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優秀讀後感想閱讀心得作文

美文摘抄是一種反覆學習的習慣,還可以適當書寫一些自己的讀後感。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美文摘抄讀後感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美文摘抄優秀讀後感想閱讀心得作文

  美文摘抄讀後感篇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爲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護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而對一父子之間的通信,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得到如此多的認同,這就是《傅雷家書》不同於普通家信之處。

看完《傅雷家書》後,我認爲這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字裏行間都體現出傅雷對兒子的愛。

《傅雷家書》中曾提到:“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地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是在做人方面還是在生活細節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文都是想讓傅聰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流露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兒女強烈的感悟。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很多啓示,許多父母只知道嚴格地管教自己的兒女,卻忽略了與他們做朋友和他們交流的最好方法,他們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不知道他們的這種做法只會使子女的心態扭曲。有些家長盲目的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嗎?他們有傅雷身上的品質嗎?光學傅雷的一個“打”字,打得出好結果嗎?於是孩子們嚐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嚐到了在壓力和恐懼下學習,孩子們的金色童年因此而變得黯然失色。傅雷悟出來了,他的晚年雖然由於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爲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家書中已相當多的篇幅談美術,談音樂,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不管是傅聰去波蘭留學獲得國際大獎,還是後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終關注着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特別是經常給他郵寄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有關繪畫,雕塑等藝術門類中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這本書以父親的口吻循循善誘,讀起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着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細細品味,不難體會到傅雷望子成才的良苦用心,他的家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傅聰前方黑暗的道路,引導傅聰走向光明的未來。

  美文摘抄讀後感篇二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地吐綠,也是養蠶的好季節。我最喜歡那可愛的蠶寶寶了。

我的好友張鍾情送我一張佈滿小米班大小的黑黑的蠶種。每個蠶種中間都有凹點,不久,小蠶破殼而出,跟小螞蟻差不多大;黑褐色,頭大身小身上長滿細毛,大約兩天後身上毛不見了。他仰着頭東張西望,好像在找東西吃,可它太小還不能吃整片的桑葉。我只好把葉撕成碎片,灑在盒子裏面餵它。

小蠶非常貪吃,只要它一吃桑葉就不肯放下,大嚼起來不知飽,不管什麼時候看它,它總是在吃,如果它正在吃得高興時,你硬把它拉下來,就死死抱住桑葉不肯放下。只好把桑葉也帶起來了,那饞樣毫無紳士風度。它長得可快了!有時,它一夜就可以長几毫米長呢!

有一次,我去看蠶寶寶正在幹什麼,我一看,呀!蠶寶寶一動不動的趴在那裏,好像生病了,我急得像熱上的螞蟻就急得團團轉急忙找來媽媽問是什麼回事。媽媽說:“孩子,蠶寶寶不動是要脫皮了。”我說:“是這樣呀!蠶寶寶沒有生病呀!”大約過了一兩個小時,我再來看它們時,呀!有好多蠶都在脫皮呀!它們先從嘴角裂開一條縫接着不斷地收縮蠕動身子,然後慢慢地從皮裏鑽出來,剛脫皮的小蠶已換上了新妝——白嫩的蠶寶寶。

蠶寶寶每脫一次皮就長大很多,更使勁的吃桑葉,它圍繞着桑葉的邊緣來回的咀嚼,吃葉的時候發出“沙沙”的聲響,不仔細聽的人還以爲是下雨呢!一片桑葉幾分鐘就進入它們口中,蠶漸漸長大,然後又脫皮,等它脫了四次皮後才發育成熟。

蠶寶寶一個月左右已長成大了,這時慘淡眉目清秀,胸部透亮,頭上有對小眼睛,前下方的嘴又在吐絲孔,四對胸足與尾巴幫助它運動。在簸箕裏面扭來扭去的樣子十分可愛,我不是的用手摸摸它那肥胖的身子。

蠶寶寶過了不長時間後就不吃葉子,它圍着簸箕到處爬;原來它是在找好地方開始吐絲,它圍繞自己的身體吐出一根白絲,不久後就把身體包在裏面。我看不見蠶了,便問媽媽:“蠶在裏面幹什麼?”媽媽告訴我:“蠶變成繭,把自己包在裏面不吃不喝,接着變成紅赤色蠶蛹,大約十來天后蠶會成蛾,蠶蛾會咬破繭出來交配產卵它就這樣繁殖後代。”聽後,我感到蠶真是一個大魔術師。

蠶全身都是寶,它把一切讀獻給人類,件事絲織品的原料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蠶蛹是化工的原料可製作醬油,它的糞便是農家的有機肥料。

親棄疾寫“春蠶到死絲方盡”是蠶的一生真實寫照,聽說一條蠶可吐絲三千米以上;你看小小的蠶兒難道不是世界上的一寶嗎?當你看到那精巧絢麗的綾羅綢緞時,你會爲這小蠶兒創造的奇蹟而驚歎;更被它們平時默默無聞的辛苦勞作最後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爲人類作貢獻的精神所感動。它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後感:

僅第一眼,這篇以《蠶》爲題的文章便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蠶》,到底寫些什麼?又會以什麼角度,怎樣的啓示來引起我們的思索呢?帶着滿滿的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織下了一個厚厚的繭。”這文章的第一句話,就頓時讓我感觸良多。而作者在形容這織成的“繭”時,則用了這樣的描述:“那是用一種細細的、柔韌的、若有若無的絲織成的。是痛苦的絲織成的。”我想那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在當今社會裏,在激烈的競爭下,由於過大的壓力所形成的。這無論是來自外界還是自我,都只不過是無形的一種承受,而非享受。因此,她是痛苦的,以至於最後她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解壓,發泄。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爲自己織這樣的繭呢?!當我們踏進學堂,當我們步入社會,競爭、困難無處不在。於是我們都學會了將自己最好的一面不停地展示,忽略了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此外,當我們有所成就時,一個叫“虛榮”的東西,帶着妹妹“攀比”,很自然的便纏上了你。放棄快樂,放棄自由,緊緊抓着自己過去的光輝念念不忘,只爲在別人眼中高高在上。長久一來,阻礙我們自我突破的“繭”就形成了。正如俗話所說“最難戰勝的敵人是你自己,而最難割捨的記憶是曾經的風光”。讀到最後,那句“你們織的繭,得你們自己去咬破!”,不僅昇華了主題,點明瞭意義,還告訴了我們“破繭”的唯一方法,憧憬了“出繭”後的精彩!

的確,遇到問題時,所出現的困難與挫折會讓我們害怕、逃避,以至於我們不敢正視自己的錯誤、缺點,光取長不補短。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如給自己織了一層繭,無法突破和進步;我們應該長做工作(學習)檢討及自我檢討,取長又補短;獲得每一次成功時,當激動與欣喜過後,自大驕傲會成爲我們成長的絆腳石。我們就應該將每一次成功都當成自己一份珍貴的經驗,一段美好的回憶。而非,是整天掛在嘴上炫耀的籌碼。放下過去輝煌的自己,方可取得下一個更大的成功!結實的“繭”可以暫時保護起你,卻也阻隔了溫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

拿出勇氣,破繭成蝶;正視自己,放下過去:踏踏實實,從零學起。努力並快樂着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美文摘抄讀後感篇三

魯迅曾經說過:“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是啊,人活着不能沒有希望,否則會像失去控制的小船,隨波浮沉。若有了希望,便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有了奮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熱情之母,它孕育着榮譽,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瀕臨死亡的人看到了生存;使屢遭挫折的人看到了成功;使身處絕境的人看到了力挽狂瀾的可能。總之,人活着絕對不可以沒有希望。

每個人都要向着希望去努力去奮鬥。如果人沒了自己的希望人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一次。在新聞上報到了一個事實,四川地震寫一個人在危難在即的時候一直堅信着自己的那份希望,希望自己可以活下去。不被地震奪去他的生命,他心裏反覆的重複着自己的希望也但願有搜救隊可以及時的發現他和及時的醫治他。最後他獲救了。

後來他說自己就是靠着自己的那份希望才活了下來如果沒有了那一點的信念在心中。他恐怕早就死掉了。

這則事蹟說明了希望的重要以及它的強大作用。人一定要有希望。

讀後感:

這篇議論文,有明確的中心論點,文題即論點,作者引用魯迅的名句: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點明有希望,纔有光明,文章不缺乏思想的表述,只是在事例的列舉上不夠精當,不能很好的論證觀點,論據不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