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教學設計大綱

【教學目標】:

《我的信念》教學設計大綱

知識目標a、識記重點字詞。 b、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c、學習本文質樸、真誠的語言。方法目標a、抓取警闢、關鍵的語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b、學習從不同層面梳理、把握主要內容,掌握處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標感受居里夫人那顆水晶般的心,並聯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練意志,學會生活,熱愛科學。

教學重點】瞭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與她性格特點的聯繫。

教學難點】理解本文質樸、真誠的語言美。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點燃激情

由居里夫人軼事說引: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她曾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一次是化學、一次是物理,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科學研究。有一次一位記者驚訝發現,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一塊價值極高的獎牌竟然在她的一個小孩手中當作玩具玩耍,記者問其緣由,她卻不以爲然的答道:“我是要讓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其實就跟玩具一樣,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地方。”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居里夫人(瑪麗 居里)。瑪麗居里(1867-1934) 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原籍波蘭,巴黎大學理學博士。1895年與皮埃爾居里結婚,他們共同研究,先後發現釙和鐳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獲諾貝爾物理獎,1911年又獲諾貝爾化學獎。

二:閱讀質疑,自主探究學生質疑,教師補充,生成學習目標

1、試用四字短語歸納居里夫人的行爲特點。

2、本來是“孤獨地過着求學的歲月”,作者卻把它當成是“美好快樂的記憶”,這說明了什麼?

3、怎樣理解:我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4、文中講究現實的人是什麼人?那夢想家呢?5、“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爲什麼這麼說?

6、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現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她的性格特點有哪些聯繫?

三、多元互動,合作探究

學生通過討論交流解決上述問題。

堅忍不拔 樹立信心 執著勤奮 集中目標 獻身科學 探討真理 生活簡單 重大發現 保持安寧 不圖財富 珍惜時間 追求自由 剋制自己 熱愛生活

因爲求學時雖然很孤獨,卻能有時間、有精力學習知識,這說明了她對科學的渴求。

因爲她曾經生活在被佔領的波蘭,缺少自由,缺少寧靜的科研環境的氛圍;而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研究需要和平的環境,自由的精神。

通過工作取得物質利益,因爲生活畢竟需要錢,獲得很多報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這種人就是“講究現實的人”。 爲研究而研究,爲工作而工作,爲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質利益的觀念,這種人就稱爲“夢想家”。

因爲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對科學產生興趣,才能沉醉於當中,有探求的慾望,纔有可能產生新的科研成果。

她那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強的信心,她那頑強的意志,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於寧靜和簡單,不爲世俗所誘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學者的身份在自由國家進行自由學術研究的渴望,她對科學研究的極度興趣和極大熱情,構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矚目的巨大成就的關鍵之所在。

四、訓練檢測,目標探究

爲劃線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執著( ) 盛名( ) 報酬( ) 渲染( ) shē( )望 èi( )力 róu lìn( )( )

2、在《悼念瑪麗居里》一文中,愛因斯坦如是說:在像居里夫人這樣一位崇高人物結束她一生的時候,我們不要僅僅滿足於回憶她的工作成果對人類已經作出的貢獻。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是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爲的那樣。 結合本文和你所瞭解的現實情況,談談你對這段話的認識。

五、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1、讀了《我的信念》一文後你認爲人的美包涵哪些內在品質?2、 找一找,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有沒有一些你認爲是美的言與行?

六、課堂總結

讀了本文,我們與一位高尚的人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居里夫人的的人格魅力爲我們樹立一塊豐碑,指引我們前行,給予我們深刻的思考和啓迪。讓我們在居里夫人的光輝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奉獻給人類的進步事業!

七、作業佈置

課後研討與練習

《基礎訓練》

板書設計

我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