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反思3篇

語文課教學反思(一)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3篇

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出活力,涌現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不少老師的課堂“創新”與《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形似神異,貌合神離,徒有形式,沒有實效。筆者認爲表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語文課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葉聖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爲,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爲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後、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短短的課文學生讀起來結結巴巴。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麼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爲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紮紮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於紮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纔有可能實現。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後馬上接受下來並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於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哄哄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麼任務,達到什麼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麼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地說”,“任意地說”,“編造着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具備在課堂上進行“二度備課”的能力。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蔘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啓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爲前提。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爲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常看到如下場面:1、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彙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於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係。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爲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啓發,共同探究,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四、倡導探究性學習,但不能無度開放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昇華認識,學會學習。

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在探究性閱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閱讀活動。語文的探究學習不同於科學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探究只會浪費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發散思維,不注重整合和優化,開放無度,天馬行空。如有一位教師執教《三峽》時給學生提出瞭如下探究問題:1、在三峽地區我們國家正在建設一個什麼工程?2、就你掌握的資料看,這一工程有什麼作用?3、這一工程對三峽地區的生態環境有何影響?4、假如爆發戰爭,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5、你知道我國黨和國家三代領導集體是如何關心和重視這一工程的?這幾個問題在師生的互動、交流、爭論中佔了整個課堂的三分之二。這樣的“探究”看起來有“深度”和“廣度”,也很“開放”,但實際上是曲解開放,遠離文本,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將語文課上成了“資料課”、“環保課”、“綜合課”。

閱讀是富有個性化的行爲,閱讀過程充滿了創造。閱讀教學應該依據教材內容設計開放性的話題,培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個性閱讀能力。教師在進行開放性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開放要有利於師生在閱讀實踐中與文本發生深層的有價值的對話,有利於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於進行科學方法、健康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滲透,有利於學生體驗母語的優美和運用母語的實踐。

五、倡導對話,但不能遠離“根本”

對話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師生關係。(李鎮西)

《語文課程標準》引進了“對話理論”,認爲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

下面是一位教師在教學《三峽》設計的“對話式閱讀” 教學與過程,就較好地體現了對話式閱讀的內涵與特徵。

1、創設對話的良好氛圍。(1)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峽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飛奔的船隻和悽異的猿嘯等自然風景,引領學生親歷課文意境;(2)還可以利用課文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意韻之美。

2、創設對話的主導問題。譬如:回溯三峽的過去,細看三峽的現在,展望三峽的未來,你想到了什麼?

3、設置刺激參與對話的話題。包括:(1)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如:《三峽》先寫山後寫水,是如何寫山的?又是如何寫水的?爲什麼要這樣寫?(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如:《三峽》語言凝練,雖然只有幾百字,卻能繪盡四季景色,羅列山水猿嘯,爲什麼能達到這種效果?(3)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如:《三峽》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屬於自然描寫,這是否與本文寫景的宗旨背離?你有什麼看法?(4)師生與作品的對話。如:酈道元寫三峽風光,大部分筆墨放在寫水,水是課文的重點,那麼爲什麼要先寫山後寫水?能否調整一下順序,或者只寫水?

4、培養學生在對話中的創造性。譬如:通過討論"我們今天應當怎樣開發和利用三峽?"這一問題,在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可見,真正的“對話式閱讀”應該是對話主體間視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對話主體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

而實踐中,有的教師對“對話”的內涵理解不透,認識膚淺,甚至歪曲。課堂上貌似平等的對話,但實際與《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對話還有不少距離:一是話語霸權嚴重,對話機會不等。課堂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成爲對話的貴族,一部分學生淪爲對話的奴隸,師生的對話成了“課堂上的孤獨行爲”。二是注重發表和說話,忽視傾聽和交流。學生間不能夠有效地通過對話互相補充、共同提高,教師也難以及時抓住對話中閃現的教學契機。三是不重讀書,只重對話。往往學生只讀了一兩遍書教師就展開議論、組織交流,導致對話的質量不高。四是對話到底,方式單一。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邁一小步,就會變成謬誤。” 傳統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走進新課程。

語文課教學反思(二)

“以學生髮展爲本,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爲主”的研究性學習因其致力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而日益受到師生的歡迎。而將其作爲一種學習方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輔助教學,應該說還是挺有成效的。首先學生上語文課的興趣濃厚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其次學生學會了查尋資料的方法,加強了小組之間的凝聚力,小組內交流和在全班交流,增強了表達能力;再次在全班交流時對學生儀表、表達的高要求,加強了她們自我發展的意識;小論文的寫作使學生鍛鍊了寫作能力等。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問題,現把它和自己對它的思考一併提出來,以期待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去探索、研究。

問題一:學生停留於資料收集層面,不善分析、提煉。

在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收集和分析、處理信息是實施過程中的必要環節。收集信息是指學生能夠從不同渠道獲得信息,並且能夠熟練掌握各種獲取信息的工具,對所需信息的指向比較明確。而分析、處理信息則是指學生能對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概括並運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去,能根據所佔有的信息提煉出別人所沒有的觀點,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收集信息比較容易,因此積極性也較高,收穫也較大;但一旦進入分析、處理信息階段,學生就顯得相對低沉,不善於發現問題,因爲,這一階段比較困難,屬於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問題二:學生真正的參與面不廣,旁觀者較多。

一般來說,真正對語文有興趣,認爲語文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很重要的學生對學習內容較爲熱心,她們積極查找資料,深入鑽研,廣泛地和學習組成員進行討論,在個人鑽研和討論中,不斷獲得新知識,發現新問題,她們承擔了學習內容的大部分任務,甚至包攬了全部研究任務,成爲學習小組的頂樑柱。應該說,她們的能力在語文研究性學習中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提高。但是,組內那些或者性格內向,或者對語文興趣不濃的同學對學習內容研究的參與度不大,頂多是查尋一些資料,至於其它的比如進行分析比較,形成自己的觀點等就不太積極,可以說成了學習內容研究的旁觀者,故出現了“一些人忙而勞累,一些人閒而無聊”的局面。

問題三:課堂交流平乏,被動接聽者多。

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最後程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將取得的收穫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爲了鍛鍊她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要求學生在形成書面材料之前進行口頭彙報,將自己的收穫和同學進行交流研討,以便加深對所研究內容的理解並繼續修改。但是由於大部分學生只是將收集的內容剪貼、拼湊,沒能融入到自己的知識中,且採用的形式比較單調(只是單純地將所收集的資料一股腦兒地讀給大家聽),再加上她們表述時不講策略,沒有老師講得生動,同時各組只注重本組的內容,對其他組的內容一般不太感興趣,因此形成了彙報組的同學在上面講得很累,而其他組的同學卻只是被動地接受、傾聽,形成了死氣沉沉的狀態,課堂上成了變相的滿堂灌,沒有了思維的碰撞。久而久之,本該充滿活力的研究性學習變得單調、枯燥、乏味。

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的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可採用以下策略,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1、加強師生“對話”

從問題一中可以看出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必須加強。這就使得教師和學生“對話”顯得非常重要。因爲學生正處於心智成長階段,知識結構也並不完善,親切的交流對於情感或思想易於激發,它可推動學生思維的發展,幫助她們深入思考。有的老師認爲採用研究性學習方法可以讓自己省力,一旦將任務分配給學生,和她們講清楚怎樣做,就無須再多過問,在學生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幾乎和學生沒有交流。這一種做法是不對的。在語文研究性學習中,學生比平時更需要和老師進行交流,她們認爲,在她們這一層次,所學的知識不是很紮實,閱讀面不廣、量不大,碰到問題有時是束手無策,不知該從何下手,思路堵塞,這時和老師的交流就可以幫助開拓思路,加大思維深度。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引導作用。

2、強化羣體參與意識。

首先在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前,教師就要做好宣傳工作,指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強調共同參與。其次,及時聯繫,做好協調、指導、激勵工作,增強她們的參與意識。教師要勤於與各學習小組聯繫,瞭解各小組的任務分配狀況,研究進展狀況,產生的疑點等等,並督促小組成員輪流將每次討論分析情況記錄下來,以便將來成文時使用。這樣,有助於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疑難,從而及時幫助、指導、協調,也有利於教師在學生碰到困難時及時激勵她們,以免學生被困難嚇倒,打退堂鼓,出現旁觀者。

3、學會寬容,注重思維碰撞。

思維的碰撞在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時時、處處存在,這也是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特別注重的地方。而在班內的交流,既可以讓其他小組的同學分享自己小組的勞動成果,又可以聽取她們的意見,使自己組的研究能更進一步,是一個思維碰撞的大好機會。爲了很好地利用這個交流的機會,激起學生思維的碰撞,筆者針對學生交流中出現的狀況,從兩個方面着手:首先,參與學生的討論,給學生一點建議,讓各組學生明確,交流並不僅僅是完成任務,重要的是讓其他組的同學能從自己的講解中獲得東西,並從中激起思維的火花,從她們那兒獲得啓迪;其次讓學生學會理解、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辨證地思考,讓學生共同分享收穫的喜悅。

語文課教學反思(三)

在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語文教學的嚴峻問題,也敢到了自己在作爲一個母語教師肩頭責任的重大。於是不斷的進行探索和思考、總結,和大家共同交流。對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體會做一下小結。

一、教學方法要穩中求變

因爲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厭倦,而太多變的教學又讓學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規律,無“法”可依,所以教學就成了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改進,既需要象做飯一樣要變換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習慣,讓學生覺得有規律可尋。例如每天的預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律,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生字、詞語以及有關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初次閱讀課文,是必須掌握的。而有時也需要一些變化是我們需要潛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自己朗讀的最好的段落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思想。

二、教學主體要調動激活

要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智慧的火花。有時我們總是爲僵化的課堂氣氛而很苦惱,其實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不是一天可以培養的。從新課程的角度來講,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而不是被動的執行者。尤其是現在的孩子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聰明指數絕對超過了我們小時候,如果要是用我們來衡量他們是不行的,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給學生一個施展自己的`平臺。例如:在學習《窗》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設想一下,這個沒有看到他所希望看到的美景的病人,他會怎麼樣呢?同學們紛紛的去說。有的說,他懊悔之極,後來自殺了;有的說,他也舊病復發,痛苦而死;有的說,他在一次次的噩夢中死去了;還有的說他後來遇到了一個好的醫生來這個城市,於是很巧的治好了他的病,而他後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下了對面的土地,把他建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超出老師的想象的。

三、教學重點要突出體現

語文課堂要突出重點,體現亮點。其實新課本每單元基本有一個重點,但是每課又有各自的特點。例如: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主要是小說,《孔乙己》、《范進中舉》、《口技》、《變色龍》、《窗》只有一篇是文言文,其餘都是小說,而四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運用了對比的方法,但是對比的角度又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去學習。讓學生既看到知識的整體特徵,又看到每一課的特點。既要給學生知識又要讓學生感受到快樂,營造快樂語文的氛圍。例如《孔乙己》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孔乙己的境遇而編寫課本劇,並進行表演,或者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看已經制成光盤的課本劇來感受主人公的悲慘的命運。《口技》則可以讓班上有這方面特長的同學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在快樂的同時瞭解什麼是口技。《變色龍》則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分角色讀,然後自己選出最佳搭檔來展示給同學們。

四、教學情感要交流醞釀

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讓學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課堂上能真情流露,與主人公共命運,與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與對話,以情來陶冶學生,以情來激勵學生。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比如,在學習《背影》一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聽了《父親》的歌曲,然後讓學生談自己的父親,想想父親給自己的關愛。其實老師如果有能力,最好自己給學生唱,或者讓有能力的學生唱,這樣學生更有深刻的體會。我在教學《白楊禮讚》的時候,給學生唱《小白楊》,儘管唱的沒有歌星好,可是學生還是覺得我們老師真行,於是就更加強了學生對老師的崇拜,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範圍要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要走向生活社會。如果就語文課本學習語文是永遠無法學習好的,我們精彩的課堂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很小的一部分,只是能應付考試,而學生的能力和實踐是無法真正得到鍛鍊和提高的。學生的語文最終是要在社會中去檢驗的,所以必須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思考,不在要求統一答案,所以這就是說老師一定要把思維的空間真正還給學生,這樣才真正有助於學生的提高。要讓學生更多的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去積累生活,去品位生活。他們有了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的積極的去學習語文。

語文作爲母語原本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可是現在卻因爲教學的課程而變得過分的單一,使語文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活力。尤其是現在的語文,由於文言文是固定的,是必考的,所以老師們在複習的時候有時會過多的把經歷放在一個一個生字的記憶,要求學生一個字不差的把文言文背寫下來,於是這些原本在新文化中已經沒有了語言影響力的文章,了老師教學的重點,也成了學生學習的難點。學生苦不堪言。當然我們不否認古人的知識的廣博,也不否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輝煌的文化遺產,但是不應真正讓它成爲學生學習的重點,我總是覺得應該是一種人文的積累,而不是文字的積累。古人的東西再好,還是應該去更多的發展現在的理念。由於有的文言文很長,學生又沒有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不得不爲了考試而逼學生去背。儘管考試時就是那麼10分左右的題,可是面對一分也不能少的考試來說,()對於關係着學生命運的考試來說,總是不能忽視的,所以成了一項負擔。對於優秀的學生還不是問題,對於差一點的學生那簡直是如登高峯。

不過,教師也可以分層而論,讓學生體會古人語言的精煉,可以讓學生去積累和欣賞自己喜歡的一些詩歌和文章,而不是僅僅侷限於背誦課本上的幾篇,幾首。

六、教學內容要開放靈活

努力建立開放的語文。語文是母語原本就是學習其他科的基礎,是學生將來生活的重要的交際手段之一。

但是長久以來,各科都是孤立進行教學,學科本位的思想太嚴重了。課程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忽視了學生知識的聯繫,以及科目的交流和溝通,把自己封閉起來,然後說語文怎麼也考不好,怎麼回事。當然我們不否認語文考試以往存在的弊端,而導致的應試和素質的衝突。課程過度的強調統一,東、南、西、北、中,億萬學生同時學習統一的內容,使課程變的凝固、僵化,缺少了彈性。

有時我們生病時會因醫院的科室分的太細,以致有時生病了不知道要去哪個科室而苦惱。其實我們的教學也應該是適當的有一點溝通,不要因爲自己不是英語老師而不敢說一句英語,不要因爲自己不是物理老師而爲自己對物理知識的淺薄而做解釋,其實老師應該是一個多元的整體,是一個一專多能的結合體。

當然不是說語文課都上的不倫不類,但是也不是雷池不可跨越。

語文課堂要打破壁壘,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實踐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讓語文課堂快樂融融,讓語文不在是學生的負擔。這是每一個老師和家長的心願。體育課教學反思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思品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