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讀後感(通用2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現代詩歌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現代詩歌讀後感(通用20篇)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再別志摩。熟悉的筆調還是難以讓人忘懷。

《徐志摩詩歌全集》收錄了徐志摩生前發表的《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雲遊》四部詩集,並整理了他的其它詩篇,合併爲《醒!醒!》。詩人雖然輕輕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卻會永存於讀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儘管他自己說:“在二十四歲以前,詩,不論新舊,與我是完全沒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筆來,佳作便猶如山洪爆發一般涌現出來。作爲新月派詩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詩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同時具有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他的詩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駁雜的思想也在這個世界中一一體現。他的詩歌寫愛情、寫生活、寫景色、寫人間疾苦。

這裏引用徐志摩的詩:“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愛落葉的癖好。他們初下來時顏色有很鮮豔的,但時候久了,顏色也變,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話,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與落葉一樣的無用,至多有時有幾痕生命的顏色就是了。”有着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維不見得完美,有時只是一種多餘。看似華麗,卻經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卻不能傳給後世,也是一種無奈吧!對自己的無奈!

“人類最偉大的使命,是製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理想的極度,想象的止境,從人到神!詩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盤旋的。飛:超脫一切,籠蓋一切,掃蕩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詩的偉大,哲學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筆驚醒人們,別總關注物質,心靈的美也很重要。詩歌,它可以給你帶來心靈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現在,詩歌已經越來越少,看詩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確,詩不能給人們帶來財富,也許你認爲它只是在浪費時間。但你,沒有明白詩的意義。那種對心靈,對靈魂正真的描寫,在詩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聲,也許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發現的你的那份情懷。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 你願意記着我,就記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時空着惱,只當是一個夢,一個幻想;

“也許你沒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讓世俗矇蔽你的眼睛,睜開眼,

看看詩的世界。詩歌不是一種任務,詩人不是一種職業,它是一種對自身的覺醒,一中參透。詩歌沒有什麼,只要有那顆嚮往的心,讓我們細細品讀《徐志摩詩歌全集》,發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懷。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2

《給孩子的詩》這本書裏的詩寫的非常好,給我印象最深的幾首詩有:《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願意是急流……》、《如果記住就是忘卻》、《致橡樹》。

讀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後,我懂得了:任性的孩子,才擁有真正的童年。從小事無鉅細循規蹈矩的孩子,他的童年被大人社會剝奪了,當他從小失去了童年,長大就會失去自我,然後失去自己的一生。因爲童年的遊戲規則和大人的社會不一樣。一個任性的孩子,用童心來看世界,認爲世界應該是這個樣子——'每一個時刻,都像色彩蠟筆那樣美麗','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快樂的小河','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而大人們認爲這些和那幼稚可笑,這一切都是夢話愚行。所以,'我沒有領到彩筆',只剩下'收支和創痛'——純真的美夢就這樣一個個自生自滅。從對夢的癡心幻想到逐步認識冰冷的現實,也是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每一個的童年時代,都是夢的季節。小時候,我們閱讀的,是美妙的童話;畫的,是無拘無束的想象;聽的,是歡快的兒歌;做的,是無奇不有一心向往的夢。

讀了《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我懂得了,在面對>挫折,在寂寥的日子當中,我們應當振奮向前,相信希望就在前面,相信這一切很快就過去,而一旦過去便會成爲最美好的回憶。我們確實應當在悲傷的日子裏學會鎮靜,因爲快樂的日子一定會來臨。

讀了這些詩,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有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感悟。正如有句話所言:對於命運中的幸運而言,詩歌正如點燃火炬——某種意義上,詩歌之光照亮突然醒來的人。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3

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爲人民奉獻的人,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一個。

記得前不久,我在家裏閒着無聊,便找書讀。在不經意間,我從眼角瞟到了魯迅先生寫的《自嘲》詩,出於好奇,我拿起來看了看。《自嘲》這首詩主要講了魯迅先生當年失魂落魄的事。現在想起來,意思大概是:交了倒黴運怎麼還會想有順心事,躺在牀上連身都不敢翻,倒會把頭碰到牆上。所以,走在大街上用破帽低低地遮住臉,怕被別人看到——招來橫禍。我就像酒裝在漏船裏,在湖中心的激流中打轉,隨時有被湖水吞沒的危險。我這人不招人喜歡,有許多人指斥我,罵我,詛咒我,應該沒有病也會死掉,但我偏橫着眉毛冷淡地對待別人的指責,甘願爲人民做貢獻。然而,咒罵任人咒罵,窩囊我自窩囊,只要自己還有能夠安身的小樓,躲進小樓成爲一統天下,不管春夏秋冬。

讀完這首詩後,我感到了當時政府的黑暗和魯迅先生的無助,同時也體會到了魯迅先生的無私崇高精神。魯迅先生不僅滿腹才情,還經常關心勞動人民和進步青年。雖然他已經逝世了,但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4

《最後一分鐘》是一首充滿激情的詩。作者傾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懷抱最後一分鐘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時刻的思緒,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積蓄心中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香港迴歸祖國後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詩語言凝練,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摯熱烈,作者那沸騰的熱血與奔騰的豪情都融入在詩句之中了。教學詩歌,朗讀是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入課文的橋樑。可以說,朗讀猶如學生領會課文主旨的指揮棒。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各種朗讀法:利用初讀,逐節理清文章脈絡;運用細讀,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採用精讀,品味意境,品味思想;品味手法;啓用熟讀,把詩句中描述的形象和語言文字融爲一體,牢固地保留在頭腦中,積澱語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畢竟這一歷史事件學生還是比較陌生,大家對很多地方還不理解,有的同學就提出“‘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第1997頁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已將血和刀光鑄進我們的靈魂。’中的‘1997頁’是什麼意思?”,還有的同學提出“呼喊一般是大聲地叫,爲什麼詩中卻說‘輕輕地呼喊’呢?”也有的同學問“爲什麼說‘此刻,是午夜,又是清晨。’呢?不是自相矛盾嗎?”不得不佩服同學們質疑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不就正好體會了了香港迴歸祖國後,全國人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的心情,不就正好回顧了香港的屈辱歷史,不就展示了全國人民對香港迴歸祖國的熱烈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願嗎?一切要解決的問題都因學生提出的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可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如果學生在質疑後能想辦法釋疑那就更好了。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5

詩歌的文字彷彿是一羣跳躍在紙上的靈魂,它們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了詩人心中不滅的燈。詩人正是用這些靈動的方塊拼出了自己在歲月的笛聲中飄揚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閃爍着自己的光芒。詩歌是記憶深處的偶然相遇,是茫茫空寂的必然碰撞。是思想激起的漣漪,是夢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記着一瞬間的感受,承載了千古歲月的絕唱。

古往今來,寫詩的人很多,但詩人卻很少。寫詩的人和詩人的區別在於寫詩的人用詩歌訴說了自己的感受,而詩人卻是用詩歌描繪着自己生命。而徐志摩正是這樣一位用詩句傾訴着生命的詩人,用他的一生追求着“美與愛與自由”。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縣硤石鎮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雲中鶴。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近來我讀了一些徐志摩的詩,在這冬天寒素的日子裏,優美詩句在寒氣中迷漫,就像剛吃了一碗熱乎面,暖和全身。讀他的詩源於對他和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的好奇。起初只是閒來無事隨意翻翻,可讀過兩篇之後感覺他的詩雖然很簡短但意境深遠,耐人尋味。《難得》是給我印象很深的一首。

這首《難得》寫了一雙“寂寞”靈魂深夜對視,互訴孤寂之情。但這不是一團無病呻吟,而是令人感受到的貼近詩人心中的爐火的溫,還有對現實社會冰冷現狀的擔憂。人們常常把詩人和失意怯懦聯繫在一起,但我覺得詩句就是詩人手中的利器,在這白紙黑字上刻出了社會的分明;詩句更是入口的良藥,美化了人們的心靈。

通過徐志摩的詩,我感覺到了他心中那份對浪漫的執着。“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奇蹟,爲什麼不讓它飄滿浪漫的雪花”。《雪花的快樂》一詩則將浪漫與情景融爲一體。

讀詩並不是去鑽研它的意思,更注重的是它的意境,情到景到意象到既是讀詩的大境界,自己的心情隨着詩歌文字的浮現而波動,感覺自己的思想在窗外的浮雲之上隨風飄蕩,來到詩人面前,感受着詩人創作的衝動。詩句結束,合上書,周圍的一切還是原樣,但嘴角一笑,心裏已多了份對生命的禮讚。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6

著名詩人、法語翻譯家樹才編著的《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是12篇詩歌講座講稿,在樹才老師專業又淺顯易懂的講解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還和孩子們走進詩的王國,以詩意書寫童心。

樹才老師認爲,兒童詩的“教法”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寫,孩子們寫詩如同在語言的水裏游泳,你得一句一句往前遊,而寫好了一首詩,就算暫時游到了對岸。也就是說,寫詩是實踐,是行動。樹才老師通過幽默親切、最能打動孩子的語言引導孩子們如何去寫出心中的詩意。在詩歌講解中融入了他關於兒童詩的“詩觀”——童心即詩。他始終着力於引導孩子們去發現心靈與詩歌之間的關係。孩子們學習詩歌,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去發掘自己的個性,發現心靈的自由和靈動。教孩子們學習詩歌,並非是要掌握一種寫作上的技巧,而是通過學習詩歌,引導孩子去發掘自己的個性,發現心靈的自由和靈動。詩歌將帶領孩子們去向更開闊、豐富的生命之域,在漫長的人生中擁有一顆柔軟、細膩的心靈。

拜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明白:每個人生來都是有詩心的。詩心是什麼呢?詩心就是你身體裏最柔軟、最細微的那部分存在,而寫作詩歌能讓那部分存在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喜歡詩,願意寫詩,將來能否成爲詩人並不重要,心裏有詩心纔是最真實、最值得珍惜的。孩子想什麼說什麼,怎麼想怎麼說。這就是詩最需要的“真”和“誠”:純真的真,誠實的誠。我們在兒童詩的教學中引導孩子用一顆純真的詩心表達詩意書寫童心。

《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的書中7歲的海寶寫道:枕頭,你爲什麼軟軟的啊?那是因爲我的肚子裏裝着棉花啊;枕頭,爲什麼我睡下去的時候你會彈起來……

這是孩子和枕頭的一場日常對話。這難道不是詩嗎?孩子的詩,活在平凡的日子裏,天真的童言,讓大人們習以爲常的場景,變成有韻味的詩。原來,生活真的是一首詩。

詩是生命中最善的心意,最美的想象,最真的直覺,讓我們引導孩子以詩意書寫童心。用詩歌來感悟和發現世界的美好,用詩歌來寫我們生命、生活的記憶,用詩歌來守護孩子們的童年,守護童心的清澈與自由。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7

這是一首有衝擊力的詩,這是現在比較少見的尖利的吶喊、執着的追求和燃燒的痛苦。詩人彷彿跋涉於廢墟之上,尋覓着久違的春天。

詩歌第一節,“人流”與“我”形成了對立。“人流”是洶涌的,但“我”卻逆“流”而上,所以,“我”得面對“一張張猛撲過來的兇殘的臉”,“我”只能更加迫切的尋找海倫。“我”爲何如此奮不顧身的尋找她呢?

她是否已被“人流”擄掠,而她只能如一隻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

第二節是尋找。一路跋涉,從“城市”到“荒原”,但是,不管是在熱鬧和喧囂的城市,還是寂寂無人的.曠野,“海倫”都不在那裏。“恭聽瞎女人指路”,當然是不得已而爲之。

第三節是懷疑。“盯住畫中的她絕望地乞求”,“絕望”寫出了“我”的絕境。“難道我追逐的註定是一個幻影?”疲憊的我對自己的追求產生了懷疑,無疑這又加深了求而不得的痛苦。

後面的部分是想象,有些部分寫出了現實的醜陋,如“兩隻遍生汗毛的褻瀆的手/翻越高高低低的肉的沙盤”,美已不復存在。

“通往神聖的道路/直挺挺地死去/接下來是夜晚”,“我”未能抵達就已“死去”,然後世界陷入了徹底的“黑暗”。

結尾,是吵吵嚷嚷的“烏鴉”,“採擷腐肉—死亡的果實”,即使“死亡”,還是沒有被放過,依然還要成爲獵物。

整首詩反映了最初的狂熱尋找,後來的懷疑,到最後的絕望,“我”和“海倫”沒有相逢,理想中的美貌和純潔靈魂的合一併未出現。對於絕望,我還有一種體驗:這個世界還有一種平靜的絕望,那就是舉目相望,不再有言。

因爲美麗而追尋,因爲失落而蒼涼。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這樣一種追尋的熱望,也會感受到人生的虛空以及揮之不去的悵惘。那麼人生的答案在哪裏?靈魂的歸宿在何處?人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也許當我們追尋真正最美好的存在的時候,纔會告別這種萬古的悲情。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8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首詩,我感到無比的憤怒和欣喜。

1997年7月1日,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香港迴歸的倒計時牌上,當大大的零字出現的那一刻,十三億中國人的心中那股濃濃的愛國情感噴涌而出。

香港,你就像漂泊在外的遊子,經過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你回來的那一分鐘裏,我們無比激動,無比欣喜,但回憶起往日,我們感到非常憤怒,因爲你受到了無數的屈辱,滿目瘡痍。那些可惡的侵略者,他們是歷史的罪人。

讀着這首詩,又使我想起了以前學習的一篇課文《璀璨的明珠》,它讓我感受到了現在香港的輝煌。是啊,香港連續多年被國際著名評級機構和組織評選爲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以對外銀行交易量計算,香港是世界第十五大銀行中心。以成交額計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亞洲第二大市場。香港也是衣服、鐘錶、玩具、電子及其他一些輕工業產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總值位居全球前列。

最後一分鐘,香港已經掀開歷史的新篇章,永遠告別了以前的屈辱歷史。而我們,在無限的未來,要靠我們的努力,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9

讀了《最後一分鐘》這篇課文,我感到了無比的激動。

香港不但是我國的寶島,還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曾被喻爲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分爲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離島四個地區。

但是在英國先後發動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割去了香港,佔爲英國殖民地,被英國人整整統治了99年!在這期間,香港就像一隻離開母親懷抱的孩子,經過了風風雨雨的漫長時光,終於在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當我讀到了“當一紙發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煙塵中浮現的,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是什麼在緩緩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歡樂,都穿過這一滴淚珠,使大海沸騰!”時,我不禁熱淚盈眶——香港終於迴歸祖國,中華人民的百年夢想終於實現了!這篇課文使我想起鄧小平爺爺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方案,他多麼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看見香港迴歸祖國呀!可遺憾的是,這個願望最終沒有實現。

香港,祝願你以後快速、穩步發展,越來越繁榮,成爲永遠的“東方之珠”!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0

春節期間,深夜,我獨自躺在我家那個只有我一個人出入的小房間裏。猛然擡頭,看到了窗戶上透進了一點微弱的亮光。想起了西平。不知道這個春節他怎麼樣了。他似乎變得無聲無息了。

還記得2012年春節的時候,他到我家來過。彼此之間有過一個海闊天空的閒聊。那時,我還住在曹楊。

待到我搬入新居時,他數次向我表示,要到我曲陽的房子來看看,也要到我花橋的房子去看看。

我問他:“你怎麼來呢?”

他啞然。

我也沉默了。

其實,不能夠直接來往也罷。我這個人的問題就是不會打電話保持聯繫。我和他彼此之間缺少直接溝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轉瞬之間,在微信上看到了西平的《自嘲》詩。他已經和我們大家告別了。

這首《自嘲》詩,真正是他的那股英雄氣躍然於字裏行間。這就是西平。直到他臨終之時,也沒有一點改變。

西平到最後的時刻,都沒能弄清一個道理,他還缺少一點本領。

一個男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個女人肯爲他奉獻自己,做飯做菜,拆洗被褥,縫補衣裝,那當然是幸福的。男人用自己全部的奮鬥作爲回報,也不爲過。

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女性的存在,那就要自己學會生存的本領。先要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好。學着爲自己做一些可口的飯菜,學着把自己的臥牀弄乾淨了,學着爲自己安排一個漂亮的居室。然後,再謀發展。

西平的弱點就在於,至死,他對於這些事情都不屑一顧。幾十年來像俠客一樣在飯館用餐。終至於損害了自己的健康。

當下社會,能幹女性的標準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其實,這二條並不是女性的專利。我給自己寫個話,“上得了課堂,下得了廚房,扛得起蘿筐,縫得起衣裝。”也算是自嘲吧。

我們首先要生存,然後纔有發展。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1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再次讀你,我不想把你讀成一首離別的詩,因爲那太過於傷感。但我竟還是把你讀成了一個夢,一個我的夢,一個我的故鄉的夢。

那裏有河畔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那裏有一支長篙,撐着一船星輝。曾經輕輕的我走了,走得如此匆忙,竟還來不及和你打聲招呼。夢已悄然消失,消失在那斑斕的星輝中,尋夢,你的影子卻已逐漸模糊。

故鄉,你究竟是我過往的夢,還是兒時的一段回憶!我似乎找不到你了,那座橋呢,我怎麼只看到了那嶙峋的骨架,訴說着歲月的滄桑。曾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柔波呢!我不能做你的水草了,轟鳴的機器已將你的身體肢解得斑駁破碎,那樹蔭下的一潭清泉不再是你的血液了,那是你的淚啊!

你成爲我的夢了,抑或你本就沒有存在過,只是我曾經欣賞過的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夜我審視着你,美景不再,“文明”讓你如此不堪。累了,想念你,尋夢,幸好,還有那千年的古樟聽我傾訴……“悄悄是別離的笙蕭”,故鄉和我相對沉默。

離別是一杯醇醇的酒,輕輕喝上一囗,令人回味無窮。可是故鄉,我們的離別怎麼會是一杯苦酒,現在我只是在夢裏見到過你了。走時,我輕輕的走,來時,我悄悄的來。只有那棵蒼穹的千年古樟了,除此竟帶不走一絲回憶……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2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再別康橋》。這本書包含了許多不同題材的新詩,如愛情,景物描寫等,全部都由徐志摩所撰寫。

雖然新詩沒有公正的格式,但是這樣才能更加表達作者澎湃的情感,這也是我特別喜歡新詩的原因。這本書中新詩的文筆十分優雅,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和許多十分優美的字句。詩詞的含意也非常的深刻,令人難以忘記。雖然這些新詩有一點難明白,但是這樣做更加鼓勵讀者多加思考,多運用腦筋,來琢磨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和即明白作者的思路。

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新詩就是標題上的再別康橋,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這首著名的詩。我其實挺喜歡這首詩的。康橋其實就是現在的劍橋大學,因爲作者十厲分聰明又十分好學,因此考進了這間大學。這首詩基本上是作者要離開康橋了,在回家的路程上看到了沿途的景物,因而表達對康橋的不捨。這首詩用了許多的修辭手法和很很多的視覺描寫,描繪出他在回家路上所看到寧靜,美麗的景色。加上作者更運用了首尾呼應,給全篇文章添加了美感。這首詩着明是有原因的:作者能夠在描寫平平無奇的景物時抒發極強烈的感受,在每一句中都能感受到康橋大學對他的意義重大和他對康橋大學的念念不忘。這首詩的意境獨特,令讀者好像置身其中。看這首詩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三年後我畢業時會不會對學校有同樣的感覺呢呢?

雖然這本書字數不多,不太厚,但是他能表達的情感可能比一本厚它他十倍的書更多。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3

一柔神祕的雲彩,一段星輝的回憶,一頁“郊寒島瘦”的史詩,一道穿越喧囂抵達感性的阡陌。那榆蔭下的潭,盪漾着一抹平靜中的騷動;雲般的雋就,山般的蔥濃;是彩虹劃破水面的綺夢,是康魂經久不化的見證。

她,穿越了楚辭的憂鬱,穿越了千年的兵火,穿越了歲月的洗磨與浩劫。於茫茫林莽之中,於悠悠的詩人心中的康河之上,她以女神的姿勢永遠佇立;她的聲音是明亮透徹、微微慵懶的一如魚兒眼神;延續詩人的靈魂,成爲無法破譯的符號,成爲雕嵌他心靈驛站圖騰,永久不敗。

康橋,是他靈魂聖潔的歸宿,精神棲息的港灣。

康橋,渲染輝煌流瀉甜柔的七色光把你的影子留住,曾經牽手而過的日子又一次漫上記憶的枝頭,那麼溫馨的照片,每一次的撫摸都有真誠的淚流。

沉默,數個年頭今晚沉默的康橋。所有無聲的語言如今被一隻心絃拔動成轟鳴的絕響,沉澱出了所有的昨天……多少失落的曲線在這裏找到精神皈依的起點與終點,悠悠的漩浪,洗滌着他昨日迷茫的雙眸。

康橋,逝去歲月正如極目處的一線山巒,若即若離,影影綽綽,以永恆的姿勢溫暖着雙眸。而畢竟早已遠去了,在伸手可及的距離之外,在跋涉可抵的距離之外。唯有切切的輕風最好,依稀把你的髮香送來。

康橋,永遠的康橋。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4

風平浪靜,踏上歸國的船隻,行駛在浩瀚的大海上。這時候徐志摩會想些什麼呢?

畢竟那是他曾留學的康橋,留下了他美好的回憶。在夕陽下,他走在河畔,看着那柔情似水的柳樹,似乎如同夕陽中的新娘,望着水中的倒影,盪漾在心頭。在徐志摩眼中那康橋的柳樹是如此嬌媚,而那柔波里的水草又是如此動人,那康橋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在那裏徐志摩又留下了七彩的夢。不遠萬里踏上征途,到康橋留學,爲的就是學有所成,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奔赴康橋後,卻發現康橋如同夢幻一般美麗,“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康橋的一切事物就連那榆蔭下的一潭,都沉澱着作者彩虹般的夢。可見作者對康橋是情有獨鍾。

但作者此刻不是奔赴康橋,而是遠離它,帶着對康橋美好的夢,漸漸離去,回首康橋,漸漸遠去。美好的夢,輪廓漸漸模糊,只變成了一點,便也不久消去。回想起曾在康橋度過的那段美好時光,現在卻要驟然遠去,留下的是無比的惋惜和憂愁。

或許作者不是爲了寫愁,只是爲了安慰自己,留下紀念而寫下這首詩。但從文中卻表現出那樣的灑脫和寬廣的境界。揮手作別,那是作者的不捨。“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又是何等灑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淚沾衣裳,有的只是揮手告別雲彩的瀟灑與自然。

懷着憂愁,卻能表現出瀟灑與風度,憂愁不能佔據整個心靈,是因爲心境開闊,便能容納憂愁。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5

“那榆陰下的一譚/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這是現代詩人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詩句。詩中喻譚爲夢,自有作者的追尋。讀唐代文學家柳宗元這篇散文《小石譚記》同樣讓我認識到:一譚如夢!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與哲學家,字子厚,河東解人,世稱柳河東。他最拿手的散文是山水遊記,“永州八記”是他的代表作品。《小石譚記》作於唐元和四年,即柳宗元因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永州司馬期間。柳宗元滿腔的政治熱情及高遠的政治抱負橫遭惡勢力的打擊,可知其抑鬱憤懣。而他借遊遣悶時所見的小石譚,雖位處荒郊,但能得到自然造化,毫無拘束地盡展風貌;其水,潺潺流淌而“如鳴佩環”,清清一泓而纖塵不染;其石,名具個性;其木,風姿迥異;其魚,隨心所欲;其岸,依水而曲……

其實,人世間,朝廷中,若能得此些許,勃勃雄心何愁不展,但人世多桀,與醜惡相對的美夢,實現起來卻總是舉艱難。其實人也源於自然,也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應該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而不應該把自己囚禁在狹隘的空間裏。打開渴望理解的心鎖,捅破心靈與大自然的隔閡,掙開一切內心的束縛與壓抑,從大自然中尋找生命的真諦,努力去追尋靈魂中那份最純潔、最原始的淨土。

但是柳宗元畢竟是柳宗元,當他在小石譚夢的影子前得到一絲絲快樂時,還是不能徹徹底底地忘卻自我,小譚固美,卻位處僻野,有怎能給樂衆生?

唉,一譚如夢,樂難遣憂!我也只能這樣感嘆了。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6

傍晚。天空泛着暖暖的橙色,遠處的大本鐘的鐘聲已隱約在迴盪,在一片幽靜祥和的康橋,這顯得有些突兀驚起的一隻青鳥擦着紫灰色與銀色蘆穗,撲魯撲魯飛遠了。

一位詩人正立在康橋邊,他眉宇間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憂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啊,黃昏,意味着即將結束,意味着這美好的一切都將成爲回憶……

忽然,他眼睛一亮,臉上因激動而泛出幾朵紅暈,但他的雙眼卻如蒙上了水汽一樣,沒有焦點,空洞,迷濛。他快步走向不遠處的拜倫潭。盛夏的榆樹格外茂盛,在平靜的潭面上映出模糊的倒影------就如詩人的這個迷離的夢,真實又遙不可及。但他絲毫沒有想到這些,他完全沉浸在了往日的回憶中了。啊,這不是一汪清泉,而是天上虹!天空中竟出現了一道彩虹,她輕輕地飄進水中,被榆陰與緩慢浮動的水藻揉成一片片的。散落在水中。詩人注視着,心裏孕育已久的夢,一如這夕之虹,慢慢沉澱,閃耀。

詩人的眼神越發柔和起來。他幸福的樣子就如在母親懷抱中的嬰兒;世界在他的眼眸裏被濃縮成了半圓形的黑白影像,記憶的潮水不斷涌動,昇華……

夢,在不斷延續……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7

我向來喜歡極其浪漫而又精巧的文字。那些文字讀起來,有種戀愛的感覺。高中的時侯我喜歡上寫詩,每一個文學小青年都會有這麼一段時光。如果一個文學小青年沒有喜歡過詩,那麼我敢說他不是標準的文學小青年。

那時,我喜歡徐志摩,因爲他寫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以及“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除了徐志摩之外,我還很喜歡戴望舒先生的《雨巷》,詩中這樣寫道“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直到現在,每到雨天時,我還都莫名的渴望着在一個陌生的衚衕裏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

當然,還有卞之琳以及顧城等。卞之琳在《斷章》中這樣寫道“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而顧城在《一代人》中寫道“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而他在另外一首詩《遠和近》中寫道“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8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情的短詩,詩人是崇高、讚美自然的。詩中景物的描寫真實細膩,可見康橋在詩人心中打下了極深的烙印。不僅如此,而且康橋是詩人的理想。他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滿目瘡痍的中國,是非顛倒的年代,艱難的民生,使詩人的康橋理想逐漸破滅。這首詩寫於一九二八年詩人重返英倫歸國途中。故地重遊,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憶,而離別在即,詩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蕩起陣陣傷感的漣漪!描寫康橋的自然美,表現作者對康橋的不捨眷戀及心底的惆悵,是這首詩的主題。

這首詩採用現代白話形式,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詩歌的含虛、典雅,又採用了音語中的語法調式,可謂中西合壁。而繪畫的色彩美在詩中也用明顯體現,詩中的雲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組組物象的顏色鮮明,寫出了康橋之美。這樣一幅色彩明豔的畫卷,與詩人的心情並不矛盾,正是因爲它的美,才令詩人如此難以割捨!

讀《再別康橋》,如觀樓如吟歌如賞畫,而感受到的是詩人那淡淡的離別之戀之愁之哀。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19

你來或者不來,去或不去,康橋都在那裏,不喜不悲。倒是來這裏的人在康橋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繹他們的悲歡離合。

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煙雲,黃昏吹着晚風的柔,輕如風,悄無聲息,輕如雪,悠閒飄落。來時一襲長衫,去時衣袂飄飄。揮手之間,西天的雲彩成爲你永恆的背景,。當時伊人在,曾伴彩雲歸。

因爲喜歡一個人,所以喜歡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歡了哪裏的一草一木。輕柔的晚風,吹拂河畔渡滿霞光的柳枝,搖曳出一份嫵媚,晃動出一絲嬌媚,盪漾成粉紅色的回憶。回憶會褪色嗎?波光裏的豔影告訴我,依舊如昨。所有的前塵往事一同隨波盪漾起來。

還是那條河,還是那灣水,清涼氤氳在心頭。做康河裏的一條水草吧,悠閒自在地搖擺,用自己喜歡的姿勢,沒有嘈雜與喧囂,沒有羈絆和束縛。沒有爭奪與血腥。如果這裏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樹,簡簡單單,別無所求。

一條水草也會有夢,絕不因它是一條水草而卑微。自由的空氣,靜美的恬淡,愛的馨香。倘若這是卑微的,也是偉大的卑微。因爲夢裏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陽光,縱使世事變遷,物是人非,縱使夢想別現實割得支離破碎。每一個碎片都會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塵封在心底,也會隨心動而鮮活。

現代詩歌讀後感 篇20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春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心頭盪漾……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春雨也爲我憂傷,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讀徐志摩的康橋,竟有種說不出的無奈,一直都在用力的成長,不願提及生命無法挽留的疼痛。世間腳步太匆匆,努力地想去擁有更多的輝煌和精彩,可惜我們卻無法預知未來,人的一生總是輕輕的來,悄悄的走,但記憶卻是那麼的刻骨銘心。

誰從誰的青春裏輕輕的走過,留下了永生不滅的笑顏;誰在誰的花季裏輕輕的停留,溫暖了一世的相思;誰又從誰的淚眼中悄悄的消失,寫滿了遍體的憂傷。這世間,終究不是誰是誰的誰,因爲誰也許不起誰,承諾太重也太世故,生命又如此脆弱,經不起折騰,不如輕輕的來,悄悄的去來的乾脆。

回首眺望,三生奈何橋依舊,菩提樹下誰還在手執錦書虔誠焚香?誰又在告別康橋,執妙筆書寫一腔惆悵?非徐志摩也!

關於《再別康橋》的寫作時間和緣起也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1920年徐志摩遠渡重洋,從美國到英國研究文學。在倫敦劍橋大學,他以一個特別生的資格,隨意選科聽課,度過了一年多真正悠閒自在的日子。

據他後來回憶,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風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仰臥在有星星黃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看書,或看天上的行雲。有時到碧波盪漾的康河裏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裏。

臨到他要離開倫敦的前夕,在一個美麗的黃昏,他在康橋上漫步,流連忘返,寫下了這首詩。

另一種說法是,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

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

由於他當時比較緊急,又趕着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了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