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5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數學教案(精選5篇)

五年級數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的摺紙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引導學生利用學生自主摺紙得到的算式,經歷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中滲透轉化、建模等教學思想,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摺紙探索並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難點:利用折一折,畫一畫、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三、教學設計

(一)動手操作,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開門見山板書課題: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出示學習目標,生齊讀

(1)探索並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

加減法。

(2)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師:聽說咱們班的同學個個都是摺紙高手,這節課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通過折

紙研究解決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有信心嗎?

2.請看要求

①折一折:平均折出你喜歡的份數。②畫一畫:用斜線畫上你想畫的份數。③說一說:畫斜線部分是正方形紙片的幾分之幾?

3.動手操作

師:老師已經給每位同學都準備了兩張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紙張,請你拿出其中的一張按照要求動手操作。開始。(學生明確要求後,進行摺紙、塗色、交流等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彙報展示。

師:誰能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折的,塗色部分是這張正方形紙片的幾分之幾?(學生彙報,老師將學生的摺紙和塗色情況貼在黑板上並在紙旁板書相應的分數)

5.提出問題,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要把黑板上兩張紙中的塗色部分加起來你可以列出哪些加法算式?(學生口述算式,教師分別將學生提出的算式書寫在黑板上。)

想一想你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幾類?你是根據什麼分的?(同分母、異分母)(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將黑板上的算式進行整理。)

還記得如何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嗎?誰來說說?(齊讀同分母分數加減數的計算方法。同時將同分母分數加法讓學生進行練習,口算出每道題的結果。)

師:從學生彙報的異分母加法算式中任意選擇一道問:異分母分數如何加減呢?下面我們就來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進行算理探究。

師:出示生自編算式(1/2)+(1/4),請大家猜猜看,這道題的結果會是幾呢?獨立嘗試,彙報各自的計算過程與結果。預設:可能出現的情況如下:

結論1:(1/2+1/4=1/6)

結論2:(二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等於四分之三)

結論3:(二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等於六分之二)

2、討論驗證

師:爲什麼同樣的算式,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到底誰對誰錯呢?

生:在全班範圍內展開討論,充分發表各自的意見。

3、理解算理。

師:剛纔有人說結果是(---),有人說是(---),還有人說是0.75,到底誰對誰錯呢?送給大家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紙折一折,一起來驗證一下到底誰對誰錯。開始。

注意通過展示學生的摺紙過程,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通分過程,明確()+()=()=()是錯誤的,感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不能將分子分母直接相加減。

師:在做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爲什麼不能直接將分子、分母直接相加或相減呢?

出示小數加法算式“4.21+5.3”,提問:“可不可以將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感受爲什麼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不能直接將分子、分母相加。

師:可不可以將百分位上的1加上十分位上的3?

生1:不可以。因爲相同的數位沒有對齊。

生2:小數點沒對齊。

師:小數點沒對齊也就是什麼沒對齊?——數位沒對齊

師:數位不同也就是什麼不同?(計數單位)

師:也就是說當單位不同時不能直接相加減。我們在來看這道分數題,他們的什麼不同?(分母),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可以直接相加減嗎?(生:不可以。)

師:通過大家的交流,現在大家明白在做異分母分數加減時爲什麼不能直接將分子、分母相加、減的原因了嗎?

4、小結算理

誰來說究竟該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呢?

生彙報:先要通分,(也就是統一分數單位),把異分母的分數變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計算,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成最簡分數。

(三)遷移應用,鞏固提高

1.遷移應用,解決減法問題:

1/2-1/4=

2.完成“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的+與-,再次爲學生提供嘗試機會。

(學生練習後全班回饋交流,並規範書寫格式。)

四、總結規律,內化提升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你發現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應怎樣計算?

生: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再加減。(隨着學生彙報教師板書):異分母分數通分轉化同分母分數

五、作業佈置。

五年級數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點難點

重點:畫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難點:在方格紙上畫指定條件的圖形。

三、教學準備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學設計

(一)情境設計,導入課題

1、同學們都學過哪些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

2、現在老師有一個平行四邊形,我想把它剪成一個儘可能大的長方形,應怎麼剪呢?同學們動手試試。

3、出示課題《動手做》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小組內探討剪切的方法。

2、師巡視。

3、小組彙報。

4、課堂內總結:

(三)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憶剛纔你們是怎樣剪平行四邊形的,你們剪得邊都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2、總結:

(1)平行四邊形:從一組平行邊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

(2)三角形:從一個頂點到對應邊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從上底的一點到對邊(下底)引一條垂線,這條線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鞏固練習

1、P21試一試第一題。

學生依次標出各個圖形中的高是哪條線段,再找出它所對應的底。

2、P21練一練第一題、第二題。

畫出給定底的高。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繼續從設計上講,仍然採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先讓學生大膽猜測、推導,從自己的演示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但在畫高時,學生們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現在不會用三角板去畫高。

五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要求

1、根據正方體特徵,推導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問題。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

教師準備:一個正方體紙盒和例3的實物模型、投影儀;學生準備:一個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看圖並回答。(投影顯示)

(1)什麼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怎樣計算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2.看看各自準備的正方體回答問題。

(1)什麼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2)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怎樣?

(3)如果給你正方體一條棱的長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嗎?

師: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板書課題)

二、實踐探索

1.小組合作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①題中的棱長就是每個面的什麼?

②你能算出這個正方體的表面積嗎?

③小組合作,尋找計算方法。

3×3×6或者32×6

=9×6=9×6

=54(平方釐米)=54(平方釐米)

說明:上面兩種做法都對,32表示2個3相乘。

2.教學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某幾個面的面積。

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有時還要根據實際需要計算長方體或正方體中某幾個面的面積,如:投影顯示例3,拿出實物模型。

(1)幫助學生分析題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麼體?

②“上面沒蓋”就是沒有哪一個面?

③要求的問題,實際上是算哪幾個面的面積之和?

(2)再讓學生分小組討論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計算。

(3)學生講所列出的算式的含義,確定正確後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課堂實踐

做第27頁的“做一做”,先讓學生列出解答的算式,並講一講自已是怎樣想的,確定正確後算出結果。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五、課堂實踐

做練習六的第5、6、7題。

五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藉助圖形語言,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和分數乘以分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並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等過程,體驗數學研究的方法;

3.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滲透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計算出分數乘以分數的結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出示我國古代哲學著作的情景。

2.出示複習題

3×2/54/5×2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畫圖引導學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導學生驗證上面的計算方法,岩石推理過程。

3.出示2/31/5,5/62/3寫出計算過程,

小結計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第8頁試一試1-3題。

2.引導學生髮現規律。

四、小結評價佈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2.佈置:教材10-11頁練習一。

板書

意義:

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計算法則: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五年級數學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複雜的圖形轉化爲簡單的圖形,並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二、重點難點

整點:指導學生如何將圖形進行分割,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簡便性。

難點:學生能靈活運用。

三、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地毯上的圖形面積》。請同學們把書P18頁,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地毯圖,看看它有什麼特徵。

2、小組討論。

3、彙報:對稱圖形、邊長爲14米的正方形、圖案由藍色組成。

4、看這副地毯圖,請你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1平方米,那麼地毯上的圖形面積是多少呢?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怎樣簡便就怎樣想,並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

3、小組內交流、討論。

4、全班彙報。

a)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爲了不重複,在圖上編號。(數方格法)

b)因爲這個圖形是對稱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數出一份中藍色的面積,再乘4。(化整爲零法)

c)用總正方形面積減去白色部分的面積。(大減小法)

d)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蘭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轉移填補法)

5、師總結求藍色部分面積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第一題。

(1)學生獨立思考,求圖1的面積。

(2)說一說計算圖形面積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不滿一格的當作半格數”。

2、第二題。獨立解決後班內反饋。

3、第三題。

(1)學生獨立填空。求出每組圖形的面積。學生完成後班內交流反饋答案。

(2)學生觀察結果,說發現。

第(1)題的4個圖形面積分別爲1、2、3、4的平方數。

第(2)題與第(1)題進行比較,第(2)題的3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前面一組題的前3個圖形面積的一半。

(四)總結

對於計算方格圖中規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可以“大減小”,還可以轉移填補。

四、板書設計

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一個一個地數(數方格法)

平均分成4份,再乘4。(化整爲零法)

總面積減去白色面積。(大減小法)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設計上講,我充分考慮到學生是主體的新理念,採用小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學形式,在大膽猜測、積極嘗試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對於不同情況優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