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書心得閱讀感悟作文

昆蟲記寫關於昆蟲的祕密和一些昆蟲的習性,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作家法布爾。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昆蟲記的讀後感,一起來看一看吧。

昆蟲記讀書心得閱讀感悟作文
  昆蟲記的讀後感篇1

有這麼一個人,他擁有一塊地,一塊打拼了40年來之不易的地。他沒有用這塊地做棟豪華的房屋,讓自己疲勞的雙手雙腳得以平靜;他沒有用這塊地做棟能直插雲天的大樓,讓自己40年的付出得到回報。他而是用這塊地來保護大自然的一切一切,同時探索着昆蟲的奧祕,寫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着作——《昆蟲記》,而那個人便是——亨利·法布爾。 法布爾用他那閃爍着光芒的眼睛和手中充滿想象力的筆,把一隻只不起眼的昆蟲寫成了擁有人一樣性格的靈性動物,似乎它們也會笑,也會哭,過着和人一樣的生活,都有着自己的個性。如:勤勞的蟬、貪吃的捲心菜毛蟲、兇殘的狩獵者、樂觀的蟋蟀……但給我印象深刻的,確實會剪葉片的樵葉蜂。 樵葉蜂寄居在蚯蚓的地道里,地道里陰暗、潮溼,它便用自己與身俱來的特點在植物的葉子上剪下小圓片,保衛自己的家園。你看,昆蟲的智慧已經突破我們人類的想象了吧?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中蘊含的知識無窮無盡,法布爾的智慧更是讓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今天,讓我們也去仔細挖掘身邊所有不知道的事,探索大自然的奧祕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篇2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且詳細的記錄編寫的'。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全書包括10大冊,暑假裏我讀了一小部分。

通過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爾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怎樣捕食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他還不辭辛苦,追蹤觀察了迷宮蛛是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爲了觀察石蠶的生活習性,他親自養了一些,講述了石蠶室如何利用簡易房子金蟬脫殼。法布爾這種堅持不懈、探索大自然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讀了《昆蟲記》使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例如:螞蟻和蟬之間的鬥爭,知道了螞蟻是頑強的乞丐,蟬纔是勤勞的生產者;螳螂善於運用心理戰術,是一個真正的心理專家,但它卻自食同類,兇殘的很;還有在各種昆蟲當中,蟋蟀是地道的哲學家,有高超的建築技術……

從《昆蟲記》這本書的描寫,可以看出作者的獨具匠心。他語言生動、活潑,而且充滿了情趣。他把感情融入到觀察當中,使我們瞭解到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以後我也要像法布爾那樣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

  昆蟲記的讀後感篇3

說起關於昆蟲的書,最著名的非《昆蟲記》莫屬了。

在這本書裏,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問題,在這本書裏,充滿了永不停止的樂趣。走進這本書,就會感到自己就是一隻昆蟲,隨着法布爾走過的腳印,去看看這昆蟲的世界。

在我看的這本書裏一共介紹了21種昆蟲,每一種昆蟲都有自己的愛好,都有自己的性格,比如說膽大凶殘的黑步甲,它喜歡裝死,因爲只有這樣,敵人就不會再去傷害它了,哎,這個可惡的大騙子。

《昆蟲記》是一個奇蹟,這本書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衆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我喜歡《昆蟲記》,這本書讓我走近了昆蟲,讓我去了解昆蟲的生活,讓我走進昆蟲們的大世界。

  昆蟲記的讀後感篇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的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

這本書講述了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講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習性,製作巢的方法、產卵的時間、地點、方法和捕食的過程。

讀了這本書後,我學到了好多有關昆蟲的知識!如:螳螂是怎樣產卵的,母螳螂甚至還有吃自己丈夫的習慣;松毛蟲是笨笨的列隊蟲,它們排着隊兜圈子,真有意思;蟬在地下經歷了四年艱苦的“礦工”生活,換來了它夏天的自由歌唱;七星瓢蟲吃起蚜蟲來像個無情的殺手,可它也有溫柔賢淑的一面,能保證出生的孩子不會餓肚子,不會爲了爭奪食物而自相殘殺。

我非常喜歡《昆蟲記》這本書,非常佩服法布爾不怕困難的精神,不論嚴寒酷暑去觀察昆蟲。我以後也要學習他做事情堅持不懈的精神。

《昆蟲記》這本書講述了豐富多彩的昆蟲生活故事,讓我們融入了美妙的昆蟲世界。書中的細緻描寫生動、具體、引人入勝。孩子通過閱讀《昆蟲記》和對作家法布爾的瞭解,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好多知識,自己也堅持每天閱讀,養成了好習慣。

  昆蟲記的讀後感篇5

當我再一次翻開《昆蟲記》時,依舊被裏面對昆蟲的細膩描寫所吸引。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爲“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了50多種文字,知道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昆蟲記》問世之後被看做動物心理學的誕生,還被譽爲“昆蟲的史詩”

據我所知,法布爾是一位法國的昆蟲學家,出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他的家境貧窮,導致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的這種精神是我所敬佩的,也是我所應該學習的。回頭想想,自己的學習環境遠遠比法布爾的學習環境好,但是自己卻沒能好好的珍惜,甚至不知足。經過法布爾過年的奮鬥,《昆蟲記》的第一卷終於在1879年問世。1880年,他擁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這“荒石園”就是法布爾觀察昆蟲和做實驗的地方,一呆就是35年。我只能說我不得不佩服法布爾的這種執着與堅持。他爲了昆蟲竟蟄居“荒石園”長達30餘年之久,也是在這裏,《昆蟲記》的後九卷問世。

法布爾在我的眼中,是個值得尊敬與學習的人。他的耐心與毅力是驚人的,可以花上自己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昆蟲並記錄。這已經遠遠的超出只是對昆蟲有興趣並喜愛而已,有一個人願意爲了一樣東西或一件事情可以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絕對是可親可敬的。雖然法布爾已經逝去,但是他的一生絕對有意義的。讓法布爾傾盡生命所換來的《昆蟲記》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法布爾也將成爲大家的榜樣。

他將永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