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九篇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研讀課文,培養學生研究、交流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我”與車主的對話,倡導個性化朗讀。

3、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好。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情感目標:懂得“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好。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圖片出示“錢”。錢有什麼作用?(學生說話交流)

2、在學習、生活上,錢的作用的確很大,但是什麼東西比金錢更重要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等我們學習課文以後,大家就明白了。揭題(板書課題)

二、插圖質疑,學生第一次與文本對話

1、插圖出示,看這幅圖,你想知道些什麼?(學生自由表述)

2、帶着問題自由讀課文,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注意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3、交流反饋:

三、感悟品味,學生第二次與文本對話

導入:讀到這裏,你有什麼新問題產生了嗎?(學生回答,進行取捨)

問題一:爲什麼會發生交通事故?

重點推敲:句1:天很黑,又有霧,儘管有路燈,還是看不清。(天氣原因)

句2: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車主違章停車的原因)

句3:快到家時,汽車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歸心似箭,車速過快的原因)

問題二:爲什麼要留紙條?

重點推敲:句1:雖然這輛……但它畢竟是停着的,事故的責任應該在我。

句2:我環顧四周,不見一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這輛車的雨刷下。

問題三:紙條上會寫些什麼?

1、討論,各抒已見,這張留言條該怎麼寫。

2、悟出作者爲什麼不寫事故原因。(表現了“我”不怨天,不尤人,敢於承擔責任的可貴精神。)

四、情境再現,學生第三次與文本對話

導入:我給他留了紙條,他會給我來電話嗎?紅色小汽車的主人是否會讓我承擔這一筆損失呢?再次自由讀課文,他們是怎麼對話的?應該怎麼讀?

1、自由讀他們的對話,想想你認爲該怎麼讀?你讀懂了什麼?

2、分角色朗讀——學生點評

3、情境再現——模擬通話(可以自由發揮)

如果你是紅色小汽車的主人你會給他打電話嗎?兩個學生模擬通話,情境再現。演後評議。

先讓學生品讀文中的對話,然後讓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表演(模擬通話),在表演時,以文本內容爲基礎,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揮。

五、再讀再悟,想像練筆

1、導入:作者爲什麼後悔,如果是你,你會有這樣的感受嗎?

2、如果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相遇了,他們又將會怎樣說,怎樣做?展開想像,把它寫下來,相互交流。

六、課內外鏈接

1、交流:你對“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有什麼新的認識?除了誠實和信任,你認爲還有什麼也比金錢更重要?

2、找一找,在我們身邊,哪些小朋友在誠實、信任等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或者做得不夠好的,請你舉例說說,並且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兒。

2.體會前呼後應的寫作方法,並在迷人的張家界一課運用這種寫作手法。

3.品讀描寫頤和園美麗景色的句子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

讀81頁單元導讀,思考:

本單元圍繞什麼主題來寫?

我國的世界遺產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園林建築《頤和園》。

板書課題

介紹:頤和園是我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今天的頤和園已成中外遊客競相遊覽的一個美麗的大公園。

  二、朗讀感知學習前呼後應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這兩句話中都有一個詞語是?——美麗。翔這樣文章前後兩段都直接寫到頤和園的美,這種寫法就叫前呼後應,也叫首尾呼應,前後照應。前後呼應,可以使文章更完整結構更緊密,我們在寫遊記時就可以用上前呼後應的寫作方法。

  三、深入感知品讀文章

1.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頤和園》緊緊圍繞美麗來寫,爲了突出表現頤和園的美麗,作者遊覽了頤和園內的哪些景點,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二至五自然段,找出作者遊覽的景點。

2.作者在遊覽這些景點時是按照一定的遊覽路線遊覽的,而且非常注意用詞和詞語的連接,請同學們速讀文章,找出描寫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

學生彙報

總結方法:像這樣按照遊覽順序邊走邊看,並且依次寫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的表達方式就叫移步換景(移動腳步,變換景物)。如果我們要寫一篇遊記,比如描寫我們的學校,就可以學習作者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3.現在請同學們從文章中選擇一處自己喜歡的景點,找出你認爲寫得很美的句子多讀幾遍,最好能說說一說美在哪裏。

彙報

小結:剛纔大家都很注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讀,來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

  四、拓展閱讀

師:我們領略了頤和園的美,下面我們走進另一處自然景觀張家界。

在頤和圓一課中我們學習了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開頭點出美麗,結尾呼應美麗。現在我們來看《迷人的張家界》一文用到首尾呼應嗎?找出相關的句子。

2.接下來請同學們快速的讀課文,你覺得文章通過哪些景物寫出了張家界的景色如人間仙境?

3.找出你認爲寫得美的句子多讀幾遍。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兩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遺產名錄的景點——頤和園和張家界。欣賞了美麗的景色,學習了首尾呼應、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課下,同學們可以繼續閱讀叢書上的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園林》。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㈡能力訓練點

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後果。

㈢德育滲透點

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質,受到教育。

㈣美育滲透點

體會作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二、學法引導

㈠教師教法

導讀法

㈡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㈡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㈢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相機點撥,結合朗讀課文理解問題。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遊記》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㈠教師活動設計

1、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2、啓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文章的前因後果。

㈡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並靠自己弄懂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

3、通過朗讀,加深對古典文學的認識。

七、教學步驟

㈠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爲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㈡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㈢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㈣自由讀課文,你喜歡那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㈤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爲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四面更無樹木遮陽,左右倒有芝蘭相襯……通靈之意

(這幾句交待頑石生成的環境,文字清新,很美)

2.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遊峯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3.“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㈥課外閱讀擴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準備好召開一個《西遊記》故事會,看誰講的故事最精彩。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一塊仙石——迸裂產石猴——成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前透視】

《我是什麼》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係。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於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於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對於學生來講並不陌生,所以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創新活動的感性經驗和簡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使外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昇華 ,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瞭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係。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2、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係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故事導入: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播放錄音故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瞭解了課文大意。)

2、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看看你能猜到謎底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板題)

〖對話平臺

  一、自讀

1、給學生充分地時間自由讀課文。同時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注意難點的字音。如:躁、災是平舌音;稼是第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等。

3、讀書交流,鼓勵質疑。說說讀完課文你瞭解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對問題進行梳理、歸納、解答。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讀書質疑的良好習慣。教師有效地收集學生讀文後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程與走向。)

  二、識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11個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指認,交流識字的方法。

2、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和詞語。(參見我會讀)。

3、分組開火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秀小組,讀得不準的,請組內的同學幫助糾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衝、曬、池、浮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以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爲難寫的字。

2、教師範寫。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以及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

3、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四、談話

師: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已經學到了什麼或會幹什麼,接下來你們想做些什麼呀?(學生自己說想幹什麼,學生可能說出以下的活動意向。)

1、用學會的詞語說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和夥伴一起合作讀課文,讀最喜歡的段落。

3、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朗讀。小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學生讀文識字以後,充分尊重學生意願,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紮實有效地學習。)

  五、彙報

學生根據自主的學習活動,彙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感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詞。聽寫生字詞,然後說出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鞏固識字。同桌檢查寫字情況。

2、指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啓思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麼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麼特點呀?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弄懂呢?

2、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畫表格填寫、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

(這樣的設計應該建立在學生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問啓思,討論探究閱讀理解的方法,充分發揮了閱讀主體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可能會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學習。)

  三、探究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四、展示

1、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彙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問題。

⑴ 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⑵ 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第3自然節)

⑶ 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師可利用課件或錄像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認識和理解。組織評價各組的學習情況,特別注重對學生合作情況,創新方法及學習態度的評價。

(充分相信學習,引導學生髮現、探究、自主學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作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合作學習及主動探究的意識。)

  五、談話

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與危害?

演讀:

1、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和理解,練習感情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雲與紅霞的美麗、可愛;用沉悶的語氣讀出雲的沉甸甸;用輕而慢的語調讀出水的平靜、溫和;用稍強的語氣讀出水洶涌澎湃等。

2、 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變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組織學生分別戴上水、汽、雲、雨、雹子、雪的頭飾,表演課文內容。適當加上運用和表情。

(從讀到說最後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於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能力。)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關於水的謎語

1、好吃沒滋味,髒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2、太陽一曬我就變,火上一燒我也變。向上繚繞像青煙,遇冷結成小水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講述故事。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根據課文的語言材料練習講好這個故事。

4、在閱讀過程中學會各抒已見,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

  重難點:

1、複述故事

2、知道誰的做法好,體會三個動物的美好品質。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板書:齊讀,指導麥字上下結構,豎在豎中線上,子輕聲)

讀了課題,你想提什麼問題?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下面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注意老師提出的要求:先讀課後生字,再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A、出示詞語

饅頭、憨厚、搬、節儉

防止、拜訪、仍

蟲蛀、至今

B、自讀

C、細心的同學找找各組加點字有什麼共同點?

D、指名讀

三、再讀課文

1、提出要求:把課文讀流利,不唱讀,不復讀

2、學生自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

4、評價,獎勵

四、三讀課文

1、同學們能不能自己或聯繫上下文弄懂一些詞語意思呢

2、學生自讀

3、交流

烙餅:在熱鍋上燙熟的餅,本課指小豬做的小麥麪餅。

發黴:指小麥生了黴菌。

蟲蛀:被蟲咬壞。

麥囤:存放較多糧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讀:

1、讀了這個故事,在小豬、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呀,爲什麼?

2、指導口述

3、戴頭飾到講臺邊表演邊朗讀

六、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能介紹一下這課中的生字你是怎麼記的嗎?

2、學生口述

3、教師範寫

4、學生描紅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

1、瞭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麗。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魚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明淨、金燦燦、鮮豔、散發等詞語的意思。

3、能說出小河的藍衣服、花衣服指的是什麼。

4、能用幾句話說說在校園裏和校園外所看到的春天景色。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教學難點 :國小生理解力較欠缺,要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大自然早春景色的美麗;另外,二年級的學生觀察力較差,語言表達欠豐富,因此要細細指導學生觀察、練說春天的景色。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要點: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魚字旁和辛字旁,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一)板畫揭題。

1、指名讀課題,板畫小河。

2、誰說的?(小河)也就是說是小河介紹自己,可見這是一篇童話。

  (二)讀通課文,瞭解大意。

1、聽錄音。

小河是怎樣進行自我介紹的?

我是一條()的小河。

2、下面我們大家就把自己當做小河,那要請你來做自我介紹,你覺得應該做一些什麼準備?生說。

師讓要求生自由讀課文,要求把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音。

(2)生字字型。

練習:火+山=( )豐+色=( )魚+羊=( )木+口=( )

認識魚字旁和辛字旁。

(3)分段讀課文。對讀錯的字詞進行糾正,強化練習。

  (三)潤色課文。

聽了我們班小河的自我介紹,自己也讀了課文,請你再讀一讀,選出自己最喜歡讀的句子或段落,讀給大家聽一聽。

  (四)作業 練習:

選合適的詞填在( )裏。

鮮豔 金燦燦 明亮 明淨 綠油油 晴朗

( )的小河 ( )的藍衣服

( )的天空 ( )的花衣服

( )的迎春花 ( )的麥苗

  第二課時

要點:學習課文,能說出小河的藍衣服和花衣服指的是什麼;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細讀第1自然段。

1、要求:讀一讀,想一想:小河跑過了哪裏?看到了是什麼?

2、交流自學情況。

3、品位分析詞句。

第1句:我跑過田野,看見綠油油的麥苗、金燦燦的迎春花,我換上了一件鮮豔的花衣服。

(1)展示多媒體課件,說說看到的景色。(看圖理解金燦燦)

(2)花衣服是指什麼?爲什麼說是鮮豔的花衣服?(水中的倒影)除了說中說到的綠油油、金燦燦之外,還會有什麼呢?

(3)爲什麼是用換?

(4)指導朗讀。

第2句:晴朗的天空給我穿上了一件明淨的藍衣服。

(1)看圖理解藍衣服是指什麼?爲什麼說是明淨的藍衣服?

4、引導小結: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什麼?(小河水是乾淨的,春天的景色是美麗的)

5、指導感情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再指名讀齊讀。

  (二)細讀第2自然段。

1、要求:讀一讀,想一想:爲什麼說我是一條快樂的小河?

2、交流自學情況。

3、運用多媒體課件,感受果園裏花兒盛開的美景,理解我是一條快樂的小河。

4、給快樂找近義詞,說說你在什麼時候會感到快樂?

5、小河爲什麼會感到快樂呢?(看美景,聞花香)

6、讀出果園裏的美景。

7、指導感情朗讀。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三)細讀第3自然段。

1、要求:讀一讀,劃一劃:小河跑過哪些地方?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2、指名讀出劃下的句子。

3、到處都是歌聲可以聽見誰在唱歌?他們爲什麼要歌唱呢?

4、師:是呀,到處都可以欣賞到春天的美景,到處都可以聽見動聽的歌聲,怎能叫我不快樂呢?怎能叫我不喜歡呢?祖國到處都是百花齊放、鳥語花香的春天美景。

5、指導朗讀。

  (四)作業 佈置:

摘錄描寫春天果園的詞句,或用自己的話寫一寫。

  第三課時

要點:複習鞏固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說出校園裏或校園外看到的春天美景。

  (一)複習鞏固。

1、字詞聽寫。

2、詞語的搭配。

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

明亮的( ) 晴朗的( )

綠油油的( ) 穿上( )

跑過( ) 奔向( )

  (二)指導朗讀課文。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

3、指名逐段賽讀課文。

4、齊讀全文。

5、練習背誦。

6、指導:我跑過哪些地方?聽到了什麼?遠方的小河怎樣?最後他們跑到哪裏去了?

7、師引背,然後指名分段背誦。

  (三)說說自己觀察到的春天的美景。

背誦部分好詞好句,積累詞彙。

  (四)完成課堂作業 本。

  反思:

課文的語句優美,意境也是美的,可是在現在污染厲害的情況下,城裏的孩子並沒有親見清澈的河流。那讓他們顯示出那樣的圖象也是困難的,所以教師就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讓學生有一個感知,有一個瞭解。但在這裏,師疏忽了一點,教後才發覺,這篇文章除了應該讓學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麗之外,還可以滲透點環保的知識,不一定就是說我們現在的怎麼樣,河水是如何的骯髒,可以就用一句很簡單的話,比如說:同學們,只有我們大家,我們人類都愛護小河,小河才能夠繼續地明亮,繼續地快樂下去。這是人文的教育,即使是一句話,如果在一個合適的時機說,我想也是可以對學生有一定的教育價值的。

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知識點的教學,有點支離課文的感覺。那到底能給學生多少的美感呢?這是個值得懷疑的問題。學生在讀的時候是有輕重的,是有緩急的,但再過一段時間,這條明亮的、快樂的小河還能在他們的腦海裏留下多少的印象呢?不知道。如果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更好地發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趣,我想效果會稍微的好一點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熟練地用部首查字法。

2、會比較形近字,並用形近字組詞。

3、會仿照“ABB”“AABB”兩種組詞形式寫詞語。

4、會體會感嘆句表達的語氣和感情。

5、會用關聯詞語“只有……才能……”只要……就……“寫句子。

6、會獨立給一篇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獨立運用提出問題,用連接問題答案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理解表示條件關係的關聯詞的不同之處;比較正確地提出問題,連接問題答案,概括段落大意。

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第1題。

1、比賽用部首(音序、數筆畫)查字法。

2、寫出帶點字的讀音。

3、聯繫課文中的句子理解詞語的意思,讓學生明白這些帶點字大多是詞語的關鍵字。

棲息:多指鳥獸歇宿,也指人暫居住。

腮邊“兩頰的下半部臉。

山巒:連綿的山。

銀髮:白髮。

氣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樣子。

懸崖陡坡:山崖坡度很大,近於垂直,十分險要。

身軀矯健:身體強壯有力。

二、第2題。

1、抄寫這些字。

2、獨立確定部首。

3、驗證。

4、小結:像這樣比較特殊的字應該重點記憶。

(1)同桌討論交流方便快捷的記憶方法。

(2)全班交流。

(3)有多餘時間的同學或小組,可以在字典中找一些類似的部首記一記。

三、第3題。

1、比較這些字,說說部首與字義的關係。

2、組詞。

3、比一比上下兩個字,說說比出了什麼。(字的意義和字的部首有關,我們記字要把字形和字義聯繫起來。我們還可以記一個部件,加上不同的部首,記信許多字,比如:“槐、愧”以外,還有“魔、魁”等。)

4、自己再列舉一些字給同桌做一做。

四、第4題。

1、讀這些詞語。

2、歸納構詞形式。

3、照樣子寫幾個。

4、說說這樣的`詞語和作用(這些詞語形容事物的外形、色澤、質地等,起到了強調、渲染的作用。)

5、各挑選一個詞語造句。

五、第5題。

1、讀句子,比較句子的異同。

2、每組第二個句子,我們叫它感嘆句,它的標誌:感嘆號和感嘆詞。

3、在句子中找一找,圈注出來。

4、帶感情讀,體會感嘆句的語氣和感情跟一般的陳述句有什麼不同。

第一組的第2句表示稱讚的感情。

第二組的第2句表示喜愛的感情。

第三組的第2句表示自豪的感情。

5、學寫幾個感嘆句,有感情的讀給同學聽。

6、小結:感嘆句貴在“有感而發”,切忌隨便就發。

六、完成《作業本》中的作業。

  第2課時

一、第6題。

1、讀句子。

2、把句子分成兩句話說,懂得兩者的條件關係;前者是後者的條件。

3、仔細比較兩個句子,哪一名的條件是唯一的,也就是說“達到後面的結果只要這一個條件就可以了”。(只要……就……)

4、這是這兩個條件關係的關聯詞詞的主要區別,同學們要牢記這一點,這樣我們才能把話說準確。

5、用這兩個關聯詞造句,留心區分不同。

二、第7題。

1、複習運用“提出問題,連接答案,概括段意”的方法。

2、讀短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分段。

3、提出問題(“我”到什麼地方去旅遊,留下什麼印象?外賓對農民的西瓜感到怎麼樣?人羣裏爲什麼會響起掌聲?掌聲讚揚什麼?

4、概括段意。

第一段:“我”到北京旅遊,到八達嶺見到的一件事,留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農民賣的瓜外賓感到很滿意。

第三段:農民賣瓜買賣公平,受到周圍羣衆的掌聲讚揚。

三、完成《作業本》中的作業。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 、設計理念

課堂氣氛對於教學質量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注意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全面統一。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情感過程,如果沒有認知因素的參與,學習任務不可能完成,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習活動既不能發生,也不能維持。教師良好的情感能感化學生,激起求知慾與主動性,從情感上扣擊學生的心絃,達到以情動情。使學生進入情景,體會語言的美,感受作者的情。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得文、情與景相融。

  二、教學目標

1、體會作者按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觀察景物的方法;

2、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重點:讓學生感受第一場雪的美麗壯觀的景象。

  四、難點:讓學生學習動靜結合描寫景物的方法。

  五、教學準備:錄音、光碟。

  六、教學過程:

(一)、引入情景:

同學們,有位朋友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想知道她是誰嗎?聽完這首歌曲你們就知道了(播放歌曲《小雪花》)。

你們知道這位朋友是誰了嗎?(雪)你們喜歡她嗎?(喜歡)

昨天咱們這也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讓我們感受到了冬的腳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第一場雪》。(板書課題:21*第一場雪)[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向我們描述的是什麼地方的第一場雪?下面同學們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給學生閱讀的自由]

2、指名回答。

(三)、品讀課文

1、讀了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2、把你認爲寫的美的語句畫出來,然後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注重學生的感受和情感體驗]

3、指名回答,並相機板書。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朗讀時教師適當地作一下指導]

4、這些語句寫的這麼美,課後同學們可以把它們背誦下來。[積累語言]

(四)、課文延伸

1、雪爲我們帶來了歡樂,爲冬天帶來了色彩,下雪還能帶來哪些好處呢?

2、理解“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這句話。

3、你們還知道那些諺語和俗語?

4、課下同學們可以去搜集一些諺語和俗語。[提高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五)、和本文對話

我們的雪花朋友真是太美了,你們想對她說些什麼呢?[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

(六)、口頭習作練習

作者把膠東半島的第一場雪寫的是如此的美麗壯觀,誰能爲大家描述一下我們昨天下的第一場雪呢?[做到讀、說、寫結合]

(七)、最後讓我們隨着音樂來欣賞塞北的雪。(播放光碟《我愛你,塞北的雪》) [做到文、情、景相融]

(八)、總結:

課後,同學們以《雪》爲題,寫一篇習作,來表達你對雪的喜愛之情。希望同學們在雪的陪伴下,度過一個快樂的冬天!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確把握句中的停頓。

2、正確進行翻譯。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1、幾個句子的停頓。

2、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3、 幾個難句的大意。

〖預習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讀音及意思:

隸、扳、謁、邑、稱、泯、矣、焉、耶

2、朗讀課文,畫出文中不清楚停頓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千古名言,一語道破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真諦。它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不斷的學習、終生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爲順應時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進行學習,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個神童、一個天才,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銷蝕成一個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裏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證。

二、檢查預習

1、檢查預習一: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指正。

2、檢查預習二:

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指正。

學生齊聲朗讀。

可能出現的句子停頓(可根據需要投影):

⑴ 仲永/生五年

⑵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

⑶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⑷ 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⑸ 傳/一鄉秀才/觀之

⑹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⑺ 餘聞之也/久

⑻ 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請一位朗讀比較好的學生範讀一遍課文,教師隨時指正。

全班齊讀全文。

三、作者作品簡介

提問: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學瞭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來給大家談談?

(學生講述)

(投影)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四、題解

(教師)講述:本文是一篇隨筆。

(投影)隨筆,即隨手筆錄,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種。古代隨筆常借一件事來抒發作者的情感或闡述某種觀點。短小活潑,意境雋永。

(教師)提問:誰能說說題目“傷仲永”的“傷”是什麼意思?

明確:哀傷,嘆息。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掌握大意

(教師)講述:王安石哀嘆方仲永什麼呢?請同學們帶着這個疑問,自由朗讀課文一遍。

1、學生自由誦讀。

2、學生自讀課文:

利用課文註釋和工具書、參考老師補充註釋(可四人小組探討),掌握大意。

教師補充課文註釋:(幻燈)

⑴ 理解幾個用法特殊的詞:

① “即書詩四句”書:名詞活用爲動詞,寫。

②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日:名詞活用爲狀語,每天。

③ “邑人奇之”奇:形容詞活用爲動詞,對……感到驚奇。

④ “稍稍賓客其父”賓客:名詞活用爲動詞,把……當賓客招待。

⑤ “父利其然也”利:名詞活用爲動詞,認爲有利。

⑵ 理解幾個詞語:

① “養父母”養:贍養。

② “傳一鄉秀才觀之”一鄉:全鄉。

③ “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

④ 邑人:同縣的人。

⑤ “從先人還家”從:跟從。

⑥ “前時之聞”:以前聽到的名聲。

⑦ “卒之爲衆人”卒:最終。衆:普通。

⑧ “如此之賢也”賢:(有)才能。

⑨ “且爲衆人”且:尚且。

⑩ “固衆人”固:本來。

⑶ 理解下列句式:

① “不使學”省略句,省略了賓語,即“不使(之)學”:不讓(仲永)學習。

② “還自揚州”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是“自揚州還”:從揚州回家。

③ “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詞,即“受之(於)天”:從上天那裏得到或上天賦予的。

學生質疑,教師點撥。

3、檢測自讀效果:

四個大組口答競賽。

(要求學生合上書本)

(幻燈)

⑴ 朗讀下列句子,要求讀準句中的停頓:

①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爲其名

②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爲意

③ 自是指物做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④ 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

⑵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 父異焉

② 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③ 稍稍賓客其父

④ 或以錢幣乞之

⑤ 環謁於邑人

⑧ 泯然衆人矣

⑦ 賢於材人遠矣

⑧ 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4、翻譯課文:

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詞義正確

5、初步感知課文:

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後,我們明白了作者爲什麼要“哀嘆”仲永了嗎?

(學生回答)

六、全班再一次誦讀課文

七、教師小結

本文記敘了一個神童最終“泯然衆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麼,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樣的觀點呢?我們又能得到那些啓示呢?下堂課,我們再進一步學習。

八、作業

1、抄寫文下注釋一遍

2、熟讀課文,背誦最後一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揣摩本文精當的語言。

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點〗

同上。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2、3。

〖預習要求〗

思考文後練習一。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投影)

1、方仲永的天資過人,表現在哪裏?在課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3、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衆人”,原因是什麼?用原句回答。你還有什麼新的、獨到的見解嗎?

4、最後一段作者講了什麼道理?

明確:

1、“忽啼求之”;“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第一階段:幼時天資過人

第二階段: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

第三階段:又過七年後變成平庸之人

3、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學”;從道理上來說,原因是“其受於人者不至”。

4、天資好的人,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變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資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連普通人都趕不上了。

二、揣摩語言

(講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簡潔,本文語言尤爲精練。文章前兩段敘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到“泯然衆人”的過程及原因,僅用了158個字,沒有一句廢話,每一句甚至每個字都有其豐富的表現力。

例:

1、“世隸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

2、“啼”:一個字生動地寫出方仲永索求書具的兒童情態。

請同學們嘗試着到文中發掘發掘。

(學生討論)自由發表意見,明確:

1、“忽”“即”“立”:三個副詞,使一個天資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躍然紙上。

2、“奇之”“賓客其父”“乞之”:三言兩語就從旁襯托出方仲永的傑出才華。

3、“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愚昧無知的形象。

4、“不使學”:三字看似平淡,卻也點明瞭仲永終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敘事: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

6、結尾議論:言簡意深,說理嚴謹。

以上,教師可摘要啓發講解。

三、質疑探究

(投影)文章敘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三個階段,你認爲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說說你的依據。再想想:作者爲什麼要詳寫這一階段呢?

明確:方仲永才能出露時的幼時階段詳寫;理由略;詳寫這一階段,意在說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確實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這個時期,就已經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種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學”。以方仲永爲反面的例子,來說明“受之人”即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體驗與反思

(投影)你怎樣認識“受之天”與“受之人”的關係,即“人的天資”與“後天教育”的關係?假如你認爲自己很聰明的話,讀了文章後,有什麼感受和啓發?假如你認爲自己還有點笨,讀了文章後,又有什麼感受和啓發?

學生自由發言。

五、教師小結

本文寓理於事,通過方仲永5歲到20歲才能發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後天成才的關係。

由此看來,人的成長,關鍵在後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像方仲永這樣天賦高的神童,不學習,最終也變成了普通人一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學習,不然想成爲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辦不到。老師贈送你們一條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們珍惜讀書機會,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爲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六、作業

1、完成文後練習三

2、摘抄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