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誠信之道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讀了于丹誠信之道,你都有什麼樣的感悟呢?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了于丹誠信之道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于丹誠信之道優秀讀後感心得感悟

  于丹誠信之道讀後感篇一

在每個人生命的過程中,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會有一定的遺憾。夜深人靜之時,有感而發之時,朋友談心之時,失敗挫折之時,成功喜悅之時,或許,你的腦海中閃現的是曾經的遺憾。遺憾,是一個心結,可以成爲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量。你又可曾想過化解遺憾、解開心結?其實,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彌補缺憾的方法就是讓自信心迴歸。一個人的自信心,是來自於他內心的淡定與坦然。擁有淡然的信心,一切遺憾都將成爲過去。

每個人都想成爲強者,都想在競爭中勝出。唯一的方法是要做到內心的強大,只有心強大了,才能戰勝一切。在面對各種問題時,心靈的勇敢,會讓你超越一切。我們需要一顆勇敢的心,有道義的心,有良知的心。你的心中有什麼,看到的就是什麼。心中有愛,看到的都是愛,心中有恨,看到的都是恨,心中有牛糞,看到的都是牛糞。心,是你行動的指揮家,是你前行的導航者。

不管成敗榮辱,心靈都要保持那份快樂,純淨。用淡定、從容、敞亮的氣度去充盈胸懷,去感受生命每一天的輪迴,去享受大自然帶給你的生命氣息。讓自信、勇敢、淡定在你的血液中流淌起來。

這一章帶給我的是“用信心化解遺憾,用勇敢武裝心靈,用淡定抒發氣度”。

  于丹誠信之道讀後感篇二

今天,我又懷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走進禮堂,聆聽了《于丹教授講〈論語〉之誠信之道》的講座,聽後感慨頗深。

孔子說:“民無信不立。”意思是說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簡單說,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是啊,誠信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基石,誠信是人一生的幸福。誠信是個人立生處世之本,也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本學期,我校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誠信教育活動,通過宣傳發動、識記階段、踐行階段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們認識誠信,做誠信的'人。活動開展至今,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處處講文明,講誠信。

我們都知道,我們老師是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示範者。在學生面前,我們就是一面鏡子,一本書,因此,規範學生的行爲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行爲。要求學生講誠信,我們就要先做到誠信。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特別注重,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比如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我首先做到尊重學生,以禮待人;教育他們愛勞動,我就經常和他們一起打掃衛生;教育學生隨手撿起廢紙,我首先就要做到見到垃圾彎腰撿起。記得上週二下午下雪後,我們教室前的走廊上積下了許多樹葉,並被凍住了。週五上午,冰開始融化了,課間時,我拿起掃帚和撮箕開始打掃走廊,一些孩子看見了,馬上跟我一起打掃,接着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我們的行列。沒有掃把的甚至用手去撿樹葉,去摳凍住的冰。由於走廊很長,沒有打掃完。下課後,我還沒有動呢,就有很多孩子主動去打掃。我們共同努力,終於把走廊的冰及樹葉全班清理乾淨了。有些孩子看到樓梯上髒,又去打掃樓梯,看着他們的認真勁兒,我的心裏暖暖的。中午放學時,我給孩子們談了自己這次打掃走廊的感受,並表揚了認真幹活的孩子們,同時希望所有的孩子積極行動起來,牢記誠信內容,時時處處踐行承諾!

我想,我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無聲地教育學生,會得到他們的信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能感受到無盡的快樂和幸福。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做誠信老師,做好學生的榜樣!

  于丹誠信之道讀後感篇三

今天,我讀了于丹解讀的,很受啓發。

一部,集中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和思想精華,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更甚者,宋代宰相趙普曾經聲言:以半部治天下,可見,對中國曆代影響之深。

于丹的這篇,主要是告訴我們: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

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人生難免有缺憾,面對這些不如意、面對這些缺憾,我們怎麼去面對?這就是中孔夫子要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如果你不能從生活的陰影中走出來,如果你無限的誇大這種不如意和缺憾,那麼,你將永遠生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也就是說,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把一個人打垮。

于丹通過子夏的一段話,告訴我們:承認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種不足,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對待缺憾的生活態度。

如果單單去讀,也許我們不能很透徹的理解它,但通過於丹教授的講解,很多道理就變得通俗易懂了。在她例舉的很多例子中,也許有一些不恰當的地方,但多數還是貼切的。

通過泰戈爾的話,通過蘇軾和佛印的例子,通過那個網球明星的故事,于丹都在間接的告訴我們:一個內心富足飽滿的人,才能做到寬厚仁達;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氣定神閒。也就是孔子說的:仁者無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要做一個勇敢的人,要“義”字當先,做一個有仁有智的勇者。

于丹說得好:我們不能改變社會、改變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能憑藉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于丹教授認爲,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

這就是儒家思想,這就是仁治之道。

讀完這篇解讀文章,我沉思了很久,這種來自兩千多年前的智慧,依然值得我們這些現代人好好的思考,有時做事情我們講:問心無愧。所以,做任何事情之前、之後,我們都要問問“心”,是否做到了寬厚仁達,做到了問心無愧呢?

我們不是聖賢,我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我們每個人不能做到象孔子說的那樣“仁者無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但我們可以努力的改變自己,正象于丹教授希望的那樣:用心靈的力量把我們變得寬厚仁達、氣定神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