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樓夢的觀看感想範文

《紅樓夢》已經被翻拍成影視劇了,紅樓夢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改編。現在就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紅樓夢觀後感吧。

關於紅樓夢的觀看感想範文
  紅樓夢的觀後感篇1

“無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壘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開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淒涼結局。這便是我最愛的小說《紅樓夢》它的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鶚,這本書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出版於一九九零年。這是曹雪芹在清朝時創作的我國最優秀的古典小說。全書以賈府盛衰爲主線,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爲核心,聯繫廣闊的社會背景,把衆多人物和複雜紛繁的事件組織在一起,廣泛、深入而細膩的描繪了封建社會末世的社會生活,揭示出其必然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

《紅樓夢》用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在對凡人常事所做的細緻描寫中,塑造成羣的典型形象。421個小說人物中,封建叛逆者賈寶玉。文中說他:“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爲偏僻性乖張,那答世人誹謗!”其實就是說他不肯“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不願走封建家長爲他規定的讀書應舉,結交官場,遵從禮法,經幫濟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視功名利祿厭聞“仕途經濟”的學問。他甚至認爲那些儒家着述,“都是前人無故生事”是杜撰出來的。至於八股時文更是:“後人餌名釣利之階”,是“拿安誆功名混飯吃的。”他把封建統治者奉若神明的儒教學道批評得一文不值。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黛玉性格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寧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樣,都是的她像一株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激。用我的目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和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這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淒涼,花氣溫柔能解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雋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可惜的是林黛玉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觀大觀園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裏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得以傾訴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不可奈何啊!

端莊賢淑的薛寶釵。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爲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教育過得爲人方式,也正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

……

不過這些人物無一例外都是悲劇的結局。而《紅樓夢》就是從正反兩個方面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這一悲劇製造者的罪孽。它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一問世就轟動了社會。“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爲品評書中人物高下。人們互不相讓,“幾輪老拳”。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紅樓夢》也熠熠生輝,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當今世界,研究《紅樓夢》已成爲一門學問。曹雪芹以一本未完稿的小說成爲與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齊名的大作家,這是在世界文化史上極爲罕見的。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紅樓夢的觀後感篇2

記得第一次讀紅樓夢的時候是在國中,當時借了一本簡版大概兩三日便讀完,完全是處於一種炫耀性的談資,對於其中的人物描寫刻畫終沒有什麼深入的想法。第二次大概是在大學聯考完,我姐買了那本紅樓夢,當時閒着無事便讀了,但是大概是二十回左右的時候就讀不下去,感覺裏面沒有什麼有營養的東西,當時自己對那些文辭詩賦又不感興趣,飲食描寫也毫無印象,雕樑畫棟也難以想象,所以當時還感到爲什麼那麼多人會對紅樓夢的研究那麼感興趣,甚至還專門發展了紅學來研究。大二寒假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是文學底蘊匱乏,想把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與三國演義再看一遍,但是還是隻看到三四十回就難以繼續,裏面多是一些兒女情長的描寫,覺得甚是無聊,也就無心再讀完。

大三寒假的時候,上學期深感俞孔堅知識的淵博,又兼受到北大清華推薦書目的刺激,上學期又看了些古典的著作不得不感慨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又覺得重讀經典的必要性。所以寒假的時候,才發覺靜下心來在看的時候,覺得裏面雖不是大有玄機,卻也足以引人入勝。而且正值紅樓夢電視劇在播放,兩者相結合有些愛不釋手。但是開學之後仍未看完,且忙於考研,更無暇自顧。偶然在午睡之時閒翻幾章便決定閒時看,豈知看到四五十回的時候覺得突然之間家道就中落了,到六七十回的時候更加好奇作者要如何收場。以致後來心思不寧總想看完了之。索性今天中午看完,感慨萬千,覺得自己一定要寫一點東西抒發這點情感。

剛開始最讓我覺得好奇或是好玩的是:古代對美的追求是不限性別的,無論美男(蔣玉菡、秦鍾等)還是美女;當時的生活真無聊,不是男女間的曖昧就是吃穿的講究;還有就是婚姻多追求“親上做親”,到之後代基因質量不高,體質孱弱,人丁不旺。但是後來讀的章節多了一些的時候,才覺得沒心沒肺活着不累,人生苦短何苦自尋煩惱;人生沉浮不定,看開了纔好;生命雖說是充滿未知但是彷彿在冥冥之中已有定數;強扭的瓜未必不甜,生活中的愛情不僅僅是愛與不愛,還要考慮適不適合。

真的很佩服曹雪芹,將每個人物的形象塑造的如此栩栩如生,個性鮮明,尤其是生活中的日常對白,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即便是桀驁的黛玉在長輩前也是遵循人情世故,雖不如寶釵、王熙鳳那般圓滑。但是仍有疑惑,對於人物性格的轉折太過於突兀,王熙鳳在尤二姐那件事情上就表現及其狠辣歹毒,探春在大觀園內搜檢時表現得也極爲強勢,惜春與尤氏的對話中也極其無禮,而寶釵則在和寶玉成婚後表現的極爲涼淡。

讀完之後再將第一回拿過老讀一遍,會覺得和蘇菲的世界及楚門的世界有異曲同工之妙,生活中的真真假假,到底什麼纔是真,什麼纔是假,或許兩者都不存在;西方將其歸於哲學,而中國的文學多具有夢幻色彩,詭異之說。人生就像是一場戲,一場宏大的舞臺劇,人物之間彼此糾纏,你是我生命中的配角,我也許只是一個旁觀者。

  紅樓夢的觀後感篇3

新版紅樓夢,又稱“青樓夢”;又戲稱“紅雷夢”。

紅樓夢小說擁有一個粉絲羣體,叫“紅學家”。這是中國所有名著中唯一因書成“家”的。

前幾天看世界盃,趁空看了看李少紅的新版紅樓夢(以下簡稱新紅)。看了四集,秦可卿之死,賈瑞戲熙鳳等。其餘的不看了,一則看電視劇本來就看得少;二則沒有什麼吸引人之處。看了四集就寫點感受,容易遭人唾棄,也顧不得了。

總體感覺,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糟,但也沒有感到特別好。這和張紀中老先生的`戲觀感不同,張老先生的戲可以概括爲:想像中很糟,看了一點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想象力還不夠好;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

我也參照了87版王扶林導演的《紅樓夢》,這部戲的主演主要是鄧婕-王熙鳳;歐陽奮強-賈寶玉;張莉-薛寶釵;陳曉旭-林黛玉; 袁枚-襲人等。

一、場景和畫面

新紅的場景佈置的挺漂亮,對於建築的佈局、周圍的風景、以及場面佈置和道具選擇都別具匠心。我注意到整個場景選擇的顏色都偏紅、偏暗。

偏紅自然顯得富麗,但一味用紅色則俗,沒辦法,古代傢俱都喜歡大紅大豔,方顯氣派。其實紅樓夢的原本里面,對家居佈置的描寫還是比較寫實的,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就看見王熙鳳住處: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着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着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着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雕漆痰盒。這像哪裏?有點像喬家大院裏面的場景,這纔是深宅大戶。紅樓夢中對賈政的居室佈置就描寫的很詳細,賈政住處“靠東壁面西設着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也搭着半舊的彈墨椅袱”,一溜子半舊等字眼也出現了。我個人覺得,對紅樓夢這樣耳熟能詳的場景佈置,關鍵是要寫實,最近唯美派場景的電視劇有好幾部,如仙劍奇俠傳、胡歌林依晨版的射鵰英雄傳等,新紅也算一部了。這本也無可厚非,王扶林87版(歐陽奮強和陳曉旭版)紅樓夢在拍的時候,沒什麼錢,一切都以節省爲主,但對場景的塑造雖然沒有那麼富麗,有點類似江南的園林,也很吸引人,畢竟那個時代還是儉省爲主,老百姓家也不富裕,現在的年輕一代都注重感覺,可以說各有千秋。

但這偏暗,就有點陰森森的。秦可卿的臥房,我就基本上看不清周圍的場景。整個臥室在原著裏面描寫的像公主的臥房,在明清時期,宮廷和大戶人家的家裏在夜裏的確是陰森森的,因爲那時候的照明設施不像現在這樣,都是景觀照明。那時候沒有。紅樓夢最終的大結局的確是一個悲劇,忽剌剌如大廈將傾,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很多人覺得新紅拍得像聊齋,我覺得導演對這個陰森森的環境的選用倒是很貼合紅樓夢的劇情。同樣,在一些場景應該是歡快、明亮或者素雅、潔淨的,按照我對新紅的觀察,導演應該這方面理解不會有太大偏差。但令人奇怪的是,新紅的場景裏面大量運用了現代的燈具照明點綴,如元妃省親的時候,對大觀園有個特寫,那花園裏面小徑兩旁的照明系統,非常現代,有點像寧波月湖小路旁邊的景觀燈。

新紅的建築佈局和風格,我沒有見過類似的,但基調基本上以富麗堂皇、豪門大宅的思路爲主,這應該是按現代人的思維做的佈景。

至於背景音樂,好像是戲曲,沒注意聽。網上說是崑曲。

就場景和畫面,唯美,不夠寫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