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讀後感集錦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世奇人》讀後感集錦15篇

《俗世奇人》讀後感1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樣也是波瀾起伏,妙趣橫生。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說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噹噹和噹噹響。”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得有真本事,纔不會平淡啊!沒有真本事,豈只平凡、平淡,還會更加糟糕,把生活過得一塌糊塗。我們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藝,不只是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今日才華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着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讀後感2

今天我們學了小說《俗世奇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興致頗高。聽過一句話“平凡的人過着不平凡的生活”,我當然是一個平凡的,沒有美麗的外表,聰慧的頭腦,過人的纔在他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手藝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

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呵,瞧我笨的,直到看完他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我少的就是那份才藝,甭說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才華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着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特別是在深圳這種經濟特區,滿地都是人才,不比別人強,你就會被淘汰。所以在我們這個求學的階段要認真學點本領,業餘學點特長,這樣你才能在將後的社會中生存。總不能一輩子都當寄生蟲,靠着父母養活吧!

其實聽一個人說過這年頭哪來得全才,社會要得只是人才,可這話有點邪,這年頭人才輩出,社會要得又啓是人才,是多才的人才。總之一句話有本領你才能活的下去。可能這話說的過了點兒,但有啥法子呢?這是個硬道理啊!

《俗世奇人》讀後感3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諺語完全符合《俗世奇人》這本書精彩的內容,在讀完後我有許多感悟,快來聽我講一講吧。

這本書講的是在天津衛的水路碼頭,居民五方雜處自然是競爭激烈,自然許多本領大的人脫穎而出,如醫術高超的蘇金散。幹活乾脆利落的刷子李,力大無窮的正大力,口齒伶俐的楊巴,很多很多不同行業上的'能者,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刷子李。

刷子李是一名刷牆工,刷槍本是一件普通的工作,而她卻能把這份普通變得不凡起來,每次刷子李刷牆他會穿一身黑衣,幹完活後身上是沒有任何一個白點,而且刷得均勻平整動作也十分輕快,真讓人拍手叫好。我心想:如果刷子底部經過刻苦的練習,堅持不懈地幹。活兒就不會有他今天這麼好的生活了,跟她每天打交道的只有牆和顏料,多麼無趣啊!

想到這裏令我陷入了沉思,明天早上我都會起來晨跑,但有一天我感冒了就不想去了,他媽媽還是讓我去跑步了,跑完20xx米我當然只撩大口喘着氣,感冒也好了對呀,如果我沒有堅持下去,她感冒就會持續,而現在我替鍛鍊的身體病要好了,真是一舉兩得,看來人智要堅持一下。有可能帶來好運。

《俗世奇人》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一看。

《俗世奇人》讀後感4

想必大家都認識當今大作家——馮驥才吧,他的作品有很多很多,最近我又迷上了一本他的書——《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人物都是在天津。天津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趙燕故地,血氣剛烈;水鹹土鹼,風習強悍。天津在近百年走出了各種怪異人物。餘聞者甚顆,久記於心;爾後雖多用於《神鞭》、《三寸金蓮》等書,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閒置一旁,未被採納。

本書裏有《蘇七塊》、《刷子李》、《酒婆》、《死鳥》等衆多人物,這些人物在作者不描寫得栩栩如生。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刷子李》,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如:“刻磚劉”、“泥人張”等前面是行業後是姓。聽到“刷子李”大家知道他的行業了吧。對,他就是刷牆的活神仙。他是一家營造廠的師傅,有一次到英租界鎮南道給李善人幹活。到那刷子李的派頭可十足了,一天只刷一間,共九間,要刷九天。他穿着一身黑,他立下了一個規矩,刷牆時,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奇就奇在這裏,他還有個徒弟。在刷完時徒弟在檢查時,發現竟沒有一個白點。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要成一件事必要下苦功夫,纔可成大事。

《俗世奇人》讀後感5

小人:說到小人,每個人的眼裏都充滿了醜陋和未知的人。在所有生物中,我們都是共同世界中的小人物,但有些人過着不同的生活。

最近,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書中的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天津衛。雖然他們是小人物,但他們都有特殊的技能。雖然有些人不是名醫,但他們比書中的名醫王力可12和蘇7更壞。有些人對做生意感到驚訝。這些工匠只能依靠自己獨特的技能在天津站穩腳跟。看到這裏,我不禁爲這些人歡呼,真的有獨特的技能!

在這些人中,我對“刷梅”印象最深。他是一個工匠。沒有人知道李華的名字,但是每個人都知道他可以用一隻手畫牆壁。當畫一面牆時,李將穿黑色西裝和黑色褲子。如果他在粉刷完牆後身上有一個白斑,他會得到一把沒有錢的白刷子。然而,他的弟子曹始終不相信。最後,在畫完牆後,他看到了褲子上的'一個白點,他認爲師傅的手藝是假的,但這個白點是從一個小洞裏伸出來的白色內褲。

事實上,除了書中有特殊技能的小人之外,我們周圍或多或少也有我們從未注意到的小人。例如,環衛工人、街頭歌手、餐館服務員、我們有時不注意的人,只是那些支持整個城市幸福價值的人。有時它們是最微不足道的,但卻是最重要的。

《俗世奇人》讀後感6

今天,我又讀了《俗世奇人》。發現了一個奇人叫“好嘴楊巴”知道他爲什麼叫“好嘴楊巴”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好嘴楊巴”一看肯定覺得覺得他的嘴非常厲害。是的,他的嘴特別厲害。他還有一個兄弟叫楊七,他們合夥開了一家在民間很有名的'茶湯。有一次,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終於想到了“楊家茶湯”。

下午,李中堂聽過本地小曲後要嚐嚐茶湯。茶湯來了,李中堂手端起茶“啪”的一聲把茶湯打碎了,楊七楊巴慌忙跪下。楊巴想清楚了,因爲李中堂沒喝過茶湯,以爲碎芝麻是髒東西,然而楊巴想了一個好主意,說了一句:“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

李中堂知道了,也順着坡下了說:“不知者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

好一個“好嘴楊巴”,其實他原來叫楊八,因爲他的嘴好,所以把“八”換成了“巴”。這就是奇人楊八。

《俗世奇人》讀後感7

在寒假中,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但印象最深的,還數《俗世奇人》。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這裏邊的人物活靈活現,十分得有意思。《俗世奇人》中有一句話寫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這人物也非常有意思,例如:客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等等。原來是天津人喜歡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絕活連在一塊兒,一起稱呼。他們都是身懷絕技的奇人。不過,他們也不是樣樣精通,偶爾也會被百姓們稱爲“絕盜”。

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的孩子們會有自己的'拿手絕活,它們往往都不是最好的,但是,卻與別人與衆不同。好比我最擅長的是繪畫,雖然我不是畫得最好,但卻是我的愛好

只要有自己一技之長,就必定是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後感8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同樣是波瀾起伏,妙趣橫生的。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說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須得有絕活”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

得有真本事,生活纔不會平淡!沒有真本事,豈只平凡、平淡,還會更加糟糕,把生活過的一塌糊塗。

我們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藝,不只是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今日,才藝也是不可缺少的啊。

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着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並不是樣樣精通,但他們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當今社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成爲面面俱到的天才,但必須有一門精通!不是隻有東北農民會說俄語當上翻譯,下崗工人不是也搞出了先進發明?

只要與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是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後感9

老師讓我們看《俗世奇人》,我看了後覺得很有感觸。

作者把裏面的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有醫術高明的蘇七塊,力大無窮的張大力,心靈嘴巧的楊巴,只講情義不講錢的'李金鏊等。

其中有個故事叫《劉道元活出殯》。故事的大概的內容是:一個名叫劉道元的文混混兒,他想看看人死後是什麼樣的,於是來了一次活出殯。結果大家一聽他“死”了,都來搗亂,連以前他幫過的人,都想拆了他的家,連最好的兄弟也翻臉了。他也終於看穿了他們的嘴臉。從棺材了走了出來,把大家嚇個半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身邊對我們好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對我們好,所以不能輕易相信別人。

《俗世奇人》這本書告訴了我很多道理,也讓我見識了很多本領超尋的人,它是一本好書,我很喜歡。

《俗世奇人》讀後感10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俗世奇人》,這上面的人物各色各樣的奇人,都是硬碰硬的來,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須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靠邊呆着,這一套規定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可是地地道道碼頭上默認的一種活法。

讓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刷子李》這個故事,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專幹粉牆,別的啥也不幹。最絕的是他刷牆必穿一件黑色衣服,刷好後身上竟然一個白點都沒有,若有白點就全當白刷不要錢,我是佩服的狠,刷牆這麼髒的活竟然有人身上可以一個白點都沒有。刷子李有一個小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一直半信半疑,不信師傅有這本事,他時刻關注的刷子李身上幹完活到底有沒白點。有一次刷完一面牆師傅抽菸休息時,曹小三看到了一個白點,他突然覺得師傅如山般的形象沒了,最後刷子李看出了他的心思,說:“以爲這是白點嗎,你在仔細瞧瞧”。原來是師傅抽菸燒了一個小洞,裏面映出的白襯褲。

看完這個小故事,我不得不說刷子李真牛,別人認爲不可能完成的事,他都可以輕鬆的做到,可想而知他背後付出的努力,除了佩服他之外,我想更應該學習他努力和對自己非常的自信。

《俗世奇人》讀後感11

讀了俗世奇人以後,我覺得馮驥才描寫人物的方法十分特別,他描寫的衆多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讓人一看這篇文章就記住了這個性格鮮明的人物,這就是我很喜歡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的原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俗世奇人中出現的都是一些各行各業的傳奇人物,他們的技術都很精湛,大家都很嫉妒。但他們是通過辛苦努力纔得到的成果,大家都認爲他們只是有天賦卻不認爲他們有多麼努力。刻磚劉、泥人張、機器王、風箏魏等等,他們的綽號是因爲天津人喜歡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這些稱呼十分特別,十分好記,而且還會引起大家的興趣。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淡。”這些人把生活過得一點也不平淡,他們是靠自己的手藝,和精湛的技術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這些都是靠手藝,他們精湛的手藝才把生活過得不平淡。

我們要學習俗世奇人裏的人物。我們只要將自己的事情幹好,我們就是新一代的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後感12

在我們身邊有各式各樣的人,有畫藝高超的,有能文能武的,有身懷絕技的。而書裏的人一奇就發生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行醫的.蘇七塊,粉刷屋子的刷子李,力大如牛的張大力。

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蘇七塊,人有原則,方能行遠,他的處人處事不禁讓我們佩服。蘇大夫有個各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在臺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絕不搭理。有個叫張四的車伕,摔壞了胳膊,腦袋直淌汗,求蘇大夫幫他接骨,可三輪車伕都是吃一天賺一天,哪還付的出七塊銀元。心善的華大夫聽了打懷裏摸出了七塊銀元給他。誰知被蘇大夫看見了,臨出門時攔住華大夫,塞給他7塊銀元,意味深長的說:“您別以爲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規矩不能改!”

刷子李的故事也同樣令人感慨。他刷漿的時候必須穿一身黑,幹完活,決沒一個白點。只要有一個白點,就堅決不收費。有次他的徒弟把白襯褲上的小洞誤以爲白點。刷子李看着徒弟發怔發傻的模樣,笑道:“你以爲人家的名氣全是虛的?那是你自己在騙自己。好好學本事吧!”

俗世奇人告訴我們要真正學好一技之長,並不是都要樣樣精通,就像故事中的人一樣把平凡的生活過得精彩!

《俗世奇人》讀後感13

這本書是老師給我們推薦的,我非常喜歡,以爲裏面有許多技術高超的人。其中讓我最敬佩的是刷子李。

刷子李是一位奇人,無論給誰刷都不會佔到衣服 ,你說奇不奇。

刷子李不但刷的很棒而且不用放什麼東西就如同天堂一般美。

刷子李的 技術非常高,白刷不要錢,沒有一次把粘漿塗在身上,在這本書中我覺得這個人是罪神奇的',光是坐在屋子裏,就如昇天般的美,刷子李還有一個小習慣,每刷完一面都要抽一袋煙,最近刷子李又收了一個徒弟叫曹小三。草小三很羨慕師傅,有這麼高超的技術,有一次,他看見師傅的身上有個白點,可是草小三沒有告訴師傅,我覺得曹小三這個人非常老實。但這件事還是被師傅知道啦,師傅宛爾一笑 ,你以爲師傅的名聲有假,小子好好瞧瞧吧,只見師傅的手一提,白點居然消失啦,奇了!原來師傅在抽菸的時候不小心燒掉了褲子,這次讓曹小三目瞪口呆。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還有這麼厲害的人物。其實我們班也有像這樣的人,那就是葉老師,他的魔術變的很高超,也許可以勝過劉謙。

《俗世奇人》讀後感14

今年這個暑假我讀的第一本書就是 馮驥才先生寫的小說《俗世奇人》。

小說寫的是清末明初在天津衛有好多個響噹噹的人物,他們在各行各業裏都身懷絕技。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

剛看了幾篇文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不長,都配有一幅圖畫,但寥寥數筆,就把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凸現了出來;短短的一片文章,就把一個故事寫得那麼精彩。如不能破了規矩但仍能行俠仗義的“蘇七塊”、刷油漆不留一點痕跡在身上的“刷子李”、喝了假酒無事喝了真酒倒喪了命的“酒婆”、伺候好八哥自己卻落得個“死鳥”綽號的賀道臺、舉起石鎖而又爽朗大度的“張大力”等等,每篇故事看了以後都讓人記憶深刻。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不僅喜歡這樣的文學體裁,而且喜歡書裏的'每一個故事,更喜歡每一個故事裏面所表達的意思和一些做人的道理。我想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一種寫作風格和方法。其實,我們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會發生很多事,都會遇到很多人,只要我們認真留心身邊的人,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用心去體會去感受,就一定能夠寫出好的文章來。

《俗世奇人》讀後感15

你聽說過能舉起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鎖的張大力嗎?你聽說過只認牙不認人的牙醫華大夫嗎?你聽說過把泥人捏的'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嗎?要是沒有,請趕快來讀一讀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把!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蘇七快。蘇大夫醫技絕高,手下的動作更是乾淨麻利。每逢病人傷筋動骨來找他時,他呢?手指一觸,擱皮戳肉,裏頭怎麼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似一對飛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還不等病人反應過來,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藥,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然就好了,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給蘇大夫送錦旗來了。

這馬上使我想到了現在的醫生,上一次我的左腳踝韌帶受傷去醫院治療,大夫左瞧瞧、右瞧瞧,叫我拍了個片子才確定我是韌帶受傷。而且治療的速度也不如蘇大夫,蘇大夫只要稍微一點兒時間就能把病治好,而那個醫生呢?還得讓我打三四個星期的繃帶,而且還得住院。現在的醫生怎麼能比得上蘇大夫那高超的醫技和速度啊!那可真是天壤之別呀!

這本書中還有許許多多個“奇人”:偷盜出了名的小達子、專門辯假畫的藍眼、刷油漆連身上都不沾上半點的刷子李……個個讓人稱絕,不愧爲“奇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