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評課稿四篇

引導語:相信很多老師對於評課稿都不陌生,那麼相關的數學評課稿哪裏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數學評課稿四篇
  數學評課稿1:《搭配問題》

陳老師在教學本節課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爲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資源,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始終充滿信心,充滿激情地學習數學。不僅如此,教學中,吳老師還用飽滿的熱情、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活動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動形式,爲學生創設了獨立思考、自我體驗、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使得教學過程始終民主、平等、寬鬆、愉快。本節課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1、創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數學廣角”屬“實踐活動”的範疇,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數學與書本上數學之間的聯繫,強調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用學生經常接觸的生活問題作爲教學內容的載體,讓學生在生活問題和實際情境中來學習組合和排列,讓學生從穿衣、吃飯這些生活事情中尋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存在於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

2、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主動參與數學過程、自主探究是學好數學的關鍵。排列組合知識比較抽象,教師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想一想、連一連、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開展小組合作和獨立思考相結合,爲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其中的規律。例如在衣服搭配這個環節上,教師又開展小組討論,選擇方法的最優化,找到不重複又不遺漏的科學搭配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側面進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樣性,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

在教學例1時,教師引導學生不僅可以先確定上衣,由上衣搭配下衣;也可以先確定下衣,由下衣來搭配上衣。在教學例2時,不是例1的簡單重複而是在例1的基礎上增加“拓展”這一塊,這樣學生對“排列和組合”意義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整堂課對學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順序的,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着力培養學生的多角度思維。

4、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

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作爲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節課中陳老師的教學語言生動又激勵性,尤其是對學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積極的激勵作用,使得學生情不自禁地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同時也一次次體驗到成功的愉悅。這樣的教學,學生不只是學

到了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比較準確的數學方法去解決生活中搭配問題。

總之,陳老師結合學生實際與教材內容,遵循新授課四步教學策略對本節課的設計,給我們以深刻的啓示和借鑑。

  數學評課稿2:《認識負數》

聽完張齊華老師執教的《認識負數》一課,我爲他匠心獨具的教學設計、精彩的語言而歎服。這節課沒有用任何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只靠一根粉筆,幾幅學生自己繪製的圖,就形象的理解了負數的具體含義,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是一節真正的生態課。課堂上,張老師直接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負數,你在哪兒見過負數?”學生說出:溫度計、電梯、海拔、玩遊戲時完成得分是負數;還有一名學生說到透支卡里有,張老師緊接着追問:“如果我的透支卡里是負數,說明我的財富狀況怎樣?”讓學生初步體會負數表示的含義。在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上,張老師讓學生到黑板上寫寫負數,學生寫了—1層、 —5℃ 、 —185米 ,當寫到—50元時,張老師對學生說:“夠了,剛纔這位學生想給我寫—5000元呢。”學生偷笑,同時對負數的大小有了一定的感知。

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研究負數的階段。張老師就以學生寫的這四個負數爲研究對象,讓小組討論它們的具體含義,在討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討論的結果畫下來。值得我學習的是張老師對細節的把握,他指導學生一人畫,兩人討論,這樣就對小組員的分工與合作有了明確要求,提高合作效率。在學生到黑板前面講解時,他也指導學生側過身,不要擋黑板,回答完請站在一邊看有沒有提問,再交流。這種要求訓練了學生們回答問題的好習慣,並激發起其他學生積極思辨的態度。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在黑板上示範畫了—1層、 —5℃ 、 —185米 、—50元。圍繞着這幾個學生代表的發言,學生之間展開了積極的討論,學生們不斷完善自己畫的圖,力求更好的表示出這幾個負數的實際含義。張老師則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數學上把地面叫“0”,生在指導下在1層和—1層之間畫上了0分界線。老師適時提問:—4層比—1層高了還是低了?在其它幾幅圖中,張老師也同樣注意引導學生找到“0”。在正負數的理解中,“0”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正數與負數的分水嶺,張老師這樣的設計加深了學生對正負數的理解:認識到正數和負數以0爲界,具有一定的相對性;正數比0大,負數比0小,自然也理解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同時藉助數軸完善了學生對數的認識的擴充。

還有一個環節設計的相當巧妙。當學生自認爲對負數有了一定了解時,張老師出示了體育老師體檢中爲兒子測量的身高數據: —2釐米 。這一下子激起了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怎麼越長越低了呢?難道站到地下面了一截?終於有一名女同學說出了:那是和同年齡的兒童的標準身高比相差了2釐米 。這樣學生對正、負數的本質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總之,反思這節課的成功之處,還是張老師肯在學生如何學上下工夫,充分了解學情,充分讓學生說、做、評價,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表達,善於等待和傾聽學生的意見,不僅有知識的培養,還注重求異思維的培養。這正是我值得學習之處。

  數學評課稿3:《有趣的夾子》

數學源自生活,運用於生活,幼兒生活中就有許多“數學問題”存在,如果教師只是用敘述性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講解,那些零散、無意識的知識,他們只會感到枯燥、無味,毫無興趣,怎樣引導幼兒輕鬆自主的學習呢?〈〈綱要〉〉指出:“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動以:聽鈴聲夾夾子——爲娃娃夾夾子、貼紅點——開汽車三個環節展開認識1"5以內數量的活動,讓幼兒在輕鬆與活潑的氣氛中自主學習、探索、並且爲以後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次活動設計新穎,打破了傳統教學,科學性、實用性體現的較明顯,幼兒在玩夾夾子游戲是,顯得得心應手,因爲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經驗積累。通過這個喲系,讓幼兒發現,原來數學也可以這樣有趣,孩子們通過自己親手操作,獲得了感性經驗,且感到奇妙無比,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提升上來了,爲下面一個遊戲做好了鋪墊,在不斷的成功操作中,那種愉快的心情,激起了他們學習的慾望,而且教師融入幼兒中間,極富親和裏的語言,誇張到位的表情,無一不是使活動生動活潑的元素。

本次活動還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顯示簡單的'聽鈴聲夾夾子,這是對數字的複習,也是爲下面活動的“熱身活動”,之後,用夾夾子把數字記錄下來的方法,做到了邊做邊說,記說同步的發展過程。在下面的環節中,該老師適當加深了難度,讓幼兒從有提示性的做動作到自己動手操作,自主選擇,這個過程體現了教師設計活動的科學性,與《綱要》的要求緊密貼和。

當然,也要指出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幼兒間的交流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教師沒有即使鼓勵幼兒進行互相交流,如果及時鼓勵了,那幼兒的操作興趣是否會更濃了呢?還有,在活動中,幼兒似乎不夠大膽,老師在着方面還可以多加些鼓勵、支持的目光或暗示給他們,得到了老師的鼓勵,幼兒更大膽發言,這樣的效果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另外,水果娃娃爲何不塗成彩色的呢?喲而喜歡色彩鮮豔的東西,用上顏色鮮豔的蘋果、梨子,他們的興趣也會會更高漲了。

好的餓教學活動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希望大家一齊努力,爲上一次成功的課而努力,謝謝!

  數學評課稿4:《搭配問題》

各位老師:

早上好,接下來由我來對我的搭檔莊老師的這堂課進行點評,與其說是來參加比賽的,不如說是我們幾個井底之蛙來學習、來取長補短的,若評價不到位,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教。 莊老師執教的《搭配問題》主要以直觀的內容爲主,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選取學生熟悉的穿衣、吃飯、上學路線、石頭剪刀布作爲學習素材串聯起來認識生活中的搭配問題,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等待着我們去發現。接下來我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一些看法。

一、評教學理念

從這節課中,我看到了莊老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正如課標中所說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一理念在課堂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學習材料的選擇上,充分使用了教材中的穿衣、吃飯、上學路線這些情境,除此之外,在拓展提高環節莊老師巧妙地選取了學生最熟悉的石頭剪刀布這一遊戲,把數學知識應用到遊戲中,將遊戲和搭配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同時滲透了等可能性這一知識。這一環節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達到了一個高潮。2、學習方式上,採取了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反饋交流等方式。在探究新知環節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怎樣才能不重複也不遺漏的將所有的方案表示出來,比一比誰最快,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來,真正體現了課堂以學生爲主。3、在反饋交流時,莊老師都是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去說,用“你怎麼想的”、“誰聽懂了”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看得出莊老師有對學生的發言只做評價,不做知識解釋的意識。避免了直接將知識點灌輸給孩子。

二、評教材解讀

組合和排列知識不僅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組合的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本課的內容比二年級更系統、更全面。莊老師執教這節課的增長點(重點)在於使學生感受和體驗有序搭配的過程,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莊老師通過讓學生寫一寫、畫一畫、連一連、算一算等方式,很好的落實了這一重點。另外教材裏僅僅給出兩種連線方法:一種是每件上裝跟不同的下裝搭配起來,這樣就有兩個連線圖,另一種是將第一種連線中的兩個圖合併起來的綜合連線。並沒有出現2×3這樣的乘法算式,而今天的課堂中出現了,我認爲這是合理的,

因爲三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直觀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在經過前面一系列的討論交流後,學生能意識到有序搭配,在這個前提下,算式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幾輪磨課下來發現大部分同學對這個乘法算式還是能能夠理解的,優生更傾向於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在探究新知環節提出也可以通過算一算來解決這個問題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雖然我們提出了乘法算式,但計算組合數並不是我們這節課的重點,本節課的重點從始至終都是讓學生學生體驗和感悟有序搭配的過程,這一點莊老師把握得比較好。比如在搭配衣服時可以先看上衣,也可以先看下衣。在搭配早餐時可是先選飲料,也可以先選點心等,其用意都是使學生感受“有序”兩字。

三、課堂評價

整個教學過程很清晰,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也很自然,如“穿好衣服後吃早餐啦”“吃完早餐該上學啦”等。

本節課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莊老師較好地調動了課堂氣氛,良好的課堂氣氛是上好一節課的首要條件,特別是這樣借班上課中尤爲重要,莊老師通過課前的握手活動,一下子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緊接着的腦筋急轉彎,還有拓展部分的石頭剪刀布遊戲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評教學質量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能較好地完成有序的搭配,部分優生能用算式直接計算組合數,學生在學到一些數學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搭配問題。課堂當中,學生始終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思維也比較活躍。

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更何況是教齡僅四年的莊老師了,在課堂中教師雖有對學生的發言只做評價,不做知識解釋的意識,但是莊老師對學生還是扶得太多,不敢放開。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關注情感與評價激勵。

縱觀整堂課,莊老師注重把數學與生活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上得紮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