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優秀閱讀感悟心得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共25篇。可分爲寫實議論和敘事抒情兩大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朱自清散文優秀閱讀感悟心得

  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篇1

《朱自清散文精選》內容概要:朱自清散文以其獨特的美文藝術風格,爲中國現代散文增添了瑰麗的色彩。《朱自清散文精選》選取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內容人都是身邊的凡人瑣事,但是在這些事情中傳達着他對生活的思索和感悟。朱自清先生的語言清麗凝練,沒有華麗的詞藻,卻在平淡中傳遞着真摯的感情……

《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來自卓越亞馬遜網友:本書收錄了朱自清先生的25篇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綠》、《背影》等。這些散文思想內涵極爲豐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對社會時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對於生活的獨特理解。夜來讀朱先生的散文,讓我們在喧鬧的都市中尋找片刻的寧靜,驅散一日的疲勞……

朱自清散文精選的讀後感,來自京東網的網友:讀完了這書後,兒子寫了篇讀後感如下,我想,我們作爲大人也會深有觸動吧,謝謝這本好書! ------讀《匆匆》有感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在匆匆的歲月裏,我們除了徘徊外,留着些什麼痕跡呢? 每天我都在問自己,時間到底是什麼,它僅僅是日月的輪迴嗎?人生到底是什麼,它僅僅是時間的標誌嗎?其實,我們真的和《匆匆》中所說的一樣,匆匆地來到這世界,匆匆地徘徊在世間,最後也將匆匆地回去。在這一來一去之間,我們生前的一切,都融化在了廣闊的大地,或給了至愛的親人。 其實,我們能留下的確實太少了,但至少你能將你最寶貴的留下,那就是----精神,只有它才能永遠留藏在人們的心中,也只有這樣,你纔不白白活一生。

說到底,人的這一生不就是爲了留下些什麼嗎?當我們上學時,想在老師同學們的心中留下些什麼;當我們長大時,便想在社會上留下些什麼;而當我們老了時,又想爲家人留下些什麼。 當我們徘徊在學校與家之間,我們經常覺得時間好像比較長,而且感覺會有做不完的事,這便也構成了我的現在,匆匆忙忙的現在;而無數現在被下一秒定格,成爲回憶,這又便組成了我的過去,匆匆忙忙的過去,每次它在我腦海中跳躍,我都感覺我的過去好短,有時我甚至不敢相信幾十年的生活在回憶中卻像做夢一般,閉眼,再睜開。 人生苦短,匆匆如夢。當我們在匆匆中徘徊時,不妨想想,我曾留下些什麼?如果沒有,就朝着曙光升起的東方,爲生命留下不朽的光輝吧……

  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篇2

朱自清的散文集給我一種感覺,他在教我們一個一個人生的哲理,當然,也有寫景的文章,他的散文集洋溢着一股真摯、讓人深思的感情。他的散文構思精妙,讓人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並瞭解。

文章寫了很多故事,有寫人的、有寫季節的、有寫景的、還有寫遊記的,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匆匆》這篇文章,雖然很短,只有七八百字左右,但它卻用很多例子來表達中心,讓人一下抓住“題眼”,文章給我一種親切感,彷彿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在與我談話,這篇文章充滿了智慧和人生的哲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文章雖然沒提一個關於珍惜時間的字眼,但從文章裏舉的例子和反問質疑中,我們不難看出,朱自清爺爺在向我們說明珍惜時間這個道理,他告訴我們日子是一去不返的,新的日子一瞬間就走了,如果抓不住,像流水一樣流走;抓住了,向黃金一樣珍貴。可見,時間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個諺語也充分體現了時間是用金子買不到的,無論你多有錢,沒有了時間,也會慢慢老去,那麼,那些錢能幹什麼呢?時間是無價的,可以說,時間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財富,它與別的東西不同的是:只要珍惜它,多久都用不完,如果你浪費它,彈指一瞬間,它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人生只是短短几個春秋,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好好珍惜它,難道要讓時間白白的從你身邊流逝嗎?時間也是最公正的裁判,不同的兩個人,一個碌碌無爲,到後來什麼也沒留下,只留下無窮的悔恨;一個艱辛勞作,換來得是累累碩果,他們的人生閃爍着耀眼光彩。

朋友,從現在開始,好好的珍惜時間吧!讓我們一起做時間的主人,好好的駕馭它!

  朱自清散文精選讀後感篇3

讀《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澀的,美酒是辛辣的,它們雖然味道同,但都能給人們帶來美好的享受,讓人回味無窮.《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

朱自清生於1898年,名字華,號秋實,後改名爲自清.他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學的開拓者和創業者之一.爲中國現代文學作了許多創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朱自清的散文不同於俞平伯的縝密,也不同於冰心的飄逸,更不同於周伯人的雋永.他用自己“真摯清幽”的特性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春》這幾篇散文,被譽爲白話美文的典範.

《背影》這篇散文通過描寫父親送兒子遠行的一幕,表現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情感;《匆匆》講述了時間流逝之快,並且時間不能倒流.告訴我們:昨天是作廢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務,只有今天才是黃金.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住今天;而《荷塘月色》這篇散文中,作者用月光襯托荷花,描寫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

而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爲一個剛剛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張開了眼,遍地的野花彷彿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風,不再像冬天那樣寒冷,像母親的手,輕輕地撫摸着萬物.在溫暖的春風中,孩子們高興得放着風箏.在春天,春雨是尋常的,它滋潤着世間的萬物.在《春》這篇文章中,我認爲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綠色,寓意着復甦,象徵着希望.我們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纔會有累累碩果.而我們國小六年級不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嗎?我了我們秋天的收穫,我們現在難道不應該付出汗水和努力嗎?

我熱愛春天,歌頌春天,但我更珍惜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