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有勇婦》唐詩賞析

  【作品介紹】

《東海有勇婦》唐詩賞析

《東海有勇婦》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4卷第3首。此詩當作於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寶四載),當時李白45歲。詩寫東海勇婦報殺夫仇之事,盛讚其義和勇。

  【原文

東海有勇婦(代關中有賢女)⑴

作者:唐·李白

梁山感杞妻,慟哭爲之傾⑵。

金石忽暫開,都由激深情⑶。

東海有勇婦,何慚蘇子卿⑷。

學劍越處子⑸,超騰若流星。

捐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

白刃耀素雪⑹,蒼天感精誠。

十步兩躩躍,三呼一交兵⑺。

斬首掉國門⑻,蹴踏五臟行⑼。

豁此伉儷憤⑽,粲然大義明⑾。

北海李使君,飛章奏天庭⑿。

舍罪警風俗⒀,流芳播滄瀛⒁。

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榮⒂。

淳于免詔獄,漢主爲緹縈⒃。

津妾一棹歌,脫父於嚴刑⒄。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讓斬空衣,有心竟無成⒅。

要離殺慶忌,壯夫所素輕。

妻子亦何故辜,焚之買虛名⒆。

豈如東海婦,立事獨揚名。

  【註釋】

⑴原注:代《關中有賢女》。王琦注:《晉書》:《關中有賢女》乃《鼓舞》舊曲篇五之一,其辭已亡。“關中有賢女”一作“關中有貞女”。

⑵“梁山”二句:春秋齊杞梁妻,哭夫至哀,城崩。此處卻言梁山感杞梁妻之慟哭而傾倒,蓋取其意耳。漢劉向《列女傳·順貞傳》:莊公襲莒,殖(杞梁)戰而死。杞梁妻無子,內外皆無五屬之親。既無所歸,乃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內誠動人,道路過者莫不爲之揮涕。十日,而城爲之崩。二句綜謂,真誠的悲哀能感動天地。

⑶“金石”二句:意即精誠所加,金石爲開。語出《後漢書·廣陵王荊列傳》。

⑷“何慚”句:蘇子卿即蘇武,無報仇殺人事。應是“蘇來卿”之誤。曹植《精微篇》:關東有賢女,自字蘇來卿。壯年報父仇,身沒垂功名。句意謂東海勇婦之勇,比得上報父仇的蘇來卿。

⑸越處子:春秋時,越國善劍之處女,曾戰勝妖精“白猿公”。

⑹“白刃”句:言刀刃亮光閃閃,如同白雪耀眼。

⑺“十步”二句:謂東海婦手握兵器,跳躍呼喊着,與仇人廝殺。躩(jué)躍,跳躍。兵,兵器。 ⑻“斬首”句:謂割下仇人之頭,拋擲於都城之門。掉,拋。國門,都城之門。

⑼“蹴踏”句:謂東海勇婦剖出仇人內臟,踏在腳下。言其仇恨之深。五臟,脾、肺、腎、肝、心。這裏泛指內臟。“藏”通“髒”。

⑽“豁此”句:言消除失夫之恨。豁,免除。伉儷,配偶。

⑾粲然:光明的樣子。

⑿“北海”二句:言地方長官將此事急報朝廷。北海李使君,唐李邕爲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使君,州郡長官的尊稱。飛章,急報的奏章。天庭,即朝廷。

⒀“舍罪”句:謂朝廷下達赦免令,赦免其殺人之罪,破了殺人償命的慣例,此事在當地竟起了勸誡衆人的作用。“舍”應是“赦”之誤。

⒁“流芳”句:言聲譽廣佈。流芳,流傳的美好聲譽。播,傳播。滄瀛,滄海,代指天下。

⒂“名在”二句:謂名留史冊,光彩榮耀。名在列女籍,留名列女史冊。列女,重義輕生,堅守節操的婦女。竹帛,書籍的代稱。這裏指史冊。

⒃“淳于”二句:言漢朝淳于意因女兒緹縈向漢文帝上書而使其父免肉刑。《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文帝四年中,,人上書言(淳于)意,以刑罪當西至長安。意有五女,隨而泣。意怒,罵曰:“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於是少女緹縈傷父之言,乃隨父西。上書曰:“妾父爲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願入身爲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書聞,上悲其意,此歲中亦除肉刑法。詔獄,奉旨辦理的案件。

⒄“津妾”二句:謂津吏的女兒脫父於死刑。《列女傳·辯通》:趙津女娟者,趙河津吏之女也。趙簡子南擊楚,與津吏期(約定時間),簡子至,津吏臥醉不能渡。簡子欲殺之,娟曰:“妾父聞主君來渡不測之水,恐風波起,水神動駭,故禱九江三淮之神,共具備禮,御釐(受禧)受福,不勝巫祝杯勺(酒力)餘瀝(殘酒),醉至於此。君欲殺之,妾願以鄙軀易父之死。簡子曰::“非女之罪也。”娟曰:“主君欲因其醉而殺之,妾恐其身不知痛,而心不知罪也。若不知罪而殺之,是殺不辜也。願醒而殺之,使其知罪。”簡子曰:“善。”遂釋不殺。棹歌,行船時唱的歌。此處以棹歌代言詞,謂其打動趙簡子言語的輕鬆。

⒅“豫讓”二句:言春秋時晉國豫讓替智伯報仇,欲刺殺趙襄子,多次不成而空擊其衣袍,聊以慰報仇之情。其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⒆“要離”四句:言春秋吳要離爲刺慶忌,付出了焚燒妻子的沉痛代價,空買義勇之名,爲壯夫所輕。

  【翻譯】

樑殖死,其妻杞爲之慟哭,梁山被樑殖之妻的悲情所感動而崩傾。

金石之所以開裂,是由於樑殖妻的深情所激。

東海有個勇婦,不比蘇子(來)卿遜色。

拜越處子爲師學劍術,快捷若流星。

捐軀報夫仇,萬死也不回頭。

刀刃白耀素雪,蒼天感其精誠。

十步兩個跳躍,三呼一過招。

在鬧市將仇人斬首,迅速掩藏行蹤。

豁然報此伉儷之憤,深明粲然大義。

北海李使君李邕,飛送奏章與皇上。

朝廷赦免其罪以警風俗,她的`流名遠播海內她的名字列在列女籍中,光榮載入史冊。

這樣的列女還很多,如淳于之女緹縈爲父請罪漢文帝爲淳于免除詔獄。

津吏之女妾用一篇歌詞解釋其父失職的原因,而脫其父於嚴刑。

十個不肖的兒子,還不如一個英烈的女兒。

豫讓只能斬趙襄子的空衣來複仇,有心而無力。

要離趁虛刺殺勇士慶忌,素爲壯夫所輕視。

要離的妻子有何辜,被焚而讓要離買虛名。

真不如東海婦,一人做事一人當,獨立揚名!

  【賞析

全詩分爲四段。“梁山”四句爲第一段,是比興性文字,作爲發端。言夫婦之深情可以感動無情的土石。前二句言事,後二句言情。“東海”以下“大義明”以上十四句爲第二段,寫東海勇婦“捐軀報夫仇”。其義,可比報父仇的蘇來卿。其勇,可比戰勝妖精白猿公的劍客越處子。“超騰”、“躩躍”、呼喊,斬仇首,拋國門,剖仇腹,踏內臟,皆言其勇。“大義明”與“報夫仇”相呼應。“北海”以下“已光榮”以上六句爲第三段,寫東海勇婦的義舉感動朝野,非但免除了其死罪,而且美譽流傳,名列史冊。末十四句爲第四段,用類比和對比的手法,寫東海勇婦義舉的突出。她的舉動可比脫父於肉刑的淳于緹縈和救父免死刑的津吏女;勝過心有餘而力不足,空擊仇衣的豫讓和爲刺慶忌,焚妻子、買虛名、爲士所輕的要離。“捐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爲全詩之綱,前者言事,後者言情。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爲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