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1

轉眼間,距離我們結束支教的時間已經過去一週多了,但昔日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懷念那破舊的牀,那簡陋的教室,那小小的村莊,還有那一羣活潑可愛的小孩們,更有,我那一幫可愛的隊友。

其實我是一直沒有計劃說要去三下鄉的,畢竟每個暑假我都有自己的計劃;但看到我們隊伍的招隊員的通告的時候我還是有種砰然動心的感覺,似乎一種藏於身體深處的一種渴望,猶豫再三,我便選擇加入這個隊伍裏面,開始這一段終生難忘的支教之旅。

一開始對我們來說是很難熬的,特別是那時候我自告奮勇當了這個隊伍的副隊長之後,我才發現原來三下鄉不是簡單的收拾行李說走就走的旅行,需要異常繁雜的前期準備,特別是第一次的策劃書沒有通過之後,我們便投入到了更加繁雜的立項工作中,每一項活動都要絕對的細緻,需要考慮到各種方方面面,搞得我焦頭爛額,好在有一羣積極上進的隊友和不甘落後,勇於爭取的隊長,我們的隊伍終於通過了校的審覈,我們的下鄉正式開始了。

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粵西人,一直以來對着潮汕懷有一種神祕感,那個粵東之地,對我來說既新奇有憧憬,在坐上開往潮州的車依然恍惚,昨天還在爲着立項而奮鬥,今天卻要啓程,昨天身在粵西,今天卻前往粵東,想看下粵東的海和我們有什麼不同,粵東的人民是否也像我們粵西那麼熱情好客。

自然而然的,在潮州的幾天過去之後我們融入了這種生活,每天12點睡覺,6點起牀,然後支教,調研,訪談這些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但是因爲我不是潮汕人,也不會說潮汕話,所以很多活動我也幫不上忙,只能做好自己能夠做的那一部分,比如拍照等,但是我的這一幫給力的隊友都會將各種工作很完美地完成,每次想到這個我都很爲我這一幫優秀的隊友感到自豪。在我眼中,潮劉很特別,至少是和我那邊的一種區別吧,在這個可愛的小村莊裏,每天都會有一陣涼颼颼的大雨或者溼漉漉的大地來預示着早晨的到來,也同時送來了這一天的新鮮空氣,這是我喜歡這個村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享受一大早醒來看着紅旗飄飄和晚上在皓月下蹭幼兒園的wify,但這些已經早已成爲過去。

每天早上醒來,都會有着一個個的小腦袋在窗外張望着,或者大膽一點的之間翻窗進來好奇地站在我們傍邊看我們睡覺,那些就是農村裏面可愛的孩子們,我們支教的學生,農村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好玩,很愛玩,男孩子一般都很調皮然後女孩子一般很蠻橫,男孩女孩一見面的吹鬍子瞪眼的,各看對方不順眼。但即使他們在搗蛋,他們也都還是小孩子,特別是農村的小孩子,父母給予他們的關愛不會太多,他們的搗亂只不過是想引起我們的注意而已,我們需要有一個小孩子的心,能和他們玩在一起,打成一片,其實這才更是我想要的支教生活。

說起支教,我也有點哭笑不得吧,因爲我教的是數學,也許是那麼多課中唯一一門沒有任何獎勵並且以學術性爲重的一節課吧,一開始我就說過,我上數學課是爲了讓他們真正教到他們東西,所以那些課堂上可以發的獎品我都拒絕了,我按照着我的想法來給他們上課,給他們講解題目,讓他們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運用數學,從他們求知的眼神中感受到我的價值。但可能太嚴肅了吧,孩子很都紛紛喊着要投訴我,總是說我太兇了,課不好玩,但要學好數學真的不可以打打鬧鬧地一節課就過去的,我也想喝他們一起玩,發獎品給他們,笑着玩着過完這40分鐘,但既讓我去支教,我作爲一名老師,傳道授業纔是我的本職,所以我兇一點,希望上課的紀律好一點,能夠真正學到東西,這也是我的小小一個願望吧。最後一節課完結的時候,忽然有着些許的留戀,留戀這個課堂,還有那一幫鬧着和那一幫認真聽講的孩子們。

十一天社會實踐轉眼就過去了,很開心能和你們這十二位隊友一起度過這難忘的十一天,這段記憶將會賦予我們一段難忘的經歷和永遠的友誼,還有那一羣小孩子,我記得的名字不太多,也許下一次我再去的時候你們將會長大,也許也將會忘記我這個人生中的過客吧。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2

暑期社會實踐仙居行的歷程已漸漸離我們遠去,而大戰鄉的一切仍然歷歷在目,似乎發生在昨日。那裏的山清新秀麗,那裏的水清澈見底,那裏的人敦厚淳樸……一切的景、一切的人,都是那麼讓我難捨難忘。5天的時光,對於每個人的一生只佔千分之幾,而對於我們的每個人來說是佔百分之百。它是我們一生寶貴的財富,是我們一生永恆的記憶,是我們一生難忘的經歷……

對於我自己,已經是第二年參加這個活動了,與去年相比,我的.經歷與收穫卻是大不相同。今年的暑期實踐,我參加了支教組併成爲支教組的組長。在這次支教過程中,讓我親自感體驗到了作爲一位老師的感受。

在這次社會實踐支教中,令我感受頗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團隊

在一開始,我們的團隊並沒有做到那麼協調,那麼有序,很多事情似乎在一開始顯得一團糟。因爲之前不瞭解當地的情況,所以我們在去之前做的計劃在那邊不能直接施行,在進行踩點和了解後在短時間內經過討論並作出可行性計劃,將每個環節協調好,使得我們能在接下去的幾天支教中變得井然有序,當然大家配合的也非常不錯。

在這次支教中,每位同學都非常辛苦,組內的每位同學每天晚上進行小組討論,分配好明天各自負責的項目並協調好。對於明天的一些活動安排,在前一晚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管是講課、遊戲、拍攝等,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在這個團隊裏,大家都是那麼努力的盡着自己的一份力與團隊共同進步,確實,幾天下來,我們大家顯得更加團結,我們的一切進行的更加的有序,這也讓我們知道,所有的一切只要努力,一定能夠做到更好。

  二、教書

在這次支教過程中,我作爲支教組組長,我對整體的教學活動進行一些安排與介紹。其中我個人是負責上中國地理知識講解以及拼圖,並負責一小組的英語卡片講授。一開始,我問孩子們有沒有上過地理課,結果很一致的說“沒有”,這讓我擔心他們能不能接受我課上講的內容。結果另外出乎意料的是他們能運用自己的方法將我所以講的內容記下來,並在後面的競賽中有了出色的表現。對於英語,在上課的時候,團隊裏的同學們坐在每組孩子們旁邊,給他們上英語單詞講解,在課堂中也運用了一些孩子們喜愛的遊戲讓他們對英語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

同時,也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作爲一個老師身上擔的責任是多麼的重大,當下面學生吵時,要讓他們安靜下來、讓他們認真聽講、使自己講的東西讓學生很好的去接受和提高等等,都是一件件不易的事。

  三、孩子們

孩子們在這幾天的表現令我們感受頗深,他們對於學習的熱愛程度以及見到我們後的熱情,尤其讓我們記憶猶新。在第一天見到他們,幫我們搬運物資的一個個小小的身影時不時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接下去的幾天教學中,有些孩子們因爲名額滿沒能過來上課而感到很難過與可惜。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學習條件,還有他們那種天真質樸的感覺,讓我更加想把自己知道的能都教給他們。還有一個小朋友,見到我就親近的叫章丹姐姐,又或者教老師,那時覺得心裏特別激動,她們可以記住我們的名字,可以這麼熱情的稱呼我們。也是那一瞬間,我被那種熱情所感動,被那一種天真無邪所動。那時的我,多麼希望可以留久一點,和他們多待一段日子。

  四、送別

在最後的課堂裏,溫馨與濃厚的情意充滿了整間教室,也有同學們在此刻留下了淚水卻不讓人看見,大家心裏都明白,我們捨不得孩子們,孩子們也捨不得我們,但是,在明天,我們一定會離開,我們也帶不回去孩子們,此時此刻,溫情的教室裏充滿的愛填住每個人的心裏。我們用紙鶴和星星代替我們,寫上心願與祝福,放進玻璃瓶中,用那一個小小的瓶子見證我們與孩子們的感情。並且送上我們集體爲孩子們買的文具和字典,寫上我們深深的祝福,希望孩子們在接下去的路能走的很好。用相機留下我們一起的一張張合影與笑臉,記錄我們曾經的快樂時光。

在回酒店後,我們看了支教孩子們在我調查問卷中給我們寫的,他們說“哥哥姐姐們,謝謝你們從杭州趕來,教我們快樂,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今天你們就要走了,我很捨不得,你們究竟還是要走的,所以我想對你們說一句:謝謝!希望你們帶給別的小朋友的節目能更加精彩,祝你們天天開心……”大家都很欣慰,有這樣的話語,我們這幾天的支教旅途也更有價值。

對於孩子們,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後,我們不僅僅是希望帶給他們知識,更希望能帶給他們人生意識,學習興趣及團隊精神,使每個人心中所想的不僅僅是目前的生活,還有對於未來的思考;也希望能夠更多的和他們溝通,去了解他們內心的東西,去給予他們心靈上的幫助,去和他們建立更加深厚的友誼;希望他們有勇氣去面對新的生活,新的坎坷。

在這裏的條件是比較艱苦的,但這也更能鍛鍊我們。會讓我們真正意識到要去爲社會多做貢獻,讓我們知道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去做,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無論是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都會以全新的角度審視一切。我想要通過這次支教,帶回去一些樸素的精神,帶回去一些和諧關愛的質樸精神。把我們的愛心留在這裏,把我們感受到、體驗到的可貴品質帶回去,將“愛心結”傳承下去。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3

作爲支教板塊的負責人,不僅在學校積極進行教學活動,而且要走出學校走進當地的社會,瞭解當地的人文風情和習俗讓我感到十分的珍惜。這樣的實踐機會,讓我十分珍惜。儘管在七天暑期實踐活動期間,汕頭市潮南區迎來了颱風後的大暴雨,我們忍受了沒有網絡和斷水的日子。但我們的調研,我們的下鄉活動還是沒有停滯,積極響應“倫研,一直在路上”的口號。

雖然作爲外省人的我,完全聽不懂潮汕話,但我還是在用自己的心和眼去觀察着這個我從沒了解過的世界。俗話說:“擁有一雙善於美的眼睛,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我發現生活在這裏的老人生活心態很好,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積極對待,平淡自如,乃至如諸葛亮“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在採訪老人的時候,老人們非常積極的配合並給予我們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在訪談期間,老人眼裏盪漾着的點點不經意的笑意讓我們調研的所有辛苦都被融化了,我們那顆疲憊的心彷彿也找到了寄託的地方。他們讓我們感到溫暖和感激,讓我們腳下的路更加堅定。當我們回首,回顧以往,這一路幸福和溫馨與我們相伴。

當我們走進這些老人的家中,潮汕民居中各種精細的文化傳統讓我們感到無比的震撼。房子的結構和房子中的各種裝飾,還有房子裏的傢俱都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在向我講述着這片土地的歷史和故事。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精美,蘊含着濃厚的歷史韻味,記錄着潮汕人生活的歷史;這也是一種精湛的建築藝術,展現藝術的靈性和人文氣息。

村落旁的小池塘裏,不斷有魚兒吐出的泡泡在水面擴散開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從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小漣漪;村子中,蔓延的只有各種植物的綠意;村子的上空中厚厚的雲層玩着空中漂移,遼闊的天空是他們最活躍的背景………這就是雨後的汕頭,靜謐而有活力,清新雋永。

汕頭,是我第一次下鄉之地,讓我深深愛上這片靈氣與特色兼備的土地。此次下鄉之旅,我不僅收穫了與孩子一起共度歡樂時光的美好回憶,以及深厚的情誼,而且在調研的路上,潮汕老人的熱情與溫和、潮汕特色的建築與人文風氣,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裏。

  三下鄉支教社會實踐總結4

“你說是我們相見恨晚,我說爲愛你不夠勇敢,在愛與不愛間,永遠太遙遠,我們陷入愛的邊緣,我也不管。”——主題曲《相見恨晚》

“相見恨晚”,所有想對此次三下鄉同行的志願者說的話都凝聚成這樣的四個字。十天的朝夕相處,留下的只有照片,丟掉的都是節操,熱衷的還有走秀……回想起第一天面試剛看到大家的時候,那情景還清晰的留在腦海中,大家互不認識,還在擔心能不能好好相處,可是,一轉眼,十天就這樣過去了,大家卻成爲了如此無節操,如此放得開,如此相惜的一個團隊,一羣朋友。或許會疑問,怎麼能在十天成就這樣的情誼?我想這是因爲我們這十天裏每天都生活在條件惡劣,什麼都沒有,要大家互相幫忙搞定,同甘苦的日子吧。這個暑假,這個夏天,因爲有你們,而顯得如此珍貴,如此難忘和如此精彩。

糾結中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我爲什麼會去面試?我也是因爲偶然的機會纔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信息,說是興寧市團委大學生志願者聯合會辦的一次三下鄉支教活動。當時我還在複習考試,好好地計劃着我的暑假要找個暑假工,賺些零用錢和賺點實踐經驗。但是,一條這樣的微博稍稍影響到了我的計劃,當時只想把它收藏起來,卻從沒想過真的要去參加。直到考完試,突然就決定發個簡歷過去試試,如果能進就去,不能就留在廣州打暑假工。後來還是陰差陽錯,突然決定回來參加這個面試。說實話,參加這個活動,對於我來說,一是我現在已經大二了,我在讀大學之前就一直計劃着總要參加一次三下鄉支教活動,但是大一時因爲在學校支教隊沒面試成功,所以一直拖到大二。本以爲沒機會去或是已經放棄參加三下鄉活動了,但是想到大三過後就更加不可能了。二是因爲我看中的是實踐證明,不管是衝着加學分還是爲了以後能在簡歷上寫點實踐的東西,我的確一開始很大部分原因是爲了這個而來。但是這次活動完了之後,才發現實踐證明顯得是多麼的不堪一提。而我,也真的很慶幸我做了這個選擇,不然,我的大學生活一定會有一個遺憾。對於面試,沒什麼準備就去了,但到現場才發現其實有挺多人去參加的,人才也有很多,只能希望自己表現好點,還好一起參加面試的有三個高二同班的同學,整場面試就我們四個是大二生(—_—特別老的感覺),慶幸,我們四個都進了,我還莫名其妙的競選當了b班(四年級~六年級)的班主任。那時的我們二十幾個人互不認識,對你們只有面試試講時的印象,不知接下來的日子會怎樣相處,充滿了期待,同時也有一點擔心。但不管怎麼樣,我開始期待。

十天,哭過笑過累過埋怨過但從未後悔過,樂在其中。

當每個人都帶着期待的心情和收拾了一大堆行李和日常用品,一起坐着公車出發到柑子國小,一下車的那一刻,不得不承認,失望的表情出現在每個人的臉上。我不知道我們該怎樣在這樣的條件下度過十天,特別是看到大家都是城裏來的孩子,肯定會頂不順或是中途想放棄,但是不然。雖然每個人在家裏都沒吃過苦,但是大家卻都積極的幹起活來,第一個晚上,大家齊心協力把教室打掃乾淨鋪上席子,成爲我們的男女生宿舍。辦公室和廚房也基本打掃乾淨,但是環境也只能這樣了。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廁所,剛開始的前幾天我真的不想踏入廁所一步,但是卻沒辦法,後來也就習慣了。(在此要特別感謝和辛苦xx和xx以及聯合會的人通了中途堵塞的廁所,真的真的辛苦你們了!)第一天晚上和第二天開始到鎮上宣傳我們的義教活動,進行招生。那個晚上我們分組深入又暗又小的村莊房屋裏,被狗吠,甚至有狗從家中衝出來,我們每個人都很怕狗,也被嚇得半死,但是我們還是繼續深入,這或許也體現了我們志願者的另一種精神。宣傳結束後,在那個學校分爲a(一年級~三年級)、b(四年級~六年級)、c(七年級~九年級)班,我們開始爲課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