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國史專業高校排名指南

中國史專業以中國爲近現代歷史發展的敘述主體的一門學科,是很考研學生選擇的重點。下面是爲大家準備的考研中國史專業高校排名,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中國史專業高校排名指南

  中國史學專業考研的方向

1: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考古學(後改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屬於人文科學的領域,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在於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人類古代社會的歷史。實物資料包括各種遺蹟和遺物,它們多埋沒在地下,必須經過科學的調查發掘才能被系統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學研究的基礎在於田野調查發掘工作。

考古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在三年學習期間應系統掌握考古專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具有寬廣和堅實的基本技能,瞭解考古學科的發展歷史、現狀和最新動態,能承擔與本學科有關的研究課題和教學工作,學位論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並具有一定的創造性。

隨着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文物、考古、博物館系統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目前全國範圍內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業勢態。

2: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是區別於世界近現代史,專以中國爲近現代歷史發展的敘述主體的一門學科。不同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歷史分期,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有多種看法,但被普遍接受的是起於1840年鴉片戰爭,終於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的這一觀點。

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畢業生一次就業率95%以上,其中大部分畢業生在三星級以上中學從事教學工作,在中學的地位大大提升,各中學對歷史教師的需求有所增加,本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愈加廣闊。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畢業後能夠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文化事業及黨政軍等有關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3:文物與博物館

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培養具備文物學、博物館學的系統知識,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海關、新聞出版、教育等單位從事文物與博物館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館學高級專門人才。

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文物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歷史、藝術、文化和科技等綜合知識的基本訓練,具有文物、鑑賞、研究和文博事業管理的基本能力。

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旅遊部門、新聞出版和教育單位的文物成列與保護、博物館管理和研究;公安、海關、商檢、拍賣典當、珠寶行等文物鑑定、評估和保護等工作。

4:法律(非法學)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爲“JurisMaster”簡稱爲JM。我國自1996年試辦法律碩士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專業學位設置審批暫行辦法》規定設置。法律碩士學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職業背景的職業性學位,主要培養面向立法、司法、律師、公證、審判、檢察、監察及經濟管理、金融、行政執法與監督等部門、行業的`高層次法律專業人才與管理人才。

考研歷史學專業參考書分析

(一)中國史

1、朱紹侯等主編的《中國古代史》:教材體系完整,材料豐富,史實準確,內容充實,並能及時吸收史學界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是國家教育部優秀教材,成爲很多大學歷史專業的標準教材。本書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掌握充實而可靠的歷史資料,力圖正確反映中國古代史的真實面貌,揭示出中國歷史的發展規律。

2、晁福林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上):吸取了學術界關於中國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各章節撰寫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也酌情在教材裏有所反映。其次是利用新的考古資料進行闡述,關於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的考古發現及考古學界的研究成果都儘量吸收。再次是在編撰體例上有新的特色,例如,每章都有“敘說”一節,闡述這個歷史時期中國社會的概況及其在世界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在縱觀世界歷史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認識中國古代的歷史演進規律。此書各章節的安排和內容的詳略儘量適應教學的需要,對於許多重要問題都做了比較深入而具體的探討,但也有的問題只進行了綱領性的敘述,而沒有展開討論,以求簡省篇幅。

3、施建中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下冊)》:與上冊銜接,內容是以歷代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發展變化爲基本線索,比較全面系統、簡明扼要地概述了一千二百年間的社會歷史過程和重要史事、人物情況。

4、李侃、李時嶽著的《中國近代史(第四版)》:作爲高等院校的歷史教材,從1977年初版至今,先後經過三次修訂,累計印行100餘萬冊,在高等院校的歷史教學和廣大讀者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修訂版大體上是在保持原來框架的基礎上,對某些章節作了必要的調整;適當簡化了對若干歷史事件歷史過程的敘述;充實了一些社會經濟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對清朝統治集團的活動和變化情況,也略有增加。同時改正了某些史實錯誤,吸收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在寫法上,觀點力求實事求是,中肯平實;文字力求樸實通暢,簡明扼要。按照高等院校現行歷史學科的設置,本書的內容包括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這八十年的歷史。

5、鄭師渠主編的《中國近代史》: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作爲指導思想的原則,結合學術發展與教學改革的需求,加入新的學術成果與教學理念,以順應當今高等教育和歷史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趨勢,爲2l世紀的大學歷史教育提供一套較爲新穎、完善且適用面廣的基礎課教材。

6、王檜林、郭大鈞主編的《中國現代史》:系統闡述了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編者“中國人民爭取獨立、民主和解放的歷程爲主線,從經擠、政治、軍事、外交、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構建更趨合理的課程體系,有別於中共黨史和革命史;注意吸收近年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對重大問題作了更攆人、全面的分析和介紹。本書供高校本、專科歷史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供一般歷史愛好者、自學者學習參考。

(二)世界史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古代史》(六卷本):是原國家教委組織編寫的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書,初版榮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

1、《世界史:古代史編(上、下卷)》:爲國家教委規劃組織編寫,屬”八五“國家級重點書,系吳於廑、齊世榮主編6卷本《世界史》的前兩卷。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從遠古時代至1500年前後的世界歷史;力求體現了吳於廑關於世界從分散走向一體的全局史觀,對世界各地區的經濟文化交往的內容有所加強,並將中國史納入世界史體系;通過縱橫兩個方面揭示世界從地區隔絕到形成統一整體的發展歷程及其規律,反映了近年來我國世界史學界的研究和教學成果;經我國高等院校使用多年,獲得歷史學教指委的推薦。主要供高校本科教學使用,也是考研的重要參考書。

2、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六卷本《世界史》中的《近代史編》第二版的上卷,是全套教材中的第三卷。本卷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從15世紀末16世紀初地理大發現到1848―1849年歐洲革命期間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展現了封建制度崩潰、資本主義產生髮展壯大的歷史軌跡,通過縱橫兩個方面展示了世界從相互隔絕、分散逐步形成統一整體的過程,並勾勒出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具有典型意義的社會風貌。修訂本既保持了初版的基本體系,又吸取了近年來我國世界史學界的研究和教學成果,並彌補了初版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使之更趨完善。本書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師生、專業工作者和社會讀者學習、參考。

3、《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全面、系統闡述了從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革命到1900年期間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展現了資本主義發展並向壟斷過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和亞非拉國家人民反抗殖民主義、爲爭取民族的獨立而鬥爭的歷史軌跡,通過縱橫兩個方面展示了具有真正意義的整體世界形成的過程。可供普通高等院校師生、專業工作者和社會讀者學習、參考。

4、《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爲吳於廑、齊世榮主編六卷本《世界史》的第五卷,它以廣闊的視野和新的內涵展示了本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世界歷史進程,集中體現了80年代以來我國世界現代史研究和教學的成果。本書主要適用於高等院校歷史專業,同時也是專業人員和廣大讀者值得珍藏的讀本。

5、《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爲吳於廑、齊世榮主編六卷本《世界史》的第六卷,本卷通過宏觀與微觀的結合來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90年代初的世界歷史。本書是國內最新版本的世界現代史(戰後部分)專門著作,可供歷史專業師生和專業工作者學習參考。

參考書使用方法

第一遍,通讀教材。將教材不分側重點的詳細閱讀,第一遍要求是沒有任何疑點(不要求記憶)。就是說第一遍看書不要強迫自己去背,而是要理解。把全書理解通透,或者至少把書中說的理解通透。這樣下來一般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很多以前不清楚的知識在這一次得到了全面複習。

第二遍,學習總結。即以第一本教材爲基礎,把其他幾本書不同的地方標示出來,這階段要重點做筆記。做筆記的方法:可以按第一本教材的知識結構做筆記,只把提綱寫在筆記本上,切忌抄書。在遇到其他幾本教材有不同說法時,可以在筆記本上的這個知識點旁標註。第一本教材上沒有的章節,其他幾本教材有的,應該把這些章節做好筆記。

第三遍,背誦。此時感覺書本已經很薄,成竹在胸了。問及任何知識點,你至少知道有這麼回事,在哪本書,哪個章節裏。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背誦了。

第四遍,自己決定,如果可以,就留最後的時間用來背誦所有專業課書和筆記。這時候是一目十行的,很緊張也很有成就感。專業課知識重在理解,但是也要記憶,只有記憶,纔會理解,纔會思考如何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