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莊子》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莊子》讀後感

《莊子》讀後感1

“無爲”,這是在讀《莊子》之前,對莊子的印象。讀後,也還是無爲。閱讀的過程中,對於莊子思想的理解幾乎沒有阻礙,彷彿自身本就是這樣子,這些思想與心境早已在很久以前就思考過,只是在這裏找到了一個系統而肯定的闡釋。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宋國人,道家代表人之一,與老子並稱“老莊”。據書中序言中關於莊子的考察,莊子的歷史記載非常少,最早可據的歷史資料是司馬遷的《史記》,僅有一百多字。如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偶爾會出現在書中,通過一些生活事蹟,對道家的觀點做更進一步解說。而在這些事蹟中,莊子的形象比道家所宣揚的無爲思想更加鮮活。比如在與惠子論戰時,無論是關於“大瓠”、“大樹”,還是關於“子非魚”的辯論,都可以感覺到莊子很“剛”;而在“遊於雕陵之樊”,因“異鵲”而忘其身,遂而遭致虞人誶罵時,他三天不愉快,又可以看出他的小任性;而莊子過惠子墓而語“匠石斫堊”的寓言,並慨嘆“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以言之矣”,又可以看出他是性情中人。而這些,都是他至真的表露,如言:謹守勿失,是謂返其真。

如果說“逍遙於塵垢之外”是莊子理想的追求,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則是他眼中的現實。很多人看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論說之後,都認爲莊子對於世界的看法非常消極。不過莊子生活的年代是戰國時期,那時,各國之間混戰不止,謀士奔走各國謀取功名,諸子百家爭鳴不休,有爲、賢能之士枉遭慘死,天下民不聊生。要想在亂世之中保存生命的同時,又保有純真的本性,卻真非此不可。即使在現今國家沒有戰爭的時代,保存生命不是相當難的事,但是保有真實的本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麼想來,積極還是消極之說,要看個人更加珍視什麼,這也應了文中的一句。有人覺得這樣那樣也未嘗不可,這也是某個角度的一個道理。可是莊子將絕對純正的生命視爲至高的追求,那也只有“逍遙”“無爲”之說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如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莊子》一書系統闡釋了莊子的思想,也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該書共33篇,分內篇、外篇和雜篇。據說雜篇多僞作,而辨別真僞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寫作風格。莊子的風格天馬行空,時而“乘雲氣”,“御飛龍”,“逍遙於塵世之外”;時而撥開世俗紛爭的面紗,申斥三皇五帝,痛罵仁義禮樂;時而論說至人之道,鞭笞詭辯之術。他的文章,浩莽宇宙與秋毫之末同在,卻沒有一絲違和,彷彿渾然天成。他的思想,變幻莫測,又逍遙自在,彷彿於天地間取得一絕世之材,配以鬼神之技,才雕就如此般驚世之作。

看書的過程中不得不對一些詞彙進行一些思考,以下部分是一些領悟,但這並不一定就代表莊子書中的觀點。這是古人思想的糟粕中找尋的一點殘骸,但也許只是幻影。

——道。道是什麼?道是宇宙的起源,是天地萬物形成的根源。道在那裏?道無所不在,鴻大至宇宙,卑小至螻蟻。道可知嗎?道可知,但不可傳,不可授,也不可語於他人。何人能得道?真正得道的人不知道,接近道的人知道不能言道,知道能言道的人並未得道。

——真。“謹守勿失,是謂返其真”。

——化。天地萬物順應自然之道,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而道永存,至人持守唯一的道而與萬物一同變化。

——無爲。“無爲而無不爲”。

——齊物。“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世間本無尊貴卑賤,無仁義禮樂,無是非真假,天地萬物同等存在。

最後,還想提到一點沒有求證,也不一定正確的感想:

很多永垂不朽的鉅作都在強調一個類似的觀點,這個世界所存在的道德、觀念、是非的判斷等等,都以人類的需求爲準則進行定義,但這並不是世界的本質。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有,“人類欲留存於世,先要衡量衆生,於是,他們規則了衆生的意義,當然也有人的意義!”《莊子》中有,“且也若與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記得《瓦爾登湖》中也有類似的觀點。同是關於生命的自然本性,觀點卻各有千秋。莊子說的是要遵循它,不對它做任何改動;梭羅說要找到它,推翻世間種種秩序的束縛,在關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態度中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尼采說,要認可它,超越它,站在強權的頂端,成爲超人的存在。

關於這一點,我更喜歡梭羅和尼采的觀點。

《莊子》讀後感2

20xx年,我認真參加中心組學習,重視自身理論研習;認真閱讀區委宣傳部下發的書籍,不斷拓寬知識面。因爲今年是我工作崗位的轉換之年,所以我特別注重在讀書中領悟和掌握更多有助於科學思考的規律。今年除了閱讀推薦書籍外,我還自己選讀了一些書,其中一本是《莊子》。結合工作中的思考,有了些粗淺的心得,並立志在明年自身修養的磨礪和具體工作實踐中加以運用,以下彙報其中兩條心得:

  心得之一:在新一輪**機關文化建設工作中,必須大力倡導“齊物”理念。

莊子提出“齊物”,意思是物不分大小長短久暫高低貴賤,必須一視同仁。他用鯤鵬與斑鳩作比喻,認爲雖然鯤鵬嘲笑斑鳩鼠目寸光、胸無大志,斑鳩嘲笑鯤鵬沽名釣譽、迂闊空疏,但是大知大年與小知小年都有偉大而值得尊敬之處,同時他們都存在只有對方纔能彌補的不足。大鵬扶搖而上九萬里,是不瞭解那些燕雀的艱辛生活的;而燕雀站的枝頭很低,也不會理解大鵬爲什麼要飛那麼遠。世界不能只有大鵬,也不能只有燕雀,所以必須“齊物”;世界不能只有君王聖賢,也不能只有平頭百姓,所以必須“齊人”。

**的發展即將迎來人才匯聚的時刻,伴隨而來的將是思想的碰撞、方法的矛盾和習慣的衝突。這是一個有利於轉型的過程,但是對機關文化發展來說卻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機關文化向來平和,但隨着這幾年青年幹部的增多,這種平和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經過一年中大量的溝通談話有所察覺),未來幾年量變會加劇,新老思想、新老方法、新老習慣的交鋒頻率和強度可能會提高。如果處理得好,機關文化會在平和的基礎上體現一些諸如高效、進取的元素;如果處理得不好,則可能會使衝突破壞了最寶貴的平和。所以**機關的文化建設應該及時被提上議事日程。我主張從三方面着手開展這項工作:一是在機關內部廣泛挖掘先進事蹟,尤其是要大力宣傳中層以下幹部的點滴閃光點,鼓勵每一位機關幹部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精彩的人生,逐步構建一個機關幹部共同的精神家園;二是對青年幹部的培養施行導師制,一方面切實幫助青年幹部加快提高業務水平,另一方面也促使青年幹部更多地接觸、瞭解老同志,有助於相互理解和寬容;三是加強機關黨總支和機關工會的工作,以黨員學習爲平臺,經常教育黨員幹部帶頭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奮進,以工會爲紐帶,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活動,提供快樂合作的體驗機會,不斷營造“齊物”、“齊人”氛圍。

  心得之二:在自己今後的職業生涯中必須堅持“自我守持”。

莊子描述了一個殘疾聖人王駘的故事,說明一個人的德行是否充實,是否夠得上一個美德的標誌(符號),不在於他的外表,而在於他的內容。王駘的聖明偉大,在於他把一切凡俗的喜怒哀樂全部淘汰,建立了超穩定的心裏架構。莊子認爲修養境界的核心是心功,心如止水,無私無惑,無驕無贅,清可鑑人,明潔永遠。有了或者過於注意自身的好惡,就會帶來傷害,這種傷害不僅是給予自己的,也會是給予他人的。所以他認爲有德之人必須“自我守持”。

對於自我守持,不止莊子提出過,孔子也有中庸化、適度化、非極端化的要求,比如他說要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等,以防干擾心智。老子也曾不遺餘力地提倡虛靜心態。這些年,我把莊子、孔子、老子等聖人們的守持說當成座右銘,不斷提醒自己做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懂得自我守持的人才可能成爲真正強大的人。習慣於自我守持的黨員領導幹部纔可能成爲強大黨的真正基石。歸根結底,領導幹部做事的“度”在於“愛自己”還是“愛羣衆”,“愛享受”還是“愛真理”。守持住了,把握好這個度,才能不卑不亢、顧全大局;才能說話有理、交往有節;才能做成事、做好事。守持不住,把握不好這個度,就可能出現不該定的事擅自定;不該管的事亂插手;不該辦的事胡亂辦;不該講的話到處講。黨員領導幹部只有時刻注意自我守持,才能自然而然地做到不攬權、多攬事;不干擾,多支持;不武斷,多協調,才能在工作中毫不猶豫地按政策規定辦事,按客觀規律辦事,按組織原則辦事,按老百姓的願望辦事。

《莊子》的內涵豐富,以上兩點只是我今年閱讀它時得到啓發的一部分,不全面也不夠深入。但是我在讀《莊子》時,已經深深感受到了讀書對於機關幹部的益處——讀書確實能夠給到自己很多思想的指導和實踐的啓發,有助於自身修養的提高和思辨能力的增強,我將堅持下去,多讀書、讀好書,指導實際工作不斷出成效。

《莊子》讀後感3

偶然的機會,從朋友的介紹中,初識了這本于丹莊子心得。細細咀嚼,慢慢品讀,在靜靜的夜晚輕輕的與心靈對話,感受到了生命寧靜中的顫動之姿,搖曳中的沉靜風骨。

莊子與我並不陌生,或許應該說有些老莊思想以於不知不覺深入人心了。于丹莊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過解讀莊子中的寓言,從人對寓言的最直接的“覺”,結合現代社會的現象,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懂得用心生活,體會超越的“悟”。我認爲人生有許多“覺”的過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過程一樣,用刀亂砍筋骨而損壞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現,尋找內心地慧眼遊刃有餘,所在之差就在於精神世界的悟!

“覺”與“悟”的聯繫

故事是這樣展開闡述的:庖丁解牛,節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時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還像新的一樣。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人怎麼達到對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斷進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後目無全牛,最後是神遇全牛而遊刃有餘。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從有到無到遊刃有餘的過程嗎?先是規劃人生,但未免有點像站在山底去規劃登山的路徑,顯得路途遙遠,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種“無”的精神,能夠超越山的最高處,才能最終將“有”和“無”結合起來,達到“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脫一切而又能順應一切,順其自然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無限的最樸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聯想到了我們的職業崗位。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也是這樣,“覺”的事件和過程是隨處可見的:孩子們在學習中什麼時候表現的最有興趣,他們是這樣看待老師對他們的評價,當他們高舉着小手是在渴望着什麼……而這時我們作爲老師,作爲引導者,囫圇吞棗,一筆帶過的結果便是“丟失”了“悟”。

進而是丟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機,昇華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學生喜歡在遊戲中學,那麼你就會去有意的創設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調動情緒的環節;如果你理解老師的一句肯定會在他們的臉上澆開一朵花,那麼你的課堂將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從他們高舉的雙手中讀懂了交流的渴望,那麼你的課堂就是充滿互動,靈動的……其中這或許便是悟的瞬間,它是基於積極的思考,經驗的不斷累積而成的。

“覺”到“悟”的成長

于丹莊子心得還着重描述了內心的力量,強調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認識自己是一個人生歷程,需要你不斷的傾聽自己的心聲,而不是讓你隨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對現代物質化愈來愈強的社會,它常讓我們在潮流的浪尖,迷失雙眼,終而腳步零亂的踏上膚淺,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質的本質,我們要擺脫外在的標準和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鵲的名字,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成爲中國名醫的代稱。扁鵲去見魏王。魏王說:“我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擅長醫術,你跟我說說,你們三人中,誰的醫術最高明啊?”扁鵲老老實實地回話:“我大哥醫術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醫術最差。”魏王驚訝地問:“那爲什麼你天下聞名,而他們兩人卻默默無聞呢?”扁鵲說:“因爲我大哥給人治病,總能夠做到防患於未然。

這個人得病但還沒顯出徵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給消除了。這個病人就像沒得病一樣,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給人除預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時,他用藥就把病除了。大家總認爲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發展下去那會要命的大病啊!”

扁鵲能夠在自己名聲大揚之時說出此番事實,而不以別人的看法去認識自己,實屬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去傾聽自己的心聲,不要受別人的觀點和束縛。教學是我們的生命線,汲取從一次次教學反思中認識自己的淺層表現,挖掘其內在的知識漏洞,用一雙從懂得傾聽到善於傾聽的昇華!

一次公開課的成功,往往會使我們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別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實細思中,我們只關注到別人眼中的自己,卻沒扣響迎向朝陽的那扇大門:及時地反思,挖掘內在成功的寶藏,善於傾聽總結,運用到更多的實踐教學中,這便是缺失了對現有位置的“悟”!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顆平常心去適應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得其所纔是個人價值所在。“外化而不內化”這是獲得“遊刃有餘”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門!從認識自己的“覺”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這些有着厚重內心價值的不鳴不已的平常人。

每個人都能擁有輝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覺”,從覺中“悟”!

《莊子》讀後感4

大家都會知道一本叫《莊子》的書。可是看完這本書都會發出許多讚歎。于丹就把她的慷慨記錄了下來,寫成了一本書,書名就叫《莊子心得》。

在百家講壇節目中也談論過這個話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悟于丹心語。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窗某學院長助理,影視傳媒繫系主任。20xx年春節期間在《百家講壇》欄目解讀《莊子》心得,受到觀衆熱烈。

《莊子》心得也講述了許多深奧的論語,裏面講的都是莊子何許人、境界有大小、感悟與超越認識你自己,總郵路可走,談笑論生死,堅持與順應,本性與物性,心態與狀態,和大道與自然。

下面就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莊子這個人,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古今;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他上窮碧落下黃泉,嬉笑怒罵,說盡天下英雄,其實他的內心並不激烈。他曾經做過漆園小吏,相當於現在的保管員。他一輩子就生活在一個戰國紛爭、戰亂頻仍,而到處求賢若渴的時代裏。他隱居不仕,終老天年,沒有什麼社會名分。莊子的生活一直是相當貧困的,經濟抗面也很差。所謂“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嚷嚷皆爲利往。”人生在世,從古至今很難看破的就是“名”與“利”兩個字。應該說,大家首先面臨的就是利益的紛擾和誘惑,因爲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會面臨着經濟問題,生存的困窘。莊子也不例外。

看到《種子心得》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于丹可以把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字分析的十分透徹。椰油許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人活在當下,在當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懼生死,那麼我們的心靈將擁有一個多大的空間、一份多大的境界啊!是啊,每個人的境界都不同,有的人高過雲端卻有些人低於雲端。可是每個人只要穿透名和利,那麼你個人的空間就會有許多色彩斑斕的花朵和溫暖的太陽。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爲。莊子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她)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地去判斷事物的價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價值。

往往一個人是不能輕易的認識一個事物的真正價值。每一個人都希望人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認識了事物的價值,纔可能獲得人生的目標。而認識一個事物自身的價值卻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

讀了《莊子心得》這本書,我的心境與夢境就立刻變得有聲有色了。不仿你也可以去文中瞭解莊子,從中受到感悟。

【篇四:莊子讀後感】

孔子被人們稱爲“聖人”,把莊子稱爲“神人”。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爲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爲”,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遊》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遊》,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裏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裏也。”巨鯤大鵬,充盈於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於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遊》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麼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啓航的標誌。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風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驗的積澱,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裏航行,必然危機重重。當然,內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捨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遊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着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莊子》讀後感5

周莊是一隻針尖上的蝴蝶,他有與世抗爭的尖銳,也有“舉世混濁,惟我獨清”桀驁純淨。你說他在憩息,你說他在逃避,不,他其實在思考,他的雙足站立在針尖之上,正小心翼翼的展開雙翅。

我不敢定論他是否在某些方面比秦初諸子更有造詣,但我卻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一抹清越不拘,像是他說他懂得魚的快樂,不然,他懂得的其實是自由之樂。

自由本是不存在的,自由意識以及所謂的靈魂不過是人自身的慰藉之詞,像是遠古時代“天圓地方”這類陰陽學說的出現,只能證明人總是需要信仰的。莊周也深知這一點,但更多的時候他選擇緘口不言。西方著名哲學家笛卡爾也有闡述類似的觀點,他認爲人是通過意識來感知世界,世界萬物都是間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實的,也有可能是虛假的。換句話說,意識是人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器官就是大腦。意識,就像一個信息系統的主程序,它能接受肢體或器官的感覺信息,並進行處理。主程序,就是意識,也就是靈魂。接受感覺信息,就是感覺;對感覺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就是思維。也就是說本質上不存在靈魂,也不存在自由意識,都是人體內外部作用的必然結果。

但若是莊周早已看得如此清明,爲何他還要如此樂觀地去追求自由的本質呢?或許正是因爲他看得過分清明,他也纔可以持着一種“有待”的悲觀態度去追求一種“無待”的人生。即便在他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遙遊》中也不難看出莊子認爲生的痛苦卑微,但極具浪漫主義精神的他並不爲此沉淪,他是逆流的游魚,立志要在感性的生活中超越悲劇的人生,把握自身的本真,追求着自由的理想境界。

莊子是這麼說的,自然也是這麼做的。楚威王派遣兩位大夫問他願不願意接管境內的國事,他卻持杆不顧,望着清澈的濮水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爲留骨而貴,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兩位大夫的身上似乎還遺留了些正常人的心智,便答“寧生而曳尾塗中。”“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莊子曰。

莊子素而不俗,他清潔篤定,摒棄了榮華富貴,一心想像一個山野間的凡夫俗子一般,與禽鳥爲樂,思考人生。因此,他比其他文人更爲貧窮,甚時以編草鞋爲生,也是因爲貧窮,使他更爲珍惜生活中每一個美麗而卑微的細節,使他悟出了生命的短暫脆弱,卻又是無限延伸般的偉岸。

在看《齊物論》時我又不覺要發問:生命是什麼,我們爲什麼要活着呢?這個問題從每個人的角度來看也許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要從人體形式上來看待的話,我們很可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

前面有說到,所謂人的意識和思維不過是大腦提供給人的感覺,而我們的感覺,卻大部分來自於我們的各個器官及肢體,矛盾的是,你的視覺認爲水、玻璃、空氣等是不存在的,但你的觸覺卻會傳達給你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那麼,根據逆向思維,我們是否可以認爲我們所認爲存在的東西其實並不存在呢?比如海市蜃樓,幻聽、幻覺,還有醫學證明的幻肢痛,是否都可以證明人其實並不存在?而生命不過是幻覺呢?

莊子在他的《齊物論》中寫到“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佔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爲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

其實人生如夢,現實與夢境不過代表了真實與虛假兩種境界,如果某一天你的夢境可以帶給你比現實更真實的觸感時,你便可認定夢境便是現實,但現實並非如此,現實中你需要食物,你需要攝取營養,因此你得以生存,而夢境卻不會讓你的爲傳達給你諸如此類的信息。只是人生不過一場大夢,當你可以切實的感知到這一切時,夢境與現實其實早已模糊了界限。

至於人爲什麼而活,或許《齊物論》中“莊周夢蝶”這個典故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啓示。無論是人或是蝴蝶,都不過是生命的一種體現形式,根據守恆定律,生命中的某些力量是不會消失的。在莊周看來,他們不過都是一種現象,是道運動中的一種形態,一個階段而已。很多時候我們不過是持久存在的一種物質,我們在生命的各站停靠中選擇或被選擇了一種身體形態,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爲了拓寬我們生命的厚度,讓她綻放出最大的光彩。

只是身體的形式不存在高低貴賤,那麼是否有幸與不幸之分?

在清人張潮的《幽夢影》中評價“莊周夢蝶”道,“莊周夢爲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爲莊周,蝴蝶之不幸也”。的確,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無需紛擾,輕舒的羽翼是他所向往的自由;但若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那是否不幸,應該由蝴蝶說了算。

無論如何,莊周用一個個並不輕省卻浪漫唯美的意象點開了生與死的沉重主題,生是否死的對立面,我還無從而知。我只能用我幼稚的筆觸和心智闡述我對《齊物論》的點點感悟。

《莊子》讀後感6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莊子讀後感。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爲寡人爲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莊子、徐無鬼》

世間有這樣一種人,在一起的時候常常面紅耳赤地爭論,可是交情很篤厚。莊子和惠子的關係就是如此。

莊子過惠子墓的時候,他給隨從的人講了個奇怪而不可思議的故事:楚地有個人,鼻子給弄了點白色堊土。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擦掉就是。怪就怪在這人沒去擦,而是跑到一個木匠那去,叫那木匠給他拿砍掉那塊大小厚薄象蒼蠅翅膀的堊土。更奇怪的是那個木匠,沒象常人那樣叫他擦掉堊土,卻真的隨手拿起斧頭砍去,那斧頭虎虎生風,從那人的鼻尖擦過,堊土被砍掉了。他站在當地兒,臉不變色心不跳,鼻子完好無損。

這是怎樣的一種奇景?!這是怎樣的一種際遇啊!人世間難得有這麼個膽子大的,難得有這麼個技術高的。沒有那斧子當前不眨眼的氣度,誰敢砍?怕是斧子還沒砍下,人已戰慄觳觫了吧?沒有那高水平的技藝,誰敢站在那等着人家砍?只怕是你站得再穩,也會給那沒水平的傢伙砍掉了鼻子吧?或許腦袋都岌岌可危了吧?可這倆人竟然就搭檔配合得這麼高妙。所以,當郢人死後,宋元君叫匠石表演一下砍去鼻子上的堊土時,他再也發揮不出如此高的技藝了。

莊子爲什麼要講這麼個故事呢?他自己給我們點破了其中的寓意,他說:“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之矣!”意思是說,從惠子死後,自己沒有談話的對手了,沒有誰可以說話了。真的是沒有說話的人了嗎?他這不是正在給人家講故事麼?其實,他是在哀嘆,自己失去了如此高妙的對手,心中萬分悲涼罷了。

人世間類似的哀痛我們常會看到,遠到春秋戰國時期,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琴,不復再彈,縱有高山流水之音,又有誰能懂呢?世界上最懂得我們的那個人沒了,我們的知心話又該說給誰聽呢?縱使說了,又有誰能懂呢?

雖然莊子和惠子對事物的看法大多截然不同,兩人在一起時喜歡互相批評和爭辯,但是這相爭卻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莊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發。即使在論爭,那也爭得是不亦樂乎啊!

站在濠水橋上的.惠子和莊子,又開始爭辯了。莊子說:“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讀後感《莊子讀後感》。”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說“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說:“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秋水》)

能一起出遊,非好友者何?那莊子出遊從容,看魚兒從容歡快地在水裏游來游去,心有所感,大發感慨。惠子是個不可知論者,所以,他反問莊子,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以惠子之矛攻惠子之盾,他說,你惠子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到此,我們覺得惠子該閉嘴了。可那惠子還是沒服氣,辯論水平是高高的,他繼續着自己的辯論事業:我不是你,本來就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魚的快樂,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大家全都不知道了!這是何等的論辯才能啊!叫我們怎麼聽怎麼覺得象繞口令了。這大約已到了論辯的高峯,可莊子仍能在這高峯上在拔高一籌,他告訴惠子,你先前問我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等等等等,就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還問我。我在濠水上知道魚的快樂了。

這次論爭,莊子和惠子各逞口舌之利,沒有惠子的高論,又哪來莊子的妙論啊!難怪張之純在《評註諸子菁華錄》裏說:“莊子、惠子意見雖不同,然惠子猶是解人也。寥寥數語,寫出低徊躑躅無限淒涼。”

另一次的論爭,更是叫莊子發了一通關於生死的妙論。

說來莊子可真是個奇人,老婆死了,他老人家大大咧咧坐地上,姿勢不雅觀也就罷了,他竟然敲着個盆兒唱了起來。這情景給前來弔唁的惠子看到了,就狠狠地批評他:“你跟人家過了這麼久,她給你養大了孩子,現在老了,死了,你不哭也就罷了,還敲着盆唱歌,這不是太過分了嗎?”這通責備有理有節,卻沒難住莊子,正象明代陳深輯在《諸子品節》裏說的那樣“莊子遇惠子,便出奇句,便有奇思奇筆,乃知奇文待人而見也。”

莊子說:“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恍惚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爲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噍噍然隨而哭之,自以爲不通乎命,故止也。”(《莊子、至樂》)

在反駁惠子時,莊子奇句迭出,奇思奇筆叫人不得不歎爲觀止。他把生命過程描述成一個從無氣、無形、無生到恍惚有氣、有形、有生的過程。生死存亡本爲一體,我們爲什麼還要悲哀呢?親愛的老婆,她又回到她生命的本原處了。又迴歸到無氣、無形,無生的狀態中去了。她在天地自然中,又何必傷心呢?

人生在世,得對手如惠子者,幸甚幸甚!莊子有此對手,足矣!莊子有此知己,足矣!過惠子墓,莊子睹物思人,爲失去對手而慨嘆,而感傷。這無盡的悲涼情其始我輩淺陋之人所能深味?

《莊子》讀後感7

王夫之有語曰:“得志於時而謀天下,則好管、商;失志於時而謀其身,則好莊、列。”可見儒家入世之說與道家出世之學對後世影響之深遠。二者幾乎概括了社會人生的全部際遇與境界而平分秋色。儒學之舉足輕重不必綴述,相對而言,莊子哲學向來被視爲失意者的良方,對更多的人可能較爲陌生。初讀之時,“莊生夢蝶”、“道法自然”也並不顯得那麼艱深,但再讀之時便會發現,在那行雲流水般的文辭之後,隱含了太多的玄妙,非用心探求不可得。本文試從其中《齊物論》一篇的部分內容入手,淺談一二感想。

歷來對《齊物論》的看法可謂衆說紛紜,在此僅選取其中個別角度觀之。

首先,莊子提出“我”與“成心”乃人世紛擾之源。在他生活的時代,諸侯混戰、百家爭鳴,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人民生活朝不保夕,這讓莊子十分苦惱而專注於尋求解脫之道,其悲天憫人之心可見一斑。與當時衆家關注社會政治相異,他更關心個體的生命與幸福。正因爲從小處着眼,他發現了“我”這一存在。依照相對論的觀點,萬物相對相生,互爲彼此。每一個“我”在己方是此,在別方則爲彼。但是人們往往只見其一,“自彼則不見”,即總是從“我”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卻不知應當站在對立面來思考。由於過多地強調“我”的存在,便產生了各自的“成心”,對外物都存有偏見,時而以私心忖度他人,時而將外物主觀化;妄斷他人則會導致意見不合而無法相互理解,妄斷外物則會讓主觀映像掩蓋現實而難以得到正確的認識。於是由彼此之分產生是非之爭。而人們又往往固執己見,妄圖用辯論來證明自己正確而別人錯誤。這在當時很可能是諷刺百家爭鳴卻置萬民於水深火熱的不合理現象;也可能只是嘲笑世人執着於小是小非卻不見大道的淺薄。

對照今天的現實,我們仍能發現莊子這些思想的許多值得借鑑之處。過分強調自我的立場的確容易導致盲目。與人相處,若總以自我爲中心而缺少爲他人考慮,就容易陷入自私乃至極端的狹隘,會“鑽牛角尖”。這樣就無法依照理智的原則待人處事。如果雙方都妄圖以一己標準衡量他人,很多時候只會造成無意義的矛盾。此時需要的是設身處地,轉換到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問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看待事物,若只以內心價值觀爲準則,無疑也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困擾。個體的主觀標準當然有合情合理之處,但不可能總是合乎大千世界變幻莫測的情勢,正如拿一小尺卻想丈量大地,後果可想而知。此時應當做的是努力適應環境而調整自我,達到物我的平衡。要克服對人對物的“成心”,就要開闊心胸,學習理解他人,學會包容外物。只有超脫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更好地完善個體人格,追求生命的幸福。然而“我”的意識彷彿與生俱來,如何才能擺脫這一侷限?

莊子接下來闡述了他認爲理想的解決途徑:“喪我”而達“天籟”之境。天籟是“道”的一種表現,而“道”是解題的方法和目的所在。莊子認爲萬物初生於道本是渾然一體的,即“道通爲一”,是由於人的“成心”將事物割裂、對立起來。必須回到“道”的高度,使之“復通爲一”。在這裏,物與我“生”與“歸”的地方都是“道”,它是起點亦是終點。這種“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的存在,寄寓了莊子的全部希望。那麼從迷失“道”到復歸的過程中又該如何做呢?莊子認爲“莫若以明”,就是讓達到指引個體超脫煩惱:全面看待問題就可以突破“成心”的束縛;以“道”爲立場,則所見既無彼此亦無是非;只有跳出侷限,方知前之所知實爲不知……就是具體的方法。

道的立場,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遙不可及,但也不妨作爲一種信仰。我們也許很難真正達到形而上的高度來看問題,但至少可以學習那種超拔的態度。也許換個角度,我們可以將道與自身的高低差異轉化爲大小、前後的不同來理解。從時代特點來說,我們應當具備世界乃至宇宙眼光,即使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必將自己圍困於小小一點——將問題放到一個更大的環境中加以考慮,情況就可能有很大轉變。比如遭遇挫折而沮喪時,睜開眼睛看看世界——個人是如此渺小,幸與不幸就如命運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覆無常。而太陽照常升起,實在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同樣地,當時間不同,感受也會改變。曾經在悲喜在回首之時總已沉澱爲寧靜的記憶,一切彷彿都帶了甜味的溫暖,又似乎都浸染了酸澀的淒涼。時間始終在流逝,人所能做的只有珍惜當下。

最後,辯證地來看莊子的這些思想。首先他的探索精神與人道主義值得肯定。此外,他極具代表性的超然和逍遙也別有特色。

然而也應當看到其思想中的缺陷。最主要是爲追求精神解脫而陷入唯心主義的宿命論,採取過於消極的態度對待問題,導致許多嚴重的弊病,如否認區分是非的重要以及知識本身的必要性。這種不求明白、寧可“忘言”的心態,對社會和個人的發展無疑都是有害的。個人認爲像莊子所說的“成心”所造成的片面性問題,也可尋求其他解決之法,比如儒家倡導的仁愛,“推己及人”,未必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味強調超脫顯得太過不實。當然,結合當時特殊的亂世時代背景來理解,莊子的思想境界已經十分可貴。而後人的解讀難免都是帶了各自的“成心”的,正如我們今天或多或少會懷着“有用”的目的去看前人的思想。這是一種無奈。但仍然希望在這個嚴重物化的年代能有更多的人學習並運用莊子的逍遙,至少爲自己創造一份心靈的逸樂與安寧。

《莊子》讀後感8

《養生主》通篇不過600言,是《莊子》內篇中篇幅最爲短小的,但細細讀來,仍然有頗多尚可深究之處。

在本片開端,有“爲善無近名,爲惡無近刑”句,歷來廣受爭議。“上句尤易明,下句最難解,似有引人爲惡之嫌。”近代王叔岷先生的解釋頗具影響,他說:“所謂善、惡,乃就養生言之。‘爲善’,謂‘善養生’。爲‘惡’,謂‘不善養生’。‘爲善無近名’,謂‘善養生無近乎虛浮’,益生、長壽之類,所謂虛浮也。‘爲惡無近刑’,謂‘不善養生無近乎傷殘’,勞形、虧精之類,所謂傷殘也。”(《莊子校詮》)此句乃就養生而言,這自然沒錯,但莊子講養生,主旨在養心,而非養身。在本篇第三章,寫右師之介是“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右師一足,並不必然是出生時就有的先天性生理缺陷,亦有可能是後天致殘,但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天與”,而非“人與”。因爲“道與之貌,天與之形”,人的形骸都是受天賦與,人力不能改變。若按王叔岷先生的說法,將“刑”解釋爲勞形、虧精一類的傷殘,則與養生的前提——破除形骸殘全的觀念背道而馳了。人之形骸取之於天而人力不可蓄養,人只能養其所能養,即是心。周縱策說:“至於‘不’傷生的善惡是否該爲,本不是他在這裏所要討論的範圍。他說的只是:假如你要去爲惡,可切不可弄到受刑傷生;至於這假設的,不致受刑傷生的惡事,你該不該去做,他在這裏並未表示意見。這正如‘不近名’的善,不‘已而爲知’的知,你該不該去做,他在這裏也沒有表示可否。我看莊子一定會要先看看那是什麼知,什麼善惡了。”(《<莊子?養生主篇>本義復原》)與成玄英一樣,將“刑”理解成了“刑戮”,此金木之刑仍然只是傷身而已,且後文曲說強通,未得莊旨。

“爲惡無近刑”句,最重要的概念有二,一是“惡”,一是“刑”。“惡”應理解爲世俗所認爲的惡事,這個基本明朗,衆家的問題主要在後者。聯繫《養生主》篇全文,我認爲這個“刑”乃是後文秦失吊老聃中的“遁天之刑”。秦失的原話是:“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由此,“無近刑”即是說“無近乎遁天之刑”,不可鄰近逃避自然地刑法。換言之,做(世俗標準中的)惡事,只要與自然天道相順應即可。

《養生主》開篇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個“知”可解釋爲知識,但顯然是廣義上的知識,它包含了人們心念中的一切造作,包含了世俗的一切是非善惡標準。又“以有涯隨無涯”,終生惶惶然求善避惡,這些人就好比庖丁解牛篇中的良庖與族庖,在解牛時強行“割”“折”牛骨,而這些一時一世之“標準”即如“歲更”“月更”之“刀”,不斷地在現實中挫敗又在心念中被追逐,儒家有儒家的標準,墨家有墨家的標準,百家相爭,終無所歸,這都是遁天之刑,都是未能“緣督以爲經”的下場啊。庖丁解牛篇的寓意,有人以爲是以龐大的牛比喻“社會”,以解牛比喻“處事”,莊子遂然是在教導世人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處事技巧,實在是視莊子與汲汲然於世者無異了。顯然,要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文惠君那句“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是唯一的鑰匙。養生即養心,此段以牛喻心,以解牛喻剝除心之藩籬,是言解除心之藩籬,當“依乎天理”“順其固然”,而不可“以有涯隨無涯”,徒生出許多是非善惡判斷標準來,這才真正是區別於道德優先的生命優先。養心爲本,處世爲末,以爲庖丁解牛篇是在教人處世技巧的,實在是本末倒置,淆亂莊旨。

“爲惡無近刑”之意,可舉例來加深理解。莊子喪妻,竟鼓盆而歌,這在世人看來顯然是不近人情的爲惡之舉了。但若跟隨世人的善惡判斷“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這纔是“不同乎命”的遁天之刑,莊子瞭解了“人且偶然於巨室”而堪破生死,方纔是無近乎遁天之刑了。“爲善無近名”的意思相對明朗,即做(世俗標準中的)善事而不近乎名譽,姑且以此來推測《養生主》中的另一個疑點,即秦失吊老聃中秦失對老聃的一句品評。(秦失)曰:“然。始也吾以爲至人也,而今非也。”雖然莊子一向被認爲是老聃後學,但老聃從未自稱至人,莊子也不是阿諛奉承之人,所以以爲老聃並非至人,這不足爲怪。奇怪的是,在秦失吊老聃一段中,並沒有直接給出老聃非至人的依據,如此單獨一句品評,就顯得尤爲突兀。這一段的內容主要是寫老聃死後世人言之哭之,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由此怎麼能引出老聃非至人的結論呢?按我們通常的理解,老聃已死,衆人的慟哭並不關乎老聃對生死的看法,但細細讀來,“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衆人對老聃的感情甚至可與至親之情相比擬,可見老聃生前必是“爲善於之”了,而且不是偶爾爲之,必是長期堅持了。“至人”的特點之一是“無待”,鯤鵬萬里,仍有待於海運,而至人的無待乃是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式的“獨”。老聃之“爲善”,不一定是有求名之心,但在衆人心中已有了善之名,仍然沒做到純粹意義上的“爲善無近名”。老聃不一定有待於他物,但顯然已爲他無所依待,仍然沒做到至人式的“無待”與“獨”,也由此可見莊子心中的至人,的確是一個最高理想的化身了,除非人如混沌之未鑿七竅,否則誰能不被世俗所染呢?

莊子講善惡,本意並不在於要另生一個善惡標準,如此又墮入細細密密的理思之網了。莊子講善惡,原本就是要取消這一虛妄命題,善惡俱譴,是非兩行,超越一切道德判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如此才能緣督以爲經,獲帝之懸解,得養生之旨。

《莊子》讀後感9

大家知道,我們的任督二脈,這是我們生命最關鍵的兩個部位。我們的五臟六腑都是掛在脊樑骨上的。如果我們的脊樑骨不出問題,我們的五臟六腑都不會出大問題。出問題都是因爲我們脊樑骨出問題了,我們前後不通,中間的這條路不通,我們就會生病,就不得長壽。火龍山莊的郭老師,很重要的一個治療步驟就是打通你的脊椎經絡,他的“經絡條”就是放在你的脊椎部位,通過“火燒”把藥液侵入你的脊椎,打通脊椎,讓氣血暢通。

下面一段就是發給你們的“庖丁宰牛”。

這一段很好玩,莊子就不像孟子,孟子是“君子遠庖廚”,就是要遠離這些殺雞、殺魚的廚房,我們很多朋友信佛,就是喊不要殺生,連個蚊子都不滅的,有蚊子,都是轟走,不打死的。這裏莊子偏要講殺牛。

殺豬,宰牛,我們一聽,心裏都有點咯忌,一想,就是血淋淋的,很瘮人的。但是莊子不是。他卻通過宰牛告訴我們怎麼養生?大家可能覺得有點奇怪。實際上不奇怪。莊子講庖丁宰牛,首先是找了一個宰牛的支點。因爲牛很大,肯定比人要大。形體比人大,你怎麼去宰?鬥牛場上的鬥牛士制服牛容易嗎?不容易,牛也是使足全身力氣要把鬥牛士掀翻的,那是充滿憤怒情緒的。但是莊子筆下庖丁不是這樣的,他宰牛的聲音“砉然響然”像歡快的樂曲,就是上古時期的音樂,而他跳來跳去宰牛的步伐,就像跳桑林舞一樣輕鬆悠然。牛就安安靜靜,被庖丁宰殺了。地上一堆,皮啊,肉啊,骨頭啊,筋啊,什麼的,清清爽爽的被分離了。文惠王一看,莊子這樣跳跳舞,還是“韶樂”的舞蹈,即我們遠古時代自然界跳的舞蹈,可能有點像我們看非洲原始部落敲着鼓跳的舞蹈一樣,充滿了歡樂。怎麼就這樣跳一跳就把牛給宰了?,而且這頭牛在被宰的過程中一點痛苦都沒有,很歡樂地離開世間。前段時間,我在書院裏面講這段的時候,有朋友就提這個事情。他說,社會上總有人問,學國學有沒有經濟價值?他就講了一個很俗氣的理由,說,就講這一段就很有經濟價值。我當時沒有反映過來,就問,怎麼有經濟價值?他說,這個庖丁宰牛,就像在樂曲聲中,歡樂地宰牛,這樣牛就沒有憤恨,驚恐,所以就沒有毒素放出來,它的肉味道就很鮮美。大家經常聽宣傳,說,屠宰場裏面是一片驚恐,嚎叫聲,被宰殺的動物,都是充滿了憤恨的,這些情緒都轉化成毒素留在它們的肉裏了,所以我們現在吃的肉,味道也不好,並且有毒。但是庖丁宰的牛,是在歡樂聲中被宰殺的,牛高高興興死去了,就沒有毒素放出來,這種牛肉的價格肯定比其他牛肉賣的價格高,經濟效益明顯。他說,你看,學了這個賺不賺錢?肯定賺錢。當時我很想笑,我就說,你這樣的發揮,我是第一次聽說,莊子宰牛的價錢比其他的高。如果真有這樣的肉出賣,肯定高級賓館要先用,自然價錢也出得高了。

牛被宰殺後,文惠王就說:善哉,你這麼輕鬆把牛宰了,這是怎麼回事?

庖丁很自豪地講:吾有道也。大家注意了,“有道”,這個是莊子思想的根本所在。一個人立志就要立在道心上,要“志於道”,要見道,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明心見性。這個是最根本的目的。

我宰牛是有道的,不是什麼技藝上就完成的。我立了道心,在這條路上認真走下去,最後是從必然王國到達了自由王國境界。庖丁宰牛一開始,牛在他眼中也就是牛,但是三年下來,牛在他眼裏就不是牛了,已經沒有牛的感覺了。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有這方面的體會,只不過自己沒有留意而已。楊芬,你現在打字,與你剛開始學打字有什麼不一樣?現在還需要看鍵盤嗎?還需要去想,哪個字母在什麼位置嗎?你還把鍵盤當成就是“鍵盤”嗎?你已經不看鍵盤,一看文件的字,自然手指就知道敲那個鍵盤,就知道敲哪個字母,誰告訴這樣做的?神遇,官知止而神欲行。前幾天,我到一個製版公司,特別注意那個小夥子,他的鍵盤是在桌子下面的,從上面根本就看不見他的鍵盤,我們一邊說着要打的文件,只看見,他的手動一動的,文字就全部“跳”到屏幕上去了,他的眼睛只看屏幕,耳朵聽我說話,他的手指就是“神欲行”,有個神在指揮他的手指。我們這裏很多人會開車,當你剛學會開車的時候,上車肯定方向盤,前進擋,剎車,後視鏡,儀表盤等等,面面俱到,有時難免手忙腳亂的,但是幾年下來,還是這樣嗎?不是了,有時一邊打電話,一邊開車,還要禮讓後面來的車,就有點像“千手觀音”還有千隻眼一樣了,這個時候你開始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我曾經遇見一位“微雕”大師,當時他見我的時候,還是一位工人,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當時朋友推薦他來的時候,就告訴我,他想把他的作品展示給世人,需要印刷一些資料。我當時不知道什麼叫微雕?我只是看他帶來的照片,覺得很好。我就問他,原件是多大的東西?因爲圖片下面要註明尺寸大小。他說,不大,就是小手指甲那麼大。我很吃驚,有點不信。他給我的一張照片就是“虢國夫人遊春圖”。他可能也看見我不太相信,第二次來的時候,就把原作品帶來了。象牙雕刻的,我用車間的網點鏡一看,清清楚楚的一幅虢國夫人遊春圖。我就問他怎麼雕刻的,是不是先畫上去,然後像手錶行裏的師傅修手錶一樣,眼睛上夾個放大鏡,雕刻的。他說,畫什麼?我腦袋中有這幅圖了,我的手拿這刻刀就在象牙上動動動就行了。你說,這不是“神欲行”是什麼?技藝已經超過了“必然”達到“自由”了,就是神欲。

《莊子》讀後感10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逐一個夢想——自由。從個體來說,柏拉圖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孔子追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精神境界;從民族來說,無數被壓迫人民爲爭取自己民族的自由獨立而奮起反抗不惜流血犧牲;從國家來說,人們爲尋求不斷髮展提出自由新口號:經濟要求發展“自由貿易”、“自由競爭”,一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政治要求“自由民主”以謀求更廣泛人民利益,文化也也同樣要求自由的空氣、自由的呼吸、以達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面貌……人們心中對自由的呼聲從古一直綿延至今,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愈加洪亮,然而,自由到底是什麼?自由在哪裏?怎麼實現自由?我們心中久久的疑惑誰來解開?

那麼不妨靜下心來,漫步於幽靜的樹木或湖畔,來品讀一番莊子的《逍遙遊》,聆聽那從遠古而來的期盼,來體味自由的馨香,任心思自由徜徉於天際。

《逍遙遊》是《莊子》書中的首篇,也是莊子本人的代表作。在上《莊子研究》課程的時候,我認真地聽老師解讀了《逍遙遊》這篇文章,在深入閱讀之後,我覺得莊子的確不愧是影響漢文化甚深且遠的一代思想家,其中闡述的觀念也在數千年以下不斷的對後世產生影響。另外,莊子也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他更是一位重要的散文家,這篇《逍遙遊》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有中心思想貫串其中:他就是要人們不要一直被名韁利索牽絆住,更不要人云亦云的迷失在世俗的觀念或是現實取向的功利價值觀之中。

初見“逍遙遊”三個字,很自然的聯想到這樣一幅悠然愜意的風景:一個學者立於竹筏之上,沒有船槳,竹筏順着水流漂游,兩岸青山徐徐向身後遠去。若問我莊子的自由該如何形容,很自然的想到那句“向詩人一樣自由”。但讀完並深入學習《逍遙遊》一文後,才發現上面的兩個“很自然”的反應與莊子以及他所崇尚的“逍遙”真是差裏百萬裏。莊子逍遙,是近乎忘卻凡世間的一切複雜,纖塵不染的精神與靈魂上得到自由。那些詩人學者,要麼觸景生情,要麼因勢感懷,都是爲外在客觀和內在主觀所限,不能達到真正的逍遙。

《逍遙遊》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與我,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之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作品描寫了一個哲學意識上天入地以求索宇宙的祕密後倦極而返的心理經歷。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的事物和三個不同層次的人物來反覆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借鯤鵬和蜩鳩的對比,來說明大小的分別,破除一般人見小不見大的觀念,並指出:唯有“無己”的“至人”才能做到逍遙遊。

莊子所講的“逍遙”是一種絕對的自由,而不是相對的自由。莊子把人生之最高境界描繪爲“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那是一種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沒有功利目之、心中無我之崇高境界。只要如此,才能潛心學習,爲人生之騰飛打下厚實之基礎,才能不畏險阻,翱翔於九萬里之藍天,做才能戰勝自我,不被榮譽所累,才能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以熱愛作爲奮鬥之動力。

“逍遙遊”是莊子哲學的總綱,是莊子對人生的理想的追求,對精神自由的祈向,是精神從主觀形體和客觀現實環境中提煉。《逍遙遊》的主旨是人應該擺脫一切功名利祿權勢的束縛,在精神上達到一個超然物外、悠然無爲、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借《逍遙遊》爲人們開闢了一個自由空靈、超脫時空的天地。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或是爲了名利鉤心鬥角,整天生活的惶惶不安;或是沒有人生目標和精神支柱;或是注重物質的享受,忽略了精神上的提高。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方式讓我們在享受他的同時也失去了很多美好的追求。有些人捨不得花上一個小時看一本好書,更樂意做得是去泡網吧,或是去麻將桌前搓一小時。社會的進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社會的進步更需要強大的精神文明來支持和推進。所以,當我們有閒暇時,不妨捧起一本好書,全身心投入地去讀他,去理解它,做一個現代的“至人、神人、聖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