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子登峴山》原文及賞析

【詩句】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與諸子登峴山》原文及賞析

【出處】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意思】水落石出,魚梁洲清淺;天寒木落,雲夢澤廣袤無邊。

  【全詩】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全詩鑑賞】

峴山又稱峴首山,在湖北省襄陽縣南。《晉書·羊祜傳》載,羊祜鎮荊襄時,常登此山,曾對同遊者慨嘆: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者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輩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孟浩然作此詩,實際上是再度發揮了羊祜當年感嘆江山依舊、人生短暫的主題。

詩的前四句即暗寓了當年羊祜的故事,並且不拘泥於故實本身,而是藉以生髮。“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即羊祜當年對宇宙人生之感嘆。三、四句“勝蹟”,當指峴山上“墮淚碑”等。相傳羊祜死後,襄陽父老感念其德,在峴山立廟樹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淚”,繼任者杜預因名之爲“墮淚碑”。詩人登臨峴山,自不免受其感染,但他的感情已不同如羊祜,不是那麼簡單,其中包含了一些新的因素。隨後兩句“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魚梁,洲名,在漢水上游。夢澤,即古代雲、夢二澤,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爲夢,江北爲雲,後世大部分淤成陸地,因並稱雲夢澤。這兩句當寫登峴山放眼所見荊楚一帶景狀,極爲壯觀。然殷璠嘗謂,浩然之詩“無論興象,兼復故實”(《河嶽英靈集》)。這裏說的興象,無非是作者即景生情,借景抒情,而故實則成爲更深一層的意義指向。因此,可以說這二句不惟在於景象之描繪,其間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認識。據《水經注》記: “沔水中有魚梁州,龐德公所居。”龐德公系東漢高士,《後漢書·逸民傳》: “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荊州刺使劉表數延請,不能屈,……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返。”孟浩然這裏特指魚梁,或許還牽扯到其欣慕高士的隱逸情懷。最後兩句“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羊祜貴爲晉朝一方督帥,受命經略平吳大計,雖然他曾有宇宙人生之感嘆,但他畢竟與隱者風馬牛不相及。而孟浩然則不同,他登上峴山,在感慨人世古今的同時,自己的'情感也陷於一種複雜的糾葛之中——他羨慕古時隱者,但他自己卻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隱逸者,所以其中注入了作者個人的傷感情緒。

宋代嚴羽說孟浩然詩“一味妙悟而已”(《滄浪詩話·詩辨》)。孟浩然能夠從自然生活中獲得直接感受,情動於中而形於外,發爲聲詩,往往點染空靈,筆意在若有若無之間,卻又蘊藉深微,挹之不盡。《與諸子登峴山》流蕩灑落,來去渾然無跡,與嚴羽所說正合。

(“我輩”句)“我輩”二字,浩然何等自負,卻在登臨上說,尤妙。

(“水落”二句)既登山矣,從上望下,見江水落而捕魚之樑淺,淺言其露出;從近望遠,時天方寒,寒則澤竭,而覺夢澤之深,深又言其杳冥也。

(“羊公”二句)浩然謂羊公愛登此山,身後百姓建碑。我輩今日在此登臨,轉盼間便爲陳跡,後世亦有知我輩登臨者否?讀其碑文,亦不免淚落矣。(徐增《說唐詩》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