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讀後感500字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習慣》讀後感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慣》讀後感500字

《習慣》讀後感500字1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講了讀書的重要性和益處。暑假期間,我每天都會讀一個小時的書,來豐富自己的詞彙,組織語言,使作文得到進步。我重點讀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巴金曾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因而媽媽向我推薦這本書。

本書介紹了36種好習慣,從做人、做事、學習與交往4個方面說的。每個方面都講了種種習慣。每種習慣列舉幾條有關這種習慣的名言,又舉了幾個名人的事例,說明這種習慣的重要性,最後還給家長提一些建議,使孩子養成這種好習慣。在這本書的開頭還告訴家長如何教給孩子好習慣。從書中我知道好習慣要在生活與實踐中培養,並抓住關鍵期,要不斷糾正壞習慣,循序漸進地養成好習慣。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養成每一種好習慣都要有毅力,要堅持,要有耐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這句話一點沒錯。我們最初的習慣全部來自父母的培養。比如誠信,只有父母先做到誠信,孩子纔會誠信。父母的行爲直接影響我們。然而,我們也要付出行動。父母爲我們樹立正確地榜樣,我們也要按照父母的去做。我也從書中看到了很多好習慣。我要通過自己持之以恆的努力擁有它,使它成爲適合我的好習慣。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養成好習慣。

《習慣》讀後感500字2

寒假裏,讀了林格所著的《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在打開電子文件以前,不由得回憶起13年暑假時在藍海匯州培訓的那次養成教育。習慣是至關重要的,對於一名老師來說,把孩子培養成具有好習慣的人,對於我們的教學工作又是事半功倍的,所以這本書對我們的意義尤其重大。

本書中所提到的十二個習慣是:

一、把一件事做到底。

二、孝敬父母。三、做事有計劃。

四、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五、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六、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

七、耐心聽他人說話。

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九、微笑待人。

十、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十一、認真寫字。

十二、在錯誤中反思自己。

本書作者給我們培養五個步驟的習慣:

(1)提高認識,引導孩子在習慣感興趣。

(2)明確的行爲規範,是讓孩子們知道一個好習慣的具體標準。

(3)行爲訓練的持久性,讓孩子從被動到主動自動,養成良好的習慣。

(4)及時獎懲性評價。

(5)形成環境。我認爲步驟3和步驟4是最關鍵的兩個步驟,這需要從細節的父母和教師,堅持訓練,反覆提醒,制定計劃,及時地進行有效地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們從被動開始活躍,然後形成一種自動的行爲。這些看似小的習慣,正是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甚至是我們這一輩子都需要的,換句話講,它關乎我們一生的成敗。如果將這些至關重要的人生習慣傳授給我的學生們,那一定是作爲一名老師今生中最大的成功!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希望我們的孩子通過我們的努力都能掌握這十二個習慣,掌握人生的大智慧,從而走向自己的成功道路!

《習慣》讀後感500字3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由此我想,教育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養成習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爲施教者的教師本身的習慣,對學生有着潛移默化、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擁有良好的教育習慣、教學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爲習慣是對教師本身的一種職業要求,宋運來主編的《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正是從這五大方面全面論述了影響教師成長、進而影響學生成長的100個好習慣,在從教10之際,仔細品讀該書,我感觸頗深。

如何成爲智慧的教育者?如何成爲有魅力的教師?如何使教師的人格更加完善?如何讓教師的生活充滿情趣?如何提升教師的人生品味?從宋運來老師介紹的這100個好習慣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用充滿陽光的心靈去向學生散佈陽光,就是要以鮮明的教學個性去引領學生的思維創新,就是要筆耕不止、學而不厭,就是要身心健康、精神富有,就是要學會傾聽、善於發現。要做一個能叫出每一個學生名字、記住每一個學生特點的有心人,要有一顆大愛的心、耐心的心、健康的心、感恩的心。

我不禁驚歎:這真是給我們一線教師充實精神食糧的一本好書!培養良好習慣,成就教育夢想,鑄造品味人生,請從閱讀《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開始吧!

《習慣》讀後感500字4

人的習慣是很重要的看一個人的習慣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習慣有好和壞有的人習慣常看課外書這就是一個好的習慣看多點課外書能增長字的知識和對一些事物的瞭解能促進我們的學習進步。有的人習慣作弄別人這就是一種壞習慣就拿習慣看課外書和習慣作弄別人來對比一眼就可以看出喜歡看課外書的人是一個好學勤奮的好學生而一眼就看出喜歡作弄別人人是一個在別人的心中是一個大壞蛋學習成績一定很差什麼也不會做時常搞三搞四這種人就會很少朋友甚至連一個朋友也沒有所以良好的習慣對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還有讀書也有不良的習慣許多同學在閱讀的時候速度很慢這是由於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造成的。

常見的不良習慣有幾個方面:一見到生詞和生字就聽下來不會跳過去閱讀下文不會聯繫上下文猜測文字的意思在心中默讀或小聲地逐詞朗讀不斷回視已經讀過的內容。

以上幾種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但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影響對文章大意的正確理解通過以上的幾個例子說明一個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很大作用的我們人人從小就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例如玩完或者吃完東西都要去洗手不要隨地扔垃圾多看一些有意的課外書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有不良習慣的人要把壞習慣改掉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會讓我們做什麼事都會成功。

《習慣》讀後感500字5

如果不看作者,我會以爲這是日本人寫的書。因爲在我印象裏,美國人寫書喜歡往深了講,日本人寫書喜歡往細了說;美國人寫書喜歡引用文獻,日本人寫書喜歡羅列要點;美國人寫書喜歡邏輯清晰,日本人寫書喜歡步驟詳細。

而這本書就是通過56個具體案例,總結培養習慣的四大定律,幫助讀者快速養成好習慣。本書的第一章給讀者介紹了微習慣的驚人力量,以“邊際收益”爲理論依據,用佈雷斯福德帶領英國職業自行車運動員多次得冠的故事,告知我們細微變化的神奇功效。

而且作者告誡我們要忘記目標,專注於體系。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結果,而體系是涉及這些結果的過程。如果你是教練,你的目標可能是讓自己帶的隊伍贏得冠軍。你的體系就是你招募球員,管理助教和訓練的方式。如果你是企業家,你的目標可能是創建一家營業額上百萬美元的企業,你的體系就是測試產品創意,僱傭員工和開展營銷活動的方式。

如果你是音樂家,你的目標可能是研究一首新曲子。你的體系就是你練習的頻率,你如何分解和處理高難度曲段,以及你從導師那裏獲得反饋的方法。本書第二章圍繞“習慣塑造身份”進行。許多人開始改變他們的習慣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上,這會導致我們養成基於自身結果的習慣,正確的做法是培養基於身份的習慣。藉助這種方式,我們的着眼點是我們希望成爲什麼樣的人。

與身份不相符的行爲不會持久。

你可能想攢下更多的錢,但是假如你屬於只想消費,不願創造的人那麼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傾向於消費,而不是努力賺錢。你可能想要身體更健康,但是假如你總是貪圖安逸,不思進取,你就會傾向於無所事事,不參與的任何健身活動。

《習慣》讀後感500字6

說實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說教類的書籍,因爲之前看過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覺得他寫的還不錯,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他提及最多遍的書籍,恰巧舍友不久前買了一本二手的,就順便拿起來看了。

確實,看的我頭暈腦脹,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吧,內容寫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許這本書在我現在的年齡看來還沒有什麼較爲顯著的效果和感觸,可能比較適合工作人士看吧。誠然,本書所講的七個習慣,是成爲一個高效能人士的最好原則,作者總結的很一精一闢,概括了很多方面,雖看起來太過於理一性一,也不乏人一性一化。作者所說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習慣一——積極主動、二——以終爲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其一是作者對“效能”的定義——“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能力與位置,不能過分提高目標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實事求是。其二是作者在全書結尾部分引用的一愛一默生的話“只要我們堅持幹,事情就變得容易了。這並非因爲任務的一性一質變了,而是因爲我們辦事的能力增強了”,真是說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貴在堅持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有了希望纔去堅持,而是堅持了纔會看到希望。

這種書,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懂,就是很難付諸實踐,看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意識,讓我們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

《習慣》讀後感500字7

讀了《父母課堂》中《培養孩子主動探究的習慣》文章,文中講述了一個事例:一年級國小生小新對自然現象比較感興趣,他經常會問一些爲什麼,比如,“金魚爲什麼睜着眼睛睡覺”“天空爲什麼突然變黑”,等等。對於他的問題,小新的父母總是感覺不可思議。有一天小新端着一杯熱水走向陽臺。媽媽見了,忙問:“小新,你要做什麼?”小新回答:“我要給花澆水。”媽媽連忙阻止,說:“不能給花澆熱水,要澆涼水。”小新天真地說:“喝涼水會拉肚子的。”媽媽不耐煩了,說: “花又不是人,不會拉肚子,不許澆熱水。如果花死了,媽媽就不會給你買了。”聽到媽媽這麼說,小新不情願把熱水端了回去……作爲一個一年級的學生的父母,類似這樣的情況也發生過,問問自己是不是也像小新的媽媽那樣,也將小朋友給打發了?答案是肯定的。看了這遍文章後才覺得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錯誤,認爲小朋友的問題不要過於認真,忽略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精神。其實孩子的好奇心是對科學產生興趣的前提,有了好奇心,纔會有興趣;有了興趣,纔會產生求知慾,纔會喜歡探究。

文中還講了如何培養孩子主動探究的習慣,第一:耐心解答孩子的疑問,培養孩子探究的習慣;第二:接納孩子探究中的錯誤;第三:爲孩子提供探究的環境;第四:將孩子的好奇心遷移到學習上來。

讀了《培養孩子主動探究的習慣》文章令我獲益良多,我會試着從孩子的好奇心入手,鼓勵並引導孩子探究,進而形成凡事主動探究的好習慣。

《習慣》讀後感500字8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的每一詞每一句我都很喜歡,因爲這本書講的是國小生的好習慣,還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還告訴我們人生下來是要講道德的。

我最喜歡看的是專注的瑪麗,因爲文中的瑪麗是一個長得既可愛又聰明,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她從小就很喜歡學習,而且非常專心,不管有多少小夥伴在周圍吵她,她的注意力也不會分散,在文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瑪麗長大後,任然那麼認真學習,做實驗常常達到忘我的境地,後來專心研究物理,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在文中我最喜歡的句子。因爲居里夫人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還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我很敬佩居里夫人。雖然我的夢想和居里夫人的夢想不一樣,可是我也希望我也可以像居里夫人一樣能夠有好的成就。同時我也希望我也能想居里夫人一樣獲得諾貝爾獎。同時,居里夫人的姐姐和居里夫人的姐姐的朋友們相反。居里夫人的姐姐和居里夫人的姐姐朋友們就趁幼年的居里夫人在安靜的看書的時候在幼年的居里夫人身後搭了幾張凳子。只要幼年的居里夫人稍微一動,那些凳子都會倒下來,結果幼年的居里夫人一點也沒動,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那些凳子還沒到,居里夫人的姐姐親眼看了妹妹的學習認真,居里夫人的姐姐就像居里夫人一樣認真,還號召她的朋友們,一起像居里夫人認真學習,成就。我明白了,要自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纔會有成就。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然而我明白了,要自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纔會有成就,同時我明白了國小生的好習慣、孝敬父母、同時明白了我們人生下來是要講道德的。

《習慣》讀後感500字9

今天,爸爸給我買了只蛐蛐,作爲我當上“三好學生”的獎勵。

一回到家,我便把它從那小得可憐的紙盒中拿出來,擺進一隻大缸中,又往缸裏放了一些泥土,供它挖洞時使用。可是,也不知爲何,蛐蛐一被擺進缸裏,就縮進一個角落,怎麼也不肯出來,我用食物引誘,用東西驅趕,都無濟於事。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懷着疑惑的心情,我去請教了爸爸,爸爸猜測說:“這些蛐蛐都是人工孵化出來的,它們也許從小就呆在紙盒中,習慣了那樣的環境。所以,當你把它放到大的環境中時,它反而會感到害怕。”“那我現在該怎麼辦呢?”我急切地問。“你把買來時那隻舊紙盒拿出來,放到它的面前,說不定它會鑽進去的”,爸爸回答道。

我將信將疑,便抱着試一試的心態,找出那個紙盒,放到蛐蛐面前。這時,“奇蹟”發生了。蛐蛐先是一愣,然後便像着了魔似的,拼命往盒子裏擠。經過好幾分鐘的努力,它總算從窄窄的洞口鑽了進去。紙盒實在是太小了,蛐蛐擠在裏面連爪子都伸不直,身子也轉不過來,比呆在監獄裏還難受。然而,它卻悠然自得添理着觸鬚,看上去開心極了。

我驚呆了,情不自禁地感嘆道:“習慣的力量,真大!”

……

是呀,習慣的力量是無形而巨大的,它幾乎可以主宰一切,甚至你的人生。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做習慣的主人。作文

《習慣》讀後感500字10

說實話,我一直不喜歡這種說教類的書籍,因爲之前看過李開復的《做的自己》,覺得他寫的還不錯,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他提及最多遍的書籍,恰巧舍友不久前買了一本二手的,就順便拿起來看了。

確實,看的我頭暈腦脹,也許是翻譯的問題吧,內容寫的很粗糙枯燥,有或許這本書在我現在的年齡看來還沒有什麼較爲顯著的效果和感觸,可能比較適合工作人士看吧。誠然,本書所講的七個習慣,是成爲一個高效能人士的原則,作者總結的很精闢,概括了很多方面,雖看起來太過於理性,也不乏人性化。作者所說的七個習慣分別是,習慣一——積極主動、二——以終爲始、三——要事第一、四——雙贏思維、五——知彼解己、六——統合綜效、七——不斷更新。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處,其一是作者對“效能”的定義——“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能力與位置,不能過分提高目標而忽略自身能力,要實事求是。

其二是作者在全書結尾部分引用的愛默生的話“只要我們堅持幹,事情就變得容易了。這並非因爲任務的性質變了,而是因爲我們辦事的能力增強了”,真是說到心坎上去了,很多事情都是貴在堅持的,有些時候並不是有了希望纔去堅持,而是堅持了纔會看到希望。

這種書,在我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懂,就是很難付諸實踐,看書的好處之一就是增強一種應該怎麼做的意識,讓我們冥冥中可能不知不覺就這樣做了。涉略即可不必深究,是我的看法!

《習慣》讀後感500字11

這個週末,我讀了一本書,名叫《贏在習慣》。這本書講的是七個成功法則:第一個法則是目標至上;第二個法則是積極主動;第三個法則是要事第一;第四個法則是雙贏思維‘第五個法則是知己知彼;第六個法則是合作精神;第七個法則是自我更新!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一個人想要成功,必定要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朝着這個目標去不斷努力,才能贏得命運之神的眷顧。做事一定要積極主動,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新的知識,認真做好每一件要緊事。因爲我知道,沒有一個人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

成功蘊含在一遍遍的嘗試、失敗和超越中,它是不會平白無故的掉在某個人懷裏,它只青睞那些不斷尋找成功之人。要緊事第一,有效地進行自我管理,要分清楚什麼事要緊事,什麼不是要緊事。把事做好,也許成功會降臨在你的身上。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成功和失敗並非是天註定的,自己的習慣決定自己的命運。一個想自己成功的人,光把’成功‘兩個字符當目標可不行,必須把它形象化、具體化……

合上這本書,我的腦海裏細細想着成功的七個法則。這本書真的讓我學會很多東西。其實,有時候成功離自己只有一步之遙,只要稍稍去努力,便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而我,就是在成功離自己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去放棄,所以以後我要更加去努力,取得成功!

《習慣》讀後感500字12

“一個孩子樂觀自信,不怕失敗,活躍而有創造力,人們會說:‘這個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若一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動攻擊別人,人們會說:‘這個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礙。’”看到這一段,突然讓我想起來曾參加了一次兒子學校組織的講座--孩子的心理健康。隨着社會的發展,物質的豐富,作爲家長的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孩子們的吃穿和學習,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現代社會只有具有健康的人格才能稱之爲一個健康的人。

教育工作這麼多年,遇上過形形色色、各種性格的學生,有的活潑開朗、積極向上;有的內向、膽小、話少;也有的蠻橫、惹是生非。前一類學生大部分是成績優秀,人見人愛;中間的一類學生默默無聞,常是被教師忽略了的那一羣;而最後一類就是我們常說的問題學生,讓人頭疼,究其原因,我認爲這類學生的家庭教育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問題。就拿我們班的周慶翔爲例吧,雖然他不是家中的獨生子(上有一個姐姐),可也是父母唯一的兒子,別視爲掌中寶,從不捨得罵一句,更別說打了,以至於養成了他現在的這種目無尊長、不懂規矩的個性,老師常拿他無能爲力,請其家長配合學校一起教育,家長也一口答應回家會好好教育,可每回都只是說說而已,第二天到校問他:“昨天回家你爸媽教育了你沒有?”“沒有。”只見他一臉的高興。哎!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真讓我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再次借用一下孫老師的話:“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真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好好地閱讀一下孫老師的這本書。

《習慣》讀後感500字13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習慣》。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卡羅爾決定要爲她的鄰居史密斯夫人做點兒事情,以表示友好。卡羅爾連續五週爲史密斯夫人烘烤了餡餅,第六週卡羅爾很忙,沒有給史密斯夫人烘烤餡餅,史密斯夫人很生氣。

我覺得史密斯夫人做的有點過分,卡羅爾又不是史密斯夫人的僕人,卡羅爾爲什麼必須要爲史密斯夫人一週烘烤一個餡兒餅給史密斯夫人吃呢?

其實,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每一次做作業時都需要媽媽的幫助,纔可以順利地完成作業,時間長了我就把它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因爲媽媽太忙了,沒有幫助我檢查作業,結果,我的作業完成的很不好,我把這都怪罪到媽媽的頭上,一回到家我就生氣的說:“都怪你,害得我因爲作業有錯題被老師批評了。”媽媽連忙說:“都怪我太忙了,也沒有時間幫你檢查作業。”後來我一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太依賴媽媽了。想到這,我趕緊向媽媽道歉說:“媽媽對不起,自己的作業要自己檢查,我不該怨您,是我太依賴您了。”媽媽聽了欣慰的笑了。

從這件事中讓我明白了對於他人的友善之舉,我們常常心存感激,但很快就會習慣了這種感激,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們就會把它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感謝媽媽對我的幫助,以後一定要做一個好孩子,不再惹媽媽生氣。

《習慣》讀後感500字14

在人的一生中會養成許多不同的習慣,而人的習慣又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這其中有許多好的習慣,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藉口”就是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不良習慣,而且一旦形成很難根除。這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消極心理暗示,它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效率低下甚至沒有效率,會讓你一事無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遇到事情,我們經常會尋找一些藉口爲自己開脫,甚至已經習以爲常,且耳熟能詳,或許我們已經習慣了“藉口”,而且也習慣了別人的“藉口”。

讀了《別讓藉口成爲一種習慣》後,我的心裏多了幾份感慨,更多的是慚愧。

在日常工作中,我有時遇到事情往往第一時間不會從自身來考慮問題所在,包括自己周圍的許多人也一樣。有時,因爲自己出門遲,又加上交通阻塞,上班遲到了,但第一時間卻把責任全怪在“堵車”。卻不會找自己的原因“怪自己出門遲,如果早一些出門的話,那麼即使路上有點堵,我也不會遲到。”

學生考試沒考好,我們會找藉口“學生上課不好好聽,課後不認真完成作業,學生懶、笨等。”卻不會第一時間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我們的課堂學生是否感興趣,佈置的作業是否適合每一個學生,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嚴格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工作,與其成爲一個人人都不喜歡的藉口專家,還不如成爲一個人人尊敬的工作能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多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學會負責,學會承擔。以身作則,自己所做的事情自己承擔,好的壞的都有勇氣承擔。

《習慣》讀後感500字15

老師剛發給我們這本書時,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這四個醒目的大字——習慣制勝,下方寫着:如何成爲優等生。這時,我心裏就有了一個疑問:單單一本書怎麼會讓我們成爲優等生呢?但自從我看了則本書後,我明白了,這本書不僅會讓你成爲優等生,還會讓你明白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呢。

這本書的作者是劉朔,也許大家對這個名字還很陌生,但他的名字但他的名字早已名揚海外了呢。爲什麼呢?因爲他曾經同時被北大、香X大學、香X科大競相錄取,現就讀於香X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他寫的書也必定非常值得一看!好了,現在回到主題,來聽聽我的讀後感吧!

這書會叫你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但每個道理的名字都取得很有道理,比如說:好習慣—— 一生的本錢等。最讓我刻苦銘心的是培養習慣的好招兒中的跟自己“過不去”,就像書中說的,有時我做作業的時候聽見了妹妹玩電腦的聲音,明明心裏想着要把這篇作業寫完的,但又想到:就去玩一盤吧!但是一盤玩完後又想再玩一盤,就這樣,一小時就過去了,作業很久都沒做完。最後我按照書中所說的那樣,想辦法約束自己,拿張紙給自己規定今天要做的事情,這樣很快就做完了,就可以節省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這樣就有了一個學習心得:一定要管住自己,想辦法把該乾的納入該乾的範圍,把該乾的興趣盎然地幹好,這樣學習效率就變高了,玩的時間就多了。

好了,我的讀後感就結束了,如果你還不夠過癮,那就去看看《習慣制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