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

轉眼難忘的社會實踐生活就已結束了,你收穫了什麼?那麼我們需要好好地進行總結了。那麼如何把實踐報告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

  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1

通過這一段時間對教育學的學習,我鞏固了原有的體育實踐工作的專業知識和技巧,並在此基礎上獲得了進一步的積累。我認識到,體育教育不僅是身體訓練,還是品格教育,智力教育。教育學。只有充分運用教育學知識,才能使得我的體育實踐工作更臻完備。

教育學改進了我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工作方式。

一直以來,我對體育事業充滿了熱誠。在實踐工作中都能夠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大膽創新、樂於奉獻,努力帶好每一次訓練,圓滿地完成本職工作。在學習教育學以後,更能夠師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此外,伴隨對教育學中道德培養的理解加深,我還能夠尊敬領導,團結同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遵守學校的一切規章制度。如何去上好一節課,如何去控制課堂紀律,如何令學生在陽光下尋找快樂,如何去處理一些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矛盾,都有着他們的技巧。我學會了如何去處理課堂上的特發事件,學會如何去分配課堂時間等等。教育學讓工作和生活更加和諧而順利。

教育學增強了我的專業素養,讓我認識體育工作中容易忽視的細節,對學生更有裨益。我認爲體育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體育,體會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使他們有終身體育的觀念。而作爲一名體育教師,不僅要學會讓學生理解體育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怎樣和學生溝通,怎樣去和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自己成爲引導者。體育實踐工作中,充滿了對細心、耐心和對溝通技巧的要求,無一能離開教育學的誘導。

比如不能對學生過高要求:教師在要求學生完成動作或訓練時,有必要降低難度或要求,使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也能在運動中體驗到成功,使學生有成就感。對待學生方面,既要求嚴格注重素質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方面,還多給予鼓勵和表揚,堅定他們克服困難決心,也培養他們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比如能洞悉教學內容的合適與否:每一堂課教材需要合理安排,使學生得到全面的身體鍛鍊,發展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講解動作要領和保護方法,突出重點、難點,示範動作正確,每堂課分組練習,既有秩序,又有隊形。

另外,上課期間,教育學讓我學會在注重終結性評價的同時也應注重過程性評價,例如告訴學生期末體育成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上課行爲+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讓學生在真正體驗到主體地位的時候,也可以發展體能,增進健康,娛樂身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樂。體育教學工作有苦有樂,有數不盡的酸甜苦辣;學習教育學讓我豐富了知識,給我帶來了無價的人生閱歷,使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作爲一名體育教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深受鼓舞。

  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2

這次實習中,我再次體驗到爲人師的滋味,真正體會到處於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很難說,我能做出怎樣的成績。不過,我收穫很多。這對於我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來說是如此的重要。我們的實習主要包括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這兩項,在這兩個方面我都獲益良多。其中,班主任教育實習工作主要是貫穿於主題班會來進行。也就是說我們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來進行教育實習工作。就在班會籌備和組織中,我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在教育過程中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

隨着教育現代化的步伐,人們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師生平等。怎麼去把握這個“平等”的度呢?我這次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回答:在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我想這纔是我們的教育所需要的“師生平等”。“導師”,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卻是對我們教育者新的要求。我們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而要了解學生絕非平時耳聞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這需要我們近距離地接近學生,耐心聆聽學生的心聲,逐步取得學生地信任,成爲學生的知心朋友。

在整個主題班會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有了契機跟學生接觸。期間,我們和學生們進行交談,並取得了他們一定的信任。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很真誠地把心聲告訴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對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我們也驚訝:我們的學生心有着如此多彩斑斕的想法、經歷。就有一個學生,有姐妹倆,姐姐學習成績好,並升上了重點大學。於是,父親就一直拿她跟姐姐比較。所以,她感到壓力很大,灰心,覺得自己怎樣努力都不可以了令父親滿意。於是,她的行爲變得更加叛逆……。又有一個女學生覺得她和爸爸媽媽一直也演着一部長篇的電視連續劇,爸爸媽媽都是此劇的導演和編劇,而她,則只可以永遠是此劇的演員。導演和編劇不停地導演着,演員不停地演出着。他們編導些什麼,演員便演出些什麼。演員不可以爲自己編一些劇情,也不可私自把自己的感情、表情、動作表露出來。只能麻木地按着導演和編劇所編制的表演。她覺得很累,很想表達出來,改變這種情況。瞭解了這個情況後,我們對她們做了一定的疏導,併爲她提供了機會,讓其在班會上以表演形式述說自己的心聲。就是這樣,在於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聆聽到很多不同的小故事,從而逐漸瞭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斷地充實了主題班會的內容,並逐步做好了各種籌備工作。

  二、自主管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在主題班會籌備的開始階段,我們實施的是跟蹤指導的方式,具體跟着學生進行排練,發現有問題及時糾正。但我們逐漸地發覺這樣做不妥。因爲,我們的學生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本來就很難坐穩,站好來聽講學教,而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好動性,好問性,易受干擾性。所以,當我們在一旁進行監督指導時,他們就吵吵鬧鬧,亂成一窩蜂。我們只能丟下排練,來整理紀律,這樣子搞了一個晚上,結果,進度緩慢,效果不高,而且我們也很累。

後來我們決定採用新的管理方式——學生自主管理。採用這種方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學生有着相當強的表演慾,很希望能夠有機會進行表演,並希望所表演的節目能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認可。所以他們很珍惜班會這個機會,以便大顯身手。

2、學生中間有着一些組織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他們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就是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爲沒有被賦予充當管理者的權利。我們借鑑了心理學上的“強化”方法,把每個節目都分成一個小組,指定一個管理負責人,有他全權負責指揮組織。

並跟每個組定下一個約條:“經過一定時間進行檢查,排演得好的話,就上臺表演,否則,取消該組節目”。這種方式的實施效果是立杆見影的。每個組都希望得到強化物,一下子激發起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認真進行排練,管理負責人也發揮了他們重要的作用。到檢查之時,他們表演得很出色。可見,這種方式的效果很好,而且我們也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下來,進行班會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

可以說,這種方式的實施是我們班會之所以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 在班會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素質

教育工作主要目標是什麼呢?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一個理想——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也就有了所謂的“素質教育”之提法。在這一點上,我們主要的問題在於把學生素質的培養過於形式化。組織學生在活動裏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時甚至只在上級領導巡查時才草草作個樣子。認爲這就代表“素質教育”的成果。明顯這種做法是欠妥的。

我們這次的教育實習同樣進行班會活動。在活動組織、籌備、演出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很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我們的管理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從良好的效果來看,鍛鍊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其次,學生上臺表演,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一次鍛鍊。就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她平時性格內向,缺乏自信。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爭取了這次班會的機會,擔當了班會一舞臺劇的主要角色,而且,演出也得到其他同學的好評。

再次,在班會活動中發揮學生的才能。其實班會的雛形很不成熟,內容也顯得有點與班裏同學的特點不相符。但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很多有才能的學生爲班會出謀劃策,主動爲班會編排節目,從而充實了整個班會的內容,爲班會的舉行作好了鋪墊。其中有一個女同學熱心地向我們提出爲班會編寫一個舞臺劇,結果寫了一個長達21頁劇本,爲班會填充上了一份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把她的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最後,我們深入到學生中間,成爲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學生的很多心聲都向我們傾訴,我們可以盡我們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對待困難,對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3

xx年年9月17日至11月4日,我在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國小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教育實習。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在這一個月裏,作爲一名實習教師,我堅持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處處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儀表,熱心愛護實習學校的學生,本着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盡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學的每一項工作;同時作爲一名實習生,能夠遵守實習學校的規章制度,尊重實習學校領導和老師,虛心聽取他們的指導意見,並且和其他實習生一起團結合作完成實習學校給予我們的任務。

在這期間,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學校、家長的溝通,進一步提高了我的教育技能,尤其是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本次教育實習的基本內容包括三部分: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

  一、基本情況如下:

1、課堂教學:聽課60節,完成教案數爲15份,上課節數爲20節,其中新授課9節,複習課1節,練習課10節。

2、班主任工作:組織一次主題爲“人月團圓,和諧小北”的中秋班會和一次“矛盾出現了,怎麼辦?”的團體心理活動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3、教育報告;完成一份教育實習論文。

  二、具體情況:

(一)、課堂教學

三年的大學理論學習,各種各樣的教育理論衝擊着我的腦袋,我曾感到迷茫和無助,但通過這次實習,很好的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運用在實踐中,在實踐中篩選、磨礪出適合自己的理論指導,給我以後的教學工作指明的發向。

首先,要認真在備課。

第一天實習,黃老師就建議我們,作爲新老師,在備課時,可以採取集體備課,集體設計教案,製作課件,集智慧之所長。在備課時,不要過於追求形式上的多樣性。備課前既要備教材要備學生。熟讀教材、尊重教材,將教材中透漏出的信息傳遞給學生。備課時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將教學重點和難點用教材語言用學生能讀懂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呈現給學生。同時上課前一定熟悉教案,反覆試講,理順教學思路,從整體上把握教學設計的框架,提高教學德條理性和邏輯感染力,此外也要確定教學細節,尤其是新老師,避免上課時由於經驗不足,無法應對各種狀況外的事情。

其次,課堂上要“一心兩用”。

第一次上講課後,黃老師給我的評議是:教案設計得不錯,有很多亮點,但你沒有調動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看到你的亮點。教師的任務不只是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就完成任務,還要留意學生有沒有開小差,如果學生沒有聽課,老師講得再精彩也是徒勞的。此後,我每次上課,除了要用心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注重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講重難點時。

也由於經驗不足,課堂的調控和應變能力還有欠缺,有待加強。在遇到突發事件時,自己往往還不夠清醒,不能很好的處理。我認爲一個教師最主要的基本功還是體現在課堂的控制上,我應該朝着這個目標不斷努力。

再次,要做好教學反思與總結。

教學反思指教師爲了實現有效的教育、教學,在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支持下,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背後的理論、假設,進行積極、持續、周密、深入、自我調節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過程中,能夠發現、清晰表徵所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並積極尋求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作爲實習生,幸運的是每一次上課前與上課後都有老師的指導,我更是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做好課後的反思和總結,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糾正錯誤,完善自己,纔會得到發展。

最後,認真對待批改作業。

作業折射出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批改作業,有利於我們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及時給予糾正。一發現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不理想,我就會在課餘或課後找他們補習。有進步的,我會寫上激勵的評語,並在評語中強調訂正的重要性,並根據各個學生的情況加以勉勵之,開導之。身爲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這樣的耐心,才能把學生的缺點糾正過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身!”通過這次真槍實彈的課堂教學,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看清了未來的路。

(二)、班主任工作

實習中,我得到原班主任劉老師的悉心指導,她給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機會,讓我體驗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

1、班主任工作實習情況:

(1)深入瞭解班級的基本狀況。

通過找原班主任瞭解情況,找學生個別談話,悉心觀察等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主體思想,學習現狀,學習成績,優秀學生和後進生。同時,還通過批改週記、作業,課餘時間找學生聊天,深入班級,廣泛接觸學生,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溝通,通過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慢慢地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樣,我很快就熟悉了班裏的日常工作、班委的工作職責掌握,也瞭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

(2)認真負責地做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每天監督學生收作業、早讀、早操、眼保健操;中午要看管學生午睡;放學後,要監督學生整隊離校,檢查值日工作,檢查門窗、電器是否關好等。工作雖瑣碎,但更需要付出百分百的認真、耐心和責任心。

(3)處理好各種偶發事件。

由於國小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各種各樣的偶發事件時有發生,如爭吵、打架、意外受傷等,我基本能做到沉着冷靜,互幫互助,發揮我的教學智慧,有效地解決各種偶發事件。

(4)上好主題班會和團隊活動。

在實習的第五天,我舉行了名爲“人月團圓,和諧小北”的主題班會,最後一週,舉行了一次“矛盾出現了,怎麼辦”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由於認真對待,準備充分,主題班會和團隊活動都完滿成功,並得到了實習指導老師的讚賞

2、反思總結

經過實踐體驗和反思總結,我總結出要成爲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作好計劃,繁而不亂。

班主任工作異常繁瑣,這是衆所周知的。因此,在開展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之前,應先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盡的工作計劃。古語有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說明制定計劃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跟着感覺走,就會使工作顯得被動,更會使繁瑣的工作顯得更凌亂,以至工作難以開展,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而且將來還可能出現一些不可預測的問題。因此,開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計劃。

(2)瞭解學生,對症下藥。

深入瞭解了班裏的每一個學生,爲做好班級輔助管理工作做好了準備。尤其在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時,充分利用學生的性格特徵,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對勤奮好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就可以採取開門見山的教育方式,對缺點多、自尊心較強的學生在可以先與學生從情感上融洽,然後由淺如深,有層次地涉及教育的內容,而對那些產生對抗性心理的學生就可採取商談式的教育方式。

(3)尊重學生,貴在坦誠。

在管理班級上,應把學生當作一個平等的主體來對待,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彼此無高低、尊卑之分。老師在建立威信的基礎上,應該與他們平等、友好的相處,建立起了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出現問題時,千萬不能立即就獲從新生、斥罵學生,而是要先弄清事情的緣由要通過講事實、擺道理,使學生心悅誠服的接受。人無完人,要允許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過錯,只要知錯能改就可以了。當學生提出批評意見時,作爲老師的我們,應該虛心地接受,沒有因爲“我是老師,我接受學生的批評,這樣多沒面子”而拒絕接受。作爲班主任更要有一種大度的氣量,寬闊的胸懷,不要斤斤計較,平等地對待學生,這樣才能贏得越來越多的學生的信任。

(4)善待後進,施予愛心。

對待學生不能有偏愛之心。在處理班上問題時,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一視同仁,就事說事,從不歧視後進學生,讓他同其他學生在公平、和解的氣氛下解決問題。當好學生和差生犯同樣的錯誤時,不要因爲他是差生而嚴加指責,或他是好學生而裝作沒看見。要堅持平等原則,實事求是,公正對待。平時多找後進生進行特別輔導,瞭解其家庭、學習、思想等各方面的情況,給他們愛心與關懷。並找出原因,耐心勸導,這樣後進生會重新燃起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積極地去發展他們自己。

(5)做好自己,爲人師表。

老師的外在行爲表現,對學生具有一種榜樣和示範的作用,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國小生的生理、心理及綜合素質尚未成熟,思維活躍,很容易就會模仿身邊發生的行徑。俗話說:“身教重於言教。”無論是在穿着打扮方面,還是在言行方面,無論是在教學能力方面,還是在個人修養方面都以一名正式老師、班主任的身份要求自己,在班中得到了學生的認可與支持。只有尊重自己、爲人師表的老師,才能從學生那裏得到愛戴與尊重,在班中建立起學生對自己的威信,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

(6)鑽研教學,發展自己。

常言道:“要給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要教會學生知識,首先自己要有豐富的知識。實習期間,我深深體會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應首先把自己的學科教學搞好,積極鑽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班裏學生喜歡上你教的課,進而喜歡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學得到學生的認可,這對於班主任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7周的班主任實習,使我認識到當一名班主任的不容易。班主任有時就像一名會計,每個學生心裏都有一個個小算盤,多聽多看,一一入賬,纔不會出現糊塗賬,才能經營得好。

  三、結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實習雖已經過去,可當我回過頭來看一下自己留下的腳印,我們相信那不會是我們旅途的歸宿,而是我充滿挑戰和希望的開始!

  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4

  一、課題的提出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一個崇尚仁義、知恩圖報的民族。知感恩,懂回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孟子說:“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就是教育人們要懂得孝順父母,敬重兄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圖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等衆說周知的古語,都體現着報答知遇之恩、養育之恩、培養之恩、提攜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事實上,從今天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來看,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一種受恩的情形下生存着,生活着。大至宇宙萬物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和條件——陽光、雨露和空氣等來,小至社會中任何一個人對你有形或無形的服務和支持,如果沒有來自方方面面的或大或小的“恩”的施與,我們就很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然而,當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在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之下,人們在物質享受得到極大的滿足的同時,精神的因子卻逐漸從靈魂和肉體中消失。人們享受着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卻肆意破壞朝夕相處的環境;面對父母的哺育之恩,孝心和贍養觀念卻異常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爲中心,只懂被愛,不知回報;在祖國的滋養中成長,對國家、社會給予的關愛認爲理所當然,只會接受,不知責任??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孩子們不知感謝自然的滋養之恩,不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知感謝老師的教導之恩,不知感謝祖國、社會對自己培育之恩。

感恩教育是一種以人格完善爲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學生自身也會因爲這種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愉快,更加健康,這也是學生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等健全的主體人格的構建。學會感恩,能夠呼喚人間真情,抒發美好情感,樹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進而營造和諧社會。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指出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要“從他們的具體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深入淺出”,“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正是鑑於當前現實,根據這種指導思想,我們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感恩”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裏解釋爲“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類精神生活中的重要課題,是一個人正常的、被世俗社會所認可的一種思想情感狀態。有學者提出所謂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認可,並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爲。”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它源源不斷地滋潤着心田,讓生命充滿生機,遍灑陽光,享受社會的美好和幸福。

感恩教育就是通過有效的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培養感恩意識,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知恩圖報,不忘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老師之恩,養育之恩,幫助之恩??使“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之情生根、開花、結果。

  三、研究內容

我們這個課題研究的重點在於對國小生開展感恩教育,從生活入手,讓學生意識到父母、老師、同學和身邊的人對自己的關愛和幫助,教育他們知恩圖報,從而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然後通過一些具體活動,讓學生推恩及恩,進而愛自然,愛生命,愛祖國,逐步使感恩成爲一種態度,一種美德。

1、感恩意識的培養途徑研究

具體內容有:①對自然的敬畏之心;②對父母親人的報答之心:;③對師長的敬重之心;④對社會的仁愛之心;⑤對祖國、人民的熱愛之心。

2、感恩活動的開展研究

具體內容有:①感恩教育調查;②感恩意識的培養(案例、報告);③學校感恩活動開展(案例、報告);④感恩行爲品質的養成教育⑤感恩教育論文。

3、感恩行爲的規範研究

具體內容:①對待父母及親人的態度與行爲;②對待師長的態度與行爲;③對待學習態度與行爲;④對待社會的態度與行爲;⑤對待自然的態度與行爲。

  四、研究目標

本課題的預期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圖報。樹立學生的感恩情懷,懂得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祖國,愛自然,愛生命,對給予自己關愛和幫助的人懷有感恩之心。通過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使學生的感恩情懷化爲美好的品德

  五、研究方法

感恩教育,以小見大,由此及彼。橫向輻射,縱向延伸,造福家庭,服務社會。以主題活動、學科滲透、課外延伸爲載體,以角色換位、實踐體會爲行動策略

根據課題性質,類型,主要採用:

1、行動研究法,在一系列具體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和改正,最終形成一套比較完善的感恩教育的體系和機制。

2、輔助採取調查法。

3、文獻研究法和觀察法等。

  六、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建立課題研究組,明確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

3、學習相關理論資料。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

1、各種感恩活動方案的制定與開展。

2、階段總結。

3、關於各種感恩活動的理論研究。

4、形成一些有價值的階段性的成果加以完善。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

1、課題組成員完成研究成果,進行資料整理。

2、完成課題論文、研究報告,申請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