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巫的教案示例

自讀要求

越巫的教案示例

1.能自主解決課文中生字的讀音及難懂字的釋義。

2.能複述課文的故事情節,並能用精彩的語言描述越巫遇“鬼”時的表現。

3.能概括文章的主題思想,把握其社會意義。

4.能結合文章內容概括本文語言的特點。

學習側重點

1.深入而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題。

2.體會文章語言的簡潔、生動、傳神。

(解說:本文人物形象鮮明,語言簡潔,情節簡單易懂,因而知識點上的難點並不多。重點在於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本文,認識到本文矛頭所指並不只是騙財害人的巫師,而是直指迷信思想本身;認識到巫師不過是迷信活動的執行者與犧牲品,本文實爲醒世驚俗的警鐘。如此深刻而重大的主題,只不過寓寄在二百多字的小短文中,足見作者文字語言功底之深,因而研究並品味本文語言的風格特點便鹹了自讀本文的另一側重點。)

自讀程序

1.下發有關方孝孺的'資料,包括生平、經歷、哲學思想、學術主張等方面內容。學生自讀時,教師可適當加以解說。

2.學生自讀課文,提示學生讀准以下字音。

詭:guǐ 禳:ráng 饌:zhuòn 貲:zī 諉:wěi 慍:yùn

瞯:jiàn 岑:cén 慄:lì 懾:shè 亟:jí

3.再讀課文,解釋句中加點詞。

(1)病幸已:僥倖。

(2)死則諉以他故:以,用;故,原因。

(3)分五六人棲道旁木上:棲,居留;木,樹。

(4)駭頗定:稍微,略微。

(5)不能角:名詞用作動詞,吹響號角。

4.用流暢的語言翻譯文中的三個句子。

(1)終不自信其術之妄。

(2)振其鈴,既而鈴墜,惟大叫以行。

(3)巫至死不知其非鬼。

5.簡述文章的故事情節。

6.用精彩的語言描述越巫三次遭砂襲擊時的情景。

7.討論以下問題。

(1)本文最後一句話在全文的作用是什麼?

(2)本文在當時與當今各有什麼樣的社會意義?

(3)具體分析本文的語言風格及特點。

(解說:該程序體現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既注意了知識點方面的穩紮穩打,又注意了學生基本能力的訓練,同時兼顧了學生思維由表及裏認識問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