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 而成功並非機緣巧遇。成功者與平庸者的不同之處往往在於各自的生活和工作習慣。 “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習慣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個人各自的種種習慣,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進。 而培養良好的習慣是從平庸走向卓越的關鍵。

國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否有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成績。 學生的成績不理想,就是因爲有一些壞的習慣在作怪。

一、學生的不良習慣

1.學習任務不明確。 課堂上不明白自己要幹什麼,該幹什麼,總是讓教師在後面推着走,尤其在自習時表現最明顯, 自習課時常發呆、亂翻,或者左顧右盼,白白浪費時間。

2.學習無計劃。 學習完全憑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學很長時間,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什麼都不幹了。

3.學習不定量。 每天該完成的學習任務不能及時完成,喜歡搞突擊。 用這種學習方法如果在國中,國中物理內容少,又相對簡單,對學習成績影響不大。 但是高中物理容量大,又有一定難度,再用此方法學習,肯定吃虧,高一很多學生就因此成績出現下滑。

4.學習時馬馬虎虎。 上課時不是找不見課本就是找不見學習用具,作業經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錯誤率很高。 不是題看錯就是字母寫錯或計算錯誤。

5.學習時一心二用 。 做作業或複習時,不專心,常做一些小動作。 比如,轉筆、吃東西、邊聽歌邊算題、邊聊天邊學習。

6.不懂也不問。 原因之一是膽小,不敢問教師;第二太愛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不懂也裝懂,;第三自己心裏沒底,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

7.知錯也不改。 作業本發到手裏,雖然教師已經批出了不少問題, 但很少認真反思;試卷基本都是隻關注分數,從不認真分析錯誤原因,並改錯。

8.爲完成任務做作業。 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做完了萬事大吉。

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針對以上不良習慣,作爲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規定時間做好規定的事情。 遵守課堂紀律,剋制自己,專心學習。

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指導學生制定計劃,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學期有學期的規劃,每週有每週的計劃,每日有每日的任務。 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3.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 、聽課習慣。自主課上要求學生在學案的引領下通過自主學習, 初步掌握本節所學知識的基本內容,本節用到的描述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在概念學習時要求學生理解爲什麼要引入這個物理概念?怎樣引入物理概念。 對於物理量要理解爲什麼引入這個物理量,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明確它的定義式和決定式,是矢量還是標量,單位是什麼。 對於物理規律要明確它的適用範圍,掌握並理解它的不同表述形式,對於數學表達式要分清是代數式還是矢量式等。並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或疑惑記錄下來,做到心中有數。

展示課上要求學生積極展示, 展問題,展思路;當別的學生展示或教師點評時,認真聽講,邊聽邊思考。 注意展示學生及教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主動質疑,及時記錄重點和難點內容。

課下要求學生結合課堂情況,再次認真複習課本,及時進行復習和總結,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慢審快做”審題時找關鍵詞。 比如“光滑”“緩慢”“恰好”等,明確研究對象及研究過程, 用合適的形式,比如,文字、圖象等再現情景,需要受力分析的把受力分析圖畫出來, 結合已知與求分析用什麼規律來解答。比如,解決力學問題時主要從兩個角度來考慮一個是力,另一個是能。答題時書寫要規範,寫出必要的關係式和文字說明。

5.要有思考的意識。 常問自己爲什麼 ,並想辦法解決。 當遇到一個問題時,自己先想想,把這個問題裝在腦子裏,吃飯時想,走路時想,睡覺時想, 想着想着自己就把問題解決了,實在想不明白的問題再問教師、問同學,當他們幫你解答後,自己再琢磨琢磨明白了沒有。

6.鼓勵學生不恥下問。 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況且是學生。 問的問題要經過思考,不能這樣問:“這個題怎麼做? ”而要這樣問:“這個題這樣分析對嗎? ”“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嗎? ”“我這樣理解對嗎? ”

7.整理備忘錄。 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備忘錄,備忘錄上寫兩個內容:(1)每次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後,讓學生將其中重要的知識整理在備忘錄上,與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使知識系統化。 (2)做完題後在備忘錄上對錯題進行分析,錯在哪裏,爲什麼錯了? 正確的解法是什麼? 爲什麼這樣解? 還有別的解法嗎? 考查的是哪個知識點? 這些就是自己學習上的漏洞,督促學生經常看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自然就會補上。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劑;習慣的意義是寶貴的,它是人生無價的財富和資本。 擁有一個好習慣將會給事業和生活帶來無窮的收益。 培養良好習慣不妨就從現在做起,讓它帶領我們不斷前行,收穫豐盛!

國中物理教學中激勵策略的運用體會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如果沒有外部激勵機制, 學生就很難長時間對認知活動保持強大的學習動力, 學生的學習熱情會隨着學習的深入而逐漸降低, 甚至會失去學習興趣。 如何激勵學生,讓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與學習熱情, 讓學生始終對學習保持長久而穩定的學習興趣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尤其對於物理學科而言,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系統性與邏輯性,不像語文等學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學生眼中物理無非就是概念、公式與定理。

要想讓學生對物理認知活動保持長久的學習動力,就要運用激勵機制,不斷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信心,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強化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讓學生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物理探究性活動中來,在探究中構建知識、形成技能。 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國中物理教學中激勵策略的運用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以情感激勵學生

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性, 積極的情感可以激發學生的愉悅感, 激發與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從而使學生主動而積極地投入到物理教學活動中來。 有了學生積極情感參與的物理教學,學生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更能不斷閃現智慧與創新的火花, 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包括兩個方面:

1.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與學生關係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學生對教師所任教學科的學習態度,決定着教學的成敗。 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處於教學的對立面上, 是管理與被管理的單純教學關係,教師習慣於高高在上,學生習慣於被動接受, 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情感溝通與心靈互動,整個教學都冰冷的。 只有在師生之間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建立積極的師生情感,這樣才能達到讓學生喜愛物理的目的。 首先,教師要熱愛與關心每一位學生。 用愛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與喜愛。 要深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幫助學生排除困難。 其次,要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 學生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學習中明顯地表現爲成績好與差。 作爲教師不能因學生成績的優劣而區別對待,而是要體現公平與公正,一視同仁,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重與敬重。 如此方能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積極的情感。

2.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情感。物理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要燃起學生求知的火焰,就必須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向學生展現物理教學的魅力,以此來改變以往學生對於物理的看法, 讓學生對物理另眼相看。如注入生活元素。物理學科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 將物理與生活聯繫起來,在教學中注入生活元素,可以改變以往枯燥的講述, 而是將抽象的知識寓於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來引入物理教學,這樣更能拉近學生與物理的距離,增強教學的親切感與熟悉度,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這樣更能激起學生對物理學科積極的情感,從而達到以情感來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

二、以成功激勵學生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所獲得的成功體驗越多, 其學習興趣越濃、學習動機越強;反之失敗會消磨學生的信心,而使學生完全喪失學習興趣。 不要小看一次成功, 也許正是這次成功點燃了學生學習的激情與信心,讓學生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勇往直前,取得更大的進步與成功。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學會運用成功體驗來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期待, 讓學生成爲成功者,強化學生的榮譽感,堅信自己能夠成功, 從而使學生產生更爲強烈的學習熱情與積極的學習行爲。

1.堅信學生能夠成功。學生有着巨大的潛能等待挖掘,我們要對全體學生充滿期待,要堅信所有學生經過努力都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釋放潛能,都可以取得自身最大的發展與進步。 教師只有樹立這種學生觀,才能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信任、期待與鼓勵;而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這種期待與鼓勵,也會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更加堅信我能行,我一定能夠成功。 這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所在。

2.因材施教。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刀切, 而是要深入研究學生的實際學情, 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全面掌握,正視學生間的差異性,制訂不同的教學起點、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這樣的學習活動才能體現個性化,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能夠讓全體學生在自身基礎上得到長足發展與提高,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自己的成功。

3.實施賞識教育。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發現學生的成功,尤其是對差生,要用放大鏡來尋找學生的進步, 哪怕只是極其微小的,也要給予學生必要的表揚。 善於對學生進行縱向比較,發現學生的進步,加以肯定,同時又要適當地進行橫向比較, 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同時又能讓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總之,激勵具有強大的感染與帶動作用,可以不斷引發學生更爲強烈的學習動機,爲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激發情感、體驗成功,發揮情感與成功的激勵效應, 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這樣的教學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國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 而成功並非機緣巧遇。成功者與平庸者的不同之處往往在於各自的生活和工作習慣。 “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習慣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個人各自的種種習慣,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進。 而培養良好的習慣是從平庸走向卓越的關鍵。

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否有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成績。 學生的成績不理想,就是因爲有一些壞的習慣在作怪。

一、學生的不良習慣

1.學習任務不明確。 課堂上不明白自己要幹什麼,該幹什麼,總是讓教師在後面推着走,尤其在自習時表現最明顯, 自習課時常發呆、亂翻,或者左顧右盼,白白浪費時間。

2.學習無計劃。 學習完全憑心情,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學很長時間,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什麼都不幹了。

3.學習不定量。 每天該完成的學習任務不能及時完成,喜歡搞突擊。 用這種學習方法如果在國中,國中物理內容少,又相對簡單,對學習成績影響不大。 但是高中物理容量大,又有一定難度,再用此方法學習,肯定吃虧,高一很多學生就因此成績出現下滑。

4.學習時馬馬虎虎。 上課時不是找不見課本就是找不見學習用具,作業經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錯誤率很高。 不是題看錯就是字母寫錯或計算錯誤。

5.學習時一心二用 。 做作業或複習時,不專心,常做一些小動作。 比如,轉筆、吃東西、邊聽歌邊算題、邊聊天邊學習。

6.不懂也不問。 原因之一是膽小,不敢問教師;第二太愛面子,喜歡打腫臉充胖子,不懂也裝懂,;第三自己心裏沒底,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

7.知錯也不改。 作業本發到手裏,雖然教師已經批出了不少問題, 但很少認真反思;試卷基本都是隻關注分數,從不認真分析錯誤原因,並改錯。

8.爲完成任務做作業。 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做完了萬事大吉。

二、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針對以上不良習慣,作爲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規定時間做好規定的事情。 遵守課堂紀律,剋制自己,專心學習。

2.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指導學生制定計劃,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學期有學期的規劃,每週有每週的計劃,每日有每日的任務。 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3.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 、聽課習慣。自主課上要求學生在學案的引領下通過自主學習, 初步掌握本節所學知識的基本內容,本節用到的描述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在概念學習時要求學生理解爲什麼要引入這個物理概念?怎樣引入物理概念。 對於物理量要理解爲什麼引入這個物理量,它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明確它的定義式和決定式,是矢量還是標量,單位是什麼。 對於物理規律要明確它的適用範圍,掌握並理解它的不同表述形式,對於數學表達式要分清是代數式還是矢量式等。並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或疑惑記錄下來,做到心中有數。

展示課上要求學生積極展示, 展問題,展思路;當別的學生展示或教師點評時,認真聽講,邊聽邊思考。 注意展示學生及教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主動質疑,及時記錄重點和難點內容。

課下要求學生結合課堂情況,再次認真複習課本,及時進行復習和總結,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慢審快做”審題時找關鍵詞。 比如“光滑”“緩慢”“恰好”等,明確研究對象及研究過程, 用合適的形式,比如,文字、圖象等再現情景,需要受力分析的把受力分析圖畫出來, 結合已知與求分析用什麼規律來解答。比如,解決力學問題時主要從兩個角度來考慮一個是力,另一個是能。答題時書寫要規範,寫出必要的關係式和文字說明。

5.要有思考的意識。 常問自己爲什麼 ,並想辦法解決。 當遇到一個問題時,自己先想想,把這個問題裝在腦子裏,吃飯時想,走路時想,睡覺時想, 想着想着自己就把問題解決了,實在想不明白的問題再問教師、問同學,當他們幫你解答後,自己再琢磨琢磨明白了沒有。

6.鼓勵學生不恥下問。 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況且是學生。 問的問題要經過思考,不能這樣問:“這個題怎麼做? ”而要這樣問:“這個題這樣分析對嗎? ”“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嗎? ”“我這樣理解對嗎? ”

7.整理備忘錄。 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備忘錄,備忘錄上寫兩個內容:(1)每次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後,讓學生將其中重要的知識整理在備忘錄上,與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使知識系統化。 (2)做完題後在備忘錄上對錯題進行分析,錯在哪裏,爲什麼錯了? 正確的解法是什麼? 爲什麼這樣解? 還有別的解法嗎? 考查的是哪個知識點? 這些就是自己學習上的漏洞,督促學生經常看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自然就會補上。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催化劑;習慣的意義是寶貴的,它是人生無價的財富和資本。 擁有一個好習慣將會給事業和生活帶來無窮的收益。 培養良好習慣不妨就從現在做起,讓它帶領我們不斷前行,收穫豐盛!

國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低效現狀及完善

師生互動主要是通過課堂語言和行爲使得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從而達到心靈的溝通,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內汲取營養。對於國中英語教學而言,師生互動顯得異常重要。由於英語是不同於母語的存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陷入誤區,但師生互動可以促成理解和表達的有機結合,可以架起英語學習信息輸入和輸出的橋樑,因而有效的課堂就可以將教師的引導作用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國中英語互動課堂的意義

課堂互動以“互動”爲核心,通過各種方法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而不是被教師牽着走,通過互動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不斷摸索,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互動課堂的意義:

(一)吸引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在課前設定好每一堂課的教學目的,並圍繞着教學目的設計課堂內容,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環環相扣的教學任務,可以使學生的大腦長時間在興奮的刺激下精神百倍,提高課堂活躍度。

(二)通過適時的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教師可以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多給予學生表揚和肯定,如“Good”“Great”等等,學生一旦得到教師的認可,就會在自信心的驅使下更加努力地學習,使學生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激發,樹立起積極學習的自信心。

(三)通過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教學也是體現互動的重要性,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強調個性,讓每一個學習個體都能夠得到進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通過小組競賽、小組遊戲和小組辯論等形式,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從而建立起班級內部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二、國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低效現狀

近幾年,我國國中英語課堂大力推行互動教學,但往往互動“浮於表面”,使得互動教學都無法達到預期目的,影響教學效果。

(一)單調的互動形式制約着學習興趣的激發

由於長期受傳統教學的影響,雖然大多數教師擁有了互動的意識,但短時間內無法真正貫徹落實互動教學,使得教學實踐中機械互動佔大多數,通常以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種單一的形式來開展,使得教師只能與成績優異的學生互動,那些聽課跑神、基礎較差的學生的互動就顯得特別低效。

(二)互動的動機存在偏差

師生互動本來應該是用於激發學生思維的方法,而不是師生課堂管理的工具,但是有些教師卻不遵從互動的本質,使互動行爲的目的扭曲。就拿課堂提問來說,課堂提問是及時反饋的途徑,教師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並有針對地採取一些措施,激發學生思維,但是有一些教師卻將提問當做是懲罰精力不集中的學生的手段,使得學生誤以爲提問就是懲罰,從此開始畏懼課堂提問,大大削弱了提問的互動作用。

(三)缺乏科學的互動內容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但是大部分教師卻受教材和考試的禁錮,沒有對課本進行適當延伸,學生長期學習單一的教學知識,就無法在多元的知識學習中生成新的教學資源,從而影響到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三、完善師生互動,助力國中英語課堂

(一)發揮互動動機的重要作用

學生能否積極參與是互動能否成功的關鍵。而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應該從互動動機出發,讓學生樂於互動,提高教學互動的質量。

1.拓寬國中英語課堂的互動目標,用發展的眼光制定彈性教學目標,讓優等生、中等生和後進生都有空間進行自由的探索、創造。

2.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與學生心理相符的互動形式。比如由於低年級渴望學習知識,在面對一門新的語言教學時,往往積極配合、主動參與,教師在互動形式上就可以少下功夫,多開展趣味基礎教學。由於高年級的學生擁有一定的獨立性,會有選擇地參與教學過程,對於過於幼稚的互動,或者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教師可以更多地在互動內容和形式上下工夫。

另外,教師還應該利用網絡資源多充電學習,蒐集其中豐富的教學材料,將有用的信息整合到課件中,在形成具有特色教學課件的同時,也使自身內涵在信息資源平臺上得以充實。

(二)巧設情境,促進互動生成

一方面,嘗試將傳統的教學空間形態改變,適應新時期學生的心理需求。傳統的教室有高高的講臺和整齊排列的課桌,教師站在高處,讓師生之間的交流就像隔了一層屏障一樣。因此,教師可以嘗試改變座位的排列方式,運用課堂空間進行圓圈排列或U型排列,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遊戲,讓教師在面對面、眼對眼交流中感受學生的神情變化,有針對地啓發學生思考,實現和諧的英語教學課堂。

另一方面,巧設問題情景。由於國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英語教師可以適當拓展教材內容,以問題情境的形式將學生的互動積極性調動起來。

例如,學習LetsCelebrate這一單元時,我會先給學生放一首英文歌LetsCelebrateAHoliday,然後給學生大致講一下這首英文歌說的什麼內容,拋出“慶祝”這個話題,然後我會詢問學生:“你最想慶祝什麼節日?”

學生會爭先恐後地回答“ChristmasDay”“Mother'sDay”“SpringFestival”……我會記錄下學生所回答的節日,並展示這些節日的圖片,給學生大致介紹這些節日的來源和慶典方式。當提到聖誕節時,我會讓學生想象聖誕老爺爺在悄悄地給同學的襪子裏送禮物,然後讓學生說說最想要什麼禮物。在這種互動的環境下,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變得和諧有序。

總之,要想使英語教學有趣生動,就應該有效利用師生互動教學,一改傳統教學的呆板機械,讓學生在友好、寬鬆的課堂氛圍中靈活學習英語知識,樂於學習與積累。

參考文獻:

[1]徐耀枝.還互動本真創高效課堂———國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實效性的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3).

[2]張藝.國中英語課堂“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3).

國中物理實驗中學生創新意識的訓練

伴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國教育體系已經由應試教育逐漸轉向素質教育, 在這一轉變過程中, 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呈現在人們眼前。 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因此,只有轉變教學模式,創設適合社會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 國中物理實驗作爲一門基礎課程,無論是學生對實驗本質的瞭解、基本方法的掌握還是對物理規律的認識, 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對科學的態度, 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創新意識的訓練。

一、現階段國中物理實驗中所存在的基本問題

首先,在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實際實驗的開出率是非常低的,很多效果都不盡人意,伴隨着人們對實驗課所提出的諸多要求, 很多學校的物理實驗數目並沒有達到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雖然有的學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要求,但是最後的效果並不理想。

其次,學校與教師存在着很多輕實驗的態度,認爲“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從而使學生實驗成爲了演示實驗,無法使實驗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除此之外,物理教師由於對實驗的認識不足, 很多教師並不願意在實驗教學上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從而導致國中物理實驗的方法比較單一。

最後,現階段,學校實驗教學的模式比較僵化,教學方式比較呆板,很多班級中的很多學生做同一種實驗, 用同一種儀器與方法,所得出的結論也具備一致性。 這種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大部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看別人怎麼做,自己就怎麼做,對實驗不仔細觀察,無法進行思考。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國中物理教學質量

要想從根本上促進國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那麼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生介紹部分物理歷史,從而加強課堂上的趣味性。衆所周知,科學是嚴肅的,但是在表達方式上是豐富多彩的。國中物理的教學對象一般以高年級爲主,該類學生所持有的少年特點非常明顯,因此,興趣是學生學習國中物理的基礎。

比如,物理教師在爲學生講授“大氣壓”的時候,可以採用實驗的方式進行講解,可以將裝滿水的杯子倒置過來, 發現杯子裏的水沒有流出來,紙片也沒有滑落,從而使學生在理解大氣壓基本概念的同時, 也能夠相信大氣壓現象的存在。 這種實驗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對物理課程感興趣,並且能夠加深印象。

與此同時,物理教師在物理實驗課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 將實驗的細節問題以及值得注意的事項通過大屏幕的方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對國中物理實驗更加好奇, 從根本上加深其印象。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國中物理教學的效率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實驗是極其重要的。就目前而言,國中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着一種教學模式: 教師理論課程大於實驗課程。實驗在國中物理教學中是非常薄弱的環節,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知識能力,從根本上阻礙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在物理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動手實驗,能夠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物理現象, 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觀察能力, 從根本上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習的基本方法。與此同時,學生動手實驗能夠培養自身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從根本上展現學生的參與精神。

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國中物理的教學效果

在物理實驗中, 學生在動手參與的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基本能力, 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 在實驗過程中,要採取以小組爲單位的基本形式, 在時間許可的情況下,使其操作要求比較高的實驗,在學生進行參與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儘可能地進行展示。

除此之外,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作爲一名物理教育者, 對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有所重視。要知道,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最爲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也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在實驗前對實驗的步驟進行口述, 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等。 這種表達能力能夠使學生進行實驗心得的交流,從根本上使實驗的內容得到鞏固。與此同時, 在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 要對學生進行要求,使其做完每一個實驗都要完成實驗報告,並涉及實驗方案等。

衆所周知, 自學是人們獲取知識最爲便捷的途徑, 一個人在一生中所學到的知識超過80%都需要自學進行獲取,伴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信息化的社會中,國中生要想從根本上提高物理知識,瞭解物理實驗的本質,就需要在接受教師理論知識的同時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與思考,使其在提高自學能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國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五、結語

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作爲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國中物理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一個比較合理的國中物理實驗教學, 不僅能夠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並且還能使學生在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的同時,堅持科學的態度。 因此,作爲一名國中物理教育者,要不斷更新觀念,勤于思考,積極探索,使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在素質教育體系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實施。

參考文獻:

[1]施友桐.淺談國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

[2]邢耀剛.新課改下國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2).

[3]李安.從驗證性實驗到探究性實驗———國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9).

[4]蘇廣忠.國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之我見[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9).

中學物理語言的類型與特點

語言在人類文明傳播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人們進行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思維外在表現形式之一.

語言的組織形式表現了思維的角度,語言的思想內容表現了思維的高度,因此在教學中,各門學科會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的語言規範,因爲不同的學習內容要求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側重點不同,從而相對應語言的表達形式也有所差異,例如,語文側重於觀察、想象等,因此,語文課本中的語言傾向於形象地描寫和表述;數學側重於分析、歸納,所以數學語言偏重於呈現邏輯思維的語言.

物理學是一門解釋自然現象,揭示自然規律的學科.

物理知識的生長點是生活,因此觀察能力是學習物理必備的能力,此外,物理不同於語文僅僅依賴感性的觀察,甚至可以加入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物理要求學習者尊重事實,並且找出現象背後的機理,而感性觀察是思維進行最初的起點、後繼思維昇華的跳板,理性思考是高級的思維活動,體現出物理高於生活.

除此之外,物理學高境界的研究必須上升到數學描述,因此物理語言也必須同時具有數學語言的基本特徵.

因此,這也是物理的難點所在.

物理語言的這些特點對於還處於形式運算階段的國中學生提出了挑戰,也對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活動提出了要求.

新課程要求物理學科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那麼如何處理學科本身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衝突,顯得尤爲關鍵,故應該對物理語言的特殊性有所重視,讓學生掌握物理學習的工具.

1、物理語言的類型

物理語言的類型可以分爲概念語言,規律語言,公式語言,圖表、圖像語言等,這些內容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給予提示,引起學生重視,讓學生在學習物理伊始就讓學生明白這種行文風格或語感與其他學科的差異,學生就會在學習中有意識地進行分類處理信息,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於概念應該從哪些層面去理解,對於圖像應該從哪些問題去關注,而對於實驗規律又應該去獲取那些信息.

這個過程和學習英語單詞一樣,將學習內容按照自身特點歸類,既掌握了它的表現形式,又可以使學習過程變得容易很多.

1.1概念語言

在中學物理,尤其是國中物理課程中,概念教學顯得尤爲頻繁和重要,而有關概念的學習其實是側重於“新事物”的引進.

但對於有一定學習背景和生活經驗的學生來說,新事物大多隻是名稱不熟悉而已,正如蘇霍姆斯基所言“學生不是空着腦袋進課堂”.

因此,在概念學習的課堂中,教師要準確瞭解學生的前概念,纔能有效地科學利用這一課程資源.衆所周知,前概念會直接影響新知識的構建.

在物理學中,物理概念像一塊塊磚頭,要建造堅不可摧的物理大廈,必須保證每塊磚頭的質量.學生初學物理概念時,教師形象化語言顯得尤爲重要,比如,引導學生觀察“力”這一個字,從象形文字的角度來看,這個字像一個展現兩臂健碩肌肉的人.這一個過程加深了學生的人文素養,並且使科學知識也不再枯燥乏味.

形象化的語言具有親切感,立體感,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面對這門新課程時,不會只顧茫然地被動接受,而是能夠清晰地認識到物理只是生活的抽象,從而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建立.接着,教師便可通過舉例,然後分析、歸納,最後得出嚴謹的物理學概念,之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概念的文字表述,包括用詞、句式等方面着手.

學生如果可以用規範的科學語言表述物理現象,用專業的物理術語進行交流,無疑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此處還就提及,任何一個物理概念的抽象程度是“守恆”的,一味強調學生所熟悉的形象化語言描述,可能會給物理概念的嚴謹性帶來歧義,因此也給從事國中物理教學的教師帶來了“本徵”困難.

1.2規律語言

物理規律同物理概念一樣,基本且深刻.

物理規律最常見的就是通過實驗操作,然後歸納出一個普遍結論,從而得出.

由此,物理實驗在物理規律的學習中佔有重要地位.

首先,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的重要性.

物理實驗貫穿整個物理教學,實驗增加了結論的說服力,提升了課堂的感染力,調動了學生情緒,激發了學生興趣,使課堂氛圍輕鬆和諧.

此外,物理實驗是學生親身近距離接觸“事實真相”的最好途徑.

物理高於生活,但物理實驗的可操作性和可觀察性是物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紐帶,可以減國小生的思維跨度和抽象性理解.

那麼,在學習規律語言的過程中,即一般在實驗過程中,應該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問題,比如,實驗的組成,每個實驗都有基本相同的組成.

對於不同實驗,關注猜想的角度、實驗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項等等.

在具體實施了若干次實驗後,對實驗進行總結,包括方法、針對某一類儀器注意事項.

這樣總結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物理思想的沉澱過程.

就國中物理實驗而言,最重要的一個物理思想是“轉換”,比如,在學習動能時,通過兩個小球從相同高度下落,由此得出在水平面獲得的初速度是相通的;研究電阻大小時,通過觀察小燈泡亮度,或者電流表得出.

這些舉措,對於高年級學生的物理學習來說,似乎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對於初步接觸的學生而言,挑戰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

因此,讓學生理解規律語言的呈現途徑、呈現方法顯得尤爲重要,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學到的是某個實驗本身,還學到了在長期物理實驗的審視過程中,養成不自覺的科學角度,自然而然的規範步驟,這對學生的終身學習有促進作用.

1.3公式語言

物理公式和其他學科的公式最大的區別在於:物理公式中的每個符號都代表具體有特定含義的物理量,並且有一定的使用環境.

其實在物理學中,公式只是一種表現形式,一種體現物理簡潔美的途徑.

物理公式大體可以分爲兩類:概念式和計算式.

概念式,就是用公式的形式表示概念,比如密度、比熱容、壓強等都是用公式語言來表示的.這也是體現物理語言傾向於簡潔的一個體現.教師在介紹概念的過程中可以提醒學生這種用公式語言表述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注意這種簡單的表述帶來的便捷.

計算式是大多物理規律表現形式,比如歐姆定律,文字表述是:在同一電路中,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歐姆定律用公式語言可以表達爲I=UR.

不難看出,公式語言直觀、簡潔,但是在學生學習公式語言時一定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條件和範圍,例如歐姆定律必須是在“同一電路中”纔有意義.

1.4圖表語言

圖表一般用於實驗觀察過程中數據記錄的表現形式,包括表格和圖像.

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時,各項數據雜亂的記錄在實驗紙上,有時候會讓學生手足無措.

因此,學習圖表、圖像語言可以成爲學生整理數據的一項工具.

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設計表格,並將數據有序地放入相應位置.

設計圖表應該成爲學習物理的一項基本技能,它可以使數據記錄簡單,使用方便,觀察直觀.

而圖像則是數據的另一表達形式,不僅可以呈現實驗數據,更可以涵蓋豐富的知識,比如,表示晶體與非晶體特性的曲線,就是將表格的數據圖像化,通過曲線可以區別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判斷物質所處狀態等;運動學中的速度-時間圖像,可以全面表示物體的運動狀況,位移、速度、加速度都可以從圖像中“讀”出.

2、物理語言的特點

物理以自己的語言描述着客觀世界的現象、規律,其句式簡潔卻不失深刻,用詞嚴謹卻不顯枯燥,思想理想卻仍暗含普遍意義.

2.1簡潔與深刻

物理語言表現形式簡潔,思想內容深刻,這是其他學科無法企及的.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用36個字揭示了宇宙中所有物體的共同規律———在不受外力時不改變原來運動狀態的規律,還告訴我們物體有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力”的概念:“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區區幾個字引導了中學物理重要的一條主線,由“力”引發了物體狀態的改變,平衡與非平衡,物體間相互作用等內容.物理語言的簡潔所透露的美,展現出的不僅是物理學家深刻的思想,更是展現了人類對客觀世界透徹的認識和精準的表達.

2.2嚴謹與自然

物理語言儘管簡短,但嚴謹致密,不會因爲量的少,導致質的缺.

物理是一門以現象爲基礎,以數學爲工具的實踐性很強的自然學科.

而物理語言則是日常對物理現象描述語言的歸納、總結、錘鍊.

物理語言不會以偏概全,因爲物理公式、規律都會闡釋它們的使用範圍環境;不會推斷臆想,因爲需要客觀的觀察,實驗驗證,這一過程需要研究者有良好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其語序都不能前後倒置,比如光的反射定律,一定要是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因爲其中因果邏輯關係的確定;其字眼不能替代,比如對導體、絕緣體的描述,從它們是否“容易”導電來說明.

物理語言是對自然生活的科學表述,它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更加指導於生活.

2.3理想與現實

理想化是物理語言另外一個突出的特點.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描述很多是建立在理想條件下,通過構建理想模型,突出重要因素而得出.

在物理概念中,質點、點電荷、點光源就是把錯綜複雜的事物歸結爲簡單的問題.

在諸多物理問題情境中,會把物體本身或所處的環境理想化,比如,忽略重力、空氣摩擦力,以及說明輕質彈簧就是條件理想化,從而使物理情境明朗化.

理想與現實從來不衝突,在物理語言中也由此體現.

理想的物理模型和使用條件不是避重就輕,是爲了凸顯關鍵因素,所得結論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3、結論

物理作爲一門科學語言,其表現形式多樣,有概念、規律、公式、圖表,其語言特點鮮明,具有簡潔、深刻、嚴謹、自然、理想化、具有現實意義這些特點,它描述着客觀世界的規律、變化.

物理語言儘管仍舊是熟悉的漢字組合而成,但他們意義深刻,反映着最本質的世界.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語感”,讓學生要向學習其他語言一樣,熟悉它的行文方式、結構組織,明確它的特點和獨特性,對於物理語言有一定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物理意識.

物理語言的學習不會是學習語法的繁冗複雜,而是由輕鬆活潑的物理活動轉化爲簡潔嚴謹的物理文字,最後昇華爲物理思想的碰撞和有關科學態度感悟.

參考文獻:

1.王棣生.中學物理創新教法.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8.

2.羅敏.中學生物理意識的培養.教育教學論壇,2010(30):67.

3.魏嵋.關於物理學科語言與學習能力培養問題的探究.物理通報,2007(11):23~24.

4.楊小文.談談物理教師的口才藝術———論物理教學的課堂語言.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7):169.

國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重要性分析

物理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實驗教學又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得到廣泛的重視。 作爲實驗教學的重要形式之一,演示實驗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等方面,有着獨特的價值。 下面,筆者就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作用進行探討。

一、利用演示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生的認知特點是:對直觀、具體、形象的事物易接受,極感興趣。 因此,教學時,緊扣教學內容,大力加強演示實驗,可以給學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例如,在觀察“摩擦起電”現象時,要提示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對碎紙屑有什麼作用? 2.絲綢摩擦過的兩根玻璃棒,在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什麼現象? 3.把用絲綢和毛皮分別摩擦過的玻璃棒和橡膠棒靠近些, 它們之間會產生什麼現象?通過觀察,學生自己得出了“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及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結論。 通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 不僅成功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而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利用物理演示實驗促進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從記憶角度分析, 結合實驗講解的物理規律遠比單純的語言講解留下的印象深刻、久遠。科學研究表明: 語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頭腦裏的比例是 1:1000。 有人形象地這樣比喻:一棟華麗的大樓,你看一眼再復認時,不用語言表達便能認出。而讓你讀一遍作家對這一大樓的文字表述後, 再去復認這一指定的大樓時,始終比不上“你曾看一眼的工夫”。原因是前者一瞬間建立起來的神經聯繫是一種立體網狀結構, 而後者是依次性鏈狀結構。 演示實驗也是如此,它好比那棟“華麗的大樓”,能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印象,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 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以及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

物理概念大都是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來的,所以僅憑藉直觀感知和口頭描述是難以表達清楚的。對抽象思維能力還不高的國中學生而言, 教師只有通過相關的演示實驗, 才能使他們直接觀察到具有本質特徵的實驗現象,進而產生疑惑,激發探索的慾望。

例如,在講述“沸點與壓強的關係”時,原本在圓底燒瓶中沸騰的水,不繼續加熱就不再繼續沸騰了。此時用橡皮塞塞緊瓶口,反轉過來,用冷水澆注燒瓶底,水又沸騰起來了。 學生對此現象感到十分好奇,急於知道爲什麼,進而自主進行新課的學習。

演示實驗還可以讓學生多種感官並用, 讓他們充分調動自己的聽覺、視覺、味覺、嗅覺,進而獲得知識。

例如,在教學“力的概念”時,用手壓物體,壓物體的同時手也感到了壓力,把物體放在桌面,桌面代替手,學生就會得出異物同理的相同概念。用手把彈簧拉長,在彈簧下掛物體也可把彈簧拉長,這樣引申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這一概念。

四、利用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能力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探索是教學的生命線,探索得到的知識最深刻,最難忘”。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讓他們通過科學探究主動發現並獲取知識。 實驗除了對知識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顯作用之外,對非智力培養也有顯著的作用。通過演示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而且還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觀念、優秀的道德品質,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