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國小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錦9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國小教學工作計劃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國小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錦9篇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樹立一個目標:

開齊上足各類課程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堅持兩個原則:

輕鬆 高效

落實三件管理實事:

一.課堂教學的管理

目標:中山路國小的各科課堂教學應注重過程,追求高效,保持安靜,彰現民主。

策略:

1、進一步學習“教學五認真”,充分認識到課堂是科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全員討論,各學科各教師形成合力。

2、和德育處共同開展“養成聽課好習慣”活動,評選“善於傾聽星”、“大膽發言星”、“獨特見解星”,真正做到“課堂裏只有一個聲音”。

3、加強抽籤聽課制度的落實,管理與指導並重。

——校長書記每週2節,分管教學校長每週4節,教導教科室人員每週2節,其餘行政每週1節。(聽好蹲點年級、班級的課,聽好分管學科的課,聽好自己所任教學科的課,聽好調研監控的課)

——聽課時,提前到達班級或專用教室,先看環境佈置、衛生狀況,學生課前準備情況,檢查教師是否攜帶教案並瀏覽教學課題、教學目標;聽課時圍繞目標,記錄教學流程,關注學生聽講狀態並記錄;聽課後,整理聽課筆記和觀察記錄,與教師充分交流,肯定長處,指出問題,提出建議。(學科分管主任聽課後,抽樣檢查學生作業,記錄作業佈置及批改情況)

4、發揮專家的力量,進行跟蹤聽課指導。

——新上崗教師跟蹤聽,重點在課堂管理的規範,教學流程的清晰及教學語言的準確。

——可培養教師跟蹤聽,重點在教材的解讀處理,教學藝術的展示及學生培養狀況。

——畢業班教師跟蹤聽,重點在師生學習情緒,作業設計及完成狀況,課堂教學的高效。

5、校內教師互相聽課,取長補短。

老師們總覺得外出學習纔是學習,其實身邊可學習的資源很多。本學期要開展年級組教師、學科組教師互相聽課活動,鼓勵跨學科聽課。每位教師一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其中35歲以下教師不少於20節。積極參與網上評課活動。每位教師一學期向同行開課不少於1節,35歲以下教師不少於2節。每月教導處做好聽課筆記檢查,納入月考覈。

二.提優補差的管理

目標:努力使中山路國小的優等生優勢明顯,後進生得到關愛和幫助,不掉隊。

策略:

1、 時間的合理分配。

建議:早讀課

低年級

語文3次

數學1次

中年級

語文3次

數學1次

英語1次

高年級

語文2--3次

數學1次

英語1--2次

上午的小自習

低年級

語文3次

數學2次

中年級

語文2次

數學2次

英語1次

高年級

語文1--2次

數學2--3次

英語1次

週一、二、四下午放學後的輔導時間語數外學科各一次。週三下午英語輔導。

2、 意識的深層滲透。

提優補差不僅僅是課後的事情,課堂上也要有體現,備課時有考慮,作業時能分層。本學期召開全校提優工作交流會,進一步推動此項工作。(補差會上學期召開,本學期召開部分班級補差會議)

3、 方法的科學有效。

提優補差不僅僅是花時間的事情,更多的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要用情用智,

教師要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提高教育藝術,巧用力氣,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並做好家長思想工作,形成合力。教科室定期通過網絡向大家推薦這方面的經驗介紹。建立後進生檔案。堅持“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談話制度。開展給後進生頒發進步獎活動。召開後進生家長懇談會。鼓勵優秀生超標完成學習任務。在六年級建立語數外優秀生學習團隊,校內教師和中學教師攜手,開展小課教學。

三.考試評價的管理

1、 進一步嚴格單元考查。

2、 儘快學會標準差分析。

3、 開展試卷命制研究。

4、 做好考後交流工作。

建好四個培養平臺:

一.教研組建設規範化,求實效。

二.青年研究小組提高活動質量。

三.課題研究建立月彙報制度。

四.各類教學競賽積極參加,注重過程。

突出五個月工作重點:

二月:

1、召開全校上學期期末質量分析會。

2、制定學科教學進度、教學計劃及教研組活動計劃。

3、課堂常規狀況調研、監控。

三月:

1、 薄弱班級教學狀況調研、指導。

2、 兼職教師教學狀況調研、監控。

3、 畢業班工作會議。(關於成立優秀學生學習團隊)

四月:

1、 書香校園活動全面啓動。

2、 召開全校提優工作經驗交流會。

3、 組織期會考試。

五月:

1、 畢業班複習課表調整到位。

2、 集體備課狀況調研、指導。

3、 組織名特教師會課活動(一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

六月:

1、 教師小課題研究一學期活動彙報展示。

2、 綜合實踐活動彙報展示。

3、 組織畢業考試、期末考試。

做好六項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調整好課表及課務分工,更具合理。嚴格調課、代課制度。週一到週五教師病事假由教導教科室人員輪流安排,記錄在案。一學期累計需他人代課超過10節者,學期考覈降一等次。

——每月堅持“教學五認真”專項檢查,認真記錄,納入月考覈。

——做好學籍管理工作,嚴格轉學、缺考手續,做好市區統考考務工作。

——堅持每月教育故事評選及網上好文章推薦。

——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論文評比活動,力爭參與面60%以上。

——組織好綜合實踐活動和各年級學科競賽。

關於綜合實踐的活動安排及落實的幾點思考:

1.目前課表安排仍然放在週五下午第三節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社區服務相結合。

2.面向全體教師做一次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的案例講述。(大市一等獎)

3.以年級爲單位,選準研究課題,紮實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如四年級的養蠶活動。

4.各學科制定教學計劃時,結合教材,考慮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安排,並在日常教學中落實。

5.注重各年級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料收集,如圖片、文字資料、音響資料、學生作品、新聞報道等。六月份開展中山路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彙報展示。

6.綜合實踐活動開放、多元,學科間交叉,年級性綜合實踐活動由德育處牽頭,大隊部協同管理;學科性綜合性學習活動由教導處牽頭,分管主任管理;彙報展示由校長室牽頭,各部門共同落實。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國小學學習,雖然已經學過拼音,但識字能力有限,但識字還很少,還不能夠自己閱讀課外讀物,需要指導及陪伴。在本學期,教師和家長要多爲他們讀故事,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下學期繼續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愛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總體目標:

加大閱讀量,開拓閱讀面,激發閱讀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閱讀質量,懂得選擇合適的書籍。

三、具體目標 :

1、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時間、形式、速度、方法、內容諸方面都能有較大的突破;

2、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採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獲得多種信息,獲得獨特體驗,在交流中張揚學生的閱讀潛能、語言表達力。

3、培養學生的智力水平。在語言得到豐富積累的同時,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各學科的學習水平。

4、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認識論和世界觀。

5、把“閱讀教學”作爲提高教師教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藉助閱讀手段使自己成爲學生學習的最好夥伴,最佳啓迪者和組織者。

四、具體措施: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目前是課外閱讀的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宣傳動員,初步進行課外閱讀,激發一年級孩子的閱讀興趣,教給閱讀的初步方法。

本學期:以激發閱讀興趣爲主要目的,採取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激情,喜歡上閱讀,還要初步教會學生簡單的閱讀方法

1、利用每星期四、五的課外閱讀課,給孩子們選擇繪本的小故事,聲情並茂地講故事給他們聽;

2、藉助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在家也能儘量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逐漸喜歡上閱讀;

3、開展拼讀小比賽,在學習拼音以後,教師可設計有趣的情景,讓孩子拼讀,在拼讀中加強認字的意識;

五、閱讀進度安排:

上學期:《西遊記》(拼音版)

《故事大王》(拼音版)

《寓言故事》(拼音版)

下學期:《謎語故事》(拼音版)

《格林童話》(拼音版)

《安徒生童話》(拼音版)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學生心理髮展狀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使學生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發展其個性的目的,促進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

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

1、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2、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幫助其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三、教育任務: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在出現心理行爲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按照:"積極推進、實事求是、分類指導"的工作原則,要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老師要在具有較全面的心理學理論知識和進行心理輔導的專門技能以及提高自身良好個性心理品質上有顯著提高。具體表現爲:

1、揭示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規律,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和方法,保障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諧地發展。

2、指導中學生運用心理學原則和方法克服心理障礙,使行爲更趨於完美健康。

3、向中學生、教師、家長宣傳推廣各種維護心理健康的科學知識和方法。

4、指導中學生了解和掌握人際交往的心理衛生知識,克服交往障礙,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5、配合醫務工作者,對各種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學生身體疾病進行有效的治療。

四、教育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親子關係維護、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低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中、高年級主要包括: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嚐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同學交往,健全開朗、合羣、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具體內容有: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困難的診斷,應試技能的培養和考試焦慮的解除,以及指導學生科學用腦等。

2、中學生的情緒、意志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中學生的情緒,意志特點分析,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診斷,不良意志品質的改善等。

3、中學生的個性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不良個性的矯正,良好道德情操的培養及獨生子女的教育等。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正確對待各種挫折。

4、特殊中學生羣體的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品德不良學生的矯正、殘疾中學生的心理衛生等。

5、中學生的性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中學生性意識的認知、性道德的培養以及性教育等。

6、學校管理與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教師與心理衛生,教學與心理衛生,獎勵懲罰與心理衛生,校風建設與心理衛生等。

7、家庭、社會與中學生心理衛生教育:主要有研究家長、家庭結構、社會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以及如何優化、適應家庭與社會的心理氣氛等。

五、教育途徑與方法:

1、在學校各育、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學校各育、各科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爲依據,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的內容、要求等特點,建立相應的心理素質培養目標,使各育、各科教學過程和學校心理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並通過促使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真正提高各育、各科教學質量和效益。

2、優化學校、班級集體的文化心理環境。學校要加強校園班集體文化心理環境建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與交往,發揮、發展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調節學校班集體的人際關係和加強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使學校、班集體真正成爲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

3、開展心理輔導工作,開設心理輔導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指導。幫助學生髮展積極、正確的自我觀念,自我意識,學會客觀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學會自我心理行爲的控制和調節,使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的活動與交往中,保持健康的、積極的心理狀態,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4、發揮自我教育在培養學生心理品質中的重要作用。學校、班集體要把學生的自我教育納入整體教育計劃,通過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指導學生“以人爲鏡”,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使他們養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質。

5、建立心理諮詢室,同時開設心理諮詢熱線電話,設立心理諮詢信箱,通過個別心理諮詢,解決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使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6、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有關心理測試,對班級或年段的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向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專題心理輔導講座、團體心理諮詢、個別心理諮詢以及心理治療訓練等。

7、開展心理衛生運動,通過年段集會、主題班(團)會、學生家長會、出版心理衛生教育專刊、印發宣傳學習材料播放錄像等,積極普及心理衛生常識。

六、師資建設:

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關鍵在於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職業心理素質又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的職業心理素質和教育心理素養是兩個密切聯繫、互相影響的方面,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提高教育心理素養的基礎。一方面,學校要加強教師集體的建設,優化人際關係,讓每一個教師成爲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的`主體,發揮每一個教師的自主創造精神,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引導教師在教改實踐中,加強對教育學、心理科學理論的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切實提高教師教育心理學素養,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自覺地運用並滲透在教學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使教育、心理科學不僅成爲教師提高教育水平,進行創造性勞動的有力武器,也成爲教師不斷認識自我、進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質的工具。爲此,要求全校教職工要重視繼續教育,不斷地學習心理學原理,同時學校將定期選派教師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心理學培訓,鼓勵教師撰寫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定期召開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努力提高教師應用心理學原理的水平,從而提高教師的理論與實踐能力。

七、經費投入:

學校每年按計劃投入各種必需經費(含師資培訓費、資料費、辦公費及其它輔助資金等項目),確保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

八、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

九、諮詢機構:

學校設立“學生心理輔導室”。

成員:xxxx

心理輔導室地點:xxxx

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地址:xxxx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根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繼續貫徹執行上級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一切爲了學生”的宗旨,開展紮實細緻的教學管理、深入有效的教學研究、積極務實的教學改革。

二、主要工作

(一)學習理論,轉變觀念,穩步實施新課程計劃

1、按照課程目標,確立課改理念和實施策略

(1)創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使學生在學會學習、增加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打下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優化課程結構,重視各種學科、各種課程的綜合發展,均衡發展。如藝術教學的目標是爲了促進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包含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領域綜合發展,還包含了關愛、歡樂等衆多情感因素。而體育的目標包含有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要求。

(3)充分開發課程內容,加強學科內容與生活、與科技發展的聯繫。現實從“教課本、學課本”向“用課本教、用課本學”的轉變。衝破學科自身的知識階限,加強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繫和綜合應用。

(4)創導建構的學習,着重培養學生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確的評價觀,提倡綜合性評價,多元化評價,嘗試開展成果展示,口試、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重視評價的發展性。

(6)順應課程三級管理機制,增強“適應性”,對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每位老師要多動腦筋,多想方法,充分以發揮教學中的創造性。對於本校有自主管理權的綜合實踐活動和校安排課程的設置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積極開發併合理利用校內處各種課程資源充分發揮圖書館、實驗室、專用教室和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的作用,廣泛利用校外圖書館、博物館德育基地等社會資源以及虞山、尚湖等自然資源。結合學校特色,利用和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科學實踐資源。

2、把握新舊交替的過渡性課程方案,結合本校實際的課程計劃積極主動實施。(列表如下)

幾點說明:

1、一年級全部實行新課程計劃,而由於今年是新課程計劃實施第一年所以會存在一些問題,處理意見如下:

①品德與生活課由於教材跟不上,上課內容定爲原來的品德與心理健康兩部分,任課教師可靈活安排進度計劃。

②藝術學科由原音樂教師和美術教師共同任教,如何合作教好一本教材需要教師通力合作,提倡集體備課,原專任教師應逐步向藝術教師要求靠攏。

2、信息技術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因此本學期1至6年級均嘗試開設信息技術課。各年級任課教師在學校制定的總目標基礎上自行制訂計劃(安排上機時間佔總時間的50%)並上送教導處.

3、關於綜合實踐活動

①四、五、六年級不單獨設班隊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包含班隊活動內容,每月安排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展示。(原班隊活動形式)

②綜合實踐活動在學校制定的總目標基礎上由各年級組分別制定活動計劃,並以年級爲單位統一開展活動。

③綜合實踐活動應以研究性學習爲主要方法,以社會、社區爲大課堂,以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爲內容之一,以信息技術爲重要手段的綜合性活動。

④學校訂有“科技綜合實踐活動”活頁材料作爲三—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參考材料,另外高年級訂的《動手做報》也可供參考。

4、原15分種短課1節上英語、4節上寫字。

5、取消原興趣小組活動安排。學生特殊才能主要在學科學習、綜合實踐活動以及雙休業素質班中培養和發展。

(二)、課程改革與教學研究相結合

教研活動和教學活動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熟悉教材,摸清教材體系變化,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審視原有的教學實踐活動,實現教育觀念的全新轉變。

1、主科教研活動利用單週(語、數、外分別爲週二、週三、週四)統一開展。

2、副課(包括藝、體、自、信息等)利用雙週開展教研活動。

3、綜合實踐活動每月開展一次教學研討活動,具體另作安排。

(三)、課程改革與教學管理結合

1、主學科繼續以教學“五認真”爲重點管理內容。

a、聽課管理,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全體教師要建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質量觀”,儘快適應40分種制課堂迴歸要求。校行政將加強隨堂課、示範課、競技課、結對課等多種課形的聽課。使全校的優質課率得到提高。(優質課率目標達80%)。

九月份: 瞭解課、隨堂課。

十月份: 三年內新教師競技課,各學科帶頭人、能手展示課。

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人人奉獻優質課。

b、備課管理

本學期主學科將穩步推進集體備課,提倡共性教案、個性反思。各年級的任課教師分別備課利用期初教研活動“通課”,並輸入電腦進行管理。教師的備課個性要體現在教材上,要適當記錄“案例反思”。教導處重點對這兩個方面進行檢查。

c、其它管理。

本學期將加強對作業的檢查,檢查要求更強調全面性、目標性。通過座談會等形式加強對後進生輔導的管理。通過競賽的形式加強對優等生輔導的管理。

2、對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體現爲統合、服務和指導,校安排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就從計劃、方案實施和學習評定三個環節着手跟蹤。

3、教學評價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質量觀,對學生的評價要體現整體性、多元性、發展性。評價實現四個轉變。

(1)由知識性評價向智、能、情的綜合評價轉變。

(2)由定量評價向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轉變。

(3)由書面評價向口試、筆試結合的評價轉變。

(4)由教師評價向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結合轉變。

4、加強對教學質量觀的管理。

期中、期末繼續加強調研。全校語、數及格率保持的95%,提高外語學科的及格率。

(四)、課程改革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1、進一步調整、完善信息技術中心人員組織結構,明確負責、落實分工,健全有關制度。

2、加大信息化運用的硬件環境投入,使硬件環境適應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

3、加大信息化運用力度,實現信息化爲管理服務,爲教學實踐活動,爲學生學習服務的目標。

(五)、課程改革與教科研活動,少先隊活動等諸方面結合。

1、順應新課程要求,結合學校各項課題研究,各立項課題要對原有的教科研目標和要求作調整。使教學科學研究少走彎路,早出成果。

2、學校少先隊活動也應順應新課程設置要求,特別對綜合實踐、校本課程及隱性課程加於開發。

3、課程改革實施也要結合學校電教、科技特色的有利因素,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競技和學藝競賽。

1、本校各教研組開展的學科性競賽(教研組自定後報教導處)。

2、教師教學競技:包括參加各級評優課、論文評比和各學科的年會以及學校主頁比賽,課件製作競賽等。

3、學生學藝競賽:參加中年級現場作文比賽、信息技術能力競賽等。

(七)、其它:

本學期9月2日開學;1月15日語、數考試,1月21日休業式。

下學期2月17日開學。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20xx年工作計劃,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思想爲指導,以學校賞識教育爲核心,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爲基礎。同時本着學校“求真務實,追求高遠”的辦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按照教學常規,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

2、依據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存在的不足及本學期的教學重點,落實課堂教學及平時的練習。

3、以賞識教育爲主努力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愉悅的學習,自主探索學習途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掌握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的學習技能。

4、加大朗讀能力的培養,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培養學生的語文修養。另外加強學生對數學中生活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的培養。

三、具體措施。

語文方面:

1、知識方面:

依然把識字教學作爲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字理識字,看圖畫,做漢字遊戲,講漢字故事等活動初步感情漢字與圖畫之間的聯繫,漢字中的智慧、漢字的文化。讓學生不僅識字,還相應地產生對漢字的情感體驗。同時安排學生裝之間的認字交流活動,使學生相互學習識字經驗與方法。同時藉助工具書做好本學期生字的預習活動。建立學習小組,有效地進行生字的檢查鞏固。充分發揮情境識字的作用,擴大學生的視野。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重視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指導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本着三個一的原則讓學生寫好字,達到規範、端正、整潔。

2、能力方面:

注重對話式閱讀,關注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的閱讀方式,調動學生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和實踐性。關注語感的培養如在教材中設計多樣式的題目,引導學生體會標點符號表達的不同語氣。結合語境理解詞語,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所朗讀和默讀緊密結合。進行學生課前朗讀預習的檢查,使之養成一個良好的朗讀習慣,這們更有利於對文章和讀語的理解。

本學期尤其要注意對學生口語表達的訓練,精心設計符合孩子生活的題目,激發孩子的表達慾望,把假期中培訓所得的收穫應用於教學實踐之中,做好一個長期的準備,多給學生機會,多給學生空間,學會傾聽,從面不斷提高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

努力使語文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體驗語文學習歷程與生命歷程是同生共建的,是美麗而豐富的。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現代社會的思想觀念和全球意識。

4、備課:

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把握低年級學段的教學目標,理解程標準中倡導的新的理念,結合期初縣裏培訓充分解讀教材。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個人備課,確定達成目標的策略。掌握孩子在冊教材的學習中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達到的程度。同時認識以往在教學中的誤區,努力爲實現教學目標設計靈活多樣的環節激發學生興趣。

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多以形象思維爲主,所以在備課中要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以多種生動的活動爲基礎給給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

5、上課: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掛圖,多媒體課件等多種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談話,講故事等開式努力爲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另外低年級以識字爲主,在識字部分要少一些機械的重複式的枯燥練習,同時注意不讓自己在教學中把字的音形義割裂開來,重點突出,不在課堂內附加學生的認字量,讓學生能夠 多認少寫。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流於形式,同時尊重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不一味的追求零起點。在認字方面注意平翹舌的間,兒話音,多音字的教學。字義的理解主要以構詞和說話的方式來進行記憶。在寫字的指導中重點指導哪幾個,哪幾筆,新學的筆畫如何落實。這些是在教學中就應注意的。

6、輔導。

在教學新課時關注中等水平的學生,在練習課時關注那些識記比較困難的學生,對於識記特別困難的學生主要採用“手拉手”“小組互助”“家長教師一對一”的輔導等形式進一步加強鞏固和提高。

數學方面:

1、學生知識方面。

掌握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的長度,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認識軸對稱現象,瞭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平時的練習也要注重實效性,做到單元學完進行小集中複習鞏固。

2、能力。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開成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態度。

體會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備課。

抓住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標中的具體要求,對本學期所教教材進行整體的解讀,明確了教學的內容、重點、目標,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設計出每節課的教學過程,在設計中突出一個“實”字,在教學活動中,多尋找形象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方便地創設出生動的學習情境,降低學習的難度,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

在習題設計上努力達到多樣化,有梯度,既關注整體,又照顧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得到發展。

5、上課。

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談話、課件、故事等形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採用動手操作,直觀演示,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給學生寬裕的活動空間,解決問題,獲得知識,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體現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在許多練習題中安排解決問題的多個信息,引導學生利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6、輔導。

新課時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有效地指導,練習課時結合學生對新授知識的掌握情況,關注中等水平和問題生,及時幫助解決學習中存在的遺漏,課後時,重點抓問題生,採用手拉手與教師一對一相結合的形式提高學習成績。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以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針,以課程改革爲中心,以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爲主線,以課堂教學的不斷創新爲動力,高舉新課程改革與教學質量的旗幟,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促進實小教育教學上水平。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努力抓好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縣教研室第三個“理論學習與備課年”的各項要求,在理論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邊思考,邊探索,發揚“敬業、愛崗、務實、創新、服務”的工作作風,實驗國小教學工作計劃:抓住教育教學的關鍵環節,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開創實小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目標:

1.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提高服務意識。根據學校工作計劃,樹立“以人爲本”的師德建設觀念,鞏固發展“師德建設年”活動成果,以“敬業愛生,明理誠信,平等合作,勤學樂教,廉潔奉獻”爲實際行動,認真踏實抓好教師教育教學的常規管理和學生的各項常規教育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務於各項教育教學活動。

2.加強理論學習,推進課程改革。首先將組織教師學習朱永新《新教育之夢》,確立正確的教師觀。繼續深入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各科課程標準,以教學改革爲核心,重視新課程的實施指導工作,使全體教師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和學科觀,使實小教師自覺走進新課程。同時將試用《南京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使各科的教學能更好地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

3.抓好課堂教學,加強教學常規。認真開展好第三個“理論學習與備課年”活動,圍繞縣教研室xx年活動主題,加強理論學習,開展備課研究,圍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學效益這一主題,教導處本學年將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着手,增加隨堂聽課、教學視導、課堂教學評比等活動來促進教學常規工作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4.加強教研組建設,提升教學品位。充分利用隔週一次的業務學習時間,教導處將組織好各學科、各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活動,抓好集體備課的全過程(集體研課→個人備課→上研究課→集體評課→收集資料)。本學期教導處將(實驗國小教學工作計劃:師德建設年)組織各層次的公開課、示範課、研討課活動,同時將繼續開展好語文:《構建以“讀”爲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數學:《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英語《如何培養國小生的英語學習習慣》的課題研究,其它學科課題組內自行確定,教導處將督促開展研究。本學期教導處將在部分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方式改革的試點工作。

5.積極組織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提高課堂效益。本學期教導處將組織電教骨幹對全體教師進行使用本校的多媒體設備的培訓,組織電教教研課活動,使全體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水平有所提高。

6.落實體、健、衛、藝工作,有序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進一步貫徹體衛工作兩個《條例》的要求,落實各項常規工作,抓好平時每節體健課,組織好課外體育活動以及興趣小組活動,同時組織參加縣第四十屆縣中國小生運動會,督促校運動隊的訓練,抓好廣播操和眼保健操,加強班級衛生工作檢查等,同時將組織校書法、美術以及學生的文藝節目參加縣xx屆藝術月活動,爭取各方面能取得好成績。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面向全體孩子,體現孩子在科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小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現有經驗出發,通過以探究爲核心的科學學習活動,培養孩子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開放科學課程,進一步改進評價激勵機制,幫助孩子逐步養成科學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逐步培養和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

二、學生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三年級的小朋友,紀律良好,學習習慣初步養成。各班男女比例都是男生多於女生。男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課堂反應都明顯高於、優於女生。

2、已有知識、經驗:參差不齊,部分孩子有豐富的課外知識積累,平時注意對各類事物的觀察,表現出對大自然、對科學的濃厚興趣;部分孩子在課堂上表現出對科學的學習興趣,但課外書閱讀貧乏,無法建立起必要的學習聯繫;部分孩子對大自然、對科學陌然應。

3、兒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孩子,表現出對科學學習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動手做小實驗,這種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必將成爲孩子在國小階段科學學習強大內驅力和學習動力。

三、教學目標:

1、知道科學探究是爲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家,喜歡看科技書籍和影視作品,感受和體驗科學不神祕,科學就在身邊。

2、知道收集證據可以有觀察、實驗等多種方法。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動物的名稱,能用不同標準對生物進行分類,珍愛動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然界水資源的分佈,意識到水與生物的密切關係,喜歡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知道在探究過程中,要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5、能提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能清晰表達自己的問題,能從問題中篩選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對科學、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喜歡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題。

能提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能清晰表達自己的問題,能從問題中篩選出自己能夠研究的問題,能夠想出一定的辦法研究問題。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8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爲宗旨,以實踐爲核心,努力擺脫以理論知識爲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在教學中要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爲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爲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三年級:“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中,引發對植物生長變化的思考,研究根、莖、葉在植物生長變化過程中的作用,初步認識植物整個生命過程所發生的規律性變化,理解植物的生命週期現象。“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將讓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瞭解蠶從卵中孵化,經過生長變化成蛾,然後產出卵,最後死亡這一生長變化的生命全過程,從而建立動物生命週期的模型,並運用這個模型去認識各種動物以及人的生命週期現象。“溫度與水的變化”單元以水爲例,引導學生探究溫度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研究水在融化、蒸發、凝結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初步建立起“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認識及“物質循環“的概念。“磁鐵”單元從交流知道的餓磁鐵知識開始,引領學生研究磁鐵的性質,瞭解人們對磁鐵的應用,感受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四年級:“電”單元從“什麼是電”開始,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於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單元是通過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並形成關於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並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岩石和礦物”單元是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岩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於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並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瞭解。

五年級: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我們的教學將着力於引導學生開展更爲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在“沉與浮”單元,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在“時間的測量”單元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爲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在“熱”單元,學生在三年級“溫度與水的變化”基礎上,將繼續觀察人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在“地球的運動”單元裏,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六年級:“微小世界”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肉眼觀察到放大鏡觀察,再到顯微鏡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觀察豐富多彩的昆蟲、晶體、細胞及微生物,使他們既瞭解人類觀察工具的發展歷程,又對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部分成果進行梳理,擴大視野,提高認識。“物質的變化”單元,學生將通脫一系列的研究,觀察和認識物質變化是常見的自然現象,物質的變化分爲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研究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學生將根據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認識到化學變化的本質是產生新物質,從而將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區別開來。“宇宙”單元,學生將在感知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建立有關環形山、太陽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對月相、環形山、日食、月食、星座等有初步認識。“環境和我們”單元,通過探究垃圾的來源、成分、處理方法及水污染的成因等,真切認識到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並且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開展環境保護行動。

國小教學工作計劃 篇9

福建省教育廳、省關工委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把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列入中國小教學計劃,保證中國小生集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間,每學年國小高年級學生不少於5天,中學生不少於7天,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社會實踐成績合格才具備畢業資格。

該省提出,至20xx年,9個設區市各建成1個規模較大、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示範性實踐基地;至20xx年,有34個縣(市)建成1個實踐基地。在建設規模上,設區市建設的示範性基地佔地面積一般約爲100畝,能容納800至1000人集體食宿並同時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教育;縣(市)建設的基地一般約爲50畝,能容納500人集體食宿並同時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教育。其中,以農業爲主的實踐基地,佔地面積應大於100畝,以便於開展種植、養殖等生產勞動實踐活動;有工業生產實踐內容的實踐基地,應充分利用職教實訓基地或當地合適的工業生產企業設立項目。

8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通報了20xx—20xx年度民辦學校年檢情況。在教育廳審批的94所各類民辦學校中,評出17所示範院校,47所合格民辦學校。基本合格的學校有19所,限期整改的有兩所,取消辦學資格的有9所。

其中,被取消辦學資格的9所院校爲:內蒙古基正城市培訓學院、內蒙古美緣藝術培訓學院、內蒙古影視藝術專修學院、內蒙古馬頭琴藝術專修學院、內蒙古頤榮職業學校、內蒙古現代教育培訓中心、包頭軟件園培訓中心、內蒙古新聞專修學院、北方民族藝術專修學院;要求限期整改的兩所院校爲:內蒙古電氣工程專修學院與內蒙古博銳信息技術培訓學校。

優勢資源整合共享 課程滲透互爲補充

石家莊構建普職融通立交橋

近日,在河北石家莊趙縣職教中心的機械電子、汽修實訓室裏,100多名來自該縣職工子弟學校和石塔中學的九年級學生用驚奇的目光看着實訓教師操作設備,不時還有學生好奇地摸摸這兒、動動那兒。“這是我校和兩所普通中學建立結對關係後,學生來實訓室上的第一堂課,首先是參觀,以後會按計劃給他們上動手實踐課。”趙縣職教中心副校長顧英輝說。

20xx年,爲促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共同發展,實現優勢教育資源共享,爲學生健康成長搭建多元化的學習平臺和發展空間,石家莊市教育局在全市開展了“普職融通,共促發展”活動,即通過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機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學校的資源,以實現普職學校的攜手合作、資源共享和人才共育。

“實施此項活動,可以有效解決當地經濟相對落後而導致的教育經費相對緊張、教育資源相對短缺等問題,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需要,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石家莊市教育局副局長李立水說。

在實施此項活動過程中,石家莊組織全市職業學校(包括鄉鎮成人學校、社區教育中心)和普通中學(包括國中、高中學校)建立結對關係。其中,職業學校負責向結對的普通學校無償提供特色專業實驗、實訓場地、圖書館,爲普通學校學生開展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物質條件;爲普通學校師生開展職業教育政策解讀、職業意識培養、特色專業介紹活動;爲普通高中新課改開設通用技術課程提供兼職專業教師和必要的教學設施;與結對學校共同舉辦各類藝術節、體育節、技能比賽等大型活動,促進普職學校間師生的相互學習、交流。

此外,普通學校與結對職業學校共同在初、高中階段開設專題講座滲透職業教育,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學生升學類型調查,指導學生選報適合自己的不同類型教育學校;對無意參加大學聯考的學生,隨時推薦其到中等職業學校接受一年到一年半的學習,大學聯考結束、職業學校開學後可提前入校學習;在結對的國中,爲七年級、八年級年級的學生不定期舉辦與職業教育相關的講座,如務工指南、公關禮儀、就業與創業、職業生涯規劃等,組織學生到職業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爲不準備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組建職業教育預科班,學生通過畢業考試後可直接免費升入自主選擇的職業學校學習。

石家莊首先組織市直屬的普職學校結對,市一中和市第一職業中專、市二中和市第二職業中專、市五中和市職業技術學院、十五中和市三職、二十四中和市職業財會學校、正定中學和市科技工程學院、辛集中學和市職教中心、精英中學和市信息工程學院成爲了該市首批普職融通的結對學校。

據介紹,石家莊各區、各縣(市)也根據當地實際組織普職學校建立了結對關係。“我們學校已經與市第九中學、第二十八中學、第三十八中學成爲結對學校,確定將校內的國畫、雕塑等工作室在週末向結對學校的學生免費開放。20xx年是實施普職融通活動的第一年,學校正和區教育局、結對學校共同研究制定活動方案。這項活動讓普通中學和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得到共享,功能上得到了補充,滿足了學生多元的教育需求。”石家莊美術學校校長尚平均說。

據瞭解,爲紮實推進普職融通活動,石家莊把此項工作納入對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年度考覈,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做好檢查指導和經驗總結工作,各有關學校在學期末要向所屬教育行政部門提交活動書面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