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地理的大學聯考複習方法

區域地理在大學聯考中,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發點和歸宿”。許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分佈、特徵、成因、規律及變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註解”或“說明”;而系統地理的原理、規律、結構、聯繫等又需要在區域地理中去落實和驗證。因此,區域地理的內容是複習地理知識的基礎,許多圖像判讀技能的訓練、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間的聯繫、地理事物的分佈、空間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觀點的樹立等,都應在區域地理學習中完成。

區域地理的大學聯考複習方法

對區域地理的複習,一定不要只機械地重複一遍國中地理課本,而應重視對舊知識的加工、整理、重組和聯繫,建立知識框架與體系,並鞏固在圖像或圖表上,並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爲指導,結合大學聯考訓練要求進行復習整理。鄙人結合自己的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區域地理複習的簡單方法與思路,供同仁們參考,便於學生複習,提高複習效率。

  第一、推出區域地理複習模式,便於全體學生複習歸納總結。

一、自然地理特徵。複習的思路與內容是:位置特徵→地形特徵→氣候特徵→水文特徵→植被特徵→土壤特徵和礦產資源。需要說明的是在複習世界區域地理時,對土壤特徵一般不作分析。(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區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決定這個區域的氣候特徵,而區域氣候和地形又往往決定區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決定區域土壤的形成)

二、人文地理特徵。複習的思路與內容依次是:農業特點、工業特點、人口與城市特點。

對區域地理的複習,方法看似簡單,但複習時掌握複習方法,理清複習思路顯得尤爲重要。

  第二、加強區域地理與系統地理的聯繫。

例如,用南亞季風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南亞西南季風進退對南亞農業的影響。在複習東南亞地理位置時,一定要結合板塊知識,鞏固東南亞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嘯多發的原因。用風帶、氣壓帶的高中地理知識,解釋地中海氣候在歐洲南部分佈廣泛的原因等等。又如東亞季風氣候顯著,要注意知識的聯繫與大學聯考要求的連接----⑴季風氣候的特點,⑵爲什麼東亞地區季風氣候顯著,⑶東亞季風氣候南北差異和東西差異。完成這一點,在提前佈置的情況下,班內的優秀學生,能完成這一點,並在班內介紹、推廣。

  第三、每個區域考綱要求重點不一樣,操作時應有側重。

在複習區域地理時,注意每個區域往往有一兩個重點。如東亞日本氣候及風性及海洋性特點。東南亞位置,特別是板塊中的位置,和東南亞地形特點及其成因是重點。又如非洲的`氣候在赤道南北兩側對稱分佈及其成因等是重點。歐洲海洋性氣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區域地理重點。完成這一點,應由教師主導操作。另外,在以主要國家爲主要學習內容的區域地理中,區域的概述複習爲輔,國家地理知識重點。例如東亞概述部分:第一,對東亞每個國家做一兩句介紹。蒙古是以畜牧業爲主的國家,朝鮮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第二、季風氣候顯著。但日本是東亞地理複習的重點。

  第四、在區域地理總結時,注意區域地理知識的類比和綜合。

例如,在區域地理的複習中,有好幾個區域都有三地形區,北美自西向東縱列分佈着三大地形區,南美和它相似。澳大利亞也有三大地形區,也是自西向東縱列分佈着三大地形區,只是山地在東面。其實,俄羅斯也存在着三大地形區,印度存在着三大地形區。又如,東亞的季風和南亞的季風成因也可以進行類比等。通過類比和對比,便於學生鞏固掌握。地理知識的綜合分析,往往能揭示許多地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例如自然地理要素的總和,人文地理知識和自然地理的綜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