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田園居》教案

導語:《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的名篇,也是各種教材必選的詩歌名篇。下面小編要給大家提供的是《歸田園居》教案,大家可以參考閱讀,更多詳情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歸田園居》教案

  一、【學情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學生在理解與鑑賞本詩方面存在着以下問題:1、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對照註釋,理解詩歌,但是理解流於表面,即只能夠回答詩歌抒發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即使是思想感情,很多學生流於概念化的理解,即厭惡官場、渴望迴歸田園等已有的閱讀經驗以及教材上的閱讀提示。3、很多學生提出疑問:中間一段景物描寫,讀起來也並沒有感到多美,爲什麼就能成爲流傳千古的經典?4、對詩歌題目的停頓,存在着疑問。5、部分同學提出,不知道學習這首詩歌的意義在哪裏,特別是在現在這樣一個功利化的時代。6、個別同學在背誦方面存在困難。

  二、【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

1.賞析陶淵明在本詩中構建的"兩個世界",提高學生理解詩歌的能力。

2.分析平常景物"詩意化"的鑑賞方法,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三、【教學時數】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第一步:導入

在一個"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的社會裏,做官是讀書人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唯一途徑。但是陶淵明卻"不爲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別官場,迴歸田園,那麼,"田園世界"真的那麼吸引人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歸園田居》——

(二)第二步:解題

首先來看題目,題目是"歸園田居".我們都大致理解這四個字的意思,但是都無法從語法角度進行清楚的解釋。一般的讀法是"歸園/田居",似乎"歸園"是一個意思,"田居"是另一層意思。其實不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經過考證,認爲:"園田居"乃淵明之一處居舍(另有"下澤田舍"等),其少時所居,地近南山,即廬山。他二十五歲前後離開此處,至五十五歲方重歸"園田居",大約三十年也。按照袁行霈教授的觀點,題目正確的讀法應該是"歸/園田居",應該是一個動賓短語。文本中還有一處旁證就是詩句"守拙歸園田",後面一句是"方宅十餘畝",上句的"園田居"和下句的"方宅"構成了銜接。本首詩正是圍繞"歸"和"園田居"展開的。

(三)第三步:理解陶淵明構建的"田園世界"

教師朗讀,學生自讀,最好能夠熟讀成誦,並且對照註釋,對詩歌進行白話還原。時間大約爲5分鐘。

初次把握詩歌大致內容之後,教師提出第一個問題:陶淵明在這首詩中構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塵俗世界",一個是"田園世界",再讀詩歌,填寫下面的表格中空缺的部分:

詩中與之相關的詞語

特點

塵俗世界

田園世界

第一列的問題並不難,學生很快就能找到:塵網、樊籠/丘山、舊林、故淵、自然。不過可能有的學生會忽視詩歌最後一句話"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於是要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整體觀照,不可囿於一隅。至於第二列的問題,即兩個世界的特點分別是什麼?這就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與概括能力了。爲了突出"田園世界"的特點,有必要先把握"塵俗世界"的特點。

學生答案預設一:骯髒。理由:作者說"誤落塵網中","塵網"中的"塵"不就是灰塵嗎?灰塵當然是髒的,這也表明作者在暗示官場的骯髒。

教師點評:這位同學能夠抓住關鍵詞句進行解讀,很好。但是,帶"塵"字就意味着骯髒嗎?我們說"滾滾紅塵""塵世",難道就是骯髒的世界嗎?

學生答案預設二:黑暗。理由:"塵網"其實只是比喻的說法,並非真的有塵土,在此指代的是官場,陶淵明因爲不堪接受上司的"侮辱",憤而辭官,這也看出官場的黑暗。

教師評點:這位同學能夠透過"塵網"的表層意思,去把握其指代的意義,並且能夠聯繫陶淵明的生平進行理解,很好。但是"黑暗"一詞的感情色彩是不是太濃了?

學生答案預設三:拘束。不論是"網",還是"樊籠",都有約束人的自由的意思。人在官場,一切都要按照官場規則辦事,上級派郵督來督察。爲人驕橫的郵督一到彭澤縣就差人把陶淵明叫來見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則將影響他的前程。這些都是身不由己的,爲此,陶淵明才辭官回家。

教師點評:這位同學能夠分析"網"和"樊籠"的意象,引申出"不自由"的含義,並且能夠結合陶淵明的辭官經歷進行理解,分析得很透徹。

學生答案預設四:繁忙。雖然文中沒有直接點出這一點,但是作者說"虛室有餘閒",既然在田園裏有悠閒的感覺,那麼與之對應的官場肯定就是公務繁忙,作者忙於公事,得不到片刻清閒,因此嚮往迴歸田園。

教師點評:這位同學能夠從對立面的意思入手進行分析,很機智,很準確!

在把握了"塵俗世界"的特點之後,那麼"田園世界"的特點也就"呼之欲出"了。

學生答案預設一:自由、悠閒。在官場如同"塵網",如同"樊籠",沒有人身自由,那麼身在田園,便可享受自由而悠閒的生活了。

教師點評:依然從對立面的意思入手進行分析,不錯。

學生答案預設二:美感。"塵俗世界"充滿了社會主流價值的功利性,例如入世、立功、做官、經世致用等,那麼"田園世界"的特徵就應該是無功利、詩意、出世、隱居、審美等。

教師點評:這位同學能夠深入表層世界的價值觀層面,去把握"田園世界"的精神價值,可見,他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一層了。

(四)第四步:進一步賞析陶淵明構建的"田園世界"

學生再次朗讀詩歌,特別是從"方宅十餘畝"到"虛室有餘閒"這十句詩,要反覆朗讀。讀完之後,教師提出問題:陶淵明的"田園世界"真的很美嗎?或者說,你認爲這段描寫的景物美不美?請闡述你的理由。

學生答案預設一:作者選取的意象本身並不具有美感,例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煙,特別是雞和狗,都是農村最平常最常見的景物,怎麼會美呢?

學生答案預設二:雞和狗固然都是農村常見的動物,但是榆柳和桃李,還有炊煙,其實本身還是具有美的特徵的,這一點可以通過想象獲得,例如榆柳和桃李的顏色、煙的形態特徵,還可以聯繫其他詩歌中類似的意象。

學生答案預設三:就算這些事物不美,但是在一個獨特的場合,即對剛剛脫離了官場的苦海的詩人來說,他離開三十年後,又回到了昔日長大的地方,那種親切感、幸福感是溢於言表的,因此在詩人獨特的審美、詩意的目光的觀照下,一切都是那麼悠閒,一切都是順應自然,自然即美。

教師點評:剛纔幾位同學都談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回答問題不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具體分析炊煙、桃李的美,這種思路值得讚賞;有的同學能夠將寫作語境、作者的心境與詩歌本身結合起來解讀,收到了很好的閱讀效果。那除此以外,有沒有別的視角,例如詩歌的文體特徵?

教師引導學生從詩歌的"文體特徵"的角度去賞析詩歌,這就是一種依據文本體式的閱讀策略。也就是說,我們要回答的不僅僅是"景物本身美不美",或者說是"作者的心境使得景物描寫很美",而且我們還要站在讀者的角度,站在文本的"言說形式"的角度去思考:是什麼文體特點讓作者筆下的景物描寫顯得很美?或者說,景物本身美不美,這是次要問題,主要問題是:作者對景物描繪得美不美?這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問題,學生可能一時還找不到思路。不過教師提示了詩歌的"文體特徵",學生的答案也會朝着這個方向思考。

學生答案預設一:這十句詩都講究押韻,例如田、間、檐、前、煙、顛、閒,雖然不如後代的律詩那麼有法度,但讀起來確實朗朗上口,從而使日常事務帶上詩歌的獨特的韻味特徵,這一點可以反覆朗誦。

學生答案預設二:詩歌講究對偶。對偶,則是一種語言構造技巧,"無"與"有"的對照,"形"與"聲"的對照等,"遠"與"近"的對照、"聚"與"散"的對照等等,這不僅是一種修辭技巧,一種描寫技巧,而是一種詩歌的獨特的文體特徵。

學生答案預設三:作者很講究煉字,疊詞"曖曖"和"依依"、動詞"蔭"和"羅"的使用等等。"曖曖",寫出了遠方村落的稀疏朦朧的特點,"依依"寫出了炊煙裊裊上升的狀態。"蔭"和"羅",似乎並非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帶有了人的特徵,"蔭",好像是人物的活動,"羅",似乎是人物在羅列某種東西。

學生答案預設四:作者在詩歌句法方面也很有考究。試比較"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和"狗在巷中叫,雞在樹上鳴",顯然,後者帶有強烈的口語化的特徵,前者則是很講究句法的`使用,即狀語後置。

教師點評:上述同學抓住了詩歌的押韻、對仗、煉字、句法等角度,對這幾句的景物描寫進行了文體方面的觀照,這其實就是鑑賞的要義所在。所謂鑑賞,不僅能夠說出詩歌之美,而且還要講出道理來,講講詩歌因何而美。

(五)第五步:進一步理解陶淵明構建的"田園世界"的意義

按照現代人的看法,做官意味着富貴,意味着特權,意味着更高的平臺與更多的社會資源,誰都向往做官,誰都向往考公務員,其實對於陶淵明而言,做官也是一種物質意義上的保障,既然如此,怎麼理解"歸園田居"的獨特意義呢?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首先是"隱居"的文化母題對後世詩人的影響。後世詩人,無不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反覆徘徊,既"身在江海之上",又"心居乎魏闕之下",這也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也爲我們留下了一大批流傳千古的名篇。

其次是如何正確對待"立功"與"自由"之間的矛盾衝突,在這個點上,切不可對"功業價值"進行過度批判,而應該辯證看待二者的得失,在立功、自由、人生價值、精神享受等價值觀念中做出理性的選擇。

這部分,不必過度展開,價值觀引導即可。

(六)第六步:結束語

《歸園田居》我們就學完了,掩卷沉思,確乎回味無窮。其實,對於詩歌,理解和鑑賞是兩大能力,前者着重於內容,後者着重於文體。希望我們在閱讀詩歌時,多在內容理解方面下功夫,多在詩歌的文體特徵方面花心思。謝謝大家!

  五、【教學反思】

一、依據學情進行教學設計。很多時候,教師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去設計教學,有時候就會出現"學生會的老師拼命講,學生不會的老師也不講"的情況。瞭解學情,落到實處並不容易,我採取的是問卷調查的方式,將學生的已有經驗與新的困惑進行分類整理,據此設計教學流程。例如學生的問題在於如何認識陶淵明的"田園世界"以及分析中間十個景物描寫的句子,據此,我設計了兩個主要的教學流程。

二、依體式,定終點;緣學情,明起點;中間搭2—3個臺階。這是王榮生教授提出的備課策略。"終點",就是教學目標,這一點要根據文本的體式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定爲"理解詩歌"與"鑑賞詩歌",前者是把握詩歌的內容,後者是把握詩歌的文體特徵。"起點",就是學情。根據體式與學情,我搭了兩個主要"支架":一是用填表格的方式,理解陶淵明構建的"田園世界",二是用文體角度,賞析中間十個景物描寫的句子,進一步賞析陶淵明構建的"田園世界".除此以外,還有一首一尾兩個"輔助支架":一是對題目的解讀與理解,二是對"田園世界"的意義的理解。

三、"教師引導、學生主導"的"雙導教學模式".這節課,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多達10分鐘,加上回答問題的時間,至少佔了一節課的30分鐘,教師僅僅起着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僅有探討的熱情,而且對文本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