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臨河序》、《禊序》、《禊帖》。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接下來小編爲大家帶來了高一《蘭亭集序》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借鑑!

高一《蘭亭集序》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一、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二、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協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

 教學重點

一、理清課文線索,瞭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瞭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教學難點

一、啓發學生聯繫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度。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入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在這裏種過蘭花。儘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很難尋覓。不過由於有了王羲之的“修禊”儀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爲修禊日,這是古代的一朝風俗,到水邊洗濯、嬉戲、並舉祈、消災的儀式。),東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孫綽等41人就在此集會,他們曲水流觴,引酒賦詩,各抒懷抱,最後有王羲之作序總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寫的好,又善書法,有書聖之稱,於是蘭亭,(蘭渚之亭)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

(展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帖卷》, 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

二、朗讀

配樂朗讀(教師範讀)

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奏、字音。

學生齊讀。(教師訂正)

(1)朗讀語調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讀。下文有關集會的文句應以清新明快的語調讀出,特別重讀“樂”,以體現作者快樂的心境。

(2)朗讀指導:固知/一/死生/爲/荒誕,齊/彭殤/爲/妄作。”讀出節拍,讀出批判語氣,後之視今,亦由分之現昔,悲乎/緩緩吐出,重音爲‘悲’,,以後的句子以和緩低沉的.語調讀出。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 瞭解序的題材特點

明確:

序是一種文體,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這一類的多是爲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蘭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

明確:

由樂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終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們就以此感情的變化爲線索,走進蘭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

明確:第一部分:敘宴集盛況

第二部分:發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賞析課文

1、 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爲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明確:

時間: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風景: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氣氣清 惠風和暢

人物:羣賢少長

列坐其次 一觴一詠 暢敘幽情

感受:信可樂也

寫法:寫景抒情 敘議結合

作者用簡潔雅淨、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優美的自然風光。"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淨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於是詩興大發,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絃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我們彷彿看到了這些雅士間儒雅的風度和詩意人生,這種美好的聚會自此以後成爲千古美談。作者發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於蘭亭集會的暢快。

2、 學生嘗試背誦第一段。

理清背誦思路: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後由“是日地”領起描寫遊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

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狀物寫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的特點,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請學生摘錄寫景句。

3、學習第二段,瞭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

明確:

王處的時代是政治極爲嚴酷、社會極劇動盪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許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務是保全性命。因此,他們有一人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有的人歸隱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寫道:"雖趣舒殊,靜噪不同,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他們陶醉於一時的快樂,追求暫時的滿足。可就一時的滿足和陶醉中,歲月流逝,青春已經不再,而功業無成,作者自然發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這樣永無止境地追求滿足而又不斷地厭倦,既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無盡的煩惱,怎能不感慨萬分。

"向之所欣,已爲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往昔的盛會已化爲歷歷在目的往事,過去曾有的歡樂,已如流水向東而去,這真"勝景不常,勝筵難再",這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死生之大,豈不痛哉?

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無論壽命的長短,其結果是殊途同歸,"終期於盡",人總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強大而無法抗拒,因而個體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無法迴避對"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對"死亡"的觀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讀並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誦思路:

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於死生;然後轉入對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隨之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著,接着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總結全文。作者的"悲",與他的人生觀有着密切的關係,從 "固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殤爲妄作。”看佛教、道教徒總是把生死看得很虛無、很超脫,他們"一生死生,齊彭殤",可我們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軀,要珍惜生命,士大夫當"兼濟天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可這種生活觀在我(王羲之)看來是何等的虛僞可笑。正因爲我對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覽昔者興感之由”,我"悲"古人,因爲我對生命的體驗和古人對生命的體驗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後人,"後之觀今,亦由今之視昔",後人讀我的文章,猶如我讀古人的文章一樣,作者詢問古今,發出悲嘆。這裏的"悲"不同於上一段的"痛",而是對個體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類社會從古至今邁進了多少年,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今非昔比,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人類對生命本質(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體驗卻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這種"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動了我們。

5、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

6、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

  五、小結

我認爲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並不等於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爲亂世英雄,正是因爲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着,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着其裏”,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着的努力。

六、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