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介紹與賞析

【七言律詩介紹】

七言律詩介紹與賞析

七言律詩是指七字句的律詩。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於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代表作品有: 《黃鶴樓》、《春思》、《長征》 。

七言律詩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七言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推薦閱讀】

《五言古詩賞析》、《七言古詩賞析》;

《五言樂府賞析》、《七言樂府賞析》;

《五言律詩賞析》、《七言律詩賞析》;

《五言絕句賞析》、《七言絕句賞析》;

《唐詩三百首全集》、《宋詞三百首全集》。

【七言律詩賞析】

崔顥:登黃鶴樓

崔顥:行經華陰

祖詠:望薊門

崔曙:九月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李頎:送魏萬之京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王維:贈郭給事

杜甫:蜀相

杜甫:客至

杜甫:野望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登高

杜甫:登樓

杜甫:宿府

杜甫:閣夜

杜甫:詠懷古蹟·其一

杜甫:詠懷古蹟·其二

杜甫:詠懷古蹟·其三

杜甫:詠懷古蹟·其四

杜甫:詠懷古蹟·其五

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岳陽寄源中丞

錢起:贈闕下裴舍人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韓翃:同題仙遊觀

皇甫冉:春思

盧綸:晚次鄂州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元稹:遣悲懷·其一

元稹:遣悲懷·其二

元稹:遣悲懷·其三

白居易: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樑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李商隱:錦瑟

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隋宮

李商隱:無題·其一

李商隱:無題·其二

李商隱:籌筆驛

李商隱:無題

李商隱:春雨

李商隱:無題·其一

李商隱:無題·其二

溫庭筠:利州南渡

溫庭筠:蘇武廟

薛逢:宮詞

秦韜玉:貧女

【七言律詩鑑賞】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黃鶴樓:舊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大橋武昌橋頭黃鶴磯上,背靠蛇山,俯瞰長江。昔人:傳說中的仙人。其說有二:一說三國時蜀人費文嬋綰椎竅桑曾在黃鶴樓上憩息;一說仙人子安曾乘鶴經過黃鶴樓。這句一作“昔人已乘白雲去”。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漢江。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位於長江、漢水夾角地帶,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鸚鵡洲:位於漢陽東南二里長江中,後漸被江水衝沒。東漢末年,黃祖殺禰衡而埋於洲上,禰衡曾作過《鸚鵡賦》,後人因稱其洲爲鸚鵡洲。

【簡析】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誰能不感到它的悽婉蒼涼。這首詩歷來爲人所推崇,被列爲唐人七律之首。

《行經華陰》[崔顥]

太華俯鹹京,天外三峯削不成。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仄健=櫛事放悅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注】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三峯:指華山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峯。仙人掌:指華山仙人掌峯。漢武帝曾登此峯,築巨靈祠。秦關:指函谷關,故址在今河南省靈寶縣。

【簡析】這首詩對仗工整,結構嚴謹,但似有雕鑿的痕跡。

《望薊門》[祖詠]

燕臺一去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里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沙場峯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注】投筆吏:指漢人班超。

【簡析】在大雪中來到邊防要塞,又值邊疆峯火正濃,詩人不禁心潮澎湃。其景色和氣勢都不俗。

《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崔曙]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懷。

【注】三晉:春秋末,韓、趙、魏三家分晉。二陵:指餚山二陵,在今河南省洛寧縣北。令尹:老子西遊至涵谷關,關令尹喜留他著《道德經》五千言,後隨老子而去,不知所終。彭澤宰: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簡析】重九登高,詩人所登的是漢文帝的望仙台,詩又是贈給縣令的,內容不能不受制約。但詩人有機地契合眼前所見的風景來抒發感情,對縣令的揄揚含而不露,用陶淵明九月九日在宅邊菊叢中逢王弘送酒來的典故,既切又工。

《送魏萬之京》[李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裏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注】魏萬:又名顥,是李頎後一輩的詩人。離歌:告別之歌,即古人告別時所唱的《驪駒》。據《漢書·儒林傳》載王式語:“客歌《驪駒》,主人歌《客毋庸歸》。”《驪駒》乃是逸詩,《風雅逸篇》卷四載:“驪駒在門,僕伕具存;驪駒在路,僕伕整駕。”

【簡析】這首詩寫得極工,抒發的是客愁和悲秋之情,但並非上乘之作。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鳳凰臺:故址在今南京鳳凰山。吳宮:三國時吳國的宮殿。三山:在今江寧縣西南,江濱有三峯並峙。二水:當指因白鷺洲而分開的江水。白鷺洲:在南京市西南江中,當即今江心洲。

【簡析】這首詩是作者天寶年間,因被排擠而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作。在寫法上有意仿效崔顥的《黃鶴樓》。比較而言,有的說未分勝負,有的說氣魄略遜。但此詩自然奇巧,並表現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簡析】這首贈別詩,既悽清纏綿,又慷慨悲歌,別意濃重,勸慰有加,除結句外,餘皆“多胸臆語,兼有氣骨”。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宮。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誰。

【簡析】雖寫帝王氣象,但詩味甚濃。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簡析】這是《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的和作,自然也是寫帝王氣象,但詩味略遜。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雲裏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爲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注】詩全名爲: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簡析】這也是和詩,但所和的是皇帝之作,應該怎麼和可想而知。因爲內容是春遊,明明是遊玩,而又要頌揚聖德,細思則隱含規諷,難能可貴。

《積雨輞川莊作》[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佟D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度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簡析】寫詩人歸隱的輞川秋天雨後的場景,把積雨中的秋原寫得入神入化,詩中“漠漠”和“陰陰”四字自然貼切,畫龍點晴。

《贈郭給事》[王維]

洞門高閣靄餘暉,桃李陰陰柳絮飛。禁裏疏鍾官舍晚,省中啼鳥吏人稀。晨搖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強欲從君無那老,將因臥病解朝衣。

【注】給事:即給事中,門下省的要職。

【簡析】本詩是一首應酬、奉和的詩,真所謂“善作富貴語”。作爲詩,倒也充滿情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簡析】懷着對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的深深敬意,緬懷他生前的顯赫功勳,並寄予了無窮的感嘆,也蘊藉着詩人匡時濟世的抱負和失望心情。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風羣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爲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簡析】詩人久經離亂,草堂剛成,心中十分高興,有客來訪,更是情不自勝。題下原有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即縣令,意爲邀請他先徵求了他的同意。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注】三城:在成都西部,指當時的鬆(今四川省松潘縣)、維(今四川省理縣西)、保(今四川省理縣新保關西北)三洲。

【簡析】詩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潛藏在下面的卻是海內風塵。憂國傷時,想起諸弟們流離分散,自己孓然身在天涯,未來就更見艱危,表現出一種沉痛的感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注】劍外:劍門關以南,今四川一部分,又稱劍南。

【簡析】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唐軍收復了大河南北的大片土地,安史之亂算是平安了。但這時成都發生兵亂,杜甫避亂寄居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聽到安史之亂被平定的消息,不禁驚喜若狂,在極度興奮之中寫了這首詩。這首詩極自然概括地寫出了所有亂離人的共同感受,使它成爲千古名篇。前人評這首詩爲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簡析】這首詩是大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時所作。蕭瑟的秋天,在詩人的筆下被寫得有聲有色,而引發出來的感慨更是動人心絃。這不僅由於寫了自然的秋,更由於詩人對人生之秋所描繪的強烈的感情色彩。頷聯狀景逼真,是後人傳誦的名句。頸聯兩句,十四個字包含了多層含意,備述了人生的苦況,更令人寄予強烈的'同情。

《登樓》[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爲樑甫吟。

【注】玉壘:玉壘山,在今四川省汶川、茂縣之間。北極:北極星。這裏比喻唐王朝。後主:劉禪。劉備死後,劉禪繼位,昏庸無能,寵信宦官,朝政的腐敗,終於亡國。樑甫吟:樂府篇名。《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爲《梁父吟》。”

【簡析】這首詩是作者在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從閬中回到成都時寫的。所表達的是憂國傷時的沉痛心情,但還是對唐王朝存在信心。全詩寫景寫情,雄闊深遠,委婉含諷。

《宿府》[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簡析】寫這首詩時詩人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很受拘束,又受到僚屬間的猜忌,感到很不順心。詩中表達的就是這種情緒。不久,就回到他的草堂去了。

《閣夜》[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簡析】蜀中有崔盱、郭英義等互相殘殺,百姓遭殃,詩中的“野哭千家”就是這次戰禍的寫照。杜甫經常情思諸葛亮,這是他從內心崇敬的一位賢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詠懷古蹟五首》[杜甫]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象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鬆巢永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注】五溪:指雄溪、諳、酉溪、巰、辰溪,在今湘、黔、川邊境。庾信:樑朝詩人。雲雨:宋玉在《高唐賦》中述楚襄王遊高唐,夢一婦人,自稱巫山之女,臨別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埽旦爲行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陽臺,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明妃:即王昭君。據《西京雜記》:“元帝后宮既多,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昭君自恃其貌,獨不肯與,工人乃醜圖之,遂不得見。”後畫工毛延壽被殺。永安宮:在今四川省奉節縣。伊呂:指商朝伊尹,周朝呂尚,皆開國名相。蕭曹:指蕭何、曹參,均系輔佐劉邦建漢的名臣。

【簡析】這五首詩是詩人遊江陵、歸州一帶,訪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廟、武侯祠,因古蹟懷古人並自我傷感而作,一氣貫成,爲一組詩,亦可分首獨詠。第一首寫庾信。詩人一直是讚美庾信的,詩中由庾的遭遇聯繫起自己的境況。“且未還”既指自己不能從西南迴長安,也指庾信不能從北朝回江陵。第二首寫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詩人崇拜他的詞章,又深感同樣的悲涼寂寞,感慨中對國運的興衰懷有諷喻。第三首寫王昭君,全詩從“怨”字落墨,並使發出無窮怨恨之聲的琵琶作爲昭君的化身,別具一格。第四首通過老百姓對劉備崩駕地的四時祭祀之勤,表達了對劉備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時對詩人的飄泊生活不勝感慨,將荒涼的景象寫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對諸葛亮更高的評價,藝術感染力極強,不象是在發議論。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劉長卿]

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

【注】江州:即江西省九江市。

【簡析】詩人因生性耿直,總是得罪人,兩位朋友一再勸他注意。這首詩突出了自己的性格,也表現了朋友的真情。

《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

三年謫官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簡析】詩人聯繫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滿淒涼寥落之情。滿腹牢騷,對歷來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將自己和賈誼融爲一體。

《自夏口至鸚鵡洲望岳陽寄元中丞》[劉長卿]

汀洲無浪復無煙,楚客相思益渺然。漢口夕陽斜度鳥,洞庭秋水遠連天。孤城背嶺寒吹角,獨樹臨江夜泊船。賈誼上書憂漢室,長沙謫去古今憐。

【注】夏口:即今湖北省武漢市。

【簡析】這首詩的詩意與上首相似,但藝術上略遜。

《贈闕下裴舍人》[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陽。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懷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注】闕下:指帝王住處。上林:即上林苑。漢武帝時的御苑。

【簡析】獻詩給在朝的中書舍人,弦外之音,是希望舍人給予存引。

《寄李儋元錫》[韋應物]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簡析】此詩寫懷友之情,表明了自己的憂鬱。前兩句歷來爲人所稱讚,范仲淹曾嘆之爲“仁者之言”。

《春思》[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鄰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爲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注】馬邑,今山西朔縣;龍堆,在今新疆。詩中泛指征戰之地。

【簡析】這首詩充滿思遠之情和孤獨悽清的感慨。

《晚次鄂州》[盧綸]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簡析】這首詩寫的是流離之情,行舟的情景寫得生動細緻,並對戰亂不斷髮出無奈的感嘆。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蒈餃廝,密雨斜侵薜荔牆。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迴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注】柳州,今廣西省柳州市;漳,在今福建省龍溪縣;汀,今福建省長汀縣;封,今廣東省封開縣;連,今廣東省連縣。

【簡析】這是詩人被貶後懷念友人之作。詩中既有自身的嘆喟,更懷念與自己命運相同的幾位友人,流露的是對壓制勢力的憤懣,但又巧妙地運用了詩的藝術手段,是一首抒情與寫景相契的上等好詩。

《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王蘼ゴ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爲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注】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縣東。王蓿航武帝時益州刺史,受命徵吳,造大樓船,直取吳都,吳帝孫皓奉表請降。

【簡析】這是一首懷古的詩,表明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告誡要防止歷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寫得含蓄、貼切、自然。

《遣悲懷三首》[元稹]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同穴呲ず嗡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注】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其侄女謝道韞敏捷多才,謝最疼愛。黔婁,春秋時齊國貧士,魯恭王聞其賢,欲以爲相,辭不受,其妻也很賢惠,此處元稹藉以自喻。鄧攸,字伯道,晉人,官河東太守,戰亂中舍子保侄,後終無子,時人哀之,謂“天道無知,使伯道無後”。潘岳,字安仁,西晉詩人。妻亡,作悼亡詩三首,情意悽切,爲世傳誦。

【簡析】詩人的亡妻韋蕙叢既慧且美,兩人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時就亡故了,詩人畢生都覺得很對不起她。兩人當時是貧賤夫妻,摯真純潔,因而抒情敘事,完全出自內心。最後一首,覺得縱然同穴也無法回報妻子在生前對自己的憐愛,更加顯得真摯、深沉。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爲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注】詩全名爲: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樑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弟妹

【簡析】詩中對戰亂造成的流離之苦,思念親人之切,都只是如實寫來,結尾更把彼此的思念之情融爲一體。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萬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注】古瑟有弦五十條。柱,調整弦的音調高低的支柱;思讀去聲,因律詩不得一連出現三個平聲。藍田:在今陝西省藍田縣東南,古代著名的美玉產地。

【簡析】本詩屬於一首晚年回憶之作,雖然有些朦朧,卻歷來爲人傳誦。

《無題》[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送鉤,古代宴會中的一種遊戲,把鉤在暗中傳遞,讓人猜在誰手中,猜不中就罰酒。射覆,古代的一種遊戲,在器皿下覆蓋東西讓人猜。蘭臺,即祕書省,掌管圖書祕籍,時李商隱任祕書省正字。

《隋宮》[李商隱]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注】日角:指人的額骨突出飽滿如日的形態。此處指李淵。陳後主:陳朝的最後一個皇帝。

【簡析】這首詩的主旨是寫陳後主沒有吸取隋帝荒淫無道而亡國的教訓。詩寫得含蓄流暢,隱含諷刺和質問。

《無題二首》[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夢爲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注】劉郎,相傳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劉晨、阮肇入山採藥,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還,後人以此典喻豔遇。蓬山,即蓬萊山,泛指仙境。韓壽,晉人,司空賈充的僚屬,充每在家聚會,賈女從窗格中偷窺,見其貌美而愛之,與私通,充發覺後乃以妻壽。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賦·序》:“黃九年級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植過洛水時,忽見一女子來,贈所用枕。宓妃,傳說中伏羲氏之女。

【簡析】第一首是情詩,寫與情人別離後的思念。始從覺醒的甜夢中醒來覺得悵然若失,回憶起夢中依依惜別的情景,又匆忙地寫信給她。從借用劉郎的典故,顯見今後要再會是幾乎不可能了。第二首也是情詩,但比較隱晦、深沉而痛苦,結尾二句爲千古佳句,引人共鳴。

《籌筆驛》[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爲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管樂有才終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裏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注】籌筆驛,又名朝天驛,在今四川廣元縣北。管仲,春秋時齊相,曾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樂毅,戰國時燕國名將,曾爲燕昭王率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大破強齊,諸葛亮隱居南陽時常以管、樂自許。

【簡析】本詩寫得沉鬱頓挫,頗類杜甫。和杜甫所感嘆的“長使英雄淚滿襟”相似,爲有才有志的諸葛亮事業最終不竟而遺恨無窮。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簡析】這一首是李商隱《無題》中的名篇,它意境朦朧,讀後誰都會覺得十分真摯感人。它是一首愛情詩,首句就要戀緒離情寫得感人肺腑,頷聯更是成爲絕唱,極形象地表達了忠貞不渝的愛情。

《春雨》[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嵬恚殘霄猶得夢依稀。玉鐺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注】白門:今江蘇省南京市。

【簡析】這是一首情詩。因春雨而引發出許多懷思的情愫,有追思、有夢境、有摯情、有畫意,極盡情思之苦,最後連情書都無法寄出,更可知這種思念的無奈而又無盡。

《無題二首》[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注】莫愁:泛指少女。典出樑蕭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簡析】第一首似寫一位女性在懷思所愛。寫深夜難眠還在縫製羅帳,回憶起當時偶遇的情景。及寫渴望和惆悵的心情,期待着有機緣能再相遇。也可以從男性的角度作擬女方的解釋。第二首,寫少女醒後細品夢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傷感,並表示爲了愛情甘願受折磨,決心追求幸福。

《利州南渡》[溫庭筠]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數叢沙草羣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注】利州,今四川廣元縣,地在嘉陵江北岸,故稱南渡。范蠡,春秋時楚人,曾助越人勾踐滅吳。吳滅,辭官泛舟五湖,莫知所終。

【簡析】寫渡口景象,生動傳神,又慨嘆大家這樣奔忙,都是爲名利所累,不懂得像范蠡那樣去遨遊江湖。但范蠡的辭官,實是爲了功成後恐不利於己的緣故,不用這個典故則更好。

《蘇武廟》[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茂陵:漢武帝的陵墓。

【簡析】寫蘇武見到漢使時的悲喜之情,構思別緻。以茂陵寓示武帝已看不到他的歸來,更加令人痛心。

《宮詞》[薛逢]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正殿簾開處,袍夤人掃御牀。

【注】十二樓,指仙人所居,見前《同題仙遊觀》注,這裏是泛指宮中許多華麗的宮殿。下句的望仙樓,唐武宗會昌五年建,也不是實指,意在說妃嬪盼望皇帝猶如望仙。銅龍,古代一種以滴水來計時的器皿。

【簡析】本詩沒有正面去抒發宮人的痛苦,但無聲的哀怨流露其間。

《貧女》[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爲他人作嫁衣裳。

【注】儉梳妝:此處“儉”作“險”解;儉梳妝意爲奇形怪狀的打扮。

【簡析】詩人以貧女的口氣自嘆,實際上抒發詩人自己對世間趨時的庸俗、高尚反受冷落的感嘆。結句“爲他人作嫁衣裳”爲後人廣泛引用。

【七言律詩的詩體介紹】

七言律詩是律詩的一種。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因其格律嚴密,故名。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八句,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分五言、七言兩體。七字的稱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律詩每首有四聯(即八句),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律詩的第一、二句稱爲“首聯”,三、四句稱爲“頷聯”,五、六句爲“頸聯”,七、八句爲“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必須同韻。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爲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別而得名。近體詩分爲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爲絕句,八句爲律詩。

【七言律詩的起源】

七言律詩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比五言更爲漫長曲折。先秦西漢時代已經有七言的民間謠諺。如荀子的《成相篇》,是模仿民間勞動歌謠寫成的七言雜言體韻文;楚辭中的七言則更多,不過,因多帶“兮”字而屬騷體。兩漢時期,七言民歌逐漸多起來。更多古詩賞析文章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一般認爲是在五言律詩趨於定型後,杜、李、沈、宋等人又成功地把這種律詩的粘對法則應用於七言體詩歌,於中宗景龍年間完成了七言律詩體式的定型。如沈佺期於流貶途中寫的《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雲。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南浮漲海人何處,北望衡陽雁幾羣。兩地江山萬餘裏,何時重謁聖明君。” 與他流放嶺南所作的五言律相同,此詩表達一種無可奈何的傷感心境,無意修飾,卻寫得有情有景,聲律音調和諧流暢而蘊含深厚,是早期文人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後人稱爲初唐七律的樣板。自此以後進入盛唐時代,七律數量大增,名篇疊出,格律漸全部合格。