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註釋、賞析

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註釋、賞析1

《清平樂(留人不住)》

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註釋、賞析

[宋]晏幾道

原文: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註釋:

1、蘭舟:對旅船的美稱。

2、雲雨:借用《高唐賦》巫山雲雨之語,喻指男女愛情關係。

賞析:

起句直敘無力挽留,情人飲罷別酒,乘舟而去。中間四句寫景,“碧濤”、“曉鶯”爲設想中旅途之景,“楊柳”爲送行人眼中之景,楊柳作爲送行之物,枝枝葉葉飽含離情,語極酸楚。收句陡然兜出臨別之言,讓對方休寄錦書,從此結束情緣,一刀兩斷。以決絕口吻發出負氣之語,正是“留人不住”,又不忍割捨的痛苦心情的`變相反映。賙濟雲“結語殊怨,然不忍割棄”(《宋四家詞選》),甚是。

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原文、註釋、賞析2

原文

清平樂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註釋

①留人不住: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此處翻用其意。

②蘭舟:木蘭舟,以木蘭樹所造之船。此處泛指船隻。

③錦書:書信的美稱。前秦蘇若蘭織錦爲字成迴文詩,寄給丈夫竇滔。後世泛稱情書爲錦書。

④雲雨:隱喻男女交合之歡。

⑤無憑:靠不住。

作品譯文

想留住情郎卻無濟於事,他酒醉後登上畫船,揚帆而去。碧波盪漾的春江中,那船兒一定乘風疾駛,黃鶯啼曉之聲,會充滿他的耳際。渡口空空蕩蕩只剩下楊柳郁郁青青,枝枝葉葉都滿含着別意離情。從此後休要寄錦書再訴衷情,畫樓裏的歡娛不過是一場春夢,那山盟海誓畢竟空口無憑。

創作背景

晏殊的去世,門祚的式微,晏幾道的境況也起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他孤高耿介、不願阿附權勢的個性,以致生活的道路不很順利。身世的坎坷和世情的冷暖,使小晏在耿介特立的個性之外,又具有情深一往、善感任真的品格。所以他的詞雖不離傷春悲秋、別怨離愁、相思情苦的內容,但是於情文之間繚繞着一股鬱勃而深摯的情思,可以激動人心。這首詞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作品鑑賞

此詞是一首離情詞。當是託爲妓女送別情之作。送者有意,而別者無情,從送者的角度來寫,寫盡其癡人癡情。

“留人不住”四個字將送者、行者雙方不同的情態描繪了出來:一個是再三挽留,一個是去意已決,毫無留戀之情。“醉解蘭舟去”,戀人喝醉了,一解開船纜就決絕地走了。“留”而“不住”,又爲末兩句的怨語做了鋪墊。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二句緊承“醉解蘭舟去”,寫的'是春晨江景,也是女子揣想情人一路上所經的風光。江中是碧綠的春水,江上有婉轉的鶯歌,是那樣的宜人。當然,景色的美好只是女子的想象,或許更是她的期望,即使他決然地離開了她,她也仍舊希望自己的情人在路上有美景相伴,可見癡情至深。“過盡”兩個字,暗示女子與戀人天各一方的事實,含蓄透露出她的憂傷。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情人已經走了很久,不見蹤影,但女子依舊站在那裏。堤邊楊柳青青,枝葉茂盛繁多,千絲萬縷,依依有情,它們與女子一起佇立於渡口,安靜凝望遠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別的習俗,所以“枝枝葉葉”含有離情的意思,此處即借楊柳的枝葉來暗示女子黯然的離情。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所表達的感情非常激烈。女子負氣道:“以後你不必給我寄信了,反正我們之間那猶如一場春夢的歡會沒有留下任何憑證,你的心裏也沒有我的位置。” “畫樓雲雨”四個字道出了女子與男子曾經的美好過往,只可惜男子決然絕情。相守的期盼落空之後,她只有懷着無限的怨恨選擇放棄,從特意提及“錦書”可知,女子內心並不想如此決絕,只是無可奈何罷了。

這首詞在技巧上運用了很多對比方法:一個苦苦挽留,一個“醉解蘭舟”;一個“一棹碧濤”、曉鶯輕啼,一個獨立津渡、滿懷離情;一個意淺,一個情深,讓人一目瞭然。在結構上,亦是先含情脈脈,後決絕斷念。結尾二句雖似負氣怨恨,但正因爲愛得執著,纔會有如此煩惱,所以更能反襯出詞人的一片癡情。總之,此詞刻畫細膩,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一個女子癡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詞牌簡介

清平樂(yuè),原爲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用作詞牌。《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通常以李煜詞爲準。雙調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恐後人僞託,不可信。①詞牌名。原爲唐代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雙調,四十六字。上闋押仄聲韻,下闋換平聲韻。也有全押仄聲韻的。②曲牌名。屬南曲羽調。有二體。一體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相同;另一體與詞牌不同。都用作引子。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