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歡迎大家分享。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1

本書通過一個國小生記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書中每個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畫卷。

本書沒有任何虛僞的說教,沒有騙人的宗教式宣傳,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或標語口號。它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使人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中國的文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人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這本書,都是寫的一些平凡的小事。用樸素的語言,塑造了貌似渺小,卻不平凡的人物,如老師、校長、賣柴人、母親等,這些人都具有愛心。這些平凡的人物,在讀者心中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是一本對青少年以後的成長具有深遠影響的好書。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如果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2

我是媽媽的太陽,因爲媽媽時時刻刻都圍繞着我,關愛着我的學習生活,教育我明辨是非,告訴我做人的道理。我也是爸爸的太陽,爲了我的學習、生活得更好,爸爸整天在外艱辛地工作,我爲準備物質食糧。我生活在一個健康、快樂、民主的家庭,當我遇到煩心事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我排憂解難,我真幸福,而我卻常常不聽話,給他們增添煩惱,我真不應該,我要做爸爸媽媽的乖孩子。

暑假裏,我的好朋友朱琪送了我一本《愛的教育》,我愛不釋手,其中《卡隆的不幸》記憶特別深刻,爲主公卡隆的不幸感到悲傷、難過。故事是這樣的:卡隆的媽媽病了,爲照顧媽媽,卡隆好幾天沒來上課了。最不幸的是,昨天,他媽媽死了,永遠的離開了他。老師下課時告訴我們:“卡隆遭遇了天大的不幸,失去了母親,希望大家多關心他、安慰他!”

今早,卡隆來到學校,他穿着黑色喪衣,臉瘦了許多,眼睛又紅紅腫,兩條腿晃晃悠悠的走着,好像生了一場大病似的,看到他的樣子,我心裏難過極了。卡隆想起了媽媽,忍不住又哭了起來。

老師拉着他,將他抱在懷裏,用溫柔地語氣安慰着他。

說完,便領着卡隆坐在我的旁邊,我不忍心看卡隆的面孔,卡隆取出筆記本本和書本,翻到上次媽媽送他時折起來的地方,又趴在桌上哭了起來。老師讓我們不要打擾他,先上課。我很想對卡隆說些安慰的話,可又不知道說什麼好,就將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低聲說:“卡隆,不要哭了!啊?”卡隆沒有回答,一邊哭着,一邊用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

放學了,大家都靜靜地聚集在他的周圍,捨不得離開。我看見了媽媽,向我們走來,就準備去抱住她,沒想媽媽一把推開我,而是看着我身後的卡隆。我回頭望了望,見卡隆正悲哀地看着我,那神情好像在說:“你真幸福啊,有媽媽可以擁抱,而我已經失去了我最心愛的媽媽,再也不能和她擁抱了!”

和卡隆相比,我是多麼的幸福啊!我有一個好媽媽,卻老覺得她很煩,我可真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要常常提醒自己不犯糊塗,不斷超越,自己希望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裏早日長大。長大成人後,能對爸媽回報我的愛,像太陽那樣給爸媽帶來溫暖和幸福,長大成人之後,也能爲更多人,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爲社會、爲國家做應有的貢獻!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3

本書通過一個國小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國小生的所見所聞。這本書用樸素平淡的語言,描述了一些不平凡的人物: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父親的老師.少年鼓手~~~~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倫巴底的小偵察員這篇日記裏的一個小少年,軍人讓他去看一看四周有沒有敵人,他爲了完成軍人交給他的任務,不怕困難和犧牲,機智勇敢的完成了交給他的任務,並且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我讀完這則日記的時候難過的流下了眼淚。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萬分的是《萬里尋母記》這則日記裏說有一位年僅十三歲的意大利小朋友馬爾可去遙遠的地方尋找他母親的故事,爲了尋找母親不怕路途的遙遠,每天睡在草堆上,每天還忍受的飢餓只能吃一點點麪包,還忍受的腳伕對他的種種折磨,鞋底都磨穿了打起了血泡。他終於經過了千分萬苦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通過這本書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幸福生活,讓我們互相幫助.團結有愛,互相關心,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讓世界永遠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4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真諦。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以及對祖國的愛,使人感受到愛的溫暖和力量。愛,經常在我們身邊,而經常會被我們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沒有愛的人,就等於沒有了靈魂,缺少愛,就缺少了心靈的一半。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剛出生,就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愛;上學了,可以感受到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就像那次我發燒了,沒去上學,同學們一放學就來我家,幫我帶作業、補習,並且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讓我多喝水,我多麼感動,這,就是愛,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多麼偉大!是愛,使我們能快樂健康地成長,是愛,給予了我們內心的溫暖。

愛,是大樹、城牆,讓我們依靠;愛,是火焰、陽光,讓我們溫暖;愛是我們一生的守護者,是我們受傷時的安慰。多感受一份愛,就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讓我們沐浴在愛的溫泉裏。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5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收穫了很多。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故事要數《帕多瓦的愛國少年》了。文章講述了一個少年愛國的故事:一艘輪船上,有個衣衫襤褸的少年,他原離他人,不與任何人講話。因爲,他曾經被自己的親生父母賣到一個賣藝的班子裏。班主強迫他學藝。不但不給他飯吃,而且還打他、踢他。爲此,他認爲世上所有人都這樣冷酷無情。所以,他總用一種陰沉沉的眼光看人。這一次,他是返回家鄉找父母的。

船上,有三個十分闊綽的人,他們看這個少年怪可憐的,便給了他幾個銅板。不久,船上又上來了幾個婦女,他們爲了顯示自己的.大方,又給了少年一些錢。少年十分高興,拿了錢進了船艙。因爲,他終於可以飽餐一頓了。忽然,他聽見給他錢的那幾個人在用各種髒話侮辱自己的國家。他聽後十分氣憤,將這些錢拋還給了他們。

這個少年雖然人窮,但他的志卻不窮。另外,我還推薦大家去閱讀一下這本書。因爲,這書中的每篇作文都包含着愛。這種愛是作者對人民中間蘊藏的精神道德的美的發現和開掘……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6

放下《愛的教育》,我不禁感慨萬千。這部充滿愛的著作把我深深打動了。感恩,大度,善良,慈悲爲懷這些美好的品質,此刻竟全部彙集在了這本書中,淨化着我心中的狂妄,滌盪着我靈魂中的浮躁。

《愛的教育》塑造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賣菜婦女,卡隆,斯代第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愛的教育》教會了我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所有對我好,愛我的人。就像書中所說:“他們是啓發你心靈,培養你智慧的人,他們在你的一生中,差不多與你的父親一樣重要。”這他們,指的就是所有給予我幫助的人哪!他們給了我很多很多,我又有什麼權利不去真誠的感恩,真誠的去說一聲謝謝?難道他們幫助我是應該的?雖然我的感恩也許還抵不上他們幫住我的十萬分之一,但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那就是最好的。

《愛的教育》還教會了我敢作敢當,在做錯事時敢於承擔後果。就像卡羅,他在用雪球砸傷老人眼睛後,勇敢地站了出來,非但沒有受到懲罰,還博得了大家的讚賞。犯了錯誤,還逃之夭夭,躲避懲罰,是懦夫的表現;而犯了錯誤,勇敢的站出來,則是勇敢者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只有承認了錯誤,你纔可以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一顆心。

《愛的教育》讓我學會了見義勇爲,在別人危難時伸上援助之手。洛被地就在一個孩子快被急速而來的車子撞到時,衝上去救了那孩子,自己卻被車輪壓傷。這是需要怎樣的一種勇氣!所有的思考都在車子開來的那一刻,洛被地可能根本沒多想,就跑了上去。他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這樣做,可他的確這樣做了。這樣的崇高精神,怎能不讓我動容?

《愛的教育》還教會了我要互相團結,互相尊重……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一個愛字啊!孔子曾說:“仁者愛人”,一個人,哪怕他有再大的智慧,再多的學識,獨獨沒有愛,又怎能是一位仁者?

最近,中國發生了舉世聞名的大地震,許多人都在這場災難中喪生。爲了表達我的悲痛之情,我積極捐款,前前後後捐了230元,還一直打聽怎樣可以當汶川志願者,爲國家出力。這正是因爲我心中裝滿了愛,還有對喪身者的同情,對國家的熱愛啊!如果意大利地震了,我相信,卡羅,洛貝蒂也會這樣做的。

我喜歡讀《愛的教育》,《愛的教育》也值得我細細品讀。我相信,《愛的教育》還會帶給我更多。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7

它讓我感受到了人們多麼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這本書裏有很多的人物:有頑強拼搏的斯代地,有愛集郵票的卡洛斐,有捨己救人的費魯喬,有被父親虐打的波來可西,有保護弱者的卡隆。可是,我最欣賞的是波來可西和卡隆這兩個人物。先說說波來可西吧。他是一個經常遭到父親虐打的孩子。

父親總是無緣無故的毆打波來可西,把他的作業本摔得滿地都是,這還不算什麼,最慘的一次是波來可西向父親要錢買作文書,父親不但不給錢,還把波來可西從樓梯上扔下來,真慘啊!波來可西的爸爸不僅是酒鬼還不務正業,成天東遊西蕩不幹正事,交上了一幫地痞流氓,經常在外尋釁鬧事。家裏甚至連飯也吃不上,波來可西在學校實在餓不下去,就吃卡隆給他的麪包,或是那個帽子上插着紅羽毛的老師給他的蘋果。父親對他不好的事情,在學校裏他總是守口如瓶,甚至千方百計的不讓同學們知道。波來可西最最簡單的想法是:讓同學們覺得他也是個幸福的孩子。

他自尊又很有自信,最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超過了全班54名同學,得了二等獎。父親被他感動得哭了,最後也改掉了自己的壞毛病,開始好好工作了。。波來可西,你是好樣的,我真爲你驕傲。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你很樂觀。不但自己考了好的成績,還挽救了父親。讓他也成了好人。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爲人厚道,喜歡助人爲樂的卡隆。卡隆在班上個子最高,力氣也最大,爲人厚道,不管同學們問他什麼,只要他知道的,都毫無保留的告訴他。

他的學習用品,鉛筆啊,橡皮啊,紙啊,小刀啊,隨時都可以借給或贈送給困難的同學。在課堂上,他很守紀律,從不與人交頭接耳,總是聚精會神的聽老師講課。老師也很喜歡他。一天,一個學班的孩子丟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卡隆知道了這件事,把自己的錢給了他。卡隆是個能爲朋友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可以從他正直厚道的眼神裏看得出來,因爲他有一顆善良的愛心。

其實和他們兩個比起來,生活上我是多麼的幸福,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媽媽都能滿足,穿新衣服,吃肯德基,滑滑板,玩遊戲,可是今年的期末我沒有考好,在這麼好的環境裏,我的成績還不如波來可西呢,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新的學期裏,我要以波來可西和卡隆爲榜樣,學卡隆的守紀律,聚精會神的聽課,學波來可西的自信自強。做個有大進步的好學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8

《愛的教育》這本書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講述了一名意大利國小生安利柯的日常生活,書裏的每一段文字都是那樣簡單、樸實。

剛拿到這本書時,我非常困惑,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什麼?親情?友情?直到打開這本書,一睹它的芳容時,我才發現原來那些純樸細膩的文字中,是一個個關於友情、親情、師生情等充滿愛的小故事。嗯,這下我明白了,愛的教育就是希望孩子們都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當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時,竟然有一種溫暖而放鬆的感覺,這就是它的“魔力”吧。當然,我也從中獲得了思考,對待朋友、對待家人、對待老師、對待其他人,這些都值得我重新思索……

愛,它就像空氣一樣,遠處不在,卻看不見也摸不着;但是,我們能感覺到它,離開了它,我們就無法生活。這就好像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隱藏在生活點點滴滴的細微處。小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中,時不時地插入了爸爸媽媽的信,這就是父母給予的愛吧!當你成功時,它會與你一同快樂;當你傷心時,它會給你安慰;當你不再需要時,它就會默默退出……

這就是愛!當然愛是相互的,而不是單方面的給予。我們不應該辜負了愛,應該向安利柯的朋友萊諦學習。主人公安利柯無意間遇見了自己的朋友萊諦,看見萊諦正在搬柴。萊諦見了安利柯後忙把他迎進了店裏。這時安利柯看見桌上攤着本子,安利柯十分疑惑,這時從萊諦口中得知,他父親有事出門了,母親病重在牀。他只能一邊寫作業,一邊扛柴,一邊看着店,還要照顧臥病在牀的母親。安利柯聽後十分震驚;我也曾和安利柯一樣佩服萊諦。但漸漸地,我明白了,父母也需要我們的愛,他們也會有困難,也會有傷心難過的時候。我們應該在他們有困難,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在他們需要安慰時,給予以安慰;與他們多交流,多溝通。

愛也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親情友情,陌生人間的感情也可以一樣純潔、樸實,不求回報。就像洛佩諦與一年級國小生的故事一樣。讀後感剛開學那天,街上人來人往。一名一年級國小生突然鬆開了媽媽的手,倒在了大街上。這時,一輛車朝着國小生駛來,洛佩諦眼見他就要被撞了,急忙伸手把他拉走了。不料,他的腳還是慢了一步,被軋傷,不能行走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洛佩諦與國小生素不相識,卻救了他。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大愛無私”吧!

愛的教育這本書充滿了愛,因爲愛是沒有限制的,無處不在的。希望這本書能被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得到愛的溫暖,進而將愛傳遞出去,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9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對我深有感觸。它主要由一個四年級男孩的日記、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九則每月故事以及爸爸媽媽的話三部份組成。它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傳授了愛的真諦,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那篇《勇敢的羅伯特》。

《勇敢的羅伯特》講的是一個叫羅伯特的二年級小孩看到一個一年級小孩快被馬車扎到了,他毫不猶豫得衝上去抱住那個一年級小孩閃到一邊,一年級小孩平安無事,可他自己卻被馬車扎到了腳,大家都稱他爲英雄。我看了,也激動不已。還有一篇《耐利和卡隆》讓我看了也激動不已。它講的是卡隆是個很善良的人,當看到駝背的耐利被幾個人欺負着很生氣,總是幫耐利,有時還幫耐利穿衣服什麼的。當這一切被老師知道後,老師被卡隆感動了,讓耐利和卡隆坐在了一起,他們倆也成了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看完了愛的教育着本書我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這就是愛,人們心中最美好的東西。我想起了一句話;人人心中充滿愛,世界永遠是春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10

《愛的教育》是一位意大利作家畢生心血完成的具有很強教育意義的作品。

《愛的教育》是一篇日記體的小說。記載了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這本書的主旨,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但卻是感人肺腑的,引人深思。這篇文章以一個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來審視自己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裏面描繪了卡隆的俠義之舉、代洛西的助認爲樂、華梯尼的虛榮狹隘、克洛西的堅強不息……

雖然都是國小生,但卻各自有着鮮明的性格特徵。讓我邊讀邊思考自己該做怎樣的人。從卡隆的身上我學會了慷慨、從代洛西的身上我學會了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從華梯尼身上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從克洛西身上我感悟到性格的魅力……

作品中,無處不在的愛讓我感受到了愛的真諦!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愛――你是那麼神聖,帶領人們走向一條光明的人生道路;愛――你是那麼純潔,賜予人們純樸的性格、善良的美德;愛――你是那麼偉大,爲人們描繪出一片湛藍的天空,讓這個世界永遠美麗無暇!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11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說,整篇小說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裏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不驚天動地的,但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作爲一個老師,這本簡單的小說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一味地責罵和批評是沒有用的,對於孩子,要用愛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

書中一些發生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彷彿就是我與學生每天生活的縮影。而讓我受到啓發的,還是作品中,老師在處理學生一些突發事件時與衆不同的處理方法。記得書中主人公安利柯結束三年級升入四年級,新換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看似相當嚴肅,所以學生們對他都有些敬而遠之。但在一節課上發生的事,讓所有的孩子對他開始喜歡起來。在那節課上,這位老師讓孩子默寫,這時有一名學生趁着老師沒有看見,便跳在椅子上玩起了洋娃娃,恰好老師一回頭,看見了,這名學生趕緊坐下來,低着頭準備挨訓。可這位先生卻只是淡淡地對他說,下次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就轉身離開了。當全班學生默寫完,他深情地對學生講述了自己的心聲,他說,我們從此要同處一年,讓我們好好的過這一年,大家要用功,要有規矩,我沒有一個親人,你們就是我的親人……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我一個都不願意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爲一家,成爲我的榮耀。我現在並不要讓你們用口來答應我,但我卻已經知道你們在心裏已經答應我了,我感謝你們。話音剛落,下課鈴就響了,所有學生都一改往日的吵鬧,安安靜靜地離開了教室。而那名玩洋娃娃的學生聽了這番話後,也走到先生身邊,哆哆嗦嗦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這個故事真實地反映了這位老師的教育方法,其實這個事情在我的班級課堂上也有。可是很多時候,我卻不能像這位老師一樣冷靜的處理,往往是對學生加以嚴厲的斥責。雖然淘氣的學生表面上是老實了,但過不了多久,他們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究其原因,其實就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不會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所以學生當然不會領我們的情。

作爲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爲學生提供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着於“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12

《愛的教育》是一本由每月故事組成的系列書。這些故事大都以“愛”爲精髓,大到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至深,讀後常常會忍不住地流淚,情感也隨之起伏。

記得《撒丁島的少年鼓手》,說得是一個少年被派去找援兵,援兵找到了,他卻,受傷,上尉感激地對他說:“我只是一個上尉,而你卻是一個英雄!”令人感動的正是少年熱愛他的祖國意大利而表現出的英勇不畏。因爲第一次受傷使他感到驕傲,而這第一次流血,少年卻失去了一條腿,那腿本可以保住的,但因爲他發瘋地拼命地跑,結果嚴重發炎只能截肢,而他一滴淚都沒流,沒有喊一聲痛。當讀到這裏,我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我感受到了少年對祖國真摯的愛。

書中有的還講述一些小朋友頑皮犯錯,但在愛的鼓勵下最終認識到錯誤。《雪球》、《訪問受傷的老人》就是講述一個男孩在擲雪球玩耍時失手砸中一位戴眼鏡的老人,碎片進入老人的眼睛,險些瞎了眼。男孩嚇壞了,但在夥伴的鼓勵和老人寬恕下,鼓起勇氣承認錯誤並真誠探望老人。

讀這本書使我無時不在字裏行間體會到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它們感人肺腑,引人深思。

《愛的教育》讀後感(13篇)13

這幾天,我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裏的故事很感人,篇篇催人淚下。最讓我感動的是《告別》。這是作者在國小升級後和同學、老師告別時憂傷的感受。作者在校園裏有過挫折,有過歡樂,也有過苦惱;作者回想起和同學老師相處的一年,非常傷感;他真誠地祝福她的同學和老師。

還有《雪球事件》和《訪問傷員》,我也很喜歡。說的是作者的朋友卡羅菲和別人打雪仗時,一個雪球砸傷了一位老人的眼睛,老人趴在地上非常痛苦地呻吟、叫喊。卡羅菲有害怕,不敢承認。但最後在卡隆的勸說下,卡羅菲還是撲到老人的懷裏,用斷斷續續的話語給老人賠禮道歉,還把最珍貴的郵冊送給了老人。讀了這兩篇文章後,我已經喜歡上卡羅菲那誠實勇敢、心地善良、大方的好性格。我更欣賞卡隆不僅自己光明磊落,而且幫助同學勇敢承認錯誤,做同學的堅強後盾。還有這位受傷的老人,雖然自己眼睛受到傷害,但在卡羅菲承認了錯誤後,非但沒有責備他,而且還安慰他。

讀完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深受感動,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什麼纔是人間真正的愛和人間真正的友情、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