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爲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社會實踐活動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模板合集五篇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篇1

爲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展學生視野,瞭解家鄉的種植產業,領略家鄉與衆不同的現代特色農業,感受家鄉的秀美景色,感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感悟勞動光榮的美好情操,接受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教育,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會實踐體驗,經學校研究決定開展一次國小生社會實踐活動。

一、活動目的

1、讓國小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

2、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

3、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體驗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二、活動時間:

20xx年8月1日

三、活動地點:

xx生態基地

四、活動主題:

走進特色農業瞭解科學種植

五、參加人員:

xx中心校3—6年級學生

六、出行方式:

自行車到達,步行參觀。

七、領導小組:

組長:(總指揮)

副組長:

組員:

各班班主任

照相:

資料整理:

保安:

校醫:

八、安全負責人:

各班班主任及搭班老師

九、領隊:

總領隊:

各班領隊:各班班主任

十、活動過程:

1、集中學生宣佈活動主題,說明目的,意義;

2、強調要注意的事項:

(1)首先要注意安全(自身安全、騎車行進安全、進入基地大棚內的安全),騎車要靠邊行進,不可有超車現象,進入棚內不可亂動農戶的水電設施等;

(2)要按班進行,不可亂跑亂竄,要服從班主任的統一安排,按活動路線參觀,不可擅自行動;

(3)參觀村委辦公室等時,不可隨意拿取或破壞室內設施設備;

(4)進入種植區避免踩踏,更不可私自採摘;

(5)在向農戶詢問農業知識時要做到嚴肅認真,有禮貌;

3、活動結束要求每人完成一篇觀後感。

4、學校將對學生觀後感進行評比、獎勵。

  十一、活動路線

xx村村委(辦公室、圖書室、會議室)47號大棚(七彩柿)15號大棚(西瓜、蜜瓜、黃瓜)2號大棚(豆角、柿子)育苗棚塞上旅遊區(建設中)村委

  十二、活動要求

各帶隊老師認真做好學生的參觀路線及內容安排,讓學生學有收穫,保證學生在學習、活動時的絕對安全。要求學生須遵守紀律,服從學校統一安排,確保社會實踐的安全和活動的順利開展,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護參觀地的每一株和當地財物、公共財物,要加強自我服務管理意識,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鍛鍊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加強對學生生活常規的教育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十三、注意事項:

1、各中隊要圍繞“走進特色農業瞭解科學種植”主題,在活動前查找或詢問父母及有經驗人員有關的資料,活動後形成文本於兩天後上交大隊部。

2、從遵紀、禮儀、勞動光榮、實踐體驗等方面進行一次專項教育,爲社會實踐做好準備。

3、安全第一(遊玩、上、下路騎車等)。學生一律穿校服。

4、以班級爲單位管理,班主任與分到各班的老師共同管理學生。班主任事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幾組,各組安排組長負責清點人數,召集本組人員,遇到情況及時彙報。

5、下午2:30集合,5:00集合回校。

6、班主任手機號碼留給學生,班主任記住領隊的電話,遇到情況及時反映。教育學生萬一走散可站在原地不動或打電話或找管理人員。各班學生跟好本班帶隊老師,不準個別行動。

7、愛護公物、文物,不大聲喧譁。遵守園區管理制度,不亂丟瓜果殼,做文明參觀者。

8、請所有師生保管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防止丟失和損壞。

應急預案

一、突發事件處理原則:

1、保持鎮靜、沉着應對。

2、學生優先原則。

3、就地搶救原則。

4、報警、求援原則。

5、維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則。

二、應急反應措施:

1、一名行政領導、全體任課教師隨班。

2、所有教師的手機必須處於開機狀態。

3、進入活動地點後,帶隊教師做好執守工作,及時應對突發事件。

三、學生突發疾病、意外傷害:

師生在途中突發疾病、意外傷害,帶隊教師立即與領導聯繫,視輕重由領隊作處理、或就近送醫院。

四、學生走失處理:

1、確保每位學生都知曉班主任及帶隊教師電話號碼,以便聯繫。

2、如發現學生走失,切不可大意、拖延,應立即組織就地尋找。

3、從學生最後接觸的同學入手,瞭解最後行蹤。

4、電話通知其它帶隊教師關注尋找。

五、交通事故處理:

1、有嚴重受傷即刻撥打120、110,並立即組織搶救。

2、迅速報告校領導,視傷情確定立即送醫院,或緊急處理後送醫

3、保護現場,指揮師生撤離至安全地點。

4、檢查、診治。

6、立即成立事故處理小組,分別負責家長、公安、醫療、保險各方接洽,妥善處理善後事宜。

7、寫出書面報告,總結經驗教訓。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篇2

爲了提高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進一步培養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全面素質,促進社會實踐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爲學生就業積累實踐經驗,我係決定在XX年寒假期間組織學生開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實踐活動主題 培養四種能力 提升專業素養

  二、實踐活動內容

(一)開展“爭先創優”主題寒假實踐活動

爲將所學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中去,培養和提高我係同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我係同學的創新精神,增進對專業的認識和了解,現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爲社區公益事業提供志願服務

2、到村委會服務,體驗工作

3、深入社區爲生活困難的羣體提供志願服務

4、參加與專業有關的社會實踐,學生可自行聯繫公司參加實踐。

5、打工實踐,重在鍛鍊吃苦耐勞精神,體驗社會,爲順利就業積累經驗。

要求:

1、以個人或團隊形式(5人)參與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並要求每人(團隊)上交一份社會實踐報告。

2、結構層次序數爲“第一章”、“第一節”、“一、”、“(一)”、“1.”、“”、“①”。

3、字型:要求爲一級標題用2號黑體,二級標題用3號黑體, 三級標題用4號黑體, 四級標題小4號黑體,五級標題小四號仿宋加黑,正文用仿宋體小4號(行距23磅)。

4、頁邊距:上 cm,下,左 cm,右 cm.

5、圖表要求統一用5號仿宋,圖題、表題用黑體,圖號(按章順序標號)、圖題置於圖下居中,圖號與圖題之間空兩格,表號(按章順序標號)置於表左上方,表題置於表上居中,儘量避免圖表分頁,如圖表太大確實需要分頁的,要保留圖/表號(續)、圖題、表題、表的主項目;

6、字數爲XX字以上

(二) 組隊參加學院XX年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爲進一步提高我院學生的創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校風、學風建設,努力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學院工作安排,組織我係學生開展創業作品創作活動。

同學們可根據自身的創業計劃要求,組成一支優勢互補、團結協作的競賽團隊,提出一項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產品或服務,在深入研究和廣泛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完成一份把產品或服務推向市場的具體、完整、深入的商業計劃,要求該商業計劃具備技術上創新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操作上的可行性。參賽者要將商業計劃形成書面的創業計劃書。

要求:

1、競賽團隊人數爲5人,可以跨專業、跨系(院)組成。每個競賽團隊限報一個參賽作品,於1月7日遞交組隊名單到系辦608,系部根據組隊情況組織老師進行參賽作品指導。

2、結構層次序數爲“第一章”、“第一節”、“一、”、“(一)”、“1.”、“”、“①”。

3、字型:要求爲一級標題用2號黑體,二級標題用3號黑體, 三級標題用4號黑體, 四級標題小4號黑體,五級標題小四號仿宋加黑,正文用仿宋體小4號(行距23磅)。

4、頁邊距:上 cm,下,左 cm,右 cm.

5、圖表要求統一用5號仿宋,圖題、表題用黑體,圖號(按章順序標號)、圖題置於圖下居中,圖號與圖題之間空兩格,表號(按章順序標號)置於表左上方,表題置於表上居中,儘量避免圖表分頁,如圖表太大確實需要分頁的,要保留圖/表號(續)、圖題、表題、表的主項目;12

6、引用別人原話的觀點、數字必須標註。

7、字數爲5000字左右。

(三)組隊參加XX年財院第二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爲提高我校青年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培育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和濃厚的校園科技學術氛圍。有意向參與大賽的同學可於寒假期間完成一份完整、具體、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創業策劃書。參賽項目可以是一項發明創造、技術專利,也可以是一項可研發實現的概念產品或服務。

要求:

1、參賽小組請於1月7日遞交組隊名單到系辦608,系部根據組隊情況組織老師進行參賽作品指導。

2、策劃書要求包括封面、目錄和正文三個部分,封面內容要求包括商業計劃書名稱、公司名稱、撰寫完成日期等內容。正文要求包括摘要、公司描述、項目介紹、市場分析、市場營銷、風險因素分析、管理和所有權、資金需求及退出戰略、歷史財務報告、未來財務預測等10個方面的內容。

3、結構層次序數爲“第一章”、“第一節”、“一、”、“(一)”、“1.”、“”、“①”。

4、字型:要求爲一級標題用2號黑體,二級標題用3號黑體, 三級標題用4號黑體, 四級標題小4號黑體,五級標題小四號仿宋加黑,正文用仿宋體小4號(行距23磅)a4紙版式打印(創業計劃書參考格式及具體撰寫要求詳見附件)。

5、頁邊距:上 cm,下,左 cm,右 cm.

6、圖表要求統一用5號仿宋,圖題、表題用黑體,圖號(按章順序標號)、圖題置於圖下居中,圖號與圖題之間空兩格,表號(按章順序標號)置於表左上方,表題置於表上居中,儘量避免圖表分頁,如圖表太大確實需要分頁的,要保留圖/表號(續)、圖題、表題、表的主項目;

7、引用別人原話的觀點、數字必須標註。

  三、活動要求

1、根據以上內容,每位學生可任選其一,以電子文檔形式交到各班學習委員處,由學習委員於開學一星期內交系辦608。

2、以就近就便爲主,提倡專業實踐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3、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

4、社會實踐過程中,儘量保留一些照片等音像資料,參加打工或社區服務須有單位證明。

5、此次活動對學生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有非常重要意義,要求學生思想重視,積極參加,注重實效。獎學金評定方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按時交社會實踐報告者。

6、活動結束後,各班團支部對本班實踐情況進行統計和總結, 並於XX年3月5日統一交系分團委。

  四、活動表彰:

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的'實踐報告將由各班學習委員收齊後交到文傳系分團委,分團委將會對優秀實踐報告進行評優表彰。將設獎項如下:

一等獎:2名100元

二等獎:5名50元

三等獎:10名30元

獎項將於下學期評比後下發。

寒假假期注意安全,預祝同學們假期愉快!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篇3

各區(縣)經信局、教育局、團委,各區(縣)電信分公司:

爲增強農民信息化知識水平,拓展農村致富渠道,大力推進全省“寬帶信息百鎮千村工程”和“3g應用輔導千站萬員工程”建設,同時爲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搭建平臺,省政府信息化工作辦公室、省教育廳、團省委和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共同組織開展全省信息下鄉暨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現將活動相關事宜和我市組織實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政府搭臺,學生受鍛鍊,農民得實惠,城鄉共發展”爲宗旨,以“信息通信技術讓農村生活更美好”爲主題,通過大學生送培訓下鄉,開展適宜農村的各類信息化應用技術和業務培訓,爲農村基層培養一批具有信息化意識、信息化應用能力,特別是具有示範、帶頭作用的農村信息化應用標兵,提高廣大農戶整體信息化應用能力,推動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村增效、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

二、活動時間

我市的活動時間爲7月11日—21日。

三、活動範圍

全市各區縣共28個鄉鎮,具體見“信息下鄉”及大學生社會實踐培訓活動安排(附件)。

四、活動內容和要求

(一)培訓內容。電腦基本技能培訓,農村信息化應用培訓,3g基礎知識及適用應用培訓,體驗終端的演示等。

(二)參培人員和場地。相關鄉鎮黨政分管信息化負責人、鄉鎮黨政幹部和工作人員、衛生院負責人、村支書、村長、大學生村官、農技人員;有信息化需求的鄉鎮企業主、種養大戶、村民。參培人員由各鄉鎮負責組織,培訓場次按照 “信息下鄉”及大學生社會實踐培訓活動安排(見附件)進行。培訓場地由各鄉鎮負責提供,具體的場地需求由區(縣)電信分公司各支局向各鄉鎮銜接協商。

(三)大學生生活安排。大學生分組到各鄉鎮進行培訓授課,由**電信公司和各區(縣)電信分公司負責大學生的吃、住、行。各鄉鎮配合支持電信公司安排相關工作,在解決吃、住、行的同時,做好大學生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確保不發生意外。

(四)組織要求。各區(縣)經信局、教育局、團委要做好培訓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切實聯繫協調鄉鎮做好相關工作。各鄉鎮於7月10日前做好參培人員、培訓場地的落實,在培訓期間做好參培人員組織通知工作,每場次參培人員不少於15人。各鄉鎮確定1名具體聯絡人員報各區(縣)經信局和區(縣)電信分公司,各區(縣)經信局於7月9日前將本經信局聯絡人員名單和本區(縣)相關鄉鎮的具體聯絡人員名單彙總報送市經信委信息產辦公室。各區(縣)電信分公司要積極主動與區(縣)經信局、教育局、團委和鄉鎮接洽聯繫,做好培訓具體實施工作。

(五)宣傳工作。相關部門、鄉鎮和電信公司要充分運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此次“信息下鄉”活動,宣傳培訓工作,營造利於培訓、提高農村信息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篇4

一、社會實踐的目的:

透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構成一般勞動技能。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潛力協作潛力組織潛力和操作潛力以及適應環境的潛力,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構成綜合思考問題的潛力。

更重要的是,透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於實踐、勇於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潛力,完善學生人格。

二、組織管理形式:

社會實踐課程在校園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統一負責實施。各年級負責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指導老師對所管的社會實踐小組負責。

三、社會實踐的資料

1、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理解思想教育(進敬老院幫忙孤寡老人);抓住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活動;結合教學資料進行驗證性的調查;

2、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

四、活動實施的過程:

1、資料選取與活動規劃。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實際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中選取活動主題和資料,並構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繫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並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

2、活動前教育。校園在活動前都安排必須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務必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3、活動實施。新學期開學的第三週組成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成員職責,制訂活動計劃。學生務必按計劃進行活動,服從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係,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五、課程評價:

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評價資料:

①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②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穫: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潛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潛力的發展狀況;

③活動的選取與活動設計評價;

④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⑤活動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體現狀況。

六、獎勵:

對於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於實踐、勇於探索、精誠合作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穫,校園給與表彰。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爲深入推進我縣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做好中國小生暑期“四個一”社實踐活動。今年,霞海中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將繼續與溫州市第二十二中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聯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拓寬思路,改變形式,盡一切的努力爲學生提供實踐、鍛鍊的平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經研究決定,結合區域性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霞海中學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二、活動目的:

加強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充分結合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平臺,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志願者進社區對周邊居民進行法律知識、法律常識、交通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等內容宣傳教育,同時,也是拓寬學生的法律法規知識面,提高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達到矯正學生不良行爲的目的。同時,也爲20xx學年學校爭創溫州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三、實踐活動主題

法制教育進社區,普及法律我先行

四、具體活動安排

㈠“法制教育進社區,普及法律我先行”啓動儀式

1.啓動儀式地點:霞海中學五樓階梯教室

2.啓動儀式時間:20xx年7月9日下午2點30分

3.啓動儀式程序

①霞海中學黨支部曾國信書記宣讀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②請縣教育局副局長季曉瀚爲本次(兩校)暑期社實踐活動團隊授旗

③請霞海中學團委學生會主席林立焓發言

④團縣委書記王伽伽講話。(暫定)

⑤全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學與領導合影。

㈡“法制教育進社區”宣傳教育活動

1.走進社區,發放法制教育宣傳

活動地點:城中社區

活動時間:20xx年7月11日下午

參加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

2.走進社區,出一期法制教育專刊

活動地點:銀海社區、城中社區、上新社區

活動時間:20xx年7月18日

參加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

活動目的:通過進社區發放法制教育宣傳單、出一期主題專刊,目的在於,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廣大羣衆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不斷豐富居民羣衆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居民羣衆的法律素質,不斷增強居民羣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在社區形成良好的法制氛圍,加強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爲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㈢“普及法律我先行”參觀體驗活動

1.走進法院,感受陽光司法

活動地點:洞頭縣人民法院

活動時間:20xx年7月19日下午

活動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溫州二十二中青年志願者

活動目的:通過實地參觀和同法官零距離交流,進一步強化了法治意識,增強了對法律的敬畏,提高了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

2.走進法庭,體驗模擬法庭聽證會

活動地點:洞頭縣人民法院

活動時間:20xx年7月20日上午

活動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溫州二十二中青年志願者

活動目的:通過對真實法庭審理過程的演示,擺脫了單純以說教爲主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能夠親身實踐相關的法律知識,讓法律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令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

㈣“觀看南平紅荔”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地點:霞海中學

活動時間:20xx年8月4日下午

活動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

㈤開展手抄報法制教育主題評比活動

活動地點:霞海中學

活動時間:20xx年8月9日下午

活動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

活動目的: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創作,一方面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主動地學習有關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明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㈥“走訪慰問”關愛行動

活動地點:城中社區、上新社區、銀海社區、東嶴頂村

活動時間:20xx年8月11日

活動對象:霞海中學青年志願者、溫州二十二中青年志願者

活動目的:結合今年紀念建黨93週年,部分黨員教師和青年志願者自發組織慰問團,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通過參與各項關愛活動,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愛的教育”,使青年志願者感受到關愛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學生的獻愛心、懂感恩的優良思想品德

五、活動進程

㈠宣傳發動階段(6月23日——6月底)。

爲了做實做好今年的社會實踐工作,霞海中學團委將與溫州二十二中團委聯合開展,通過兩校學子的探討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啓發,增進彼此的瞭解與認識,共建兩校學生友誼。

㈡組織實施階段(7月初——8月中旬)。

要切實按照活動方案,開展多種形式、內容豐富的系列活動。活動開展期間,及時將實踐隊伍(主要是重點團隊)的實踐動態、隊員實踐心得、媒體報道、精彩圖片等上傳教育局、團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