引導他們說話、說真話、說實話、說心裏話。其實草莽間大有英雄在,說開去了,還是有人很有見地的',讓人聽了爲之一振,溝通、交流、爭鳴是很好的!

回到住處,我也因爲今天的表現,有了一個別號:superwoman!罷、罷,做都做了還怕說!

  三、見聞逸事

月夜下烤苞谷是很有意思的事情。7/20號晚上,我們來到一個老鄉家裏,白族人家,很素樸熱情的農家,主人很會拉二胡,而且是邊拉邊唱,就是背心短褲,平時的裝束,即興拉唱,饒有興致,怡然自得。我是沒有聽懂唱詞,好像是白族的山歌。後來這家的白族小姐妹還穿上好看的民族服裝一起在二胡的伴奏下演唱了《大河長水小河流》,還有一首唱哥哥妹妹的歌,估計是情歌吧。她們的聲音脆亮,讓人驚詫,雖然不聽得很懂,但是少數民族山歌的熾熱,明亮還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而且那個白族小姐姐的確很漂亮,不施粉黛的清新明豔。我們當中有幾個非常迷戀烤苞谷,於是他們幾個就爲人民服務了,我們幾個跟着白族谷奶奶學跳民族舞蹈——“霸王鞭”和“九字鞭”,很是開心。主人家二胡拉得越發起勁,碩大的月亮,噴香的烤苞谷,我們笨拙可愛的舞姿,都是難以磨滅的印記。我覺得再也吃不到那麼好吃的烤苞谷了,深刻理解了魯迅《社戲》中吃豆的感覺。

  四、白族風情錄

7/20上午是聽課,下午兵分兩路,一撥下鄉調研,我們留守的幾個結識了當地民俗文化站站長——谷奶奶。興致勃勃地跑到她的文化站,每個人穿了一套白族服裝回來,還拿了六根九字鞭,白族姑娘的夏天的服飾通常以紅白爲主色調,上衣是貼身的中式的小衫,褲子是白色嵌好看的花邊,最有意思的是還要圍一個“兜兜”,上面是各種刺繡,顏色絢麗,內容豐富,系在腰上,坦白說,這種衣服對身材還是很有要求的,敢情白族姑娘個個都是嫋娜多資吧,還有一個裝飾用的帽冠,冬天也有一定的禦寒作用,帽冠很漂亮,風格各異,有的用閃亮的珠片點綴,搖搖曳曳的,別有一種動人的風情。反正我一身裝扮下來,很像古代宮廷裏洗衣房的洗衣女,自我安慰:小家碧玉。另外的兩個女孩子一個很有新娘子盛裝出嫁的感覺,一個覺得家裏很富足,是“大家閨秀”版。男孩子的衣服他們穿得很好玩,還是很有民族感的,小何呢頓時覺得德高望重起來,像個憨厚的老爺。本來最疲軟的中午,大家都很興奮,異族情調在異鄉總是很刺激的。我們在住處的大廳,拍了好多照片,形形色色的組合,小白和薇薇合照了一張,很有劇照感,被譽爲“新版神鵰俠侶”。大家在谷奶奶的指導下,拿着九字鞭,學習了白族舞蹈,我和薇薇最熱情高效,基本上學會了“霸王鞭”,想我最後一次跳舞是國小六年級了,這麼大了,還能跳舞,真高興!

與小何一起幫谷奶奶把服裝等送還到文化站,她津津有味地給我們講述了白族自雲南入遷的歷史,以及“霸王鞭”的來歷,谷奶奶興致勃勃,精神勁很足,我們會意的微笑着,這就是活生生的民俗文化啊!是不是也可以算是田野調查?

  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7/22,我們在這兒的最後一天,我們的支教任務結束,舉行了一個簡樸熱烈的聯歡會。大家也其樂融融,雙方都表演了節目,我們現炒現賣,還“混跡”白族妹妹中,表演了“霸王鞭”,總是比別人慢半拍,是非常可愛的搞笑版。

支教就在歌聲中結束了,記下的只是部分,體驗是豐富的,或者有些感覺是無法言表的,或者是沉澱一段纔會在心中翻涌,總之,這段經歷必將滋養我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

同時,我們在這裏經過,不敢說能起多大多深刻的作用,想起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真的有那麼一顆火星誕生過,我們就很安慰!

何日更重遊,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